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nmn概念股
周末*的事,就是中美视频通话。
从新闻通稿看,双方口径整体还是偏正面的,周五美股中概股已用大涨相迎。
这对于A股,至少是下周市场来说,是件好事,外围大环境会少很多幺蛾子。
周五,市场发酵了三个新题材:建筑节能、NMN*药、疫情预警。
每个周五发酵的新题材,都值得高看一眼,比如上周五的电子身份证,龙头南威软件已经六连板了。
不过,由于本周五发酵的题材比较多,后面势必会有分歧。
建筑节能主要是4月1日的新规即将实施,周五板块涨停最多。
其实这个政策,大概一周前就有新闻报道,当时没什么人注意,但市场有资金引导,把北玻股份拉了几个板,加上20cm晶雪节能连板,游资周五一普及,直接引爆板块,20多个涨停。明天前排几个大概率是一字的,特别是叠加其它热点的建筑节能股,应该还有持续度。
NMN长寿药板块,也是媒体报道,NMN通过国家药监局备案,国内NMN合法化指日可待能。这个板块周五涨停数(康惠制药、国药现代、尔康制药、西王食品、金达威、亚太实业、众生药业、兄弟科技)仅次于建筑节能,很多NMN概念股叠加了新冠或中药概念。前面还有自媒体吹NMN能预防新冠。
疫情预警概念,是周四晚上重磅会议出来的新题材,周五(百胜智能、华平股份、华蓝集团、盛视科技涨停)概念股涨停不多,但这个概念周末发酵了,催化剂比较多,卫健委发布会包括后面的全国防控电话会议,都在强调。
周末其它消息还有:
疫情方向消息最多:复旦-深圳三院联合团队证明:口服羟甲香豆素治疗新冠安全有效,这个也有很多概念股,但因为周五题材很多,会不会炒起来,尚待观察。
连花清瘟防治新冠肺炎系列研究取得突出进展,*实验证实,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诱导的细胞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达到抗新冠病毒的作用。
北大药院国重学术年会举办的“吸取系统论思想 探索中国新药之路”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院士都重点讲了阿兹夫定在治疗新冠适应症上的研发情况和进展,称阿兹夫定治疗新冠轻重症都非常有效。
辉瑞*药到货后,直接送达吉林抗疫前线。
房地产方向:河南郑州、湖北都有楼市松绑的报道出来。
俄乌方向:俄罗斯说,美国正研究将俄罗斯排除出GPS系统,利好北斗概念。
浙江板块:四部委周五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所有的市场热点,叠加浙江属性的都可以高看一眼。
还有一些题材这里就不提了,感觉现有题材已经很多了,祝各位朋友下周大赚!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2.50%,今天谁是基金中的*,谁又垫底,请看数据:
2022年7月20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前10
20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前10的基金分别是【军工专场】:国投瑞银国家安全混合、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金信核心竞争力混合、国泰中证军工ETF、广发中证军工ETF、易方达中证军工ETF、华宝中证军工ETF、鹏华中证国防ETF、华夏高端装备龙头混合发起式A、华夏高端装备龙头混合发起式C。
2022年7月20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后10
20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后10的基金分别是【农业专场】:天治研究驱动混合A、天治研究驱动混合C、银华农业产业股票发起式C、 银华农业产业股票A 、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混合(LOF)A、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混合(LOF)C、 财通价值动量混合 、财通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LOF)、金鹰多元策略混合、财通科技创新混合C。
20日基金点评: 上证指数 高开后震荡走高突破20天线收阳, 创业板指 高开后震荡收星失守5天线,两者均没有回补今天缺口,个股涨多跌少,净值增长较快的是 国投瑞银国家安全灵活配置混合 ,该基金十大持仓中 中航沈飞 、 中航西飞 、 中航电子 、 洪都航空 、 航发控制 、 中简科技 、航发科技、中航高科、中航机电大涨,今天基金净值相对跑赢市场【基金规模32.22亿元】。净值增长较差的是天治研究驱动混合A,该基金十大持仓中 华统股份 、 *农牧 、 傲农生物 大跌,今天基金净值相对跑输市场【基金规模0.25亿元】。
---------
基金业绩仅为过去表现,不代表将来依然如此,不过了解基金*的方法,还是在比拼活跃度为主,好的基金是不怕比较的!
