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重庆交运集团
文 | 九爷
悲痛!7月3日至10日,短短的8天时间里,文娱界已经有8位名人相继离世。
他们的离去是文娱界的损失,令喜爱他们的观众、粉丝万分不舍,伤心不已。
希望看到此文的你,注意身体健康,珍惜眼前人,拥有顺遂的人生。
01.陈家林,79岁
陈家林是*导演,也是我国电视剧行业里公认的开创者和先驱者。
陈家林1943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因为喜欢表演,他12岁时就出演了电影《罗小林的决心》。
后来,为了提升自己,他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1979年,陈家林进行了转型,他成为了一名导演,他执导的首部电影《鸟岛》就获得了1979年文化部*影片奖。
紧接着,他又执导了《飞来的仙鹤》《谭嗣同》《末代皇后》等电影,拿奖拿到手软。
从1986年开始,他开始涉足电视剧领域,执导了《唐明皇》《武则天》《汉武帝》《法门寺猜想》《太平天国》《康熙王朝》等剧,深受观众的喜爱。
因为在电视剧领域的突出贡献,从2009年开始,他还担任了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的首任会长。
除了事业成功之外,陈家林的感情生活也备受外界称道。他和知名女星李建群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相亲相爱20多年。
不幸的是2020年,李建群因癌症去世,陈家林伤心不已。
如今李建群离世2年,陈家林也走了。
2022年7月9日,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发布讣告称,7月7日,陈家林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
他和李建群“团聚”了。
陈家林去世后,演艺界人士和看过他电视剧的观众纷纷发文悼念。
他的好友陈道明更是用“四个不平凡”概括了他的人生:不平凡的才华,不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作品,不平凡的男人。
02.朱俐静,40岁
朱俐静是台湾知名歌手。
朱俐静1981年出生于中国台北市,她在家中排行老三。
从4岁开始,朱俐静便接受了古典音乐训练,之后又学习了钢琴、手风琴、波浪舞。
2009年,28岁的她参加了台湾电视歌唱选秀节目《超级偶像》第三季,经过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总*,一举成名。
成名之后,朱俐静推出了专辑《存在的力量》《快乐美人鱼》,她演唱的《我会在你身边》《一千万次的泪水》等歌曲,深受歌迷的喜爱。
并且她还到大陆,参加了《直通春晚》《我是歌手谁来踢馆》等节目,歌唱实力备受大陆观众认可。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20年,朱俐静确诊了乳癌。
确诊乳癌之后,朱俐静一边低调地接受治疗,一边忍受痛苦坚持录制新专辑。
直到2021年,完成新专辑之后,朱俐静才在
2016年,朱俐静的母亲因癌症去世,老父亲深受打击,她担心老父亲得知自己患癌,会承受不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朱俐静在患癌期间,和她相恋12年的男友劈腿了,这使朱俐静一度很伤心。
好在她最后还是看开了,并且她还提前为自己准备好了身后事,将自己的银行账号密码和家里的钥匙都给了姐姐。
不幸的是,朱俐静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
2022年7月4日,朱俐静的家人发布讣告称,7月3日,朱俐静因病去世,年仅40岁。
朱俐静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歌迷纷纷留言感到惋惜,直言:“天妒英才,好可惜,希望天堂能够没有病痛!”
