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半导体行情)

2022-07-30 20:06:08 证券 xialuotejs

开放式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2.50%,今天谁是基金中的*,谁又垫底,请看数据:

2022年7月19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前10


19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前10的基金分别是:诺安创新驱动混合C、诺安创新驱动混合A、金鹰核心资源混合、金鹰科技创新股票、博时金融科技ETF、华宝金融科技ETF、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金鹰中小盘精选混合、新华中证云计算50ETF、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联接C 。


2022年7月19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后10

19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后10的基金分别是:广发先进制造股票C、广发先进制造股票A、广发再融资主题混合(LOF)A、广发再融资主题混合(LOF)C、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C、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A、中信建投智信物联网混合A、 中信建投智信物联网灵活配置混合C 、广发优势增长股票、 广发成长精选混合C 。

19日基金点评: 上证指数 横盘震荡探底收星,创业板指 单边调整收跌,个股涨多跌少,净值增长较快的是诺安创新驱动混合C,该基金十大持仓中 科蓝软件 大涨逾10%, 卫士通 、 数字认证 、 京北方 、新国都、数据港、普联软件、宝兰德大涨,今天基金净值相对跑赢市场【基金规模1.33亿元】。净值增长较差的是广发先进制造股票C,该基金是新基金,3月1日才成立,目前未公开二季报无法显示持仓【基金规模0.36亿元】,净值增长较差的还有广发再融资主题混合(LOF)A,该基金十大持仓中 天合光能 、 宁德时代 、 亿纬锂能 、 锦浪科技 、阳光电源、晶科能源大跌,今天基金净值相对跑输市场【基金规模0.35亿元】。


---------

基金业绩仅为过去表现,不代表将来依然如此,不过了解基金*的方法,还是在比拼活跃度为主,好的基金是不怕比较的!


特别提示:

1、以上内容仅仅是个人的投资日记,不具有指导功能。

2、观点仅供参考,是否跟随思路操作需要投资者自行判断。

3、创作不易,如果觉得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关注,这是对作者*的支持。




半导体行情

“现在汽车芯片的估值太高了,高到离谱。有些做MCU的企业,只要和汽车沾边,营收只有几千万,估值就叫到了20亿元左右。”近日,一位投资人向

这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在去年年底,就有多位投资人向

承风资本合伙人尉言凯告诉

甚至有投资人直接提出了“资本寒冬”的观点。此前的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上,华登国际合伙人王林说道:“资本寒冬这个词有点夸张,但大家也要认清现实。从华登投的企业来看,4月份开始芯片销量处于断崖式下降,5月、6月也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半导体板块的调整也很难避免。去年不管做什么,只要是芯片、半导体相关的,只要是团队不错都能融到资。今年开始大家感受到压力,都要算回报了,不能像前两年一样凭着一腔热血砸钱。”

汽车芯片热潮

一直以来汽车芯片的市场规模并不大,仅占整体芯片的10%左右,大家也几乎不担心产能供应,然而近两年最紧缺的却是这10%,持续影响着产业链中下游。

今年上半年,国内外的汽车厂商都受到缺芯影响,再加上疫情反复,短暂停产的信息也频频传出。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会攀升至约304万辆。

除了整车厂商,供应商们也受到波及,例如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均胜电子在今年上半年亏损1.1亿元。在业绩预告中,均胜电子表示,一方面2022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整体产量下降,同时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与运输费用上涨等的影响,公司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在上游供应链仍紧张的情况下,汽车芯片的热潮也十分汹涌。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就打了个比喻,中国芯片创业公司的数量也是一个“摩尔定律”,每半年增加一倍。由于缺芯太过严重,车企一天恨不得接待十家芯片企业。

当前汽车芯片的赛场上,选手越来越多。传统的车用半导体企业包括恩智浦、瑞萨、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均为海外大厂,同时老牌的博世等供应商们也在强化芯片制造领域。

国内既有地平线、芯驰科技、奕行智能等专攻汽车芯片的新兴企业,也有直接切入芯片领域的汽车制造商,包括广汽、比亚迪等。

以广汽为例,据介绍,一方面广汽进行生态圈的投资,比如广汽是地平线很早期的投资人,投了地平线三轮,已经有十几款广汽的车型在用地平线芯片。另一方面,广汽和粤芯半导体做了对接,共同开发未来车型所需的芯片。目前广汽集团部分电子控制器(ECU)产品已形成初步的国产化推进方案。