特别提示:
1、以上内容仅仅是个人的投资日记,不具有指导功能。
2、观点仅供参考,是否跟随思路操作需要投资者自行判断。
3、创作不易,如果觉得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关注,这是对作者*的支持。
中国保健协会专家:NMN作为化妆品新原料通过国家药监局备案,不能与“不老药”通过食品备案划上等号。
文|吴妮
编辑|尹莉娜
制图|李紫雅
一年前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一纸文件《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禁止生产经营的“不老药”“长寿药”NMN,正在资本市场“卷土重来”。
所谓“不老药”,一瓶价格上千元,其主要成分为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以压片糖果等食品形式存在和销售,主要宣传有“抗衰逆龄、修复 DNA、预防老年痴呆”等作用。
近日,多个NMN概念股呈持续上扬之势,3月21日收盘数据显示,尔康制药(300267.SZ)涨20%,众生药业(002317.SZ)涨超10%,康惠制药(603139.SH)、西王食品(000639.SZ)等跟涨。
NMN概念股本轮上扬从3月18日开始。消息面上,相关企业均未披露重大信息,市场的讨论指向NMN作为化妆品新原料备案通过一事。
《财健道》查询发现,该信息早在近2个月前已在NMPA(国家药监局)公布,却在近日突然被集中报道和转发。
然而,早在一年多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下发《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市监食经(司)函〔2021〕4号),明确禁止NMN在我国境内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并强调指出,目前,NMN在我国未获得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许可。
央广网
市场上平均售价高达上千元的NMN,到底是何方神圣?
事实上,NMN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也是人体中合成NAD+(辅酶I)的前体,可提升人体NAD+水平,而NAD+可提升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NAD+含量会而下降,引发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理论上,NMN水平的提高,可以引发体内NAD+水平提高。其在黄瓜、西蓝花等蔬菜水果也天然存在。然而,相关产品在国内尚未合法获批,也没有此类药品经过临床试验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NMN作为外用为主的化妆品原料,和以食用方式进入人体的药品、保健食品等原料,显然不能划等号。但蹊跷的是,近日相关报道对于NMPA公示信息的解读,纷纷将“化妆品原料”与“保健食品原料”两种不同范畴概念混为一谈,似存在对政策误读,或刻意误导投资者之嫌。
NMN概念股近日走红,另一种理解是,相关消息成为引发市场联想的导火索——既然NMN作为化妆品原料备案通过,保健食品原料备案通过是不是也指日可待?
但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认为,尚需时日。
“作为化妆品原料备案通过,是NMN在健康产品领域的进步。但食品与化妆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 徐华锋告诉《财健道》。
一般认为,食品级原料高于化妆品级原料。食品与化妆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而且食品是进入消化系统的,化妆品是涂擦、喷洒在人体表面的,暴露水平(物质和人体组织、器官的接触量和接触时间)也完全不同。
徐华锋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通过化妆品备案不能说明通过食品备案的可能性。但从风向来看,通过化妆品备案,能够说明国家对原料创新的鼓励。至于从化妆品原料备案到食品原料备案要走多远,要看基础研究的情况。
目前,学界对于NMN的研究停留在原料阶段,在验证原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进入对含NMN成分食品的研究和审批流程中。上扬的股价昭示了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抗衰老产品的青睐,但比起过热追捧,不如“让NMN飞一会”。
(作者系《财经》研究员)
最近,红极一时的“不老药”NMN迎来严监管。
1月19日,消息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印发《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明确在我国境内烟酰胺单核酸(NMN)不能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并要求对相关经营者进行全面排查。
该文件指出,NMN在我国未获得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许可,即在我国境内,NMN不能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
作为NMN概念股龙头,金达威在2020年7月份表示上线*NMN产品,股价也因此迎来10天8涨停,单月涨幅高达125%。
受此消息影响,1月20日,NMN概念龙头股金达威股价大跌近9%。
金达威在回复投资者问询时表示,公司Doctor’sBest品牌的NMN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行销售,所有产品跨境进口手续合法合规,产品在美国生产,执行美国膳食补充剂FDA21CFR111,117标准。一切经营及宣传符合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目前天猫、京东等跨境电商平台的跨境销售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中,并未受到平台限制。
解析君也亲自到电商平台去查看,金达威的NMN产品确实是在正常销售,售价为1299元/瓶。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规范国内NMN市场,可以让国内违规经营的小厂商退出,整治市场乱象。金达威能否借此机会来塑造品牌力,提升影响力,打造另外一个利润爆发点呢?
