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公司(基金360001)

2022-07-31 0:18:16 基金 xialuotejs

上海证券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为持续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确保行业运行平稳有序,上海证券机构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安装部署“场所码”“数字哨兵”等数字化防疫手段。目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等机构已完成“数字哨兵”安装工作,并部署下属所有分支机构完成“场所码”张贴。在911家上海证券分支机构中,超过95%的分支机构已布设“场所码”,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长江证券、安信证券、中泰证券等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均已部署完成此项工作。

自上海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证券行业机构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迅速响应,积极应对,全面制定并启动疫情紧急处置预案。自上海实施封闭式管理后,各机构均派驻关键岗位人员在办公场所7*24小时值守,保证投资、交易、风控、运营、IT等业务保障核心部门的人员在岗。同时,紧急为居家办公的员工开通远程办公访问渠道,全力保障系统稳定运转、服务渠道平稳畅通、证券业务不间断,全力维护市场的稳定。

前期,按照上海市复工复产的统一部署,上海证券机构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为全面复工复产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一是制定返岗计划,根据公司经营情况,摸排值守、居家办公人员情况,制定分阶段完成全面复工工作计划。二是制定办公场所管理办法,对场所消杀、人员进出、测温点设置、“场所码”“数字哨兵”设置、人员就餐等工作制定详细方案。三是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对突发情况处置、应急演练、临时隔离观察等做好详细预案。四是积极对准备复工复产的相关人员进行防疫培训和宣传指导,增强员工自我防护意识。

下一步,上海证券机构将继续根据上海市政府复工复产的工作精神,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进一步有序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稳步恢复现场业务办理和现场办公,全力为上海市经济恢复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保障。




基金360001

05月13日讯 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光大保德信量化股票,代码360001)公布最新净值,上涨3.25%。本基金单位净值为1.1436元,累计净值为3.1873元。

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04-08-27,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90.00% + 同业存款*10.00%”。本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99.68%,今年以来收益21.79%,近一月收益-7.91%,近一年收益-6.41%,近三年收益-6.15%。近一年,本基金排名同类(293/621),成立以来,本基金排名同类(9/749)。

定投排行数据显示,近一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6.98%,近两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2.14%,近三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6.96%,近五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2.48%。(点此查看定投排行)

光大保德信量化股票基金成立以来分红7次,累计分红金额16.70亿元。

基金经理为翟云飞,自2016年12月0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1.30%。

盛松,自2017年01月16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4.97%。

金昉毅,自2019年05月1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

最新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交通银行(持仓比例3.86% )、农业银行(持仓比例3.80% )、中国太保(持仓比例3.54% )、工商银行(持仓比例3.43% )、海天味业(持仓比例3.29% )、立讯精密(持仓比例3.27% )、恒瑞医药(持仓比例3.22% )、泸州老窖(持仓比例3.08% )、海螺水泥(持仓比例3.01% )、智飞生物(持仓比例2.98%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33.48%,整体持股集中度(低)。

最新报告期的上一报告期内,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工商银行(持仓比例3.67% )、海天味业(持仓比例3.28% )、海螺水泥(持仓比例3.11% )、宁波银行(持仓比例3.01% )、泸州老窖(持仓比例2.97% )、立讯精密(持仓比例2.95% )、民生银行(持仓比例2.94% )、金地集团(持仓比例2.89% )、平安银行(持仓比例2.85% )、中信银行(持仓比例2.81%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30.48%,整体持股集中度(低)。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9年第1季度,尽管内部经济周期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贸易摩擦转好,同时金融供给侧改革在资本市场开始发酵,这带来了市场情绪的回暖。另一方面,股权质押风险随着市场的上涨逐渐化解,这形成了指数上行的良性循环。最终沪深300指数单季度上涨达28.62%。从市场结构来看2019年1季度中证500指数上涨达33.10%。中小盘成长股在反弹行情中相对大盘蓝筹股上涨更多。本基金采用的量化投资策略选择在大中盘股票中寻找流动性佳、盈利能力强且估值低的股票,本基金以单季度26.45%的收益率超越了业绩基准。

本基金本报告期内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6.4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5.53%。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上海证券公司排行榜前十名

