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科星图
●
日前,有中国版“GoogleEarth”之称的中科星图发布2021年半年报,业绩颇为亮眼。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111.06%;归母净利润为1676.64万元,去年同期亏损。公司表示,一方面,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累计在执行项目较同期增加;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加大市场投入,进一步拓展数字地球民用行业和区域应用,市占率逐步提升。
中科星图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空天大数据系统和服务提供商。上市一年多以来,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的同时,产品线也更加丰富,尤其是在民用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布局。公司重点研制的GEOVIS6第六代数字地球蓄势待发,突破了空天大数据海量存储、快速引接、弹性计算、智能解译、高效渲染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新一代数字地球时空大数据底座。
研发投入增长超过六成
角逐数字地球市场,可以检验一家企业科研能力水平高低。
数字地球涉及空天大数据获取、处理、承载、可视化及应用等环节。其中,大数据、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缺一不可。同时,数字地球在与行业应用结合过程中,需要对各行业需求具备较深刻的理解。
行业参与者唯有持续投入,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战斗力”。上半年,中科星图研发资金投入达到5398.23万元,同比增长64.57%。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增长44.08%至621人,研发人员占比接近七成。其中,硕士、博士人员占研发总人数的43.64%。
报告期内,围绕大数据与可视化、人工智能、云计算与高性能计算、空天大数据处理、空天大数据应用、北斗数据引接及应用等方向,中科星图新增申请专利44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新增授权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新增软件著作权32项。截至6月底,公司累计已获得专利105项,软件著作权629项。
半年报显示,中科星图有15个在研项目,包括企业数字地球(PIM)产品、智能处理平台研发项目、云服务中心研发项目等,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28亿元。其中,多个项目在技术水平上实现了国内或国际领先。
卡位民用重点赛道
上半年,中科星图积极实施产业并购,推进集团化发展战略。公司新设中科星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天极(新疆)空天信息有限公司,收购了中科特思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北京维天信气象设备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部分股权。
目前,中科星图控股企业达5家,参股企业为5家,已初步形成覆盖农业、气象、海洋、交通、应急等重点领域的集团化发展态势。
上述领域正是中科星图发力民用市场的主要赛道。中科星图副董事长兼总裁邵宗有早前接受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
核心产品瞄准北斗市场
中科星图介绍,2020年北斗完成全球组网后,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竞合性和丰富性的北斗应用产业生态业已初步形成。今年,以北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北斗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立体交通建设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将催生产业新的增长点。
专家指出,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位置服务与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将加快融合,并应用于交通运输、自然资源、防灾减灾、农林水利、测绘勘探、应急救援等行业,将加快推进数字地球产业的发展。
上半年,中科星图重点研制以“北斗为体、高分为象”的GEOVIS6第六代数字地球系统,旨在打造自主可控、时空统一、虚实相生的数字孪生地球平台。研报指出,这将助力公司在卫星“导航+遥感”产业融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
邵宗有说:“从技术延伸方面看,掌握全新的数字地球引擎,构建全新的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数字地球时空框架,对我们完善数字地球理论,完善数字地球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意义重大。”
当前,北斗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拓宽,以北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中科星图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加速产品创新,延伸应用领域,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打造“高分+北斗”融合的数字地球生态,为数字地球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保障,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说实话,今天的股市挺意外的,因为,今天的股市在一开盘的时候就直接出现了一波跳空低开的行情,可以说,今天股市又跳水了,不过,盘中A股三大指数还算是有所异动。
