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概念股(同花顺期货)

2022-07-30 3:14:26 证券 xialuotejs

新能源概念股



本文目录一览:



11月6日,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不错,整个板块上涨1.08%,奥联电子涨停,阳光电源涨逾8%,富瑞特装、茂硕电源、卧龙电气涨逾5%,其他个股跟风上涨,此前已有不少资金逢低吸入多只个股。

*消息面

近日,工信部网站披露《关于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乘用车企业2016年度、2017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实施核算。如果2016年度、2017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不能抵偿归零的,超标燃油车的生产和新品投放将会受阻。与此前2018年实施新能源积分核算的预期相比,该政策发布大超市场预期。

机构测算,2016年、2017年不可结转抵偿的油耗负积分高达120万-150万分,按照每辆新能源车平均3分计算,需多生产40万-50万辆新能源汽车才能相抵。在政策倒逼下,今年年底电动乘用车可能会快速冲量,部分油耗压力的企业会考虑年底突击生产,新能源车或将加速放量。

哪些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受到关注?

从资金面来看,主力资金抢筹迹象明显,板块内共有15只个股的大单资金净流入额超过1000万元,其中,中兴通讯获得1.58亿元大单资金的追捧,高居榜首。

96家公司盈利过亿元

今年以来利好政策不断的新能源汽车板块亮出的三季度成绩单,150家相关上市公司中,三季度盈利过亿元的公司数量达到96家。其中,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华域汽车、中兴通讯、长城汽车、比亚迪、五矿资本、宇通客车、康得新、亨通光电、三友化工、中天科技、东旭光电等14家公司更是超过了10亿元,整个产业迎来发展加速期。

从三季净利润增长情况来看,有101家公司净利润有所增长,其中26家净利润增长翻倍。

三季净利润增长超2倍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

全年业绩预喜股

截止11月6日,已披露三季报的69家公司中,46家公司全年业绩有望增长,占比近七成。其中,今年以来涨逾197.02%的新能源汽车龙头股英搏尔全年业绩有望增长24.17%。

2017年报净利润有望增长翻倍的新能源概念股

机构扎堆看好34股

从机构评级来看,近一个月内共有34只个股获得了5家或以上机构给予了公司“买入”或者“增持”的积极评级,有13只个股更是获得获得了10家或以上机构扎堆看好。其中,宇通客车和中兴通讯最受机构青睐。

获得10家或以上的机构看好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

4股有望暴涨

对于后市,机构认为,新能源车放量大且自身油耗达标的比亚迪、众泰汽车有望受益;上游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也将受益于新能源车需求提升。相关机构研报明细

(上述数据均来源于同花顺,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同花顺期货

同花顺(300033)商品期货指数下跌2.02%,报154.21点。化工、黑色系跌幅居前。纯碱跌超7%,焦炭、螺纹钢、尿素、铁矿石、甲醇、热卷跌超5%。




新能源概念股一览表

盖世汽车 向秀芳

资本市场对于成长股,几乎不以营收业绩论成败,而是会结合市场大势,预估一家企业未来五年甚至更长年限的发展潜力,最终给予估值。对汽车板块,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新能源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待遇要高于以机械制造为主的竞争对手。

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也被“炒热”,围绕特斯拉、理想、蔚来等新势力形成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关注重点。打入新势力的部分本土零部件企业,在资本市场眼中,带有了新能源和智能化属性,可按智能科技企业给予高估值。

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同类中,盈利能力明明不是第一,市值却独领风骚。

普涨过后,市值差距拉大

2020年,汽车零部件板块(812802.CNS)迎来普涨,年底指数达1000.75点,比前一年增加了近250点。盖世汽车整理的18只汽车零部件股票中,仅有三家股价相比2019年略有下滑。尤其是与新能源相关的部分核心零部件企业,一年内股价涨幅达数倍。

仔细观察会发现,电池领域的市值普遍高于其他零部件企业。表中五家电池企业中,2020年7月刚上市的孚能科技,今年一季度营收不到均胜电子的七分之一,市值却比对方要高出近40亿元。另一家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去年营收不过百万,市值却接近2000亿元,可比肩上汽、广汽等头部传统车企。究其原因,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零部件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动车的发展方向。

而作为电池领域的*龙头老大,宁德时代的市值更是一骑绝尘。从2018年上市到现在,不到四年市值就涨了20余倍,从最初的不到500亿增长至如今的1.2万亿,已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值第一股。“买不起的存在”,有股民对盖世汽车调侃道。