03.詹姆斯·肯恩,82岁
詹姆斯·肯恩是美国知名演员,一生出演了众多经典电影。
詹姆斯·肯恩194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他的父母是来自德国的犹太裔移民,在美国经营肉类生意。
在他父母的规划里,希望詹姆斯·肯恩未来能接手家族生意。
可是詹姆斯·肯恩讨厌每天和各类生肉打交道,因此他决定成为一名演员,这样就能远离家族生意。
下定决心后,詹姆斯·肯恩考入了霍夫斯特拉大学,与科波拉成为了同班同学,两人还在学校的戏剧社进行了合作。
大学毕业后,詹姆斯·肯恩又进入一家专业戏校学习表演,学成之后,他开始拍电影。
当詹姆斯·肯恩在影视界闯荡时,科波拉也成为了一名导演。
1969年,科波拉找到詹姆斯·肯恩,让他出演他执导的电影《雨族》的男一号。
1971年,科波拉再次找到詹姆斯·肯恩,让他出演电影《教父》中维托·柯里昂的长子桑尼一角。
《教父》上映后,口碑、票房双丰收,至今依旧是影史经典。凭借这部电影,詹姆斯·肯恩也成了知名演员。
在这之后,他又接连出演了《疯狂轮滑》《杀手精英》《鬼马双警》《俏佳人》等电影,演艺事业一片向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遭遇了车祸、染上了D瘾,被会计偷了钱,失去了亲人,他的演艺事业跌入了低谷。
直到1990年,凭借电影《危情十日》,他才重回*。
在这之后,他兢兢业业的拍戏,依旧深受观众的喜爱。
在今年2月,他还出席了纪念《教父》上映五十周年的活动,和一群老友重聚在一起。
那时的他,看起来气色很好。
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过去5个月时间,詹姆斯·肯恩就离开了人世。
据外媒报道,2022年7月6日晚,詹姆斯·肯恩在家中去世,享年82岁。
詹姆斯·肯恩去世后,和他合作过的演员、导演纷纷发文悼念。
科波拉说:“他的电影和他饰演的许多伟大角色,永远都不会被遗忘。”
帕西诺直言:“吉米(詹姆斯·肯恩)是我电影里的兄弟,也是我一生的朋友……他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一个杰出的导演,更是我亲爱的挚友。我会想念他的。”
04.高桥和希,60岁
高桥和希是日本知名漫画家。
高桥和希原名高桥一雅,1963年出生于东京。
在1995年之前,他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漫画作者,他创作的《斗辉鹰*》《天燃色男儿BURAY》等作品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反响。
从1995年连载《游戏王》开始,高桥和希的人生改变了。
《游戏王》漫画大受读者喜爱,改编的动画收视率也很高。
更夸张的是根据《游戏王》改编的卡牌游戏,成为世界上销量*的卡牌游戏,也成为了无数人美好的童年回忆。
凭借《游戏王》,高桥和希赚得盆满钵满。
即使2004年《游戏王》的漫画已经连载结束,高桥和希后续还能靠游戏和卡牌等年收入达到6亿日元(约3000万元人民币)。
让人没想到的是功成名就的高桥和希不幸身亡了。
据日媒报道,7月6日上午,日本警方在冲绳县名护市的安和海岸发现了一具身着浮潜装备的遗体,后确认其身份为高桥和希。
05.萧碧村,64岁
萧碧村是知名摄影师、导演。
萧碧村195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他毕业于台北复兴商工美术系。
毕业后,他在《家有仙妻》《末代皇孙》《美人鱼传说》《花木兰》《笑傲江湖》《宝莲灯》等影视剧中担任摄影师一职。
并且凭借出色的摄影能力,他在1998年获得了金钟奖*摄影灯光技术奖。
不过,后来萧碧村转型导演,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执导上,他担任了《鹿鼎记》(张檬和韩栋版)的副导演,参与执导了《大汉贤后卫子夫》《新中华英雄》《缘海情天》《倚天屠龙记》(马景涛版)等多部电视剧,并且他选择了在大陆发展。