据悉,比亚迪半导体产品阵营包括业级通用MCU芯片、工业级三合一MCU芯片、车规级触控MCU芯片、车规级通用MCU芯片以及电池管理MCU芯片等,累计出货量达到了20亿颗。

在袁锋看来,芯片紧张不是短期的事件,甚至2023、2024年芯片还在缺乏,而新能源汽车还将为芯片带来蓝海市场。他谈道:“当初的预计是到2025年中国的新能源车达500万辆左右,*估计是今年或明年就能达到。在传统车当中,汽车半导体的价值大概在300亿美元,而新能源车超过了700亿美元,其中增长最明确的是功率半导体。如果新能源+特别智能的车,芯片用量从数量还是金额都是传统车的6倍左右。”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车规级芯片并非易事,初创企业更要谨慎。有投资人表示,初创公司能拿到的市场份额较少,虽然有机会,但是*需要先在消费类电子的相关领域有积累,再细分出来了一个市场去做车用产品,才能扛得过其他公司两三年的认证期。

投资遇冷

相比于汽车芯片的火热,其他领域的芯片公司并不总是如意。仅从今年国内上市的半导体公司看,几乎一半都破发了,估值也在缩小。在错综复杂的2022年里,投资机构们出手更加谨慎,也更看重账面盈亏。

一名投资人指出: “最近做投资的都有一个深刻感觉,一级市场太贵,二级市场大跌,面粉比面包贵,投资越来越难做,根本下不了手。以前很香的pre-IPO也不香了,2019年如果做pre-IPO还有比较高的收益率,但是有些我们觉得可以赚很多钱的项目,现在看起来也就赚个1倍左右。另外还有一些可能做了Pre-IPO是亏钱的,因为这些都是2020年、2019年两三年前的pre-IPO价格,高于现在的市价。”

因此,“现在我们也会有意识地规避估值过高或者高度依赖融资现金流企业。我们也可以通过债务方式、债权融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面临的是两到三年的下行周期,这个空间也不是很大,”该投资人表示,“同时从退出路径统计看,科创板刚开始基本4个月就审核通过了,现在平均要11个月,而且申报终止比例逐渐增加,有60%是申报终止。所以实际上一个是上市挣不了钱,更大可能连上市机会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做投资的也应该做成一个共识,不要再去哄抬价格。”

从大的背景看,目前半导体市场的增速和红利都在变小。

在整体市场层面,粤澳半导体产业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刘丹谈道:“根据数据统计,全球半导体市场经过2020年-2022年3年持续高速增长后,2023年增速可能会掉到5%左右。各个细分领域冷热会出现不均,但整个大盘下来的时候,实际上投资一定是整个板块都往下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事件。”

兴橙资本合伙人冯锦锋说道:“最近三至五年,中国所有的芯片从业企业充分享有了市场红利。但是资本红利和市场红利在接下去的5-10年都在变小,资本市场方面,一级市场太贵,二级市场估值又在朝下滑,资本红利会越来越小;市场红利越来越小的原因是市场同业太多,同一个产品、同一个型号企业都有,导致本来是打着国产替代的旗号,现在变成内卷,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

从前些年爆火的AI芯片,到如今的汽车芯片,我们不难看出相似的路径,资本、市场纷纷看好,创业者大批涌入,堆砌起泡沫,又很快进入到行业洗牌期,在泡沫中挣扎。

有半导体公司高管直言,当前国内设计芯片公司有2800多家,而美国只有几百家。国内有的公司既不toB,也不toC,而是toVC,甚至有的企业到处选址开公司,就是为了讲故事、拿资本。但是虽然VC钱烧掉了,人也会烧出来,未来会有整合并购。

不少投资人的共识是,大家需要认清现实,回归理性,抱团取暖,提前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现在有一个合理的估值点,国内半导体行业机会大于全球,先活下去,然后寻找机会发展,当景气重临时可能会做得更好。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区别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千金难买我无悔”的基金--封闭基金:


看得见,吃不着,跑不掉,你“完完全全”掌控不了它。


虽然都在倡导基民长期投资,但也不是说随便买一只封闭基金,然后就把软件卸了,准备等个三五年翻个几倍。


买了封闭基金的基民,十个有9个要后悔,每天跑去骂基金经理。



封闭基金,堪称冤种收割机啊!



为什么会入坑封闭基金?


那这些买了封闭基金后后悔的人,当初都是怎么入的“坑”呢?


