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目前全国省域城市群当中,中原城市群算是起步较早的一个规划了。无论是建设郑州大都市区还是到“郑汴一体化”(郑州与开封)再还是“郑许一体化”(郑州与许昌)与“郑新一体化”(郑州与新乡)“郑焦一体化”(郑州与焦作),包括*的郑州都市圈“1+8”格局;郑州在过去“强省会”的浪潮里都是最为响亮的地区之一。
在郑州城市群当中,最早为2010年提出的“中原城市群”,除了提出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的核心发展区域,还囊括了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许昌、漯河、济源、安阳、鹤壁、濮阳、商丘、周口、驻马店等河南大部分城市,以及山西、安徽临界的几座城市,可见当时为了中原崛起手笔之大。紧接着次年又有了*层面的“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郑汴一体化”发展规划。
中原城市群规划
就在郑州逐步与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城市实施同城发展的关键节点,也就是郑州都市圈之前的“1+4”;为了推动整个中原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河南省继而又提出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以及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
也就是在2020年至2021年间,除了郑州都市圈之外,豫西地区的洛阳与三门峡、平顶山、焦作部分县市以及济源便正式按照规划进行了紧密对接组群。由此,中原城市群便形成了“一主一副”(郑州中心、洛阳副中心)与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双圈”发展的格局。
郑州与洛阳“双圈”规划
但是当看到周边一些大都市区越做越大之际,尤其是在南京、福州、长沙(长株潭)西安等都市圈被列入“国家队”序列之后。郑州更又提出了一个大圈蓝图,即在郑州与开封、许昌、新乡、焦作“1+4”的基础上再次增加了一个“1+8”格局(新增了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4座城市)。
特别是在省域副中心的格局当中,还全新出现了一个“南阳副中心”。而之前正如火如荼的洛阳都市圈虽然没有被喊停但是已经是明显有所淡化。
郑州都市圈“1+8”格局
所以对此,别说省外关注中原城市群发展人士有所不解,就连河南本省不少人也是感到了这些布局有些“扑朔迷离”。
尤其是原本就在郑州与洛阳两大城市群之间,不少人认为郑州带动洛阳原本就较为费力;尽管在建立郑州“1+8”大都市圈当中,洛阳仍是作为省域副中心与济源深度融合,但是失去了“群主”地位的洛阳在豫西地区的辐射能力也就大大削弱了。
河南“十四五城镇空间”规划格局
另外还有新设立的南阳副中心,在拉动驻马店与信阳两个城市恐怕也是内功不够。因此说,在洛阳、驻马店、信阳不少人眼里或许对郑州、南阳这两个“圈主”“群主”认同感也不是很强。
原始股上市一般要翻几倍、几十倍。但个股的情况不一样,还需要根据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有的原始股在公司上市时的股价只有几倍,有的原始股在公司上市时的股价有十几倍、几十倍。应该说,影响原始股上市时股票价格的因素真的很多。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在设立时一般会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募集的股份为原始股,原始股股东通过公司上市获取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高额回报,另外股东还可以通过分红获取更多的利益。
一般而言,能够获得原始股股票的人,都是上市的董监高、技术骨干、经营团队的核心骨干,以及老板的亲戚和家人。多数情况下,公司上市后的原始股价值确实可以翻到几倍、十几倍和几十倍。这也是人们极力获取原始股的原因,毕竟,上市后原始股股票的价值是按照市值计算的。
股份公司上市发行价格的确定和翻倍的原因。股份公司筹备上市的发行价,一般会大于原始股。一般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的市盈率在20至30倍左右,而股票上市发行价格的计算主要根据上市公司的每股利润,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如,某股份有限公司有原始股股东2000万股的股票,每股一元,股票价值为2000万元。公司上市后,原始股股票的市盈率如果为10倍的话,原始股每股股票的价值为10元,也就是翻到了10倍;而如果原始股股票市盈率为30倍,原始股每股股票的价值为30元,原始股股票也就翻到了30倍。
从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原始股上市后会翻倍的原因。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的原始股一般都是一元钱一股。公司上市后,这些原始股的股票价格并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股价成本仍然为一元,而公司上市后这些原始股的价格是按市值来计算的,那么持有原始股股东的价值就翻倍了。
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司上市股票发行价格计算的公式为,每股价格=每股收益*市盈率。如果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为1.5元,市盈率为20倍,则每股股票的发行价格为30元;在市盈率倍数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为2元,则每股股票的发行价格为40元。因此,公司上市股票发行价格,即受市盈率的影响,也受每股收益的影响;而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最终还是上市公司的税后净利润,以及公司的成长性和未来的发展。