“电池产业链本身比零部件要火,宁德又是*龙头”,有投资人士解释了宁德时代市值过万亿的原因。

除了电池企业,另一个比较火的赛道是智能化零部件,包括智能座舱、激光雷达、智能车窗等领域。也是如此,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和福耀玻璃等相关零部件企业的股价,近几年涨幅较快。其中,德赛西威,这家于1986年成立的老牌零部件企业,2017年上市时发行价20.42元/股,到2020底已为83.39元/股,涨幅达4倍。

2021年,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越发火热,相关概念股市值达到一个高峰。宁德时代领涨,股价破500元大关至588元/股,市值*破万亿。亿纬锂能、德赛西威、保隆科技以及华阳集团等股价涨幅超40%。不过,市值大幅上涨的仅是少数,更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当前被资本市场认为新能源和智能化属性不强,所以股价波动不大甚至出现微跌。

加之今年汽车股市没有延续2021年这股火热,3月更是出现单边下行状态,直到4月底才触底反弹,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股价尚处于回升转态。统计的18家企业中,仅有德赛西威、拓普集团股价相比去年大幅上涨。

从汽车零部件板块个股表现来看,部分新能源概念股与传统零部件企业的市值差距正在拉大。

乘东风起,市值涨

在资本市场看来,部分新能源概念股都可归为成长股,可选择性忽略当前惨淡的营收。

国轩高科的营收2021年才破百亿,净利润刚过亿,当前市值(719亿元)却高于年营收超千亿净利超60亿的华域汽车(676亿元)。孚能科技同年营收不到50亿,未实现盈利,市值却接近300亿,在一众零部件企业中市值排名不低。

很关键的原因是,电池技术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和方向。与此同时,两家企业已背靠“大树”,电池装机量明显提升,让资本市场看到了发展潜力。国轩高科已由大众汽车(中国)控股,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装机量排名第五(5.52GWh)。孚能科技则获奔驰、吉利、北汽等多家车企入股。而像宁德时代这样占据动力电池市场近五成(6月占比49.6%)份额的企业,更是资本市场眼中的优质成长股。

不比电池企业天然就贴上“新能源”标签,大部分传统零部件企业如果想被纳入新能源概念股,需要有吸引资本市场投资的相关应用产品,以及持续的产品研发战略。德赛西威、福耀玻璃、拓普集团等是传统零部件企业中,成功转型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代表。

德赛西威以前主营导航、仪表、空调控制器等,现在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新兴业务。从德赛西威2021年营收增幅(同比增长40.75%)分析,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两大业务占总收比例虽然不到两成,但同比增幅超60%,正在成长为新增长点。尤其是智能驾驶业务,去年获得年化超40亿元的新订单,占当年新项目订单三成。另据德赛西威透露,今年已获得众多智能驾驶新项目订单。

在智能座舱等需求驱动下,汽车玻璃市场发展也进入新阶段。福耀玻璃已有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HUD)玻璃等产品。新业务不仅助力集团产品结构优化,还提升了营业收入(汽车玻璃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19.2%)。数据显示,福耀玻璃在国内汽车市场份额高达60%,全球场份额也接近25%。

另一零部件企业拓普集团,积极发力智能座舱、底盘电子、空气悬架以及热管理等业务。目前,拓普集团已打入特斯拉、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势力供应链,还与华为、小米等达成合作。今年,拓普集团*上榜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排名第90位,市值超过900亿元。

拓普集团、德赛西威等零部件企业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等业务后,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并对营收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助力明显,进而带动了市值上升。

冲高路上的成本“烦恼”

宁德时代、德赛西威等高市值,还有一部分因素是他们已是或正展现出成为Tier0.5级供应商的潜力。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这类企业既能深度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展产品研发,又能提供软件、硬件、算法技术等软硬一体化的方案,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会更大。

不过,成为或维持Tier0.5并不容易。盖世汽车整理发现,宁德时代、欣旺达、拓普集团等近年来净利率不升反降,与营收净利上涨情况大相径庭。宁德时代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486.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但净利润(14.93亿元)却减少近5亿,净利率(4.06%)低于电池行业平均水平(5.83%)。

归根究底新能源和智能化投入周期长、金额大,同时受到原材料上涨的影响,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增收不增利。就原材料涨价导致电池成本上涨,宁德时代5月时曾解释,一季度承担了主要的原材料涨价压力。不过,宁德时代表示,二季度将就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与客户进行分摊。