冤种指数:★★★★★


这类冤种最惨,他压根不知道自己买了个封闭基金,下单的时候只觉得这个基金看着不错,名字也挺有派头,看着就能赚钱,脑子一热就下单了,结果发现这是个封闭式基金,三年内无法赎回!



冤种指数:★★★★


也有个别憨憨,想买个开放基金,结果买错货,买错成别的开放基金也就算了,结果居然还是个封闭的,想退货发现芭比Q了:


“亲,本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货。”


当即就想给自己一个嘴巴子。之后发现每天都在赔钱,也不知道要骂自己,还是骂基金经理。




冤种指数:★★★


基金公司的宣传不是白干的,一打开某APP,常能看到某个封闭基金的宣传,排面很足,给人一种值得托付的感觉。


上头的基民,没搞清楚基金经理是谁,甚至连查都不查这个基金经理有没有在管的同策略的开放基金,就敢拿钞票往里冲。


冤种指数:★★


小白基民容易被口号打晕。看到基金公司说:“封闭式基金由于没有客户申购赎回,基金经理操盘更加得心应手,业绩会更好”的口号就深以为然。


害,牺牲点流动性算什么,这比自己瞎折腾赚得多,这生意多划得来啊!结果发现净值“发山洪滑坡”时,肠子都悔青了。



为什么不推荐买?


基姐说句客观话,99%的封闭基金,真的是谁买谁后悔。我的观点是,不建议买!


因为:


“封闭基金业绩更好”是渣男的蜜糖


封闭基金营销推广时,*最诱人的糖衣炮弹就是:


“封闭基金封闭期内,基民不能赎回,基金经理管理资金更高效,业绩也会更好~”


似乎挺有道理,但这是可以完全相信的吗?

我找了几个同时管理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把他们的两类基金的业绩做个对比,如下图:


(区间业绩对比)


他们自己管理的封闭期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相比,

并无*优势,甚至跑输了开放基金。


比如,张坤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封闭)和易方达蓝筹,平时持仓看着好像差不多,没想到易方达蓝筹比优质企业多了8个点!


洪流的两个基金差别倒是不大,但封闭的终归还是输给了开放的基金。


而刘彦春的两个封闭基金和开放基金,差得就有点离谱了,封闭基金的收益,比开放基金差了近30%!


萧楠和王元春各自管理的封闭基金,都跑输了他们一起管理的开放基金--易方达瑞恒,而且还是一正一负(封闭基)!


这个惨状,实在是不可思议。。。


萧楠和王元春都是消费赛道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基本都是消费主题。易方达瑞恒(开放)和两个封闭基金则是覆盖全市场的。


不过王元春的易方达龙头优选封闭基金还是以买消费为主,跑输买“白+黑”(白酒+煤炭)的易方达瑞恒可以理解。


但萧楠的易方达高质量严选和易方达瑞恒的持仓是比较接近的,都买了煤炭,不仅输给易方达瑞恒一大截,还输给了王元春基本全是消费的易方达龙头优选,这就比较费解了!


“封闭基金业绩更好”是骗人的,基金经理更好“管理”倒是真的!


没有了赎回申购的压力,基金经理们real容易放飞自我!


我们发现在同一时间段,封闭基金的*回撤会比开放基金更大,因为基金经理可以不用去考虑基民的持有体验了,毕竟也赎回不了,暂时回撤大没啥关系,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封闭期结束后我冲上去就好了。



但是,封闭期结束后业绩还不行就打脸了~


基姐找了几个已经经过一轮封闭期的基金,计算了他们在封闭期的收益:



凑巧这两个基金都是18个月的封闭期,都叫创新未来,好家伙,一开放出来直接亏了30多个点,这俩可能还真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没脸看,既输给股票基金指数,又输了沪深300!


”感觉自己就是个傻瓜提款机,主动跑上门来给人送钱,然后灰溜溜地滚蛋“(说的是不是你?)。


中途跑路,只能干瞪眼


此外,买封闭基金还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基金经理半路换人。


据统计显示,历史上一共成立了1224只封闭式基金(包括定开基金和已封转开基金),剔除那些传统老封基,近些年来发行的新封基一共有1176只,其中基金经理发生过变更的有399只基金,变更率大概是36%。


也就是说,你买这些封闭式或定开基金,有36%的几率会遇到基金经理中途跳槽或换人。


而大部分基民一开始就是奔着基金经理来的,因为看好基金经理所以放心拿着三五年的,结果基金经理半路跑了,不认可新接手的基金经理,或者业绩不行想赎回,都没有办法!