总之,公司上市原始股能翻多少倍,还需要看股东购买原始股的购买时间、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前景等相关影响因素。应该说,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前景直接影响着市盈率和发行价格,也决定了公司上市原始股可以翻多少倍。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财经话题。
2022年7月12日
□河南日报报道组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习近平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妇及嘉宾。习近平在宴会上发表致辞。他在致辞开篇引用“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描绘出一派春意融融、到处孕育着希望的新气象。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是描写春天的名句。这句话大意是说,正值春季的正中时节,春天的和煦温暖之气逐渐强盛。
3月5日,北京,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决定,以代表团名义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三份建议,其中一份与一个“圈”有关。
从沙澧大地到太行山麓,从黄河之滨到济水之源,省委书记楼阳生步履不停,近两个月时间,密集调研行程也与一个“圈”有关。
这个“圈”,就是备受瞩目、承载厚望的郑州都市圈。
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到“奋进新征程中原更出彩”主题新闻发布会,从省两会到全国两会,郑州都市圈扩容话题热议不断。
“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中再造优势的重大举措。”楼阳生反复强调,要站位新发展格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中原城市群建设全局,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更具竞争力、辐射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肩负重塑区域发展优势、建设现代化河南使命,郑州都市圈乘着新时代浩荡春风,在中原大地“落笔起势”。
时与势
郑州都市圈为何此时扩容?
产业和人口总是向优势区域集中,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
作为一种高能级、高层次城市体系,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超过50%,进入城市型社会以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开始加速形成都市圈。
放眼世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圈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流趋势。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一线城市大都已形成以其为核心的都市圈。在美国,一半以上的GDP集中在约20个都市圈周围。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步骤和抓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说,这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有利于中心城市的能级提升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有利于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近些年来,“得都市圈者得未来”,越发成为共识。
这是发展规律。
“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无论是《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还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都市圈都是一个“热词”,被频繁提及。
中国已进入都市圈时代。
3月21日,西安都市圈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和长株潭之后,全国第五个获批的*都市圈。目前,全国有30多个都市圈在谋划推进,*都市圈“抢位战”你追我赶、百舸争流。
这是发展趋势。
时间是最客观的尺度,丈量着前行的步履,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
“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进一步深化与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联动发展。”2016年年底,国务院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已埋下了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伏笔”。