因为,在盘中的时候,A股三大指数就直接把早盘跳水所留下来的缺口给回补了,这说明目前的沪深股市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承接盘,资金逢低进场的意愿还是挺高的。
不过,盘中股市又跳水了,原因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原因只有三点。
第一,可以看到的是,昨天的股市是跳空上涨,所以,在昨天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缺口,而今天的股市是跳空下跌的,那么,今天股市又跳水了,直接就把昨天的缺口给回补了。
笔者在昨天的时候就已经说过,这种日线级别上很明显的缺口一般都是要被回补的。
因此,在笔者看来,今天股市的跳水主要还是冲着回补缺口的,而且,在缺口被回补以后,指数基本上也止跌了,包括深成指在早盘跳水也是为了回补缺口。
创业板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昨天的创业板指数并没有缺口,所以,今天沪深股市就自然而然地走出了两极分化的行情,创业板盘中显得就十分的抗跌,也出现了翻红的情况。
不过,到了尾盘的时候,创业板还是没有能够守住红盘,依旧还是转跌了,不过跌幅却并没有上证指数那么多,盘面上下跌的股票数量也开始逐渐占据着今天的优势。
因此,在笔者看来,缺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二,从小时图上可以看到,现在的上证指数明显就被50小时线所压制着,在昨天的时候就已经走出了滞涨的行情,而在今天更是进一步跌落到50小时线的下方了。
而且,在尾盘的时候,上证指数更是直接把下方的15小时线给跌破了,同时,可以看到,小时图上沪指MACD的量能正逐渐走低,所以,今天上证指数还是存在着量能不足的现象了。
第三,从日线图上可以看出,现在上证指数距离月线,也就是20日均线已经很近了,而月线是短周期内股市一条具备很强压力的均线,所带来的抛压也是很重的。
上证指数在运行到月线附近的时候,难免会走出震荡的行情,而且,月线还是一种走平的态势当中,又在指数上方,这说明目前月线周期上的浮亏筹码还是不少。
因此,笔者认为,股市跳水的原因就包括了以上这三点,当然这些也都是技术面上的原因,不过,最近消息面上还是较为平淡的,对股市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那么,股市又跳水了,接下来怎么走?
其实,现在股市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笔者也一直保持着一个观点,原本沪深股市就已经经过了一波五浪下跌的行情,在五浪下跌以后股市开始走出了触底反弹的行情。
而现在触底反弹结束了以后,沪深股市又开始走出了震荡的行情,这都是十分正常的走势,回顾以往沪深股市的走势,都是在一波连续大跌以后开始反弹。
反弹结束以后行情会进入到较长时间的震荡洗盘当中,要么就是震荡下跌,要么就是横盘震荡,不过,绝大部分的行情当中基本上都是震荡下跌的。
因此,笔者认为,接下来的沪深股市震荡下跌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一些,至少不太可能继续走出一波向上的行情,所以,目前沪深股市的机会很小,顶多只是横盘震荡的机会而已。
从盘面的情况来看的话,今天下跌的板块占据着多数,市场的热点氛围较弱,也没有出现什么新的热点,资金都是在老热点之间来回游走,这也限制了最近的多头氛围。
综上所述,目前的沪深股市还是要以静制动,不要盲目进场。
视觉中国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星图)正筹谋科创板上市。3月29日,上交所披露,中科星图拟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
作为一家软件公司,中科星图主要面向国防部门、政府、企业和大众提供数字地球产品和技术开发服务。公司主要产品GEOVIS数字地球产品主要对标美国科技巨头——谷歌旗下的谷歌地球产品。
近年来,中科星图营收和净利润规模迅速增长。2016~2018 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05.61%和141.83%,但同时公司应收账款也由2016年末的2666.89万元增长至2.39亿元,增长了近8倍。
不过,中科星图称,大部分客户实力雄厚,回款风险较低。目前,中科曙光(603019,SH)持有中科星图23.29%股份,为公司第三大股东,2018年中科曙光旗下全资子公司位列公司第一大供应商。
产品对标美国谷歌地球
据中科星图官网介绍,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投资的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为国防、政府、企业、大众等用户提供数字地球产品和技术开发服务。公司主要产品为GEOVIS数字地球产品。
所谓数字地球产品,是指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的数字化的地球。可以应用于国防、自然资源、交通、气象、海洋、环保、应急等众多领域。
目前,由美国谷歌公司开发的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是发展最早和最为成熟的数字地球产品,也是国际数字地球技术的领头羊。而中科星图GEOVIS数字地球产品则对标美国谷歌地球。
2016 ~2018年,中科星图营收分别为8434.27万元、2.26亿元和3.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7.03万元、3903.88万元和8690.11万元。公司最近三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5.61%和141.83%。
不过,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中科星图应收账款也在快速增长,截至报告期(2016~2018年)期末,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2666.89万元、1.01亿元和2.39亿元,分别占同期资产总额的26.23%、54.65%和60.42%。2017年和2018年,中科星图应收账款分别同比增长了278.65%和136.99%。
对此,中科星图称,目前公司客户以军方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居多,上述客户无论在信誉上,还是资金实力上,都具有较强的履约能力,公司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良好,账龄大多在1年以内,无大额逾期款项。