更过分的是,一开始就打着明星经理的名头出来宣传,但是到了实际操盘的时候,却来个偷天换日,让名不见经传的小基金经理操刀。


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欺骗,就像贾母跟贾宝玉说娶黛玉妹妹,结果盖头一掀,是宝钗姐姐,内心受到一万点伤害。



比如这个一开始由有明星光环的林鹏管理的东方红恒元五年定开基金:



估计当时很多人是认准林鹏才愿意买的五年封闭基金,没想到还没两年林鹏就走人了。


虽然换了个也拿过奖的基金经理,而且从超额能力上看,现在管理的王延飞做的也不错,2020年5月~21年2月这段时间涨了不少,但大家也不怎么买账,尤其是在21年一路下跌后,基民更是巴不得赶紧换基金经理。



虽然21年春节后市场行情不怎么样,但王延飞的*回撤比沪深300多了将近10个点!


我们再来看看林鹏之前管理的另一个基金--东方红睿丰:



在2015年和2018年两次熊市的时候回撤都控制得不错,如果现在东方红恒元5年定开基金还是他在管的话,应该不至于跌这么多,也难怪基民对现在的基金经理很不满。


看得见,“吃”不着!


想想买了封闭基金,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完全不能操控自己的资金,也是很难受。


涨了一波之后想跑,却跑不掉,收益一下子又回去了。


比如张坤的基金在21年年初的时候涨到了高点,基民们哪怕在*点没有意识到要该跑了,后面下跌了能跑的也会跑掉。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张坤的开放基金在21年年初的时候,就开始发“限购令”了,这不就是在变相地通知大家别买了,赶紧抛离吗?


而张坤这只基金-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却因为是封闭的,基民们欲卖也无门啊,只能听天由命。


而同样是下跌,开放基金可以及时止损或者出于某种信仰继续加仓,而封闭基金只能眼睁睁看着钱变少。


基民也觉得自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身不由己。



搞不好要被“打骨折”


上面这些也就算了,毕竟买个开放基金也可能会亏钱。


但封闭基金还经常会跑到场内交易,美名其说是给一个通道,着急着卖出的,可以在场内卖掉。


但这就像你买了个包包,结果急着用钱就只能把包挂到咸鱼上去卖,这种情形一般都是得打骨折才能出手。


所以,一旦场外买的封闭基金,有了对应的场内基金,基本上就会有折价,在场外买的你,不是大冤种是谁?


谁能想到,本想买封闭基金赚钱的你,却成了给场内玩家套利的工具!



小彩蛋:那既然封闭基金这么坑人,基金公司为什么热衷发封闭基金呢?


基金公司当然不傻,肯定是因为对自己有利才会想这么干。我们都知道基金公司是根据基金规模来提取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基金规模越大,基金公司的盈利越多。


你想想啊,今年年初的时候发行一个封闭基金,封闭期十几个月或者几年的话,今年规模定下来了,只要不瞎操作,哪怕接下来躺平,明年还能有这么多的资金在手上,成功收取几年的管理费简直不要太香。而且哪怕基金业绩落后于市场,基民也赎回不了,只能干熬着,基金公司却“旱涝保收”!


什么情况下能买?


虽然大部分封闭基金都挺坑,不建议买,但也会有一小撮好的存在。


那么你一定要买封闭基金的话,以下这些情况可以考虑:


第一,要很了解基金经理的特质,想把该基金做为底仓,管住自己的手不要瞎折腾。


第二,基金经理管理的开放基金正在限购,你又特别看好这个基金经理,也找不到可以代替他的产品。(当然,也不要忽视基金经理中途跑路的风险,自己权衡一下~)


第三,基金经理管理的正常开放基金只覆盖A股,发行的封闭基金则覆盖A股和港股,且你很看好这个基金经理的观点和能力,同时也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产品。


第四,自控能力太差,知道追涨杀跌不好,但就是管不住频繁交易的小手指,那可以考虑买封闭基金“套住自己”。


当然啦,得选好的基金,对基金经理的策略很熟悉,并且认可他,封闭期内离职概率小的~(选起来难度挺大)。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可以意识到买封闭基金的认知门槛是很高的。


基姐还是劝你好好思考以下这4点,再作决定:


①假如你想买一个封闭基金做底仓,那你要想想这个基金经理的策略真的适合作为底仓吗?要放多少底仓才合适?