2019年,《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出炉,勾勒出郑州大都市区“1+4”的基本框架。以此为基础,系列专项规划也随之相继出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作出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的部署,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把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将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纳入郑州都市圈范围。至此,郑州都市圈从“1+4”扩容到“1+8”。
从“郑州大都市区”到“郑州都市圈”,名称迭代带来的不仅是理念的更新,也是目标的升级。
从“1+4”到“1+8”,范围增加带来的不仅是空间的拓展,也是潜力的提升。
这是一次关键性、重塑性的调整,也是顺应时代的战略选择。
这是气魄,更是担当。
职与责
为什么“1+4”拓展为“1+8”?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都市圈,始于一域,剑指全局。
对河南而言,如何塑强区域竞争优势、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扛起更大国家使命?破题之笔便是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扛起国家使命,需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河南,连南贯北、承东启西,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从高空俯瞰中原,一个“米”字即将成形。今年,郑州将成为全国首个建成“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城市,形成辐射全省省辖市1小时经济圈、高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经济圈。
根据区域经济学者的研究,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测算出城市辐射半径,一般来说,300万人至500万人的城市,辐射半径100公里,500万人至1000万人的城市辐射半径150公里,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辐射半径200公里。
扩容前,郑州都市圈面积约1.5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8.7%、全省人口的近20%、全省经济总量的40%左右。
扩容后,郑州都市圈总面积5.8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70万;以全省35.24%的区域面积、47.01%的人口,创造全省近60%的生产总值;高校总数、新毕业大学生就业总数、科研机构、科创产业等在全省占八成左右。
扩容前的“1+4”,主要侧重在距离较近的豫中和豫北城市,对相对较远的豫南和豫西地区带动作用有限。而扩容到“1+8”,进一步向豫西豫南两个方向拓展,扩大了都市圈辐射面。
“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规模体量大幅提升,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要素,打造面向国际竞争、支撑中部崛起的高能级现代化都市圈。”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解析。
去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有分析认为,郑州与洛阳之间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郑州都市圈正式将洛阳纳入,势必加速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并进一步为联动西安奠定基础,培育一个能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有更大影响力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空间。
继续放宽视界,“西进”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南联”密切与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联系,“东引”构建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北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拓展郑州都市圈发展空间有利于深化与国内其他优势地区对接联动,为河南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坚实支撑,更有利于以更大作为扛起国家使命。
——参与区域竞争,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从城市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再到都市圈深耕细作,城镇化的形态在逐步演变。
2021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都市圈建设已成为中国经济棋局中的“大场”。以都市圈为统计单元的生产总值、人口、投资、创新要素等各主要指标显示,都市圈已成为各类发展要素在空间上聚集的主要载体。全国24个千万人口级都市圈,以占全国6.7%的土地集聚了约三分之一的常住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一半的生产总值。