对于自己的导演事业,萧碧村非常热爱,一忙起来,他一天能工作18小时以上。
又因为他人品好,为人亲和,他在圈内人缘很好,大家都称呼他为“大宝哥”。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突然去世了。
7月6日,萧碧村的好友黄维德发文透露了萧碧村去世的消息。
紧接着导演潘一瑞也发文悼念,潘一瑞透露萧碧村是因病去世,他还说:“萧导是我一直工作的榜样,没想到太突然了,一路走好。”
在悼念文字的最后,潘一瑞写道:世事无常,愿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06.格里高利·伊齐恩,74岁
格里高利·伊齐恩是美国知名演员,一生参与拍摄了200多部影视作品。
格里高利·伊齐恩1948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他曾在美国音乐学院剧院接受过培训。
正式进入演艺界后,一开始他只能在《霹雳娇娃》《圣巴巴拉》等剧中饰演一个小角色。
好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不仅能出演重要配角,还能出演主角。他出演的《老友记》《勇敢者》《24小时》《洛城黑帮》《林肯》《邻家女特工》《守法公民》等影视剧,深受观众的喜爱。
格里高利·伊齐恩对演艺工作非常热爱,2015年,67岁的他在参与莎士比亚戏剧的表演时,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医院治疗。
那时,很多观众以为在这之后,格里高利·伊齐恩会淡出演艺界,好好养病,安心地过晚年生活。
结果,出院后,格里高利·伊齐恩继续演话剧,拍影视剧。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2022年7月8日,这位热爱表演的演员在做一次紧急手术时,因并发症去世,享年74岁。
格里高利·伊齐恩去世后,喜爱他的观众和演艺界人士纷纷发文悼念。
其中《老友记》的导演强·卡萨在悼念文中写道:他是我有幸合作过的最有才华的演员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好人,他会被大家想念,他们对他只有爱和尊重,现在安息吧,朋友。
07.兰尼·冯·杜伦,63岁
兰尼·冯·杜伦是美国知名演员。
兰尼·冯·杜伦1958年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毕业于德州大学。
原本他想成为一名骑师,但因身高过高,最后不得不无奈放弃。
骑师梦破碎之后,在因缘巧合之下,他成为了一名演员,走上了演艺之路。
在兰尼·冯·杜伦的演艺生涯中,他出演了《温柔的怜悯》《双峰》《小鬼当家3》等影视剧,深受观众的喜爱。
2022年7月9日,外媒报道称兰尼·冯·杜伦因长期罹患疾病,7月5日在洛杉矶的家中去世,享年63岁。
08.安亚平,57岁
安亚平是*演员。
安亚平1964年出生于甘肃天水麦积区五龙乡,他从小习武,在18岁就获得了全国武术比赛大会双钩*。
因为功夫了得,他得到了香港导演杜少荣的关注,进而受邀出演电影《八百罗汉》,进入了演艺界。
进入演艺界后,安亚平出演了30多部影视剧。其中他在《三国演义》中饰演的“马超”,在《康熙王朝》中饰演的“魏东亭”,在《西游记》中饰演的“鼍龙”,在《乌龙山剿匪记》中饰演的“何山”,让观众印象深刻,深受观众的喜爱。
安亚平不仅演技好,他还有导演能力和商业头脑,他曾做导演,还开了影视公司。
让人没想到的是,7月10日传来了有关安亚平的不幸消息。
7月10日,安亚平的好友秦浩、陈奕霖在社交账号上透露了安亚平因喉癌去世的消息。
众多喜爱安亚平的观众感叹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感叹着“蜀中再无马超,世上再无魏东亭。”
安亚平老师,一路走好!
