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被不少投资者视为“氮化镓”概念龙头股的海陆重工(002255,SZ)在连续获得8个涨停板后,2月27日出现跌停,报收5.50元/股。
2月13日,小米召开年度旗舰新品发布会,会上推出了小米氮化镓(GaN)充电器,成为大会亮点,也带动了“氮化镓”概念股的大幅上涨。
不过,海陆重工成为“氮化镓”概念股的原因仅是其持有江苏能华微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能华)10.23%的股权。
2月27日,海陆重工证券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
持有相关公司10.23%股份
为什么“氮化镓”概念股受到追捧?
小米官网显示,氮化镓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超强导热效率、耐高温、耐酸碱等特性,使充电器的充电功率转换比非氮化镓充电器更有优势。此前,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对《》
也就是说,5G手机、5G通信基站都具有氮化镓的应用前景。
江苏能华官网显示,公司是一家专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以氮化镓为代表的复合半导体高性能晶圆,以及用其做成的功率器件、芯片和模块的高科技公司。
对于江苏能华是否对海陆重工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2月27日,海陆重工证券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在过往财报中会列出“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的主要财务信息”,而江苏能华并未被列入其中。
据公司2018年财报,海陆重工“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只有三家,分别是Raschka Holding *、宁夏江南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集成)、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
公司:股价还是要以业绩为支撑
从2月14日起,海陆重工股价从2.75元/股连续上涨至2月26日的6.11元/股,累计涨幅达122.18%,海陆重工亦多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海陆重工*的公告称,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在满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下已逐步复产复工,正积极开展生产服务活动。
公开资料显示,海陆重工2008年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现有主营业务为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及EPC业务。
公司2019年三季报显示,海陆重工在2019年1月~9月的营业收入为18.14亿元,同比增长31.6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26万元,同比下降48.14%。同时,海陆重工预计2019年度净利润为亏损5000至亏损8000万元。
对此,海陆重工解释称,公司整体业务订单充足,经营形势良好,盈利能力较强。但由于受控股子公司江南集成经营情况下滑、应收账款回笼难度大等不利现状影响,对其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此外,存在可能因为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导致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风险警示。
据了解,海陆重工在26日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否认三连”,称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筹划中的重大事项,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利好信息;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原则的事项;暂未收到公司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和持股5%以上的股东拟在未来三个月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未来三个月公司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不进行减持公司股份的行为。
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后,2月26日、2月27日,海陆重工股价连续两日大幅波动,对此,海陆重工证券部的工作人员表示,股价还是要以业绩为支撑。
盛屯矿业2022年6月24日在上证E互动上发布消息称,截至2022年4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9.05万户,较上期(2022年3月31日)减少1076户,减幅为0.56%。
盛屯矿业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4月10日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6.99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1万~3万区间占比*,为26.77%。
有色金属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21年6月30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显著增长,区间涨幅为17.34%。2021年6月30日至2022年4月10日区间股价上涨15.98%。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4月10日,公司*总股本为28.25亿股,其中流通股本为26.84亿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1.4万股上升至1.41万股,户均流通市值11.64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盛屯矿业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4月10日,有色金属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24.92万元。其中,27.56%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1.5万~19.5万区间内,盛屯矿业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
有色金属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沪股通持股
