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9月14日,个股表现分化,周期股表现降温,新能源板块崛起。而立昂微这只芯片大牛股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跌停板上的封单金额超20亿元。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05%,深证成指上涨0.63%,创业板指上涨2.13%。两市半日成交额超8900亿元,其中沪市成交4060.39亿元,深市成交4918.46亿元。
资金面上,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半日净流入6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出8.48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14.48亿元。
石油股集体走强
A股上海石化、洲际油气涨停,中国石油涨8.55%,泰山石油涨6.2%,中国石化涨4%;港股中国石油涨5%,中海油和中石化涨超1%。
同花顺
在全球能源期货市场呈烈火烹油之势的当下,A股能源类板块近期也走出一波主升浪,中国石油今日早盘罕见大涨超8%,市值再破万亿。8月23日至今,其股价已累涨超35%。
花旗称,“艾达”削减美国9月原油产量之际,东亚的需求复苏正在开始,这可能支撑四季度原油价格。
诺安油气能源基金经理宋青分析,二季度能源公司业绩普遍超预期,其中上游企业的营收增速更加明显,受益于油价上涨,能源公司的盈利高于疫情前水平。往后看,预计能源公司的业绩仍将持续好转。
立昂微连续跌停
9月14日,立昂微再度跌停。截至午间收盘,立昂微跌停板上的封单为20.7万手,成交额为2.5亿元,总市值为411亿元,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近百亿元。以今日的跌停价计算,跌停板的封单金额达21.23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立昂微昨日跌停的重要原因是天量解禁,流通盘大增所致。而今日再度跌停则是因为解禁后,立昂微立马抛出的减持公告。
9月13日,立昂微迎来天量解禁,解禁股数为2.42亿股,占总股本的60.46%,按9月10日的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超300亿元。解禁后,立昂微流通盘暴增596.79%。立昂微此次解禁共涉及169位股东(包括3家机构与166位自然人),其中第二大股东宁波利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利时”)解禁2733.25万股。
立昂微是芯片大牛股。以9月10日的收盘价计算,立昂微后复权股价相较发行价累计上涨2476.23%,在连续两个跌停后,其后复权股价相较发行价累计涨幅仍有1986.78%。巨大的涨幅意味着立昂微的天量解禁浮盈巨大。
解禁后,9月13日晚间,立昂微便发出减持公告。公告称,公司的三名董监高人员以及股东宁波利时,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248.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2%。其中,持股6.82%的宁波利时拟减持不超1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吴能云,拟减持不超不超35.8万股;公司副总经理咸春雷拟减持不超10.2万股;公司监事会主席任德孝拟减持不超2.4万股。对于减持的原因,上述股东均表示,是因为自身资金需要。
而在9月13日的“一字板跌停”时,立昂微成交额为5.71亿元。从当日的龙虎榜情况来看,买一席位的方正证券上海浦明路证券营业部净买入1.03亿元,而卖一席位的中信证券杭州火炬大道证券营业部净卖出3.11亿元,平安证券晋江泉安中路证券营业部净卖出1.14亿元,仅这两个席位净卖出金额便占当日总成交额的七成以上。
网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立昂微股东户数为32309户。
宁德时代大涨逾6%
创业板指涨逾2%
从整体市场来看,今日市场中个股跌多涨少。两市上涨个股数为1937只,其中76只涨停;下跌个股数为2390只,其中6只跌停。
创业板指涨逾2%,主要推动力来自“创业板一哥”宁德时代。截至午间收盘,宁德时代上涨6.19%,半日市值增长700多亿元。通达信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对创业板指的贡献点数达34.92点,占创业板指上涨点数的五成以上。
创业板指贡献点数前十股
Wind
Wind
证券代码:000809 证券简称:铁岭新城 公告编号:2022-006
债券代码:114810 债券简称:20铁岭01
债券代码:114944 债券简称:21铁岭01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 公司控股股东铁岭财经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持有公司的206,197,823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
2. 本次公开征集转让尚需取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权机构的批准,是否能取得批准及批准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3. 在完成公开征集受让方程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前,本次股份转让的受让方存在不确定性。
4. 若本次股份转让获得批准并得以实施,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将发生变更。
5. 公司股票(证券简称:铁岭新城,证券代码:000809)及公司债券(债券简称:20铁岭01,债券代码:114810;债券简称:21铁岭01,债券代码:114944)将于2022年1月28日(星期五)上午开市起复牌。
一、停牌情况
铁岭新城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2年 1 月 24 日获悉控股股东铁岭财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岭财经)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可能将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动。鉴于该重大事项存在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股票简称:铁岭新城,股票代码:000809)及公司债券(债券简称:20铁岭01,债券代码:114810;债券简称:21铁岭01,债券代码:114944)自 2022 年 1 月 25 日(星期二)开市起停牌,已累计停牌3个交易日。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22 年 1 月 24日、1月26日披露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以及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暨停牌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02)、《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进展暨继续停牌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05)。
二、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进展情况
2022年1月27日,公司收到铁岭财经通知,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资布局结构调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根据《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6号)等有关规定,铁岭财经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持有公司的206,197,823股无限售流通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
本次公开征集转让价格拟不低于提示性公告日(2022年1月28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公司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值两者中的较高者,最终转让价格以公开征集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复的结果为准。
经初步测算,本提示性公告日(2022年1月28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算术平均值为3.49元/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20年)公司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为3.71元/股。因此,本次公开征集转让价格将不低于3.71元/股。
本次公开征集转让完成前如果公司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除权、除息事项,则转让价格和转让股份数量相应调整。
三、申请复牌情况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6号——停复牌》《深圳证券交易所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挂牌转让规则》等的有关规定,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股票简称:铁岭新城,股票代码:000809)及公司债券(债券简称:20铁岭01,债券代码:114810;债券简称:21铁岭01,债券代码:114944)将于2022年1月28日上午开市起复牌。公司将与铁岭财经保持密切联系并根据相关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鉴于本次公开征集转让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铁岭新城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1月27日
看到下面这张月线K线图,我想,炒股的人没有一个不会油然而生厌恶之情的!
