本文目录一览:
1、深圳天健集团
2021年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融资环境趋紧,土地两集中等新规实施,使得房地产环境的预期愈发复杂。
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得益于一体两翼的稳健经营战略,天健集团仍能逆势发展业绩稳增,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实现财务结构优化,以奋进者姿态,屹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大浪潮中。
不久前,天健集团举办了2021年投资者交流会,在会上,天健集团管理者重点向参会的机构投资者介绍了公司概况、业务布局和投资亮点。
稳健型选手的安全底牌
天健集团是1983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302团在深圳集体转业而来。经深圳市国资委筹划重组后,天健集团已是深圳市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特区建工集团持股比例23.47%,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万余人。
带有军人基因和拼搏担当,天健集团深耕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求索创新、成就卓越”的企业文化,勇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尖兵。
立足深圳、服务湾区,天健集团这个稳健型选手的安全底牌,是牢牢把握“城市建设与服务”核心功能,坚持“以城市建设与城市服务为主体,以投资及新型业务为两翼”的发展战略,构建“大建工、大管养、大棚改”三大平台,以“做强规模、做优利润、做大市值”三件大事为总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截至目前,天健集团业务已涵盖设计、建筑、开发、运营和服务等多个条线,有二级直管企业9家,下属控股、参股企业共88家。虽有多个业务天线、近百家关联公司,天健集团将业务系统梳理聚焦在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城市服务三大方向,使其横向协同、纵向一体化发展,为打造千亿建工产业集团贡献天健力量。
城市建设业务作为天健集团基石业务,奠定了综合开发、城市服务业务的发展空间,是其做大做强的核心。截至2021年三季度,天健集团加速业务转型升级,聚焦能力、资质、品牌提升,公司新承接PPP、EPC、代建、总承包等各类工程项目,在建项目199项,合同金额376.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6%。
综合开发业务作为天健集团利润主要来源,为公司资源转化、业绩贡献提供了重要支撑。天健集团立足深圳,深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重点布局包括深圳、上海、广州、南宁、长沙、苏州、东莞、惠州等多个城市。
产品类型丰富、未结资源充裕,为后期业绩稳增提供保障。目前公司产品涵盖中高端住宅、写字楼、酒店、城市综合体、产业园区等,主要在售楼盘20个,累计结转建筑面积94.36万平方米、未结转的建筑面积138.48万平方米;主要在建项目12个,累计计容建筑面积151.89万平方米;储备项目3个,总建筑面积44.7万平方米。
城市服务业务是天健集团紧跟新形势、重点谋划新增长点的有力抓手。其中,基础设施管养服务,承担深圳市40%的公路、桥梁、隧道养护与运营业务,承担深圳首个市政道路一体化管养改革试点项目,构建“1+N”智慧管养体系。
此外,天健集团作为深圳市较早从事代建业务单位之一,拥有一支近200人的代建管理团队,承接学校建设、派出所营房建设、城中村消防管网整治工程、民政等各类代建业务,在深圳各区的代建服务商库中名列前茅,在深圳市场占有率居于前三。
同时天健集团经营业绩和社会责任,获得行业高度认可和赞誉,参与深圳及国内数百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其中200余项工程获市优、省优和国优荣誉,包括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3项、国家市政工程“金杯奖”11项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项。
勇当尖兵,奋进者的高昂姿态
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城市服务核心主业的战略布局,助力其穿越行业周期,并获得资本市场认可,近期又有多家机构给出了买入、增持的评级。
对投资者和社会负责的天健集团目标并不止于此。天健集团始终以奋进者姿态,敢闯敢干敢接难题,坚持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努力探索培育新型业务,借力资本市场,进一步夯实城市建设与城市服务的核心能力,致力于成为令人尊敬、创造美好生活的城市综合运营商。
起家在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的天健集团,保持对市场足够的锐敏,从全局考虑,长远谋划公司发展,承诺以高度的紧迫感和市场意识,紧随市场热点,勇当尖兵引领行业发展,深入研究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绿色材料等领域,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产业基金等手段,积极谋求新业务、新增长点。
新业务方面,天健集团一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并购的方式,积极寻找与“双碳”战略目标、光伏建筑、绿色建材等领域相关的并购标的,全面推进科技转型、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提升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低碳化发展水平。
天健集团深入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治理等国家重点关注及重点发展的领域,结合公司现有业务,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建立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体系,打造投资建设、服务运营的业务闭环,构建全市建筑物碳排放台账。
在数字建造领域,天健集团充分挖掘建筑机器人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场景,实现测量定位、质量检测等自动化,提升工程建设智能化能力。通过智能化设备及智慧平台,在智慧社区、智慧物业领域实现社区、楼宇管理、维修等模块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作为特区建工集团旗下*一家拥有投资、开发、建设、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天健集团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公司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战略部署为总牵引,对标世界*企业,牢记使命,抢抓机遇,深入落实改革与发展各项任务,夯实特区建工集团核心企业引领作用,推动集团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江舟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为进一步防范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风险,6月17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及《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2项文件,对“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上市次日起设置20%涨跌幅价格限制,并对新参与投资者增设“2年交易经验+10万元资产量”的准入要求。
据此,沪深交易所有关可转债交易规则等基本一致,和现行规则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1、上市首日统一采取57.3%和-43.3%的涨跌幅机制。
2、上市次日起,设置20%涨跌幅价格限制。
