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股票,芯片股票行情

2022-07-30 16:14:21 基金 xialuotejs

芯片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根据新股发行安排,下周有7只新股申购,包括科创板新股3只、创业板新股1只、沪市主板新股1只、深市主板新股2只。


下周一申购的科创板新股隆达股份,是国内先进的合金材料生产商,其发行价为39.08元/股,发行市盈率高达343.5倍。同日申购的另一只科创板新股国博电子,是国内射频芯片龙头厂商,其发行价为70.88元/股,发行市盈率为80.78倍。


超300倍市盈率新股明日打新


隆达股份的发行价为39.08元/股,发行市盈率为343.5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26.34倍,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4.5万元。隆达股份本次IPO拟募资10亿元,募资净额达22.01亿元,超出了拟募资额1.2倍。


资料显示,隆达股份是国内先进的合金管材及高温合金生产商,专注于航空航天和燃气轮机等领域用高品质高温合金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公司下游客户资源稳定,相关产品已进入中国航发商发、万泽股份等知名客户的供应商体系。


超300倍的发行市盈率,在今年发行的新股中并不多见。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发行市盈率超300倍的有纳芯微、东微半导、中复神鹰、隆达股份,均为科创板新股。其中纳芯微发行市盈率最高,达到574.05倍。


除隆达股份外,今年以来发行市盈率超100倍的新股有17只。其中,10只在上市首日收涨,5只单签收益超过1万元。


数据Wind 截至7月8日


从赚钱效应看,6月8日上市的两只百元新股昱能科技和华海清科名列前茅。按照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计算,昱能科技和华海清科的单签收益分别可达7.4万元和5.5万元,按收盘价计算,单签收益分别为6.36万元、4.37万元,成为今年以来打新收益第一和第三的新股。


年报显示,隆达股份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6亿元、5.4亿元、7.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0.35亿元、0.70亿元。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至4.8亿元,同比增长38.24%至50.81%,实现净利润0.5亿元至0.6亿元,同比增长167.09%至220.50%。


下周一申购的科创板新股国博电子,发行价为70.88元/股,发行市盈率为80.78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27.48倍,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6万元。


资料显示,国博电子是国内市场有源相控阵T/R组件及系列化射频集成电路相关产品龙头,主要从事有源相控阵T/R组件和射频集成电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有源相控阵T/R组件、砷化镓基站射频集成电路等。


下周7只新股申购


根据新股发行安排,下周有7只新股申购。下周一、下周三、下周四各有2只,下周五有1只。



下周三有2只深市主板新股申购,分别是立新能源、楚环科技。


立新能源是清洁能源开发建设企业,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


楚环科技是国内废气恶臭治理环保专用设备制造领先企业。公司深耕废气恶臭治理行业十余年,服务行业涉及市政污水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石油炼化、医药化工等,服务企业超过800家。


下周四申购的2只新股,分别是沪市主板新股晋拓股份、科创板新股益方生物。


晋拓股份是国内领先的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压铸、模具设计、机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同时还有智能家居零部件、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零部件、信息传输设备零部件的多元化产品结构。


益方生物是创新型药物研发企业,主要聚焦于肿瘤、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公司目前的产品管线均为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已与贝达药业、辉瑞公司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实现业务合作。公司主要产品正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产品上市销售,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下周五申购的创业板新股西测测试,是一家从事军用装备和民用飞机产品检验检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为客户提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子元器件检测筛选、电磁兼容性试验等检验检测服务,同时开展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电装业务。

原标题:明天,超300倍市盈率新股来了!还有这只国内射频芯片龙头

中国证券报




基金指数是什么意思

本文是【基金投资武器库】系列文章,喜欢投资或者想要了解投资的小白同学可以收藏关注,这个系列会对基金的各类情况做个梳理,相信不太懂投资的你,看完之后会觉得投资其实没那么难,就跟我上一篇文章说的一样,“投资和农民伯伯种田,其实真差不多”。(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9141682888835618/)普通人玩好基金了,也可以稳当地赚钱,甚至跑赢市场指数和大部分基金经理,也不是难事。

投资和种田一样,也要在春天(熊市后期)播种(布局)

在春天慢慢播种,在秋天(牛市后期)才能收获果实

基金,简单说就是大伙儿把钱凑一块儿,交给基金经理专门打理的投资方式。

说句实在话,对于散户或者个人投资者来说,基金是最好的投资方式,没有之一。作为散户去炒股票,十炒九输。欧美成熟的股票市场上,都是机构投资者为主流,也就是说普通散户基本都买基金,把钱交给机构去打理,这也是欧美股市的波动小的原因之一,因为机构相对于散户来说更理性,也更有研究能力,没有散户那么情绪化,股市的波动就比较小,能够长期向右上角增长。

基金投资的优点是什么呢?有2点:分散和专业

分散的意思是一只基金通常都包含很多只股票,这就把风险分散了,不会碰到某只股票出现黑天鹅事件就让你赔的血本无归的情况。

专业的意思就是说,有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去帮你分析市场、研究股票,比你个人单打独斗要更有专业优势。

黑天鹅事件:指难以预测的事件,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比如乐视贾老板下周回国、恒大许老板赖账

基金的种类有哪些?