2022年4月10日,沪股通持有盛屯矿业的股份数量为3702.23万股,占流通股本的1.37%,较上期(2022年3月31日)的3598.71万股上升2.88%。
沪股通持股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月13日丨海陆重工(002255.SZ)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75.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7.18%;基本每股收益0.1591元。
消息●
跨界五年后,海陆重工(002255.SZ)拟出清光伏资产回归锅炉主业。
9月7日,海陆重工公布,拟不低于10.25亿元出售持有的张家港海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陆新能源”)***股权。
加上去年1.9亿出售的江南集成83.60%股权,海陆重工将出清光伏资产,回笼资金12.15亿元。加上原有资金,公司现金将达20亿元,而无借款。
海陆重工2008年上市,一直为国内工业余热锅炉市占第一,不过近五年分心跨界光伏后,锅炉业务增速被老竞争对手杭锅股份超过。
目前景气度较高的石化、冶金、焦化、有色等市场都在启动危废焚烧项目,该类型项目都需要配套余热锅炉,海陆重工或欲抓住这一机遇扩张。
陆续出清光伏业务
海陆重工拟出清光伏资产。
9月7日,海陆重工公告拟出售持有的海陆新能源***股权。海陆新能源持有协高光伏、协高农业等12家公司***股权和瑞泰光伏50%股权,是海陆重工的重要光伏电站资产。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陆新能源资产总计11.43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4.07亿元,其还应向上市公司支付其他应付款5.48亿元及应付利息0.33亿元。
此次收购价包括股权价款和目标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负债,即不低于10.25亿元,按权益装机容量146.45MW计,折合收购单价不低于人民币7元/瓦。
经初步测算,海陆重工本次股权转让将产生当年投资收益约1000万元(未经审计),将计入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当年度的合并报表当期损益。
去年海陆重工以1.9亿元出售江南集成83.60%股权,江南集成主营也是光伏电站EPC业务。至此,海陆重工出清了光伏电站运营业务。
海陆重工称,本次出售光伏电站资产,可以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同时实现回笼资金,更高效聚焦主业,有助于公司集中精力强化核心业务,提高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
此前海陆重工主要从事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和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业务,在主业连续下滑后,2015年开始公司通过并购新增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业务。
2017年海陆重工耗资15.596亿收购江南集成83.60%股权,交易对方承诺2017-2019年度累计扣非净利润数不低于8.23亿元,但江南集成实际亏损13.86亿元。业绩承诺方需要补偿15.60亿元,剩余现金补偿8亿元未支付。
除了江南集成,2015年海陆重工还以6.25亿元收购格锐环境***股权,后者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固废填埋、危废处理业务,格锐环境2016-2020年净利润为0.72亿元、0.64亿元、0.47亿元、0.43亿元、0.30亿元,逐步下滑。
若光伏资产出售后,海陆重工将回笼资金12.15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账面现金5.1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06亿元,无长短期借款。
海陆重工总现金将近20亿元,若8亿补偿款收回,将达到约28亿元,公司将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原有主业扩张。
聚焦锅炉主业巩固龙头地位
亏损的光伏资产已成为海陆重工的拖累,如今出清是意料之中。
相较光伏业务,海陆重工原有主业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压力容器产品业务稳步增长,远好于并购业务。
近年来,公司原有主业迅速恢复增长,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压力容器产品业务营收分别从2016年时的5.69亿元、1.06亿元增至去年的10.97亿元、4.06亿元,增长近1倍、3倍。
但从老竞争对手杭锅股份工业锅炉业务扩张速度和盈利增长来看,海陆重工扩张还远不及杭锅股份,杭锅股份工业锅炉营收两年便增长1.5倍。
上市前,工业锅炉分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海陆重工2006年共销售工业余热锅炉366台,合计4822蒸吨,分别占工业余热锅炉市场份额的46.21%和30.42%,市场占有率第一。余热锅炉产量368台,仅次于杭锅股份。
历年年报中,海陆重工称,从主要产品余热锅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公司品种居*,工业余热锅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第一。
海陆重工称,其独创形成了独有的烟气流场技术、防磨技术、膨胀密封技术和锅炉布置技术等。其客户既包括国际*锅炉公司如福斯特惠勒(FW)、阿尔斯通(ALSTOM)、奥地利能源(AEE)等,也包括新日铁(NIPPONSTEEL)、奥钢联(VAI)等国际钢铁巨头。
不过从营收来看,2019年时杭锅股份工业锅炉营收8.72亿元,*超过海陆重工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8.36亿元的营收,去年杭锅股份合并电站、工业锅炉营收为海陆重工两倍,订单或也是如此。
在余热锅炉方面,海陆重工在焦化、石化、有色、化工等企业合作了多个项目;压力容器方面,海陆重工在由单一加工制造商向自主承揽业务的模式转变后,订单增多。公司近两年承接了包括恒力石化、浙江石化、恒逸石化、盛虹炼化等大规模民营炼化项目大型设备。
今年上半年,海陆重工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业务营收3.82亿元,同比下降12.36%。另一业务,压力容器产品营收3.49亿元,同比增170.52%。海陆重工预计2021年实现经营性销售收入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0%以上。
在出售其他业务回笼资金聚焦余热锅炉等主业后,海陆重工有望加速发力这一原有主业,巩固龙头地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海陆重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海陆重工、盛屯矿业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