3、新参与投资者增设“2年交易经验+10万元资产量”的准入要求
4、可转债最后交易日的证券简称前增加“Z”标识。
近年来,可转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工具。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制度规则与产品属性不匹配、日内波动较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适应等。
例如,5月17日,永吉转债上市,开盘涨幅达50%,随即停牌,尾盘3分钟复盘后一度暴涨超300%,最终以276.16%涨幅收盘,创下近年可转债首日盘中*涨幅纪录,且上市首两个交易日累计换手率高达16倍。随后,上交所在5月24日通报称,投资者郑某某在该转债交易过程中,短时间内多次通过大笔高价申报的方式实施异常交易行为,导致该债券尾盘价格偏离正股大幅波动。
为此,相关人士对
担当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工具
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混合证券品种,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针对可转债炒作等问题,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交易机制、投资者适当性等制度安排,抑制可转债交易风险,加强投资者保护。
近年来,可转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工具,在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制度规则与产品属性不匹配、日内波动较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适应等,需要予以完善。
沪深证券交易所表示,《交易细则》和《适当性通知》的起草坚持市场化原则,兼顾可转债市场效率、市场稳定与投资者保护,旨在有效防止过度投机炒作、维护可转债市场平稳运行,有关措施不涉及一级市场融资政策的调整,不影响可转债市场融资功能正常发挥,不会减弱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的服务支持力度。
据介绍,本次细则制定,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防止过度投机炒作,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可转债具有结构复杂、市场波动大等特点,需要在防止过度炒作同时,维护正常交易秩序。为此,《实施细则》将引入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设定相对较宽的涨跌幅限制、调整日内价格申报范围等相应机制安排。
二是当前可转债交易规则相对零散,相关上位规则不够统一。本细则制定的过程中,在中国证监会的统筹安排下,统一采用债券交易规则作为上位规则依据,并对重要条款如首日涨跌幅限制、申报价格范围限制、最小价格变动单位等进行了统一。
三是急用先行,平稳过渡。考虑到可转债交易机制的调整市场影响面较广,技术改造环节较多,在充分的评估论证基础上,优先对防范炒作最有效,同时对市场影响较小的机制进行优化。
增设“资金+经验”准入要求 设置新老划断
上交所的《交易细则》和《适当性通知》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明确涨跌幅限制。可转债上市首日采取57.3%和-43.3%的涨跌幅机制,次日起引入20%的涨跌幅限制。
二是明确异常波动的标准。结合涨跌幅调整,增设了可转债价格异常波动和严重异常波动标准,明确了异常波动、严重异常波动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核查及信息披露义务。
三是明确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在增设“2年交易经验+10万元资产量”的准入要求基础上,设置新老划断安排,强化投资者保护,也确保存量投资者继续参与不受影响。
四是新增特别标识。在可转债最后交易日的证券简称前增加“Z”标识,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五是根据债券交易规则对相关术语进行调整,如“竞价交易”改为“匹配成交”。
加强防炒作力度 增加异常交易行为类型
深交所《交易细则》和《适当性通知》要点
一是对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上市次日起设置20%涨跌幅价格限制,并结合涨跌幅调整,增设了可转债交易异常波动、严重异常波动标准,明确了异常波动、严重异常波动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核查及信息披露义务。
二是明确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适当性要求,一方面对新参与投资者增设“2年交易经验+10万元资产量”的准入要求,强化投资者保护;另一方面,实施新老划断,明确存量投资者可继续参与不受影响。
三是根据可转债交易机制特点及防控炒作需要,增加了异常交易行为类型,进一步加强防炒作力度。
四是在可转债最后交易日的证券简称前增加“Z”标识,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五是做好与《债券交易规则》的衔接,将超过价格限制的可转债申报处理方式由“暂存交易主机”调整为“无效申报”,与其他债券保持一致,并对部分文字表述进行调整。
据悉,沪深交易所本次《交易细则》的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1日。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天健集团产业工人技能大赛天健棚改党员先锋岗为罗湖棚改业主精心服务天健集团承接的茅洲河碧道工程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9月14日 深圳特区报
运营商财经网 曹思琪/文
在深圳市承担着重要工程建造、地产开发等责任的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健集团”),是一家资历十分深厚的房企。其董事长宋扬是如何坐上这个位置的?运营商财经网将试图为您揭秘。
据公开资料显示,宋扬出生于1968年5月,即将步入54岁的门槛;他于1990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暖通专业毕业,获得工程硕士学位,同时拥有*经济师职称,在同龄人中还是很出挑的。
之所以能够当上天健集团的董事长,宋扬以往的工作经历显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深圳市的另一家国企——长城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宋扬供职多年的前工作单位,这家企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宋扬加入的时候正赶上了初期的蓬勃发展,所以他晋升得也很快。
据悉,宋扬历任深圳市长城地产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长城地产集团房地产经营部部长、工程管理中心经理等职;2005年6月起,宋扬正式成为长城地产公司总经理,走向了职业生涯真正的“高光时刻”。当时,宋扬只有37岁。
四年后,宋扬再度被提拔,他加盟天健集团担任公司副总裁;2012年年中,他升任总裁;2020年4月,宋扬升任天健集团的董事长。
据此前媒体报道,宋扬在2018年担任天健集团总裁期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188.17万元。辞职之后,宋扬的薪资数额暂时无从获悉,但是处于管理核心的他,肯定不会受到公司“亏待”的。
公告显示,天健集团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 17.8 亿元 -20.8 亿元之间,同比增长大约 19.77%-3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7.3 亿元 -20.3 亿元,同比增长 19.12%-39.75%。这个业绩还是不错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深圳天健集团》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深圳天健集团、可转债上市首日交易规则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