②这个基金经理有没有可能在封闭期离职?比如基金经理在基金公司的地位是否稳固,是否有股权啊,有多大的概率会半路跑人?如果跑了你能怎么办?


③开放的基金中有没有可以替代这个封闭基金的,这个封闭基金是非买不可吗?


④买封闭基金的时候也要注意择时,如果当前市场正处于过度亢奋的状态,现在进场封闭一下,那真的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灵,不跌你跌谁。


但是,我们都知道择时是很难的!基金经理都不一定能择对时,普普通通的我们,真的有把握做好吗?



好了,说这么多,封闭基金的坑,你悟了吗?


已经入坑的,不论跌成什么狗样,你只有2个选择:去场内打骨折割肉卖掉;或是等到封闭期结束再卖掉,别无他法~


还没入坑的,就...不建议买。


进群和大佬学习,认知天天有长进,找小助理拉你进群~




开放式基金是什么意思

18.什么是LOF?

LOF,“Listed Open-Ended Fund”即上市开放式基金,它是我国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一种本土化创新。LOF既可以通过基金销售机构进行基金份额申购或赎回,又可以通过证券账户在交易所进行基金份额申购或赎回,还能够在交易所像买卖股票一样进行基金份额交易。

LOF可以是指数基金,也可以是主动管理基金。

19.什么是ETF、ETF联接?

ETF:“Exchange Traded Fund”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指以某一选定的指数(标的指数)所包含的成份证券(股票、债券等)为投资对象,依据成份证券的种类和比例,采取完全复制或抽样复制,进行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紧密跟踪。我国首只ETF——上证50ETF就是完全复制上证50指数进行投资。

ETF具有独特的实物申购、赎回机制,这也是ETF与普通指数基金的*区别。投资者申购普通指数基金是以现金进行申购,并根据基金份额净值采取“金额申购、份额赎回”的原则,赎回时也是获得现金;而ETF采取“份额申购、份额赎回”的原则,投资者根据基金公司每日公布的PCF清单(申购赎回清单)中指定的一篮子证券来申购,赎回时得到的也不是现金,而是相应的一篮子证券(部分ETF可以采用全部或部分现金替代模式进行申赎)。因此,ETF的运作机制和申赎规则比普通指数基金更复杂。

此外,ETF的申购赎回有一定的门槛限制,投资者需按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规定的最小申赎单位或者其整数倍进行申报(每只ETF的最小申赎单位不尽相同,具体可查阅相关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但ETF的场内交易没有上述门槛限制,开立证券账户后就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进行ETF份额的买卖交易。

投资者投资于ETF前须认真阅读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和基金招募说明书中关于ETF 的申赎、交易及结算相关业务规则及其不时的更新,并在充分了解相关风险的前提下审慎参与。

ETF联接基金是指将绝大部分(通常情况下不低于90%)基金财产投资于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ETF(即目标 ETF),并采用开放式运作方式的基金。ETF联接基金与目标ETF的投资目标类似,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表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对于无法开立场内证券账户的投资者,ETF联接基金提供了一种间接投资于目标ETF的方式。目标ETF作为一种特殊的基金品种,可将全部或接近全部的基金资产,用于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但ETF联接基金作为普通的开放式基金,需将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的资产投资于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所以ETF联接基金与目标ETF在业绩表现上可能存在差异。

20.什么是FOF?

FOF的英文全称为“Fund of Funds”,即“基金中基金”。公募FOF将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经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或注册的公开募集的基金,这类产品的基本特点是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一篮子”基金,而不是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

FOF挑选多只基金进行组合配置,可以进一步分散风险,我国首只公募FOF基金成立于2017年。

FOF既可以投资于基金管理人自身管理的其他基金,也可以投资于其他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对投资于基金管理人自身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情况,FOF具有避免双重收费的机制:基金资产中持有的自身管理的其他基金部分,不收取FOF的管理费;FOF管理人申购自身管理的其他基金(ETF除外),应当通过直销渠道申购且不收申购费、赎回费(按照规定记入基金财产的赎回费用除外)、销售服务费等销售费用。

(《公募基金理财二十问》,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易方达互联*资者教育基地共同编写)

相关链接:

基金理财二十问:基金有风险吗 我适合买哪类基金

基金理财二十问:基金名称中的A、C等字母代表什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开放式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开放式基金、半导体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