***重庆7月21日电 (陈琦、刘敏)7月21日,重庆高速集团发布消息,该集团和重庆交运控股集团在涪陵联合投资的重庆高速沥青材料研究院和沥青产业园正式投产,产业园年产能将达到10万吨,可满足4车道、400公里高速公路的沥青需求。
重庆高速集团首个沥青产业园投产。重庆高速集团供图
据介绍,目前重庆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839公里,在建里程1344公里,在道路建设和养护方面,沥青需求量非常大。以前,重庆高速公路所需沥青要从其他省市购买,质量不稳定,为此,重庆高速集团与重庆交运控股集团联合投资5000万元,以三沥高科道路材料公司为平台,在涪陵龙头港经济区建成重庆高速沥青材料研究院和沥青产业园,打造集沥青仓储、贸易、特种沥青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沥青产业链。
为推动沥青产业绿色发展,重庆高速沥青材料研究院还开展了科技科技创新工作,研发了温拌改性沥青、净味沥青、不粘轮沥青等不同类型的沥青。
“普通沥青铺设温度在160摄氏度以上,温拌沥青的施工温度可降低到130摄氏度,拌合时碳排放量可减少50%,适用于隧道路段施工。”重庆高速材料研究院技术专家王志美博士介绍,高粘沥青则具有噪音低和排水性能好等优点,在直径10厘米的路面上,倒一瓶800毫升的矿泉水到路面,水在15秒能完全排走,不产生积水,适用于雨天事故多发路段。
据了解,未来,这些新型沥青将用在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上,针对不同路段采用不同材料铺设,积极助力交通强市、交通强国建设。
7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8例(广东9例,北京4例,天津4例,上海4例,福建4例,云南4例,江西3例,内蒙古2例,浙江1例,河南1例,湖北1例,广西1例),含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天津2例,内蒙古1例,浙江1例,广东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199例(广西134例,甘肃32例,四川12例,安徽6例,广东5例,天津4例,上海4例,江西1例,重庆1例),含5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西49例,四川5例,安徽1例,广东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3例,本土病例79例(安徽27例,广东24例,内蒙古10例,上海7例,山东3例,江西2例,北京1例,江苏1例,福建1例,河南1例,海南1例,陕西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1420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70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011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964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1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425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1179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7830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46767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148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39例,其中境外输入39例,本土500例(甘肃199例,广西109例,安徽73例,河南45例,上海19例,江西13例,四川12例,吉林9例,广东9例,天津7例,山东2例,北京1例,江苏1例,浙江1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48例,其中境外输入42例,本土206例(安徽73例,江苏47例,上海33例,山东31例,陕西8例,辽宁2例,福建2例,江西2例,河南2例,广西2例,山西1例,湖北1例,广东1例,甘肃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62例(境外输入6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035例(境外输入383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463009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346561例(出院65794例,死亡9440例),***特别行政区756例(出院239例,死亡5例),台湾地区4282777例(出院13742例,死亡8224例)。
国家卫健委网站
3.3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是天灾,但也有人祸,应急管理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图源:pexels.com
导 读
回顾河南特大暴雨,反映出应急管理体制中存在部门间协作滞后、精细化决策缺失等问题。如何打破信息和数据的部门专业壁垒,因地制宜地提供解决方案,将是未来应急管理的重大课题。
相关阅读
河南特大暴雨亲历者:我是研究气候的,都没有想到……
郑州 “720” 特大暴雨:气象预警和城市应急如何响应?
撰文 | 王一苇
责编 | 冯灏
● ● ●
2022年1月,国务院灾害调查组发布《河南郑州 “7·20” 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1]
报告称,河南郑州 “7·20” 特大暴雨强度和范围突破历史记录,远超出城乡防洪排涝能力,全市城乡大面积受淹,城镇街道洼地积涝严重、河流水库洪水短时猛涨、山丘区溪流沟道大量壅水,形成特别重大自然灾害。
调查认定,这总体是天灾,但也有人祸,特别是在地铁、隧道发生了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报告指出,郑州市委市政府在气象部门已经作出预警的情况下,防范部署不足、应急响应 “严重滞后”,且应对措施不力、统一指挥缺失、缺乏有效组织动员,并存在多级瞒报死亡人数情况。报告认为,除了部分领导人缺乏责任意识、地方政府未有效领导之外,这次灾害还反映出城市应急管理体制改革部署不到位、城市发展理念偏差、预警和联动体制不健全、干部群众防灾避险自救知识不足等问题。
河南郑州 “7·20” 特大暴雨组图
此次问责之后,应急管理的下一步该怎么走?针对这一问题,《知识分子》专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滕五晓。
滕五晓长期致力于灾害应对和应急管理制度研究,他认为,河南特大暴雨反映出应急管理体制发展中存在部门间协作滞后、精细化决策缺失等问题。未来,打破信息和数据的部门专业壁垒,在应对城市风险之外构筑坚固乡村,将是应急管理的重大课题。
以下为《知识分子》对滕五晓的访谈记录,文字有精简。
1
基于同一个画面
知识分子:这次的报告指出了郑州及河南在灾害应急方面的多个薄弱环节,你如何看待这些暴露出的问题?