按照投资标的的不同,主要分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基金等。这些基金各有特点,也有各自适合投资的时机。

今天先说一下指数型基金。简称指数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数为投资标的,目标与特定指数取得差不多收益的基金。一般通过购买该指数的部分或者全部成份股票来构建投资组合。大家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抄作业”,这种基金基本不需要基金经理怎么选股,只需要选择特定的指数跟踪即可。所以这种基金也叫“被动基金”,就是说基本不用你主动干啥,就被动跟着市场指数走就行。

A股有哪些核心指数呢?

从指数覆盖的股票范围和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宽基指数和窄基指数。

宽基指数,是指成份股覆盖范围较广,具有典型代表性,包含的行业种类比较多的指数。

国内常见的宽基指数,一般掌握下面5个就够了,相当于最常见、最好用的AK47,拿上手就能突突突了,宽基指数也相当于经典美女,她的美是大家公认的,虽然有时没化妆效果不太好,但只要一收拾,状态立马就能回来。

1)上证50指数,包含了上交所中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

2)沪深300指数,由上交所和深交所中300只大型和中型市值股票构成。

3)创业板指数,主要以科技和医药为主的中小市值股票构成,其中也包含了小部分大市值股票。

4)中证500指数,由50%中等市值股票和50%小市值股票组成。

5)恒生指数,代表香港股市走势的指数。

说完宽基指数,再来说说窄基指数,窄基指数的成份股通常是一些特定行业,或者特点主题风格的股票。比如中概互联、芯片指数、医药指数、保险指数、消费指数等等,窄基指数很好辨认,基本看指数名字就能知道个大概。知道是什么行业或者主题的指数。

指数基金怎么买?

现在买股票基金基本都是线上操作了。最常见的有各类证券公司的APP,只要登陆之后,搜索“XX指数”都会蹦出来相对应的基金产品。在证券APP上买就是场内购买,需要先开个账户。现在国内的规定是,每个自然人可以开3个账户,其实对普通人来说基本都够用了。

如果不想在证券公司购买,还有更便捷的方式,那就是场外购买,没错,就是你最常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里也有基金销售平台,这种方式不用另外开户了,直接跟你的支付宝或者微信账户绑定,选中想要的基金直接申购就可以。

有时候,你会看到有的指数基金的名字会有个“增强”的字样,比如,富国中证1000指数增强、中国A股指数增强、沪深300指数增强等等。这种增强型指数基金,就是基金经理在指数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判断,加入了更多的股票成份,是一种更主动的管理策略,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市场指数的走势。不过这个事一体两面,为了超越指数走势,就得承受比指数波动更大的幅度,遇到大牛市时,通常涨得嗷嗷快,但遇到行情不好时,也可能跌得比指数更惨。所以说,增强型基金更适合那些风险偏好更高的人来投资。

最后总结下,投资宽基指数基金,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宽基指数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它即使跌下去了,也一定会涨回来的。所以永远上涨这就是最大的确定性。有了这个确定性之后,你买入宽基指数心里能踏实不少。但是呢,虽然说肯定会涨回来,咱也不建议你随时买入,最好还是要观察市场,在熊市附近买入,慢慢定投,然后静静等待牛市开花结果。只要在熊市附近买入,持有到牛市卖出,那你妥妥地就能打败市场上80%以上的投资者了。

投资就是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往往赚钱的都是那些操作频次很低,慢慢买入,静静等待,不求一夜暴富的人,你越不着急,收获反而越多。

而有些人,总幻想着自己很会看K线、或者有所谓内幕消息,总想一把玩个大的,基本就赌徒心态,想要“博傻”,也就是炒作了,这种通常没什么好下场,哪怕赢个一两回,也会在后面把钱再输回去,因为他们的策略就错了。

好的,今天就说到这里,下一期咱们说股票型基金。

关注我,一起学习,玩转投资,慢慢变富。




芯片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发展前景

在现今的经济当中,芯片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不管是电子通讯,还是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汽车还有许多民用技术和高端制造业,这些领域都离不开芯片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是价值高达5500亿美元的半导体产业,不论是国防还是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等等许多领域上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AI芯片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AI芯片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一—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为AI芯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4大优质个股简介

