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8月7日14时54分将迎来“立秋”节气,意味着夏尽秋来,金风渐至。“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的8月8日前后。
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虽说,立秋节气代表秋季的开始,但今年的“立秋”恰在“中伏”末尾,接下来还有末伏。所以即使进入“立秋”,接下来仍可能处在炎炎夏日当中。“立秋”后余暑未消,空气湿度仍较大,直至“秋分”,这段时间身体易现“温燥”。饮食也要与夏季有所不同,科学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贴秋膘”也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分进补。
根据“燥则润之”的理念,宜多吃银耳、百合、香蕉、梨等清热健脾、利湿润燥、滋阴润肺的食物。立秋饮食要把握几点健康养生小知识——
1、不要放纵,管住嘴
一般人到了秋季容易“贴秋膘”。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很容易发胖。建议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秋季易燥 不宜多食辛辣
秋天身体易出现“温燥”,尽量少吃辛辣或者煎炸类的食物。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等。
3、少吃西瓜、黄瓜等性味寒凉食物
天气逐渐由热转凉,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易导致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经过一个长夏后,特别是老年人身体消耗很大,大多脾胃虚寒。如多吃西瓜、梨、黄瓜等,可能伤及脾胃,要少吃。
4、解暑清凉的食物
一般来说,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还可喝些吃些莲子汤等。
@西安网V
西安网V
本周(7月4日-7月8日)主要大宗商品变动频繁,在经济前景预期不佳的背景下,国际油价一度跌破100美元/桶,此后显著回升;欧洲天然气供应危机持续,当地气价继续上涨;国际金价则创下了近9个月以来的新低,铜价跌破8000美元/吨,创下19个月以来的新低。 随着盛夏的到来,多地电网负荷创下新高,电力与动力煤保供受到各界关注。中电联指出,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的高峰用电时段电力供应将偏紧。 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桶 本周,国际油价经历过山车走势,大幅走低之后显著回升。 7月5日和6日两个交易日,国际油价自高位持续回落,WTI原油期货*跌至95.1美元/桶,跌至5月上旬以来的*值;布伦特原油也跌破100美元/桶大关。此后国际油价显著回升。截至北京时间7月9日收盘,8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01%,收报104.79美元/桶;9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26%,收报107.02美元/桶。 近期影响石油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仍是经济预期,当前美国经济数据不佳,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持续,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加之高油价抑制终端需求导致油价承压下跌。另一方面,原油市场短期内仍面临供应紧缺的担忧,对冲部分利空影响,为油价提供较为坚实的支撑。 欧洲天然气危机持续 供应端扰动不断,欧洲天然气市场继续升高。7月7日,TTF基准荷兰天然气价格上涨至183.18欧元/兆瓦时,创下了3月8日以来的*值。截至7月8日收盘,欧洲天然气基准价荷兰天然气收盘下跌至169.13欧元/兆瓦时,周内累计上涨14.4%。 近期,俄罗斯连续削减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引发欧洲多国对于能源安全的担忧。本周内,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一度发生油气田员工停工事件,但该事件在当地政府的干预下快速结束。 7月6日,欧洲议会将天然气和核能列为绿色能源,这意味着欧盟天然气和核能行业将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但反对者批评称此举将减缓欧盟能源绿色转型的步伐。 国际能源署:2022年天然气需求增长将转为负值 7月8日,国际能源署发布《天然气分析及展望2022-2025》指出,在需求端来看,经历了2021年非同寻常的需求复苏之后,2022年全球天然气需求的增长率将转为负值,并将在短期内停滞不前,到2025年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国际能源署表示,2022年上半年,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现货价格都达到历史*点,同期欧洲天然气需求同比下降10%,受高温和创纪录的高价格影响,工业和电力部门的天然气使用大幅下降,低于2020年水平,潜在的俄气供应中断可能性,带来了进一步下行的风险。 