滕五晓:目前防灾各环节全链条暴露出的漏洞,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涉及到预防。
郑州这样级别的暴雨放到任何一个城市都是灾难性的。工程性的措施建设到什么程度,是(防)千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总是有限度的;而在管理上,我们要做好应急预案,比如上海要来台风了(可能会带来暴雨),就要先把内河的水抽出去,降低水位,一旦降水就可以快速往河道里排水。
这个过程是多部门联动的,气象部门根据气象云团预测雨量,水利部门根据预测采取措施。但预警不可能那么准确,如果排水排早了,可能会影响城市运行,这是一个精细化决策的过程。(各个部门)要做好准备,根据预报的变化采取不同措施,不能一成不变。
城市洪水的预防,不仅要看城市的边界,要放大到汇水面积(作者注:catchment area,指汇集雨水的受雨面积,雨水从此处流向河湖海)的范围来考虑排水能力。
郑州降雨一天下来几百毫米,(但)为什么地铁里会有差不多一人高的水?这就要考虑到汇水面积(作者注:地铁车站周边的汇水面积越大,市政排水管网密度越小,越容易引起地铁系统的暴雨内涝灾害)。如果设置排水设施时,只考虑一个地方下50毫米的水(作者注:中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怎么排掉,是有问题的。
第二个是灾害预警。
一些容易受灾、容易被破坏的地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城市里的每个地块是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分析。
郑州气象部门预警后,其他部门没有很好的衔接预案,比如交通部门怎么管理路面交通,地铁积水如何处理,需要详细的预案。此外,相关部门应提示民众,第一时间发布信息,除了电视和网站,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可以推送预警。当然,预警只是一个提示,没有强制性,民众自身也要有判断。
知识分子:从行政管理和各部门配合的角度看,我国城市洪水的监测和协作机制是如何运行的?
滕五晓:行政管理以区域为主,但是区域性洪水的话,光是监测市内的水文是不够的。国家层面是水利部,按照流域对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和水位的监测预警,包括防洪、引水灌溉、农田水利建设等。如在黄河流域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流域进行监测和管理;长江流域也是一样,虽然分湖北、江苏等不同区段,但信息是同步的,会研判洪峰的程度,通过水利部门与其他区域共享。地方的水利部门主管城市地表水、河道、雨水和供水管理等,例如在上海是水务局。
在2018年之前,国务院有应急办,是国务院办公厅下面的一个机构,工作以协调为主。发生灾害后,第一做信息汇总,第二协商,再一个是调度。如果有暴雨洪水,政府部门常常会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来领导,这其实是一个突发机制。2018年,国务院应急管理部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应急管理步入常态化。
应急部门实行常态的应急管理,平时做风险普查和评估,比如调查老旧房屋的脆弱性,再整合数据去做预防,提出城市防暴雨的标准,指出现有的薄弱环节。
另外,应急部门只负责给专业部门提供建议,负责执行的是专业部门。比如,水旱灾害就是应急管理的一个方面。在国家层面,水利部门的副部长也是应急管理部的副部长。应急管理是综合管理,应急委由各个专业部门组成,负责常态化的监测。比如对河道、闸口、海洋的监测,水利局和海洋局都会参与;雨量则需要气象局来监测;水灾属于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防治需要地质部门、地震局等机构;而如果爆发动物疫情,则需要卫生部门的参与。
应急部门有会商机制,沿海一些城市每年会有若干次汛期,汛前,政府会组织各个专业部门对趋势和风险做出预测。
知识分子:这样看起来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履其责,那么,薄弱环节出现在哪里?
滕五晓:多部门协同。比如,气象部门发了预警,其他部门是否意识到它们的责任,是不是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编者注:此次河南暴雨调查报告显示,应急行动与预报信息发布明显脱节。例如《郑州市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启动Ⅰ级响应的7个条件之一为“常庄水库发生重大险情”,常庄水库20日10:30开始出现“管涌”险情,但郑州市未按规定启动Ⅰ级应急响应。而直到20日16:01气象部门发布第5次红色预警,郑州市才于16:30启动I级应急响应,但也没有按预案要求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实际上此时灾难已经发生,山丘区 4 个市死亡失踪的251人中,90%以上死亡失踪时间集中在Ⅰ级应急响应启动前的13时至15时)。在应急管理中,这叫做基于同一个画面的应对,大家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但要各自去做(自己的工作)才有效果,这一点很重要。
2
*的壁垒还是专业性问题
知识分子:城市的应急管理预案应当如何做?
