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股票前景怎么样,中国能建股票最新点评

2022-07-28 22:10:45 股票 xialuotejs

中国能建股票前景怎么样



本文目录一览:




樊芝媛• 2022-04-29 09:30:24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2-2027年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2-2027年中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发展模式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2022-2027年中国工程咨询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2-2027年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2-2027年中国海洋工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交建(601800.SH)、绿地控股(600606.SH)、中国电建(601669.SH)、中国中冶(601618.SH)、中国能建(601868.SH)、上海建工(600170.SH)、陕西建工(600248.SH)、中国化学(601117.SH)、浙江建投(002761.SZ)、中国核建(601611.SH)、四川路桥(600039.SH)、安徽建工(600502.SH)等

本文核心数据: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总产值、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签订合同额、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企业数量、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目标

总产值:排名全国第九

从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总产值状况来看,2011-2021年,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总产值呈逐年递增态势。2021年,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总产值为13987.73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了8.38%,在中国31省市中排名第九。

省外完成产值:全国第二

从中国各省市工程建设行业省外产值完成情况来看,2021年,北京市以10369.92亿元的省外产值排名第二,仅次于工程建设大省江苏,占其总产值的比例达到了74.14%,省外工程建设已成为北京工程建设行业的主要市场。

签订合同额:接近4.3万亿元

从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合同签订状况来看,2011-2021年,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签订合同额及新签合同额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签订合同额为42756.93亿元,相比2020年增加了2.24%;新签合同额为19409.17亿元,与2020年基本持平。

行业企业数量:少而精

从北京市工程建设企业数量来看,2011-2021年,北京市工程建设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2021年,北京市工程建设企业数量为2518家,与2020年相比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工程建设企业数量较少,但产值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市工程建设企业相对体量较大,行业龙头汇聚。

从业人员数量:波动较大

从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来看,2011-2021年,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波动较大。2021年,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为56.25万人,相比2020年增长7.65%。

到2035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三项政策规划对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为北京市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tcl科技股吧

刚刚,面板双雄发布了史上最好的一季度业绩预告,迅速登上投资论坛热搜第一。京东方A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0亿-52亿元,同比增长782%-818%,约等于去年全年净利润。TCL科技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3.2亿元–25.5亿元,同比上升470%-520%。

京东方A预计一季度净利润超50亿元,预增约8倍

4月12日晚,京东方A公告,预计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亿-52亿元,同比增长782%-818%。

公司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进入2021年,半导体显示行业产品价格继续保持上行趋势,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需求端,远程办公、线上服务、居家娱乐等应用市场进一步扩大,IT、TV类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供给端,短期由于玻璃基板、驱动IC等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行业有效供给产出环比有所下降,半导体显示行业供需紧张进一步加剧。

此外,公司2020年依托自有的显示和传感核心技术优势,构建了向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和物联网各场景价值链延伸的事业群体系;并于下半年积极参与显示产业整合重组,成功完成产线并购,进一步完善技术和产品布局,竞争优势更加稳固。

京东方A同时发布的年报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55.53亿元,同比增长1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6亿元,同比增长162.46%;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拟对A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95.42亿元,占营收比例为6.97%。其中研发费用76.23亿元,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19.39亿元。

TCL科技一季度净利润预增约5倍

4月12日晚,TCL科技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亿元–25.5亿元,同比上升470%-上升520%。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及业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TCL华星净利润同比增长15倍,环比提升近30%。大尺寸领域,t1、t2、t6 产线满销满产,t7按计划爬坡,出货面积同比增长15%,主要尺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大尺寸业务净利润较2020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超50%。小尺寸领域,t3产线满销满产,t4柔性AMOLED产线按计划扩产,在新产线扩产固定成本显著增加的基础上,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极致运营管理,实现经营效益同比改善。公司加速中尺寸领域的IT、车载等产品和客户开拓,完善全尺寸领域的产品矩阵和业务体系。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第四季度纳入本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成为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公司收购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现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t10)60%股权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现苏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事项已完成交割,自2021 年二季度起开始为公司贡献收入和效益。

3月10日,公司发布的年报显示,本报告期内,按2019年重组后同口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6.8 亿,同比增长3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9亿,同比增长67.6%。2020年研发费用44.03亿元。

面板双雄均抛巨额定增计划

面板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产品的迭代需要巨大的资本开支。今年以来,两家龙头公司为了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均抛出了近年来最大定增计划,引发投资者“炸锅”。