长三角地区的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已经完成一轮或多轮扩容,其中,上海都市圈经过三次大扩容,已成为经济总量超10万亿元的*大都市圈。
从都市圈范围来看,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的区域面积分别达6.6万平方公里、2.6万平方公里、2.64万平方公里、2.8万平方公里、2.06万平方公里。
新一轮区域竞争赛道全面铺开,各地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纷纷谋求扩容都市圈,用空间换时间,带动区域整体能级提升,力争塑造应对区域竞争的新优势,牢牢把握竞争主动权。
目前,全国已批复5个*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也已提前“锁定”名额;上个月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武汉都市圈规划面积达5.68万平方公里,经济首位度高达60%以上。
“把握区域竞争态势,把郑州都市圈放在全国都市圈竞争格局中来定位、审视、谋划,持续固本强基、推进优势再造、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全面提升规模体量,才能打造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强劲动力源。”长期关注都市圈发展的学者叶一剑如是评论。
——建设现代化河南,需加快实现“精明增长”。
作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集中承载和基本盘,郑州都市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关键,而郑州这个“核”,则是关键之关键。
地处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交会处的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郑州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已成为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动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之一。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郑州处于集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但郑州市域面积仅为7446平方公里,是成都的51.9%、西安的73.7%、武汉的86.9%,发展空间刚性约束与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的矛盾日益突出,已难以适应国家中心城市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需求,迫切需要重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架构。
城市首位度是衡量一个城市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的重要指标。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首位度“大比拼中”,2021年,郑州经济首位度为21.55%,列第22位;人口首位度12.68%,排名第25位;城市总面积居第22位、市区面积则排在第27位……一组数据印证着做大做强郑州都市圈的现实之迫。
中原要出彩,郑州首先要出重彩;河南要崛起,郑州必须成高峰。塑造发展新优势、抢占竞争制高点,郑州都市圈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协同发展、一体发展,实现资源*化配置和力量*化凝聚。
郑州都市圈扩容,是谋求1+8>9、撬动河南发展的支点。“建设郑州都市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引导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拓展郑州的发展腹地,致力于创建紧凑集约的城市发展模式,以避免‘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蔓延,从而带动周边城市可持续发展。”河南省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建国如是分析。
九大城市,特色各异。郑州都市圈的扩容,并不是简单地增加4个城市,而是顺应行政区经济日益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大势,着眼于引领带动省域未来长远发展,充分考虑城市联系、功能互补和产业支撑,有效推动郑州及周边城市实现内涵提升式的“精明增长”。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
生与长
这个“圈”有形又有神
“郑州都市圈有了‘新势力’”“小伙伴来了,圈大了”……郑州都市圈扩容之后,网友的留言洋溢着激动之情,也饱含期待、寄予厚望。
“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你好我好大家一起好”……网友们意味深长的话,也成为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发展的“密钥”。
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组编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显示,在全国34个都市圈中,郑州都市圈属于发展型都市圈。