该展望指出,从供应端来看,到2025年全球天然气增产将集中在北美和中东地区,但增长量仍将有限;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放缓不意味着能源转型速度的加快,欧洲、欧亚大陆等成熟市场,制定和实施进一步的能源转型政策以加快消费量下降非常重要。 动力煤以稳为主 本周,动力煤价格整体震荡下行,截至7月8日,国内动力煤主力期货合约收报850元/吨。 随着盛夏的到来以及经济持续恢复,近期多地电网负荷创下新高,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与煤炭市场动态也备受关注。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指出,前期跌幅较大的陕西高卡煤本周大幅反弹,产地的强势也对港口价格形成支撑。CCTD指出,短期内市场煤资源偏紧暂未缓解,但高价格同样抑制需求,市场预计以稳为主。 中电联:部分地区高峰用电时期电力供应将偏紧 7月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2》表示,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偏紧,预计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5%-6%之间。 中电联数据与统计中心副主任蒋德斌预计,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将偏紧。 金价创9个月新低 本周金价延续跌势。7月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黄金期货价格收报1737.20美元/盎司,伦敦现货黄金收跌1738.56美元/盎司,双双创下近9个月以来的*收盘价。 截至7月8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黄金期货价格上涨至1741.98美元/盎司,伦敦现货黄金上涨至1741.61美元/盎司。 方正中期期货研报指出,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持续升温,对欧洲和英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也增加,美元指数走强,刷新近二十年高位,对包括黄金在内的大宗商品形成较大的负面冲击,贵金属承压大幅下跌。此后随着美元指数高位回落调整,贵金属结束连跌局面,出现小幅反弹。 铜铝价格继续走低 本周初,伦铜持续走跌,到7月5日,伦铜收盘跌破8000美元关口,7月6日收于7596美元/吨,创下近19个月以来的新低。7月7日伦铜结束五连跌,收于7859美元/吨。 华融期货研报指出,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落地后,市场不确定性下降,铜价有所回升。但目前国内的铜需求仍然较弱,预计铜价反弹有限。在高通胀背景下,全球央行激进加息,随着欧美经济增速恐将放缓,海外的铜消费也将走弱。而且下半年铜供应压力将会显现,预计后续铜价仍以下跌趋势为主。 本周沪铝价格继续下行,截至7月9日凌晨收盘,沪铝主力期货合约收报18410元/吨,延续着自6月上旬以来的跌势。 钢市或将上行 本周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为4553元,较上周下降2.2%,主要钢材品种价格以下跌为主。 根据兰格钢铁数据,本周国内主要钢企高炉开工率继续下降,全国钢材社会库存连续3周下降,建材厂内库存继续下降,中厚板厂内库存升至新高。当前原材料价格普遍调整,铁矿石、废钢价格有所下跌,焦炭价格提降200元/吨,钢材价格继续探底,钢厂生产利润仍在低位。 兰格钢铁分析指出,国内多项稳增长措施的落地,都有利于推动未来钢材需求的边际改善,在供应端,钢铁行业亏损面扩大,倒逼企业主动减产,钢材市场呈现供减需增的趋势,整体库存压力正在减弱,但由于当前库存*水平仍偏高,终端需求的进一步恢复将是决定钢市走向的主要因素。预计下周国内钢材市场可能出现震荡小幅上行行情。 铁矿石震荡下跌 本周铁矿石价格在小幅波动中走低。截至7月8日晚间收盘,国内铁矿石主力期货价格收于737元/吨,略低于上周五收盘价。普式铁矿石价格指数周五收于114.1美元/吨,也略低于上周五的价格。 兰格钢铁分析指出,近期钢厂检修增多,高炉开工率持续下降,铁矿石需求收缩,矿价因此稳中下调。目前铁矿石供需格局转弱,港口库存自3月以来连续降库后首度回升,钢铁行业亏损面也有扩大趋势,钢企对原材料价格有打压意愿。 同时,海外经济下行压力、美元指数走强等对大宗商品形成压制,预计铁矿石价格依然承压,下周将震荡运行。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黄菁珊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今日14点54分
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
那沈阳的天气
是不是马上就能凉快了?
NO!NO!NO!