没错,这就是中国石油,股票代码601857。 2007年11月5日上市,发行价16.7元以来,上市首日开盘价48.60元,*价48.62元,收盘价43.96元,今日(2019年8月26日)收盘价6.07元。
当时,很多股民带着一种狂热的信仰,满仓买进中国石油(甚至有卖房买家中国石油的),准备持有10年,然后彻底实现财务自由。
但是,中国石油没有给这些充满梦想的投资者任何机会,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截止今日(2019年8月26日)收盘,股价报收于6.07元。不到12年时间,股价跌去87.52%。难怪网上有评论说,中国石油股票真是个万人坑。
股市还广泛流传一句打油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幽默、俏皮的改编诗句里面,不知埋藏了多少股民的血和泪!
我们来看看中国石油的基本资料:
中国石油(股票代码601857)为什么会成为股民万人坑,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1,发行价过高
发行价为16.7元,发行市盈率为22.44倍,市净率为4.5倍。对于一只超级大盘股票(当时*),属于石油化工行业,当时22.44倍的市盈率和4.5倍的市净率,无疑已经过高。
2,上市价更高
比发行价更离谱的是,上市当天,开盘价居然达到48.60元,*价达到48.62元,最后当天收盘价43.96元,按当时2006年的业绩来计算的话,*价已经达到65倍市盈率、13倍市净率!!!
无疑,这么高的上市价,为日后的长期下跌买下了隐患。
3,业绩远远不如预期
从上市辅导期2004年看起,当年营业收入为3886.33亿元,净利润为972.81亿元(注:扣非净利润为1049.35亿元),每股收益为0.55元,到2018年,总营业收入为2.35万亿元,增长约5倍,净利润却只有525.85亿元(注:扣非净利润661.95亿元),下降约46%,每股收益0.29元,几乎只有上市辅导期初的一半。
总结,高价发行、更高价上市开盘、业绩不理想是中国石油(股票代码601857)成为中国股民万人坑的原因。股民切记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今后不要随意条坑里去了,否则......
分享财经知识和经验,启迪财富智慧! 我是涨亭板,中国注册会计师,欢迎关注我
如果问起手中持有不少中国石油(601857.SH)股票的投资者感受如何,他们大概会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这一句话来作答。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纵观这些年中国石油股价的走向,旁观者们似乎也能体会他们说起这句话的心境。
2007年11月5月,中国石油登陆A股,上市首日总市值便冲到了8.2万亿元,还一举斩获了“全球市值*公司”的荣誉。彼时,其在上证综指的权重超过23%,甚至还传出“中国石油每涨一毛钱,上证指数大约上涨6个点”的名言。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石油已不复当日的风光。回归A股后的12年时间,其股价屡创新低,价格跌超86%,市值累计蒸发超7万亿元。而在8月26日,中国石油股价*还触及6.02元,跌穿2013年*价位,刷新历史新低纪录。
(行情富途)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光大证券发表了一份研报指出,中石油的价值被显著低估,目前公司A股LFPB 0.9倍,港股0.5倍,均远低于其1.9倍和1.3倍的历史均值。因此,其认为历史性的“巴菲特买点”再现,目前长期看好中石油。
而截止发稿,中石油A股股价涨幅为0.8%,报于6.31元,*总市值为11548.6亿元;中石油H股股价上涨3.51%至4.13港元,*总市值为7558.76亿港元。
上市时股价被神话了?