城市犹如一个生命体,都市圈亦然。如同树苗,培育、浇灌,在点滴成长间,日渐高大挺拔、郁郁葱葱。
产业在分工协作。
新乡市获嘉县亢村镇工业园区,曾经辉煌一时的郑州国棉一厂、二厂,早已辗转搬迁于此,蝶变为锦艺集团旗下的一家现代化自动化纺织企业,主打的非棉产品走俏欧亚新兴市场。
分工协作的过程,就是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过程。
郑州的很多印刷企业集体转移到了武陟县詹店镇,郑州一些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设在原阳,郑州智能手机生产基地的零部件来自周边很多城市,郑州汽车生产基地的轴承来自洛阳、新能源电池来自新乡和焦作,等等。
一个以豫氢动力为代表的完整氢能产业链条,已在新乡聚拢。豫氢动力跨过黄河,与郑州宇通开展氢能合作,掌握了国内领先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撑。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展,九城如一城,正在加快形成“研发在郑州、制造在都市圈,头部在郑州、链条在都市圈,融资在郑州、投资在都市圈,主链在郑州、配套在都市圈”的产业发展格局。
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牵引,以营造*发展环境为关键,以标志性跨区域重大项目为抓手……既绘就“大写意”,又精雕“工笔画”。
要素在“统一共享”。
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宛如路标巨钟,所有的齿轮、发条相互咬合在一起运转。能不能让人才、技术、资本、产权等要素充分流动、高效配置,衡量着市场一体化的水平。
向创新要未来。从构建省实验室体系到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再到加快推进高校“双*”建设;从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位一体”建设到各个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揭牌,再到龙子湖智慧岛“蝶变”成长……构建以郑州都市圈为核心引擎、区域中心城市多极支撑的区域协同创新总体布局,河南着力培育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在郑州以及周边的县域已经‘打了样’。”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亚宾表示,郑州的不少科研成果,已经向周边的武陟、原阳、尉氏等县域辐射落地。未来,郑州都市圈将形成技术研发协同机制,统筹集中各地科研力量为各自优势产业赋能。
郑州都市圈的小伙伴儿都具备各自优势,例如洛阳的装备制造,新乡的新能源电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平顶山、焦作的新材料,许昌的电力设备产业,漯河的食品产业……有序“抱团”而不是紧紧“抱权”,互联互通而不各行其是,交通联通、产业贯通、创新融通、要素畅通铺就协同“快车道”、发展“高速路”。
“共享是经济发展的*境界,随着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快,资源配置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资源的协同效应和共享效应就会体现出来,将来这个‘圈’只会更好。”河南省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占仓感慨。
发展在“你好我好”。
4月16日,悬挂着“中欧班列(中豫号)”标识的6列班列,分别从位于郑州、洛阳、新乡、漯河等城市的铁路场站同时出发,满载着“中国制造”,开往欧洲、中亚和RCEP成员国越南、泰国、老挝等国家。统一品牌、协同联动,我省统筹推进中欧班列扩量提质发展,河南“钢铁驼队”全新“团跑”。
中心城市不光有“虹吸效应”,更有“溢出效应”。
从郑汴一体化到郑开同城化,开封与郑州之间的融合互动没有中断过。郑汴一体化实施以来,是开封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的一段时期。从2005年到2019年,开封全市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4.8倍、9.3倍。
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都市圈建设的多个重点,也是郑州都市圈建设的关键词。
今年郑州要干的十件大事之一,就是积极主动推进都市圈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实施、机制形成,做强圈心、做实圈轴、做优圈带,充分发挥郑州都市圈龙头城市作用。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提速,推动与郑州市主城区“双核”引领,带动郑汴许区域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
洛阳在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全省发展新增长极;漯河在着力打造现代化食品名城、郑州都市圈的“出海口”;平顶山坚定走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路子,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济源夯实郑州都市圈的安全屏障生态屏障、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郑州都市圈城市之间的通达性、互补性越来越强,未来城市之间会越来越呈现一种相互支撑、紧密合作、相互促进的局面。
跳出“城”的思维模式、树立“圈”的发展理念,立足特色、融城成圈,郑州都市圈更大筑梦空间正在打开。