滕五晓:要区分不同灾害。比如针对地震,城市的脆弱区域是抗震性较差的房屋,和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而针对台风,行道树会倒伏、玻璃幕墙会碎裂、招牌会掉下来、低洼处会积水。这些都需要评估。
应急管理部门会对最重要的区域进行风险评估。现在,国家层面在做的一件事是风险普查,历史上发生过哪些灾害、遭受过哪些破坏,一是风险有哪些,二是脆弱性,全部查一遍(作者注:国务院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要求,开展台风、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和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风险调查,编制不同尺度的危险性分布和风险评估分布图 [2])。每个区域的重点也不一样,预案一层层下来,从城市到区再到街道。
除了设施的脆弱性,还有人口的脆弱性。老年人口自己无法逃跑,(民政部门)要把这些名单一一对应,一旦遇到灾害才能马上救助,这是一个不断精细化的过程。
对于特大城市而言,系统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很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系统风险)整体上会放大,带来的困难更大。
风险评估后,要做模拟分析,比如上海发生多大的台风,根据历史情况的模拟可能是什么路径,再叠加现在的城市情况分析,会影响到什么程度,要采取什么措施。做出风险地图,民众一看就知道哪个地方危险,哪个地方安全,可以判断要采取什么措施。
这是一个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过程,由政府部门主导,专家参与,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各个部门提供数据,采用会商机制。
知识分子:政府机构改革上,有哪些需要调整的部分?
滕五晓:非典之后,国家在应急管理协调上有了很大变化和进步,特别是应急管理部组建后,综合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进一步提升。当然,部门之间的壁垒仍然是客观存在的。有些部门觉得(灾害)跟他们关系不大,但是他们可能没想到实际上对他们有影响。打破这种壁垒,就需要前期在认识上有所提升,这是未来要进一步强化的。
第二个方面,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如何整合,*的壁垒还是专业性问题。比如应急管理部门统筹水务部门和气象部门的资料,不是拿过来就能用,要强调数据整合。(应急管理部门)要知道气象监测的点在哪里,监测了哪些东西。有了气象数据,还要有房屋数据、交通数据等,怎么用,怎么评价,这是未来的重大课题。
知识分子:海绵城市的建设属于应急管理范畴吗?
滕五晓:海绵城市的建设不属于应急管理,而是属于城市规划。海绵城市不是预防特大暴雨的,而是发挥综合利用雨水的功能。它的几大功能环节是渗水、蓄水、治水。城市管网排水规划在小雨、中雨的过程中能发挥快速排水的作用,而海绵城市通过渗水材料路面、空中花园等形式,更好地净化和利用雨水。常规的城市排涝是快排模式,除了少量的蒸发和下渗外,80%的雨水直接排放,海绵城市排掉的可能就是40%,另外40%可以利用起来。
但这只是在一定雨量的情况下。雨量饱和后,海绵城市也发挥不了作用。想象一块海绵吸满水以后,你再往里面浇水,它还能吸得住吸不住?它全部要流走,发挥不了作用。
遇到大暴雨,城市管网的小管要往大管里面排,大管要往特大管里排,然后再往江河排,这样的一个过程会利用到海绵城市的排水管网,以及自然状况的河道、湖泊。对城市来说,要有更多的排水装置往外河外海快速排水,要用组合性的体系做好城市的防洪排涝。
3
农村更脆弱,洪涝管理要因地制宜
知识分子:城市化建设中如何预防洪灾?