近日,Choice数据通过对证券业协会中收录的券商2021年财务报告合并整理,汇总出百大券商规模及经营业绩排名。

从整体上看,截至2021年末,行业总资产超12万亿元,净资产2.69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12.76%。

117家证券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653.29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21%;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65.04亿元,与2020年相比同比大幅增长超42%,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综合各项业务排名情况来看,中信证券以4项业务第一的成绩毫无悬念地居于百大券商综合排名之首。此外,包括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等在内的前十名券商,也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18家券商营收超百亿,20家净利润翻倍

总资产方面,117家证券公司2021年末合计资产超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8%。

Choice数据发布的榜单中,中信证券以12786.65亿元居首,是唯一跨入万亿规模的券商。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紧随其后,前五名总资产规模均超过6000亿元。

另外有25家券商资产规模超千亿,相比2020年的21家增加4家,分别是财通证券、浙商证券、国元证券和证券。总资产在100-1000亿元的券商有62家,申港证券迈入百亿规模大关,2021年度资产总计134.04亿元。

另有29家券商总资产规模不足百亿,金通证券以1.34 亿元总资产居于末位。

同比变化中,绝大多数券商2021年总资产同比上升,117家券商中,同比录得正增长的有96家,占比高达82%;仅有20家总资产同比下滑。

总资产规模增速超过10%的有65家,券业整体规模扩张明显。

其中,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总资产飙升238.66%,由2020年度6.59亿元上升至22.32亿元,是唯一一家总资产增长超2倍的券商。另有证券、上海证券、中邮证券和开源证券4家券商增幅在50%以上。

净资产方面,117家证券公司2021年末合计2.69万亿元,相较2020年末的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6%。

净资产超过千亿规模的证券公司有7家,比2020年增长两家,分别是广发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TOP5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和招商证券,分别达到2092亿元、1631亿元、1484亿元、1471亿元和1125亿元。

广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国银河、国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和光大证券以超过500亿元的净资产规模排在第6-13位。

去年,证券公司净资产增长明显,117家中,有99家券商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提升,占比近85%;同比下滑的仅有17家。

其中,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华融证券和上海证券三家券商净资产同比增长超100%。红塔证券和国联证券2家同比增速超过50%。

净资产下滑的券商中,汇丰前海证券、高华证券、网信证券、方正承销保荐、大同证券、中信证券华南和华英证券同比下滑超10%。

营业收入方面,受政策利好行情回暖,券商业绩显著提升。百大券商2021年合计营业收入7653.29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21%。

中信证券营收约765.24亿元,排名第一;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位居2-4位。年度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18家证券公司,与2020年持平;收入在10-100亿元的共66家,比2020年增加5家。

同比变化中,行业整体扩张势头明显,但分化较为严重,共88家券商营收同比增长,仅有28家同比负增长。甬兴证券营收从9000万元增长至4.43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高华证券营收同比增长超100%居于前三。

浙商证券和中国银河两家券商营收过百亿且增速超50%。

归母净利润方面,114家证券公司2021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65.04亿元,与2020年相比同比大幅增长超42%。

中信证券以231亿元居于榜首,归母净利润超百亿的券商共10家,还包括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中信建投证券和国信证券。

从业绩分布情况来看,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共有12家,10亿元-50亿元的有27家,大部分券商净利润分布在1亿元-10亿元区间,共有51家;另有9家券商为亏损状态。

同比变化中,20家券商在2021年净利润增长幅度超100%,其中爱建证券同比增幅超过16倍;另有31家券商录得净利润下滑,东亚前海证券、新时代证券、德邦证券、大同证券和网信证券同比下降超200%。

四大业务排名:中信证券均位居榜首

经纪业务方面,因市场成交量活跃度明显提升,2021年百大券商合计经纪业务收入有所增长,共实现收入1782.14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20%。

其中,中信证券以139.63亿元的经纪业务收入位居第一,同比2020年增长24.04%。

国泰君安和中国银河分列第二、三位。2021年共有40家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超过10亿元,比2020年增加9家,且这40家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平均增速超22%。

2家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同比翻倍,分别是东亚前海证券(158.17%)和中天国富证券(150.62%)。