“郑州是一个坐落于中国中部的美丽繁荣的城市。”最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两度在推特上向世界推介郑州,引发全球网友为这座城市和中原发展点赞。
仔细打量一幅中国夜间灯光分布图,与周边“单核”城市相比,郑州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周边有体量可观的洛阳“摽膀子”,有“匀称”的焦作、新乡、开封、许昌等城市“加持”。
再打开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图,看着郑州都市圈一带在地图上被标为浓重的红色,就会对河南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和未来前景升腾起无尽的遐想。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到2025年,郑州都市圈GDP力争达到6万亿元,成为支撑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到2035年,郑州都市圈建成经济发展高质量、开放创新高层次、公共服务高品质、生态环境高水平、协同治理高效能的现代化都市圈。
一“圈”出河南,中原更出彩。
策划:董 林 刘雅鸣
统筹:孙德中 万川明 徐建勋
执笔:阙爱民 薛世君
王延辉 逯彦萃
#真知新坐标#
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末代皇帝(313年―317年在位),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
永嘉七年(313年),得知晋怀帝遇害,司马邺即皇位于长安,年号建兴。联合幽州、并州、代国和段部鲜卑的军事力量,对抗前赵进攻。建兴四年(316年)八月,汉赵刘曜攻打长安。晋愍帝在食断粮绝的情况下,投降汉赵,受封怀平侯,历尽屈辱。
建兴五年(318年2月7日),晋愍帝被汉赵皇帝刘聪杀害,终年十八岁,葬处不明。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中国西晋时期晋愍帝司马邺的悲惨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晋愍帝司马邺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司马邺最初出继伯父秦献王司马柬为嗣,袭封秦王。永嘉二年(308年),拜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
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军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司马邺到荥阳密县避难,与舅父荀藩、荀组相遇,自密县南走许颍。豫州刺史阎鼎与前抚军长史王毗、司徒长史刘畴、中书郎李昕及荀藩、荀组等共同谋划送司马邺回长安,刘畴等中途叛变,阎鼎追上把他杀了,荀藩、荀组幸免于难。
阎鼎即裹挟司马邺,乘坐牛车,经宛县奔武关,多次遇到山贼拦截,士卒逃散,停留在蓝田。阎鼎告知雍州刺史贾疋,贾疋立即派州兵迎接护卫司马邺,到达长安,又使辅国将军梁综帮助守卫长安。
永嘉六年九月初三日(312年10月19日),阎鼎等人拥立司马邺为皇太子,登坛祭天,建立宗庙社稷,实行大赦。给贾疋加征西大将军称号,以秦州刺史、南阳王司马保为大司马。贾疋讨伐贼张连,被张连杀害,众人推举始平太守麴允兼任雍州刺史,担任盟主,按照朝廷制度,选拔设置官员。
即位为帝
永嘉七年(313年)四月初一,得到晋怀帝的死讯,举行哀悼祭奠之礼。四月二十七日,司马邺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兴”,是为晋愍帝。任命卫将军梁芬为司徒,雍州刺史麴允为使持节、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京兆太守索綝为尚书右仆射。
五月十八日,任命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大司马、南阳王司马保为右丞相、大都督陕西诸军事。当时的西晋皇室、世族已从京师洛阳纷纷迁至江南,西晋中原王朝至此名存实亡。
建兴三年(315年),晋愍帝多次向丞相司马保征召军队,司马保身边的官员都说:“被蝮蛇咬了手,壮士便截断手腕防止蛇毒蔓延。现在胡人贼寇士气正盛,应当暂时截断陇地的道路来观察事态的变化。”从事中郎裴诜说:“现在蛇已经咬头,头难道也能截断吗?”司马保这才以镇军将军胡崧为前锋都督,等各军集中后进发。麹允想护送晋愍帝到司马保那里,索綝说:“司马保得到了天子,一定会放纵他自己的私心。”于是就没有行动。这样长安以西的地区,不再进贡尊奉朝廷,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饥饿困乏,靠采集野生的谷子来生存。
降于汉赵
建兴四年(316年)八月,汉赵刘曜率军围攻长安,长安城内外断绝联系。十月,长安城发生严重饥荒,米价一斗达到黄金二两,并出现人吃人的情况,长安城中一大半人饿死。太仓中有酿酒用的曲饼数十块,麴允将曲饼砸碎熬粥给晋愍帝喝,不久,曲饼也已经吃光了。
晋愍帝哭着对麴允说,如今穷困危急到这种地步,外面没有救援,为社稷而死是他所应该的。但想到将士们遭受的磨难,应趁城未陷落而行全身之计,或许可以使百姓免受屠戮之苦。于是命人赶快发书向汉赵投降。
十一月十一日,晋愍帝派侍中宋敞向刘曜送上降书,自己乘坐羊车,脱去上衣,口衔玉璧,侍从抬着棺材,出城投降。群臣哭泣呼号,攀援住车驾,拉住晋愍帝的手,晋愍帝也不胜悲哀。御史中丞吉朗自杀。刘曜烧了棺材,接受了玉璧,让宋敞侍奉晋愍帝回宫。
十七日,晋愍帝被送往平阳过流亡生活,麴允和群官都跟从到平阳。汉赵皇帝刘聪给晋愍帝加上光禄大夫、怀安侯的称号。十八日,刘聪登殿,晋愍帝在他面前叩头跪拜,麴允看到这种情景,伏地痛哭,然后自杀。
惨遭遇害
晋愍帝投降汉赵后,刘聪对他百般羞辱。建兴五年(317年)十月,刘聪外出打猎,令晋愍帝执行车骑将军的职务,穿着戎服,手执戟矛,在前面开路,百姓聚在路旁观看,有些晋朝遗民故老,看了以后抽泣流涕,刘聪听到后十分厌恶。