一、英集芯(688209)全球第一家通过高通QC5.0(最快速的充电技术QuickCharge5.0)认证的芯片提供商

公司简介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为电源管理、快充协议芯片的研发和销售。主要产品是电源管理芯片、快充协议芯片。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发行人已获得境内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29项。此外,公司还拥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9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

近期趋势

短期趋势: 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中期趋势: 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长期趋势: --

二、长光华芯(688048)全球少数具备高功率激光芯片量产能力的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简介

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激光芯片及其器件、模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及模块等激光行业核心元器件产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及超快激光器等光泵浦激光器泵浦源,国家战略高技术,科学研究,医学美容,激光雷达,3D传感,人工智能等领域。

近期趋势

短期趋势: 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中期趋势: 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长期趋势: --

三、天岳先进(688234)公司已跻身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市场的世界前三

公司简介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生产商,主要从事碳化硅衬底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微波电子、电力电子等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半绝缘型和导电型碳化硅衬底。

近期趋势

短期趋势: 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中期趋势: 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长期趋势: 长期较弱,没有明显的投资价值。

四、远望谷(002161)中国物联网产业的代表企业,领先的RFID技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简介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的代表企业,领先的RFID技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始终专注于RFID核心技术、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拥有自主研发的芯片、电子标签、读写器、手持设备、天线、系统集成软件等全系列RFID核心产品达100多种,并开发了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近期趋势

短期趋势: 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中期趋势: 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长期趋势: 迄今为止,共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919.74万股,占流通A股2.69%

温馨提示:(免责声明,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每一位股民为自己的交易负责!!!)




芯片股票行情

21世纪资本研究院 张赛男 实习生李淳永 上海报道

三季度开启,在这个消费电子的传统旺季,产业链的坏消息却不断。

上周,有媒体报道称,台积电的三大客户苹果、AMD和英伟达罕见同时调整订单量。虽然台积电相关部门对此回复称,不评论市场臆测或传闻,但其股价还是接连大跌,市值跌破4000亿美元。

几乎与此同时,此前价格相对坚挺、供不应求的MCU芯片也出现降价,这是继驱动IC、模拟芯片之后,又一承受降价压力的关键芯片。

在行业多个负面消息叠加之下,近日A股芯片板块悲观情绪弥漫,个股大幅下跌。这场维持了两年的缺芯潮、涨价潮是否真的进入尾声?

砍单潮蔓延

今年二季度以来,消费电子市场“砍单”的消息就已层出不穷。作为电子消费品市场中的最大部分,智能手机首当其冲。

5月就有消息传出,中国三大手机厂商小米、OPPO和vivo已通知供应商,2022年4-6月以后的供货量将比此前计划减少2成左右。

彼时,苹果公司智能手机的生产还相对乐观,有消息称,苹果第2季将增产1000万部iPhone13 Pro。另有三星方面也有消息传出,2022年的供货略微高于上年的逾2亿7000万部。

但进入三季度,苹果似乎也顶不住了。

据公开报道,目前苹果iPhone 14系列量产已经启动,但首批9000万台出货的目标已削减一成。苹果较其他手机厂商受到影响较小,之前传闻苹果供应链订单未做大调整,但目前看,苹果应该对接下来新机备货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策略。

智能手机需求下滑几乎成为行业共识。根据IDC的报告预期,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会减少至13.1亿台,同比下滑3.5%。

订单的下降不仅仅表现在手机产业,更蔓延到PC、电视等领域。

除了最大客户苹果传闻订单削减了10%,由于个人电脑市场需求急跌及“挖矿”热潮消退,台积电的另外两大客户AMD与英伟达向台积电表明不得不调整订单规划,其中,AMD调减今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共约2万片7/6纳米订单,英伟达要求延迟并缩减第一季度订单。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风向标,如果台积电都遭遇大客户砍单,这就意味着其他晶圆代工厂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近期几乎所有一线PC品牌都开始下调年度出货目标,联想、惠普,以及宏碁、华硕均位列其中,其降幅约二位数百分比。PC和平板电脑市场一季度分别下滑4.3%和4%。(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预计,2022年PC中笔记本电脑市场销量或将下降9%。)

此前增长十分可观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出现下滑。有消息显示,苹果将在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砍掉大约30%的AirPods 3订单。2022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总出货量有10540万台,同比增长0.8%,且三星、小米都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表示,“目前并没有在业绩中明显表现出来,但是有部分晶圆代工厂已经调低了市场预期。”

高价芯片“退烧”

雪上加霜的是,面向消费电子产品的驱动芯片、MCU价格正在持续下滑。

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于6月中旬曾报道指出,在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大厂德州仪器(TI)传出的降价通知后,多家A股模拟芯片厂商曾证实,确实存在价格下降压力。