实控人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中科星图的控股股东为中科九度,实控人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电子所),后者通过中科九度控制中科星图41.91%的股份。
成立于1956年的中科院电子所,为中科院旗下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和技术创新研究。截至2018年底,中科院电子所的总资产为43.25亿元,净资产为32.24亿元,2018年其实现营收19.53亿元,年度结余总计1.96亿元(未经审计)。
除中科九度外,共青城星图群英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星图群英)、中科曙光和共青城航天荟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航天荟萃)分别持有中科星图26.8%、23.29%和8%的股份。上述4家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权。
中科星图第三大股东——中科曙光是高性能计算机(超级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企业,去年中科曙光营收为90.57亿元,净利润为4.31亿元。
近年来,中科星图也与中科院电子所、中科曙光等关联方发生不少关联交易。中科星图主要向中科曙光及其子公司采购高性能计算机及服务器、存储、计算机零配件、交换机、机柜等;中科星图主要向中科院电子所销售GEOVIS数字地球一体机等商品并提供劳务。
2018年,中科星图向中科曙光旗下全资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采购了2856.83万元(为第一大供应商),占当年总采购比例的14.56%;2018年,中科星图向第一大客户中科院电子所销售的金额合计达7360.4万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20.64%。
中科星图称,除采购中科曙光产品外,也采购了大量华为、联想的同类型相关硬件产品,公司采购不存在对于中科曙光及其子公司的重大依赖;而中科院电子所向中科星图采购产品,主要因军方与中科院电子所的科研合同中,已指定其具体配置和型号作为其研究相关系统的基础平台所致。
针对中科星图拟科创板上市等情况,今日(3月30日)下午,《》
好风凭借力,扶摇九万里。近日,镁光灯下的科创板,迎来了国资委的一股“好风”。
“国资委将与中央企业一起努力,成熟一家推进一家,争取有更多科研力量强、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入到科创板。”7月16日,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关于科创板的一席话,彰显了国资委积极对接科创板,为科创板输送科技含量高的选手的“力挺”态度。
据统计,目前已获受理的科创板考生中,中国通号、中国电器、埃夫特、华润微电子等15家公司拥有央企或地方国企“身份”。截至7月17日,上述公司中,中国通号、西部超导、交控科技、澜起科技、中微公司等5家企业已经完成招股,即将在下周一挂牌交易,成为首批拟挂牌企业,占25家科创板首批拟挂牌公司数量两成。
制造业“占大头”
万众瞩目的科创板,吸引了多个高科技行业的翘楚,其中亦不乏一批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央企国企。
据统计显示,目前已获受理的科创板考生中,中国通号、中国电器、埃夫特、华润微电子等4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均是国资委。此外,国盾量子、中科星图、国科环宇、西部超导、南新制药、山大地纬等6家企业的实控人,分属央企、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委及大学等。而中微公司、澜起科技、交控科技、复旦张江、硅产业等公司,虽无实际控制人,但是公司大股东的背后也各自有着国务院、地方国资委、地方政府的身影。
从所处行业领域来看,上述15家公司的业务“舞台”,都闪耀着“高科技”“硬实力”的华彩。其中,制造业门类下汇聚了12家公司,另有2家公司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还有1家公司属于证监会行业分类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例如,国资委实际控制下的中国通号,以400亿元的营收规模,以及上百亿元的拟融资规模,成为科创板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据招股说明书,中国通号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技术的研究与探索,致力于为国家轨道交通运营提供安全与高效的核心支撑,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除中国通号以外,其他企业亦在各自领域持续深耕,拥有着响当当的行业“名号”。资料显示,中国电器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公司长期从事电器产品环境适应性基本规律与机理研究,是国内领先的家电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埃夫特则是“凭实力”跻身中国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第一梯队,带头打破了国外机器人在中国汽车制造领域的垄断。
身处蒸蒸日上、备受关注的行业,这些公司的赚钱能力自然不可小觑。其中,更有部分企业只有三年时间,就从亏损状态变身“赚钱大户”。
以专攻高端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的中微公司为例,2016年巨亏2.39亿元,到了2018年则盈利9086.92万元,2019年上半年,中微公司有望实现净利润由负转正。中微公司的高速成长,无疑印证着科技创新的“生产力”。中微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中表示,随着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的经营业绩将显著提升。
“中微正派经营,能沉下心作研发、建立服务客户团队,成功指日可待。”一位集成电路行业的优势企业高管如此评判。