后来,刘聪又趁宴会时让晋愍帝行酒,洗酒杯,上厕所时又使晋愍帝拿马桶盖,旁边的晋臣多失声哭泣,尚书郎辛宾抱住晋愍帝痛哭,被刘聪杀害。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刘聪在平阳将晋愍帝杀害,终年十八岁。
相关话题:四位反绑双手抬着棺材投降的亡国君,两人得以善终,另两位则惨死!
每逢帝国灭亡之际,亡国君若没有“禅位”或自杀殉国的话,往往要通过隆重的仪式,来向敌国投降。在花样繁多的投降仪式中,最隆重、最耻辱的,莫过于“面缚舆榇”,即反绑着双手、抬着棺材出降,以示必死之心。采取这种投降仪式的亡国君有4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
1.蜀汉后主刘禅(207-271年),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长子,也是史上“白痴皇帝”的典型代表,于章武三年(223年)登基。刘禅在位之初,得到贤相诸葛亮、蒋琬、董允等人的辅佐,对内发展经济、平定南中,对外结盟东吴、北伐曹魏,颇有一番作为。但等到董允离世后,刘禅便纵情于酒色之中,并宠信宦官黄皓、佞臣陈祗等人,导致国事日非。
景元四年(263年)秋,魏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结果当钟会与蜀将姜维对峙于剑阁之际,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袭占江油、绵竹,随即率数千魏军进逼成都。此时成都尚有数万军队,但刘禅却没做任何抵抗,便派人向邓艾递上降表。随即,刘禅反绑双手,让侍从抬着棺材,出城投降(“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见《三国志·卷二十八》)。
刘禅投降后,得到曹魏权臣司马昭的赦免,并被魏元帝册封为安乐公。蜀汉亡国后,刘禅又在曹魏、西晋生活了8年时间,直到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才在洛阳去世,终年64岁,谥号曰思。“八王之乱”期间,南匈奴首领刘渊起兵反晋,在并州自建国号为汉(汉赵),并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2.吴末帝孙皓(242-284年),是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帝孙亮、景帝孙休的侄儿,废太子孙和之子,在景帝驾崩后,被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拥立为帝,时在永安七年(264年)。孙皓是桀纣一般的暴君,在位期间滥杀宗室、群臣,导致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与此同时,孙皓还沉溺于酒色之中,不仅在国内大范围地征集5千名美女入宫,并大规模地修建宫室,由此使得府库空虚,百姓怨声载道。
西晋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晋武帝以太尉贾充为主帅,发兵20万、分6路进攻东吴。战端既开,晋军连战连胜,并在次年(280年)正月渡过长江,逼近吴都建邺(今南京)。孙皓见大势已去,便反绑着双手,让侍从抬着棺材,出城到晋军主将王濬的军营中去投降(“吴主皓面缚舆榇,诣军门降。”见《资治通鉴·卷八十一》)。至此,立国近60年的东吴灭亡,三国就此实现统一。
孙皓投降后,得到晋武帝的赦免,并被册封为归命侯。虽然同为亡国之君,但孙皓却比刘禅有骨气,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巧怼晋朝君臣对他的羞辱、嘲讽,丝毫不肯落下风,让晋武帝、贾充等人又恨又怕。孙皓投降后又存活了4年时间,直到太康五年(284年)才因病去世,终年42岁,死后被葬于洛阳北邙山。
3.晋愍帝司马邺(300-318年),是晋武帝之孙,晋惠帝、怀帝的侄儿,在洛阳沦陷时(311年)幸免于难,随即在遗臣们的拥戴下,在长安重组小朝廷,并自称皇太子。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被汉赵皇帝刘聪杀害的传到长安后,司马邺正式登基为帝。然而小朝廷刚组建成功,执政的朝臣便与地方军阀闹起了内讧,导致局势愈发败坏,根本无力抵御汉赵的进攻。
建兴四年(316年)八月,汉赵大将刘曜进攻关中,并切断长安的粮运,由此导致城内严重缺粮,随即发生人食人的惨剧。十一月十一日,走投无路的晋愍帝派人向刘曜送上降书,自己随后乘坐羊车、脱去上衣,反绑双手、口衔玉璧,让侍从抬着棺材,出城投降(“乘羊车,肉袒衔壁,舆榇出降。”见《晋书·卷五》)。
晋愍帝投降后的遭遇极为凄惨,不仅要充当过刘聪狩猎队伍的前导,在宴会上从事杂役工作,还要服侍他上厕所,让晋朝遗臣看到后痛哭不止。建兴五年十二月(318年2月),晋愍帝被刘聪杀害,年仅18岁。随着晋愍帝遇难,立国仅57年的西晋帝国正式灭亡。
4.前蜀后主王衍(899-926年),是前蜀高祖王建的长子,在光天元年(918年)六月登基。王衍是一位荒淫无道的君主,在位期间委政于宦官宋光嗣、狎客韩昭等人,每日纵情于酒色之中,经常巡游各地,并大肆营建宫室,由此耗费大量财力,导致国库空虚。与此同时,前蜀卖官鬻爵成风,甚至连太后、太妃都积极投身其中,使得前蜀政治败坏,百姓怨声载道。
同光三年(925年),后唐名将郭崇韬、魏王李继岌奉命率军伐蜀,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连战连捷,很快便兵临成都城下。此时,王衍已经被唐军的声威吓破胆,在愁苦无计之余,便命翰林学士李昊起草降表,然后脱去上衣、反绑双手,让侍从抬着棺材,亲率诸王、臣僚出城投降(“衍君臣面缚舆榇,出降于七里亭。”见《新五代史·卷六十三》)。
王衍投降后,与家属、朝臣、侍从、宫女等千余人一起被押往洛阳,而后唐庄宗李存勖也声明将赦免并厚待他。但当王衍一行人到达秦川驿时,却传来大将李嗣源与魏州戍卒联合造反的消息,唐庄宗闻讯后忧心不已,为防止王衍君臣乘机作乱,便下诏诛杀王衍一家,时在同光四年(926年)四月。
晋愍帝司马邺的嗣父是谁?