说起中国石油,就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其与“股神”巴菲特之间的渊源。
2003年4月,巴菲特以每股1.6至1.7港元的价格大举介入中国石油H股23.4亿股,彼时正值中国股市低迷时期,“股神”这一举动立马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据了解,这是当时巴菲特*公开承认的一笔国外投资,毕竟他对美国之外的投资向来极其小心。此外,他还表示:
“不看好美元,但是看好石油。”
在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石油A股上市前两个月,巴菲特便清仓所有持股,套现277亿元港币,相比买入成本盈利超10倍。正是巴菲特的赚钱效应,大大刺激了投资者对中国石油投资的热情。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A股上市,总股本为1619.22亿股,H股则有210.99亿股。而以上市首日A股盘中*价48.62元,和H股盘中*价19.9港元粗略计算,该股当日总市值一度冲到8.2万亿人民币。而这一市值水平,不仅是超越苹果,更是抵得上5个工行、7个茅台,因此曾经的它戴上了“全球市值*公司”的光环。
与此同时,这一年中国石油的业绩表现也同样令人咋舌不已——实现营业收入为8350.37亿元,净利润为1345.7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360.25亿元,从而一度被称为“亚洲*钱的公司。”
正是由于顶着如此多光环,所以中国石油A股一出场便吸引了万众目光。
据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公司上市首份财报,该股A股股东户数就达到188万户;而到了2008年一季报,其股东户数更是超过200万户,达到213万户。彼时,围绕中石油的投资价值也成为当年市场讨论异常激烈的话题之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石油的*时刻并没有维持多久。
1、股价一路跌跌不休
二级市场上,回归A股后的12年时间,其股价屡创新低,使得一系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关灯吃面”等调侃之语成为了真实反映了中国石油股价12年熊势不改的现实。
截止今年8月26日,中国石油股价*触及6.02元,跌穿2013年*价位,刷新历史新低纪录。而较其上市首日48.62元/股*价而言,*跌幅达87.60%。与此同时,其市值也仅万亿出头,较其*蒸发了逾7万亿元,并且排在A股万亿市值公司阵营的末位。
2、净利润下滑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油股价低迷背后,也进一步反映了其业绩下滑严重的事实。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中国石油净利润两连降,虽然2010年大幅度回升,但此后是一路下行:2014年,其净利润为1071.73亿元,但2015年只有356.53亿元,2016年更是降至79亿元,降幅达77.84%。近两年,净利润虽又有较大幅度回升,但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为284.23亿元,同比增幅仅为3.58%。
(资料wind)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的业绩表现也被同业公司中国石化超越。2018年,中国石化实现净利润为630.89亿元,远超中国石油的525.85亿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股价的惨烈表现,也让数百万股民选择退出这场耗时已久的博弈之中。据数据显示,中国石油最*时期拥有213万户股民,而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末,中石油还剩有53.33万户。
至此,可以看到的是,随着其股价的不断下跌,中国石油这一段被神话的历史已逐渐被股民看清。
公司价值被低估了?
然而,光大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似乎又重新点燃了外界对中石油的热情。其表示,中石油估值目前处于底部,价值被严重低估。而在这一份研报中,其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其看好中石油的观点,具体
其一是,从历史的PB来看,无论是A股还是H股,中石油目前的价值都被显著低估。
具体而言,回顾中国石油的PB历史,该公司A股PB自2019年以来一路下行,目前仅有0.9倍,乃公司上市以来*跌破1倍PB,已处于历史*部位置,且远低于公司自2009年以来的历史PB均值1.9倍。与此同时,目前该公司H股PB也仅有0.5倍,处于H股上市以来的*值,也远低于其自2000年以来1.3倍PB的历史均值。
(资料wind)
其二,鼎鼎有名的“巴菲特买点”再现。
前文已经提到,2003年4月巴菲特以每股1.6至1.7港元的价格大举买入中国石油H股23.4亿股,从中套现了277亿元港币,从而引起了投资者极大的跟风效应一事。如今这一买点似乎又再现了。
彼时,中国石油的市值跟油气资产的折现值的比值仅为49%,但根据光大证券估算,公司2018年底上游资产的现金流折现值是1.38万亿元,而现在港股市值仅7000亿元,约为上游资产折现值的50%。而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比值与伯克希尔公司当时买入中石油H股时的比值(49%)相近,由此进一步说明了当前中石油H股市值被低估,且“巴菲特买点”再现。
最后,在研报中的最后,光大证券还表示,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会影响中国石油的业绩。
具体而言,2018年中石油天然气管道资产真实的EBIT 255亿元,其中承担了249亿的进口天然气亏损,所以中石油管道资产对中石油的EBIT贡献为504亿元。根据其测算,在不调整气价的情况下,如果中石油占管网公司股权的42%,就能够弥补进口天然气的亏损。
(资料wind)
与此同时,国家将管道资产独立后,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也将随之而来。据了解,目前部分城市民用气涨价即将实施,平均涨幅约10%。若公司天然气销售价提升0.16元/立方米,大概9%的涨幅,即使不考虑国家管道公司对应股权的盈利情况,公司也能够弥补其进口气的亏损。
至此,根据以上可以看出,光大证券通过这三个不同方面的角度切切实实地道出了中石油价值被低估的表现。那么,令人好奇的是,投资者真得相信吗?
当然,如果排除今日大盘近乎整体飘红这一大因素来看,今日中石油A股和H股股票均上扬的状态似乎也那么一点表明了投资者的选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石油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石油股吧、000809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