金达威,主要从事食品营养强化剂原料和保健食品的生产与销售,是国内食品营养强化剂龙头,全球*的辅酶Q10生产企业、六大维生素A供应商之一。
公司成立于1997年,早期的金达威主要产品为食品营养强化剂、饲料添加剂,与业内其他公司新和成、浙江医药等相比,存在业务单一、产品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后,公司通过外延并购逐步向下游保健品行业延伸。
2015-2018年先后收购或参股了Doctor’sBest、ProSupps、Zipfizz和Labrada,切入膳食营养补充剂、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领域,收购Vitatech打造中游生产加工基地,参股iHerb加码下游渠道销售。
目前,金达威已经形成了从上游原料供应到中游生产加工,再到下游渠道销售的大健康全产业链。
金达威的业务构成主要有三大类,营养保健食品、维生素A系列、辅酶Q10系列。
从收入比例来看,2020H1营养保健食品收入8.29亿元,占比51.57%,是*的收入来源;维生素A系列、辅酶Q10系列收入分别为3.76亿元、3.15亿元,占比23.41%、19.58%。
从利润比例来看,三者相差不多,各占30%左右。
分地区来看,公司的境外销售收入占比高达78.08%,境内收入占比21.92%,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辅酶Q10、维生素A产品出口占比非常大,另一方面公司收购的保健品公司主要在国外,在国外拥有较好的市场。
下面我们主要就金达威的三大业务逐一分析。
先说说营养保健食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保健品是指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国际上并没有保健品的说法,参照Euromonitor的统计口径,保健品产品分为四类:膳食补充剂、传统滋补类保健品、运动营养品、体重管理产品。
中国的保健品市场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非常快。2018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2575亿元,同比增长8.4%,成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
因为中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保健品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18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67亿人,占比11.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2.4%上升至28%。
另外,80后90后青年群体也逐渐成为保健品消费主力之一。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经常加班、熬夜导致出现各种早衰综合症,年轻人都在为“未老先衰”而焦虑担忧。根据速途研究院报告,超过一半的90后有使用保健品的习惯。
2018年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为30美元,仅为美国的1/7,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渗透率来看,我国保健品渗透率仅为20%左右,其中粘性用户仅有10%,而美国的保健品渗透率达到50%以上,日本渗透率在40%左右。
金达威拥有完整的保健品产业链,通过收购Doctor’sBest切入传统膳食营养补充剂,后者是美国知名保健品品牌公司,多个产品在亚马逊、iHerb等跨境电子商务网站销量排名靠前。通过收购Vitatech打造中游生产加工基地,参股Labrada切入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领域,收购ProSupps加码运动营养产品,收购Zipfizz聚焦80、90后年轻消费群体,参股iHerb加码下游渠道销售。
公司加强数字营销、社会化媒体等多种营销手段,品牌力不断提升,产品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放量。
从NMN产品来看,机构预测每覆盖1%的国内保健人群市场,对应的市场规模为304亿元,随着抗衰老产品未来市场不断推广,如果覆盖率达到3%,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
根据金达威三季报,报告期内美国子公司的NMN共销售24238瓶,销售收入3073万元。当然了,公司的NMN产品是7月9号才上线,也就是说这只是两个月的销量。
公司另一看点业务是辅酶Q10,辅酶Q10英文名为CoenzymeQ10,简称CoQ10,它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人体中的类维生素物质,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和细胞代谢启动剂,能够有效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促进生物体内细胞能量产生和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反应。
辅酶Q10主要应用在医药、保健食品、膳食补充、美容化妆等领域,可用于防治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急慢性肝炎、帕金森症等多种常见疾病,对心脏、肝脏和肾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被誉为“心脏的保护神”和“神奇营养素”。