投行业务方面,2021年百大证券公司共实现收入850.81亿元,各大券商业绩分化明显。

中信证券以81.56亿元的收入位居榜首,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联合证券排名第2-7位,投行业务收入均超过30亿元。

可以发现,不少中小型券商投行业务增长迅猛,共9家实现收入翻倍。其中,高盛高华证券同比大幅增长1654.53%,位列增速第一名,2021年投行业务收入破亿;华宝证券、瑞信证券(中国)、华鑫证券、中原证券和世纪证券投行业务同比增速也都超过200%。

另有56家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同比负增长。

资管业务方面,随着居民财富增长和金融工具日益丰富,在大资管框架下,各家券商都在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去年,百大证券公司合计收入545.36亿元,同比增长24.36%。

中信证券以117.02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一,是唯一一家资管业务净收入破百亿的券商,广发证券紧随其后,收入约99亿元,在TOP10券商中增速50.74%排名第一。

资管规模排名第三—第五的证券公司中,东方证券资管收入提升较多,录得46.91%的同比增幅,在头部券商中增长能力居前。

2021年,共有45家券商资管收入同比下滑,仅有51家券商资管收入取得正增长,其中9家增幅翻倍,分别为:世纪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网信证券、中金财富、华兴证券、华鑫证券、银泰证券、万和证券和申港证券,资管收入扩张幅度分别为726.19%、474.44%、404.25%、338.66%、206.32%、175.23%、175.08%、147.16%和120.89%。

国联证券、西部证券、兴业证券、中泰证券、民生证券、华金证券和广发证券增速也超过50%。

自营业务方面,2021年券商整体收入有所增长,79家证券公司合计收入超1800亿元,同比上升8.87%。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以超过100亿元的收入位居前五名。招商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中国银河位列第五—第十位,自营业务收入均在70亿元以上。

34家证券公司2021年自营收入有所提升,财信证券收入增长最明显,由2020年的5.03亿元上升至2021年13.86亿元,增幅超175%。还有新时代证券、湘财证券、国联证券和中原证券自营收入增幅达到翻倍以上水平。

综合实力排名:前十大券商各有“看家本领”

从综合各项业务排名情况来看,中信证券以4项业务第一的成绩毫无悬念的居于百大券商综合排名之首。

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位列第2-5位。

第6-10位的则分别为: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信证券和东方证券。

前十名中,各家券商明显有强势业务。

如中金公司投行业务位居第2位,与其“投行贵族”的称号匹配,中信建投投行业务业内也有口皆碑,其收入位列行业第三;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的投资实力则一向为业内称道,其自营收入行业排名分别为第2、3、4位。




上海证券公司官网

为持续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确保行业运行平稳有序,上海证券机构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安装部署“场所码”“数字哨兵”等数字化防疫手段。目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等机构已完成“数字哨兵”安装工作,并部署下属所有分支机构完成“场所码”张贴。在911家上海证券分支机构中,超过95%的分支机构已布设“场所码”,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长江证券、安信证券、中泰证券等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均已部署完成此项工作。

自上海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证券行业机构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迅速响应,积极应对,全面制定并启动疫情紧急处置预案。自上海实施封闭式管理后,各机构均派驻关键岗位人员在办公场所7*24小时值守,保证投资、交易、风控、运营、IT等业务保障核心部门的人员在岗。同时,紧急为居家办公的员工开通远程办公访问渠道,全力保障系统稳定运转、服务渠道平稳畅通、证券业务不间断,全力维护市场的稳定。

前期,按照上海市复工复产的统一部署,上海证券机构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为全面复工复产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一是制定返岗计划,根据公司经营情况,摸排值守、居家办公人员情况,制定分阶段完成全面复工工作计划。二是制定办公场所管理办法,对场所消杀、人员进出、测温点设置、“场所码”“数字哨兵”设置、人员就餐等工作制定详细方案。三是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对突发情况处置、应急演练、临时隔离观察等做好详细预案。四是积极对准备复工复产的相关人员进行防疫培训和宣传指导,增强员工自我防护意识。

下一步,上海证券机构将继续根据上海市政府复工复产的工作精神,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进一步有序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稳步恢复现场业务办理和现场办公,全力为上海市经济恢复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保障。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海证券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海证券公司、基金36000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