滕五晓:每年,世界经济论坛都会评估全球风险。2021年的《全球风险报告》,极端天气事件(extreme weather)在发生可能性上*,在影响程度上排在第八位 [3]。这与民众感知到的一致,是客观事实。
互联网高度发展后,任何一个地方发生问题我们都能看到,大家的感受又会比事实更强烈一些。2007年7月18日,山东济南发生过特大暴雨,短时降雨一两百毫米,造成55.92万人受灾,40人死亡 [4]。2012年,北京也有一场60年一遇的暴雨,导致79人死亡 [5]。
城市扩建,必然伴随着对自然的改造。过去有河道,有自然的渗透,即使积水也不会形成灾害,但城市化后,空间越来越复杂,地铁等地下空间导致大量雨水聚集。城市型洪水不仅仅是积水,在一个区域内,由于水库开闸放水、溃堤等,一旦形成快速的水流,它的威力就比积水更为严重。城市有高密度的人口和设施,容易受到破坏。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为了发展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利用,但同时也可能受到改造的反面影响。如何在城市改造中融合城市与自然,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是城市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日本东京,除了一些组合措施外,专门建了一条埋得非常深的地下蓄水排水工程,可以在洪灾来之前将大量主河道的水先引到里面去,再排入外河。上海也在规划建设这样一条深隧。
城市建设与水争地,但我们不能把一些重要的功能性东西挤压掉。比如河流主干道除了航运,另一个作用就是排水。如果河底淤积,排水量小,就要通过河流改造解决。郑州这次也是个很大的教训,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有盲目扩张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即使是小的排水管堵塞,水也排不掉。
高度城市化后,附加值越来越高,无疑要提升防护能力。我们把城市理解为一个生命体,婴幼儿时期的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很小,当你变成青年了,婴幼儿的呼吸系统排泄系统肯定满足不了(需求),必须同步改造,所以城市在发展过程当中,它的排水设施等各种防灾设施需要同步的建设,但是建设到什么程度肯定是有成本限制的,另外也看这个城市会有什么样的灾害,在这个基础上预防。
像河南这样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特大暴雨,当然是罕见的,但未来还会不会发生,那不知道。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还是要基于现有的标准来提升,然后发挥综合作用。基础设施防100年一遇,我要投入多少,经济上能否承受,对城市发展是否有必要,等等,都要综合考虑。
知识分子:在国内,相对于城市,农村的洪涝管理处于什么水平?
滕五晓:农村的脆弱与城市不同。我们有个说法叫城市高风险,农村无设防。城市有防汛墙等防汛设施,而村庄一般是自然状态,基础设施薄弱。第二个农村的经济也比较脆弱,人口素质、管理能力、应对能力相对都比较弱。
因此,改造农村和改造城市的思路也是不一样的。做风险普查时,要因地制宜,江河旁的村庄容易发生洪涝,山下的村庄容易遭遇泥石流,如何防护要有针对性。另外要提升管理和预警能力。我去过四川庐山发生过地震的村子,村委会建立了一些监测点,有喇叭等各种设施,如果地层位移超过一定程度,会自动报警,民众就知道去哪里疏散了。
农村面临的问题,第一是劳动力缺少。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水利工程等容易失修。另外,留守的都是儿童、老年人,民众的应对能力不强。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建设中,农村会逐渐消失,这是一个过程。但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从选址规划和建设标准角度,新的城镇建设如何远离风险。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就是,乡镇政府由于财力不足或意识不够,建设标准低,形成小城市后,基础设施承载不了未来的需求。
城市建设要超前。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提前谋划、提高标准,不能光让农民上楼,但城市的排水设施、救援设备标准不高,不能等到城市形成规模后再来改造它。
参考文献:
[1]https://www.mem.gov.cn/gk/sgcc/tbzdsgdcbg/202201/P020220121639049697767.pdf
[2]https://cn.weforum.org/press/2021/01/the-world-needs-to-wake-up-to-long-term-risks-d8cc9c12ec
[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14/content_5673424.htm
[4]http://zjrb.zjol.com.cn/html/2007-07/23/content_252784.htm
[5]http://news.163.com/special/7yuebeijingbaoyu/
制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京暴雨致79人死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北京暴雨致79人死亡、重庆交运集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