早期的辅酶Q10市场基本上都被日本给垄断,在2005年之后,我国企业金达威、浙江医药、新和成陆续加入,打破垄断格局。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的辅酶Q10产国,2017-2019年产量分别为937.68吨、950.34吨、849.84吨,主要用于出口,全球市场份额超过90%。
金达威是全球*的辅酶Q10生产企业,产能达到600吨,出口规模也是国内第一,2017-2019年公司辅酶Q10业务收入分别为5.23亿元、5.22亿元和5.44亿元,基本维持稳定。
需求方面,全球辅酶Q10需求量大概在800吨左右,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美国心脑血管病人在服用“他丁”类药物时会补充适量的辅酶Q10,减轻该类药物对身体的损害;美国心脏病医师协会建议美65岁以上老人,不论是否有心脏病,都宜每天服用辅酶Q10。
实际上人体自身也能合成辅酶Q10,但随着年龄增长,合成能力会逐渐下降,而通过食物获取的辅酶Q10含量非常少,所以需要直接服用辅酶Q10。
有研究显示,当人体内辅酶Q10水平降低25%以上,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发病率会显著上升,中老年人冠心病、脑血栓、老年痴呆等会加重,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脑中风等疾病也会随之而来。当体内辅酶Q10剩余不足25%时,生命就会终止。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辅酶Q10的重要性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辅酶Q10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报告,2024年辅酶Q10全球供应链将达到1695吨,市场规模将达到13.6亿美元。
而辅酶Q10生产基数壁垒较高,市场竞争格局有望维持稳定,金达威将受益于辅酶Q10市场的持续增长。另外,因为环保政策限产和生产装置停产等原因,2019年11月辅酶Q10出口价格出现一波上涨,但目前整体还处在低位,未来仍有提价空间。
公司的另外一个业务是维生素A系列产品,维生素A是最重要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之一,能提高动物繁殖能力、促进畜体生长、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也能促进人机体生长发育,增强疾病抵抗能力。
我国的维生素A下游主要应用在饲料行业,占比80%以上,其余应用领域还包括医药、食品等。
因为行业技术壁垒较高,维生素A全球产能比较集中,主要在新和成、帝斯曼、巴斯夫、浙江医药、安迪苏和金达威6家企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2018年全球维生素A总产能为3.7万吨,需求约为2.7万吨,供需处于相对偏紧状态。
伴随着非洲猪瘟影响逐渐消退,生猪存栏持续恢复,我国猪饲料产销量均实现同比大增,这将进一步提升维生素A的需求。
另外,此前巴斯夫由于德国工厂VA及AD3质量问题,通知客户2020年三季度停止接单,之后巴斯夫表示因质量问题2020年四季度VA1000以及AD3产品供给仍然受限,看好后市VA产品价格及其对公司利润带来的增长弹性。
最后,来看一下金达威的财务情况。
从2011年上市后,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平稳增长,到了2015年有加速向上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的外延收购扩张。
2011-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78亿元增至31.92亿元,C*R为23.8%;净利润从1.32亿元增至4.51亿元,C*R为16.6%。
今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5.69亿元,同比增长11.85%,净利润7.94亿元,同比增长50.41%,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创下历史新高。
净利润大增主要是因为公司辅酶Q10销售金额大幅增长,报告期内Q10经历了多次提价,产品毛利率大幅提升,金达威该产品市占率在60%以上,受益较大。
另外,新冠疫情也促进保健品需求量的增长,公司营养保健品销售情况较好。
从盈利能力来看,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5.74%、31.52%,较去年同期的47.47%、23.14%均提升了8个百分点左右。
公司现金流较好,账面资金有8.0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入,目前公司在建项目包括年产800吨维生素A油和年产200吨维生素D3油项目,未来产能释放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公司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商誉问题,目前公司仍有5.16亿元的商誉,占总资产规模仅为10%,整体可控。
从估值来看,目前金达威市盈率(TTM)为26.79倍,处于历史中低位区。
(文章来源于:解析投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nmn概念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nmn概念股、基金收益排名一览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