原材料上涨只是冰山一角,在建工程、对外投资等才是净利率不涨的主因。宁德时代一边要进行电池技术研发,与上汽、广汽等车企合资的动力电池企业尚未盈利,另一边还要“买矿”以确保原材料供应安全。宁德时代2021年财报显示,在建工程投资达310亿元,长期股权投资为109亿元,两项投资合计占当年营收超三成。

均胜电子由于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加之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尚未盈利,2021年起净利润亏损达37.53亿元。直到今年二季度随着负面因素缓解,加上转型初有成效,净利润才堪堪转正。均胜电子相关人士表示,下半年预计在智能驾驶领域会实现突破。

如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核心部件Tier0.5供应商,在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时,还可与车企谈判,并将成本压力与合作对象分摊。而大部分Tier1及以下或是其他非核心部件供应商话语权弱,可能还要面对车企的成本转移或是采购压价。正因如此,在负面因素影响以及转型的多重压力下,部分零部链企业近几年营收净利润下滑,市值也频频被反超。

然而,本土零部件企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这波智能汽车的窗口期以2025年为重要节点,优胜劣汰下,谁能成为下一个“宁德时代”?谁又会被历史长河淹没?




新能源概念股龙头股

“绿电”的发展趋势

2022年是“碳达峰”政策落地和建设的大年,也是新能源电力等新基建建设的大年,此轮“新基建”的主要方向将落在新能源电力建设上,即蓄能储能、特高压、智能电网等领域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刚刚闭幕不久的经济工作会议,透露了加大基建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将被打开,集中体现在绿电产业建设上。

未来“新基建”必然会更多地围绕在新能源绿电建设方面,今年以来,绿电各细分领域均走出了不俗的行情,随着其背后项目落地预期的有力支撑,中长期甚至长期来看,行业业绩和市值成长空间依然很大。

“绿电”近期上涨的原因

1、FGW等16部门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首批8只碳中和ETF合计募资150亿元,机构加仓看好绿电。

2、山西省能源局发布《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并网运营技术和管理运营规范。

3、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上海普陀站点7月10日达到40.9℃,打破高温记录,多省进入用电高峰期,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比黄金还稀有的6只“绿色电力”潜力股一览

宝馨科技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精密数控钣金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火电灵活性调峰业务及环保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为通过钢铁薄板、不锈钢板、铝板和铜板等原材料设计生产出的钣金结构件产品,主要供应给电力、通讯、医疗、金融及新能源等领域的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公司是多家世界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销售区域涉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引进的欧洲高压电极锅炉装备结合先进的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电能替代”、“火电灵活性调峰”、“清洁能源供暖”等项目,致力于为客户在分布式清洁能源利用、智能电网等方面提供*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方案。

阳光电源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设备、智慧能源运维服务。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逆变器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且龙头地位稳固,2015年起出货量*超越连续多年排名全球发货量第一的SMA公司,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的公司,国内市占率30%左右,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国外市占率15%左右。

闽东电力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与开发。主要包括水力和风力发电。公司目前所属十一家水力发电分公司、三家水力发电控股子公司、三家风力发电控股子公司。

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与开发,主要以水电,风电为主,水电,风电具有优先上网优势,公司在电力为主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多元投资。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于电力的生产,销售业务和相关多元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皖能电力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力、节能及相关项目投资、经营。公司电力业务以燃煤火力发电为主,同时涉及核电、风电、供热等能源项目。

公司主营电力、节能及相关项目投资、经营。公司拥有的火电机组均位于安徽省内,电力产品主要销售给安徽省电力公司。 公司发电机组多数为参数高、容量大、运行效率高、煤耗低、运行稳定、环保性能优越的火电机组,公司目前所有在运行机组单台容量均超过30万千瓦,皖能铜陵的105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是目前国内已投入运行的单机装机容量*的火电机组之一。

梅雁吉祥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水利发电、教育业和制造业。公司电站所在区域全部在广东,目前所发电量全部由广东电网公司收购,拥有梅县坝头、梅县单竹窝、丙村、三龙、丰顺梅丰等七个水电站。

目前公司建成投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15.1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约4.7亿度。公司所发电量全部由广东电网公司收购,报告期内水力发电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0.29%。

三峡能源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主要产品有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目前三峡新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装机规模、盈利能力等跻身国内新能源企业第一梯队。

公司坚定不移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全力推进广东、福建、江苏、辽宁、山东等地前期工作,不断巩固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优势。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日, 公司海上风电项目已投运规模 104 万千瓦、 在建规模 293 万千瓦、核准待建规模530 万千瓦, 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本文不存在任何推荐,所聊到的股票不构成任何推荐仅供参考学习,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能源概念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概念股、同花顺期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