如今,降价潮往更多芯片种类蔓延。

根据产业链最新消息,全球前五大MCU厂产品价格腰斩,半导体芯片砍单降价风暴扩大,相对此前价格坚挺,供不应求的MCU,出现价格快速下滑。MCU成为继驱动IC,电源管理IC,CIS传感器又一个跌价砍单的品种。

目前,A股MCU芯片厂商共有约26家,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超过半数的企业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国民技术(300077.SZ)净利润增幅最大,达到了250%以上,其表示,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由于通用MCU和负极材料销售收入的增加。同时,公司MCU产品型号较多,MCU产品销售订单增长,MCU产品备货相应增长。

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了解,国民技术MCU的主要出货在消费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就MCU领域出现的价格、订单变化等情况,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在受访时表示,“公司和客户交易处于正常状态。”

东软载波(300183.SZ)的MCU芯片同样应用于消费电子,如小家电产品等。相关工作人员称,目前并未发生砍单情况,公司相关业务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力源信息(300184.SZ)曾在去年年报提及,正在自研MCU芯片。近日,相关工作人员对21世纪资本研究表示,该芯片处于“小批量出货”,目前销售额还未起量。同时,该人士称,公司MCU应用比较普及的,不仅用于消费类产品。

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了解,从应用领域来看,MCU可以分为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和军工级四个大类,技术难度与要求依次增加。从A股MCU厂商来看,消费电子领域是主要下游应用之一,这意味着一众MCU厂商或难以避免的受到相关影响。

7月6日,有芯片行业从业人士在受访时坦言,“当前的情况确实变化太快,去年芯片产能还十分紧张,今年又不紧张了,未来的变化不好说。”

不过,从当前的情况看,面向消费电子的MCU产品受影响是大势所趋,但工业级、汽车级似乎影响不大。

目前国内车规级MCU厂商较少,汽车级MCU已量产的有杰发科技、上海芯旺微电子、赛腾微电子、中微半导体等少数公司,兆易创新、紫光国微正在布局车规级MCU。

A股数百家相应公司业绩或承压

MCU芯片价格的下降只是消费电子需求不振的一个小小注脚,实际上,产业链上游其他环节也已受到影响,而A股电子板块涉及的上市公司多达300余家。

大族数控(301200.SZ)主营业务是PCB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下游客户包括景旺电子、胜宏科技等PCB企业,PCB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联件。

近期,大族数控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新冠疫情持续、国际地缘政治恶化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电子终端产品市场需求较为低迷,致使PCB产业的产能扩充减缓,对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压力,订单的交付有一定程度的延缓。”

连面板龙头京东方A(000725.SZ)都坦言,“目前终端需求阶段性走低,产品价格承压。”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半导体市场仍然是结构性缺货的状态。21世纪资本研究院在去年底就指出,受需求影响,下游芯片产品进入供应和价格的分化行情,将走向结构性缺芯。面板驱动IC、消费级MCU、大容量存储等的供应开始松动,部分产品价格开始回落。但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非常强劲。

从当前的情况看,前述面板驱动IC、消费级MCU确实先后进入跌价通道。

晶圆厂商是最先感知到市场变化的,有上游硅片厂商表示,“晶圆厂可以考虑哪一块需求疲软,哪一块需求强劲,然后调整供应,公司会面对这些制造厂商的需求做出调整。”

以中芯国际为例,一季度的财报就已显示出智能手机需求疲软,公司方面表示,“这部分收入占比下滑符合公司市场判断和产能分配部署。”

近期,中芯国际对媒体回应称,“消费类产品需求从去年底开始已有疲软势态,且在公司营收占比中亦有所下降。但从绝对金额来看,同比仍略有提升。”

不过,行业转向已愈发明朗。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此前表态已传出明确信号,“行业已经从全面紧缺转向结构性紧缺转移,消费电子、手机等存量市场已经进入去库存阶段,而高端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显示和工业领域等增量市场尚未有足够的产能,公司推出新产品、工艺平台都会坚定锁定存量,开阔增量的策略方向。”

针对消费电子行业的变化,有上市公司已对部分产品进行降价。崇达技术 (002815.SZ)主营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称,“消费电子领域软板需求下滑,三德冠(持股公司)为确保重要客户市场份额,策略性对部分订单降价。”

也有公司开始转移业务重点领域。麦捷科技(300319.SZ)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主要产品是滤波器业务。针对消费电子发展节奏放缓,公司表示,“已将内部资源向包括汽车电子、新能源、物联网等需求快速增长的领域倾斜。”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芯片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芯片股票、基金指数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