澜起科技也是一个典型的增长型“选手”。作为全球内存接口芯片“三杰”之一,澜起科技2016年净利润9280万元,2018年净利润增至7.4亿元,两年间增长了近7倍;2016年至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1.20%、53.49%和70.54%,三年来毛利率提升了19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近两年来,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大于***的公司就有5家,包括华润微电子、国科环宇、中微公司、中科星图、澜起科技。进入2018年,多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有了显著增长,包括复旦张江、山大地纬在内等9家央企国企“选手”,净利润增速超越往年。
科研力“羡煞人”
科创板的选秀场上,科研力是关键指标之一。研发投入上的“舍得”,研发人数上的“高配”,是科创企业最可引以为豪的名片。
统计显示,这15家国资背景企业中,2018年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大于5%的有14家。其中国盾量子、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复旦张江、山大地纬、中科星图等公司的研发营收占比更是超过10%。
在研发营收占比的排行榜上,国盾量子遥遥领先。据悉,作为量子通信领域的明星公司,国盾量子一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2018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到公司当年总营收的36.35%。与之相伴的是,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处于*优势。据披露,我国目前已建成的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总长(光缆皮长)已达7000余公里,其中超过6000公里使用了国盾量子提供的产品且处于在线运行状态。
三年累计高达10.37亿元的研发投入,并非所有公司都有如此魄力,然而中微公司做到了。中微公司的大股东是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后者的实控人是上海国资委。据披露,中微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研发投入合计达10.37亿元。高额的科研投入对应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2月末,中微公司已获授权的专利合计951项,其中已获授权的境内发明专利384项,已获授权的海外发明专利416项。
研发高投入的另一个表象是,受理企业的科研人员占比普遍较高。据统计,2018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超过10%的公司就有13家。澜起科技的研发人员占比更是超过七成。国科环宇、山大地纬、中科星图、国盾量子、华润微电子、中微公司、埃夫特等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62.83%、61.18%、59%、43.89%、37.9%、36.75%、33.08%。
体量庞大的中国通号,则在科研人员的*数量上傲视群雄。截至2018年底,中国通号共有3676名员工从事科技研发工作。
部分公司还有院士加持,并获得重大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如国盾量子,公司发起人及重要股东潘建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和公司董事长彭承志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另据披露,中国通号参与的项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激励制度“很诱人”
众所周知,先进的员工激励体系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科创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以研发投入“大手笔”著称的中微公司,采用了全员持股制度的长期激励方式,从2004年创立初就制定了全员持股制度,主要在新员工招聘、年终奖励、员工晋级时授予,并对此建立了严格管理的体系制度。
在中微公司之外,多家央企国企亦实施了相应股权激励方法。
国科环宇表示,2015年起,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将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个人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巩固公司的人才储备与技术积累优势。目前,公司拥有众智联合、众智纵横两个员工持股平台。
中科星图也对*管理层、技术骨干层、高潜员工层实施了股权激励。据披露,公司将适时研究出台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山大地纬也拥有智鸿铭博、智渊铭博、智信铭博三个员工持股平台。中国电器第二大股东是凯天投资,持股比例为27%,为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
好公司吸引的当然不止“自家人”,外部投资者同样为之喝彩。梳理上述企业的股东名单可以发现,多家公司股东榜明星云集,既有知名创投机构,也有上市公司的身影。
作为即将登陆科创板的芯片领域明星企业,根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澜起科技股东数达46个,其中不乏行业巨头和知名投资机构,包括中电投资、英特尔投资、三星投资、中信证券、云锋基金等。
埃夫特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有数个国资股东,分别是远大创投、奇瑞科技、建信投资、深创投。与此同时,美的集团也持有埃夫特9.1%的股权。(陈碧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科星图》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科星图、中国股市今天*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