你可别高兴得太早
立秋
揪着盛夏的尾巴到来
虽然名字有“秋”
但暑热不减
是二十四节气中
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农谚说“三伏夹一秋,秋后加一伏”
此时早晚温差逐渐加大
中午却依然炎热
我们还在“可怕”的中伏天里
小心“秋老虎”发威
要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暑降燥
“秋老虎”是什么“虎”?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
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
一般发生在8月至9月之间
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因昼夜温差加大且又逢换季期
“秋老虎”势头凶猛
天气越来越干燥
易出现口干舌燥、便干尿赤
特别是平时阴津亏损之人更容易化燥伤津
甚至虚风内动,而出现情绪急躁、睡眠障碍等
......
这一时节如何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养生·这些要点需记牢
从中医角度来说,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被称为“长夏”。“长夏应脾而变化”,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这个时节养生保健要格外注意。
润燥养阴慎进补
秋天干燥,人体容易缺水,饮食以“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为原则。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入秋后宜食生地粥、莲子百合汤、雪梨银耳汤等以滋阴润燥、健脾祛湿,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早睡早起防受凉
立秋时节已是秋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起居养生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不要贪凉,夜温低,注意增衣被,慎用空调,以免受凉;室内温湿度适宜,室温22℃~28℃之间,湿度50%~60%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适度运动忌过度
立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运动时,也要顺应“收、养”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登山是立秋后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既可以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还可以降低血糖;同时,入秋后还可以逐渐进行一些步行、太极拳等耐寒训练。
收心养性忌忧郁
据《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天要收心养性,不要好勇斗狠、不宜太过张扬跋扈。心动则神动,心神不宁则血压不稳。秋季情志养生要做到清心寡欲,心境淡泊抱一颗平常心,利于神志安宁,收神敛气;培养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等,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
*天气预报
▼
今天白天:
晴有时多云,东北地区有分散性阵雨,
西北风2-3级,*温度31℃;
今天夜间:
晴有时多云,早晨有轻雾,
北风2-3级,*温度19℃。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也是一年气温从热到寒的转变,气温湿度会逐渐降低,温度也会逐渐下降。饮食上要开始适当减辛增酸,多吃橘子、柠檬、葡萄等酸味食物,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
同时饮食要注意补水,夏季补水是因为出汗多水分流失严重。而秋季补水是因为随着刮起秋风,空气逐渐干燥,身体容易处于缺水的状态。进而导致各种干燥感,如嗓子干燥、喉咙发紧、皮肤干燥。
不过
虽然说立秋了
却并不意味着马上天儿就凉了
“秋老虎”随时返场
这样的“冷热交替”模式
老铁们ready了吗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
每个节气都得研究吃点啥
立秋了嘛
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
正所谓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
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
“以肉贴膘”
应该是沈阳人的*!
在东北还有句俗语:坐着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看到这里众吃货们恐怕要坐不住了今晚你吃啥去呀?
沈阳晚报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8月7日正式进入“立秋节气”。立秋分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昼夜温差加大,去暑转凉,早晚会感觉到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昼夜温差大,清晨室外植物容易凝结露珠;“三侯寒蝉鸣”,秋凉后,蝉们发声困难,因知道生命将近声音变得凄切。
2020年立秋具体时间
8月7日09:06:03,星期五;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初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东南网
2020立秋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古人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那么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早立秋和晚立秋是怎么区别的?
第一个是根据立秋的具体时间点,是在上午还是在下午来判定,以中午为界定,若是立秋的时间是在上午的话,那么这就是“早立秋”。如果这立秋的时间是在下午的话,那么这就是“晚立秋。2020年立秋是在8月7日09:06:03,所以是早立秋。
第二种说法是按照阴历的日期来分辨,比如有些年份是农历6月份立秋,有些是农历7月份立秋。6月份立秋的大家认为是早立秋,而7月份立秋的大家认为是晚立秋。2020年立秋是在农历六月十八,还是属于早立秋。
综合两种说法,今年立秋是早立秋,但愿暑热能早日退散。
闽南网综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今日立秋是几点》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今日立秋是几点、*伦铜期货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