司马柬(262年-291年10月23日),字弘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三子,晋惠帝司马衷同母弟,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宗室、诸侯王。
司马柬沉着聪明,有胆识器量,深受其父晋武帝的宠爱。泰始六年(270年),受封汝南王。咸宁三年(277年),改封南阳王,担任左将军、右军将军、散骑常侍。晋武帝特许他住在齐献王司马攸的府邸。
太康十年(289年),改封秦王,食邑八万户,在当时中原诸王中食邑最多。后改任镇西将军、西戎校尉。晋惠帝继位后,历任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录尚书事、大将军。杨骏-被诛杀后,司马柬深感不安,屡次请求返回封国,却被叔祖汝南王司马亮挽留在京城辅政,直到司马亮与司马玮先后被杀,时人才称司马柬有先见之明。
元康元年(291年),司马柬去世,享年三十岁,谥号献王,以齐献王司马攸的葬礼规格安葬。其侄司马郁袭封秦王,永宁元年(301年),司马郁与其父淮南王司马允被杀,改由另一个弟弟司马晏之子司马邺袭封秦王爵位。
晋愍帝司马邺的生父是谁?
司马晏(281年-311年),字平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三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异母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父亲。母李夫人,西晋宗室,晋怀帝时期重臣。
太康十年(289年),受封吴王。历任射声校尉、后军将军。永康元年(300年),因同母兄淮南王司马允讨伐赵王司马伦被杀事件牵连,贬为宾徒县王。后改封代王,不久复封吴王,升任上军大将军、侍中。
永嘉年间(307年―312年),担任大将军、太尉,后因视力不佳、风疾等病无法上朝。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军队攻入洛阳,司马晏与众多宗室一同遇害,时年三十一岁。其子司马邺即位后,追谥敬王(一作孝王),追赠太保。
晋愍帝司马邺的母亲是谁?
颍川荀氏,司徒荀勖之女
晋愍帝司马邺的兄弟有哪些?
1、司马祥,司马晏之子。司马冏政治斗争失败,司马超被囚金墉城,受命代替司马超嗣位司马允。官拜散骑常侍。刘聪攻破洛阳时被杀。
2、司马固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第四子,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七月被封为汉王。司马炽永嘉年间,被该封为济南王,最终死于永嘉之乱。
3、司马衍,字不祥,河内温县人。是吴孝王司马晏第五子,晋愍帝司马邺的堂弟(私亲弟)。
人物简述: 司马衍(sī mǎ yǎn),字不祥,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吴孝王司马晏第五子,晋愍帝司马邺堂弟(私亲弟)。据司马邺表字彦旗,司马衍的表字当字“彦□”才是。
司马衍最初封为新都王,私亲弟秦王司马邺于313年即位后,改封为济阴王,官居散骑常侍。317年,晋愍帝出降,长安陷落,司马衍被刘聪杀害。
扩展资料:中国历史朝代之晋朝的介绍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其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并逼令魏帝禅让,自立为皇帝,国号称“晋”,定都洛阳。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晋朝,因其在洛阳东面,史分为“西晋”和“东晋”。
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建都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建都建康。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司马氏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大权。司马炎篡位后统一中国,但无法解决浮华*的社会问题及贪污腐败的政治风气。由于王室领有军权,使得诸王在朝廷衰落后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西晋于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人民纷纷南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东晋皇权低落,主要由世族掌权,由于军权外重内轻,不少方镇心怀野心,造成如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此时虽然陆续有北伐以收复失土,但是由于朝廷担心野心家藉此势力大涨,进而篡位,所以大多消极支持。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这是成立以来最团结的一次。淝水决战后前秦崩解,谢安、谢玄等人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然而,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篡位。由于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并夺得皇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东晋初期,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策略,以稳定局势。东晋的庄园经济的程度比西晋更重。由于农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在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密集开发下,江南获得全面开发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使得后来有大运河的出现。此外,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该时期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原经济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原经济区、六万原始股变600万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