1月15日晚,京东方A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24.06%的股权”、“对重庆京东方显示增资并建设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对云南创视界光电增资并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对成都京东方医院增资并建设成都京东方医院项目”、“偿还福州城投集团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按A股公司定增预案披露时点计算,该募资规模为2021年以来新高。

从募资用途看,京东方一方面巩固在大尺寸LCD面板上的优势,另一方面拟加码OLED业务。3月31日公告显示,中国证监会依法对公司提交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核准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

4月10日晚间,TCL科技也公布了120亿元的定增计划。控股子公司TCL华星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投建一条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即为TCL科技的t9项目),项目计划投资350亿元,2020年12月新成立的公司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华星”)负责t9项目的投建和运营;为顺利建设t9项目,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资不超过120亿元,其中计划将募集的90亿元投向t9项目,剩下的3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据上海证券报,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防御能力的同时,下一步,我国面板企业可再度凭借规模、效率、靠近终端客户和消费者等诸多优势,快速抢食中小尺寸市场,复制其在TV市场的成功。

公募大佬刘格菘重仓京东方A

值得注意的是,4月12日,京东方A和TCL科技均出现下跌,分别下跌2.72%和4.6%,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7.76亿和9.4亿。

此前,多只周期股发布一季报,业绩同比增速爆炸,但股价在12日集体走弱。中远海控、赣锋锂业跌超8%,三一重工、万华化学跌、紫金矿业均跌超6%。

在两只股票的股吧里,网友均认为今晚公布的一季报业绩炸裂,尤其是被称为“散户之王”的京东方A,多数网友认为大超预期。但是评论里不少网友担心业绩见光死,有网友评论“完蛋了!业绩太好了!又要跌停了”,“下一只中远海控,先拉后砸”。

实际上,今年以来,由于行业高景气度,面板产业链部分个股股价表现亮眼。京东方A累计上涨7.17%,公司最新总市值2237.5亿元。TCL科技今年上涨25.99%,最新市值1251.5亿元,股价在3月份一度又创新高。打破国外液晶玻璃基板垄断格局的彩虹股份大涨近60%,oled驱动芯片已经量产销售的中颖电子涨了32%,光学膜龙头双星新材股价涨约11%。

公募大佬刘格菘管理的5只广发系基金均重仓押注京东方A。京东方A年报显示,2020年末,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广发双擎升级混合均进入京东方A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6.87亿股。此外公开资料还显示,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多元新兴股票持有1.23亿股,广发创新升级混合持有2.27亿股,广发小盘成长混合持有2.36亿股。如果一季度持仓未变,则5只基金目前持有京东方A的市值超80亿元。

东北证券研报认为,2021年是面板龙头的业绩兑现大年。未来面板行业的周期性仍将被库存周期主导,从库存周期视角来看,本轮主动补库存从2020年10月开始计算,有望延续至2021年三季度。

中银国际指出,从行业长期趋势看,供给端无新增产能,供需格局改善,行业周期性将减弱,有助于面板龙头公司长期发展。

综合公司公告、股吧消息、上海证券报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能建股票前景如何

国电电力


是小编今年最认可的票之一, 也真是给力,从3月中的2.5元左右涨到今天中午收盘3.3元, 这种大盘下能涨30%已经属于非常难能可贵了


其他的没什么, 医美在飙升, 朗姿股份/奥园美谷涨停, 整体大盘还在调整, 我们的央企基建股之二, 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今儿也在调整, 涨涨跌跌很正常, 基建股属于今年大家一直寄予厚望, 但略微有点不堪重负的板块, 当然相比软趴趴的计算机板块, 已经算好很多了


不多废话 我们接着写写央企基建股估值系列之三, 中国建筑和中国化学


之前是2021年7月1号写的<中国建筑,万亿营收筑起几多估值>


本来还想着写写系列之四, 中国交建和中国核建, 无奈现金流不太支持, 所以央企基建股也就写到这了


言归正传




01

认识中国建筑和中国化学





中国建筑,坐标北京,2009年上市


中国建筑是我国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投资建设集团, 在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勘察设计等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建筑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在《财富》“世界 500 强”2020年榜单上位列第 18 位,在《财富》“中国 500 强”排名中连续九年位列前 3 名


房屋建筑工程营收占比6成,毛利率7.8%;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营收占比2成多,毛利率10.4%;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及勘察设计等占比接近2成;毛利率21%


房地产及勘察设计版块毛利率相比2020你那的25%略有下降, 而且房地产板块占到16%,也算上几家基建股里面相对最高的一家


境内营收占比95%, 海外5%


中国化学,坐标北京, 2010年上市


国化学是一家集研发、投资、勘察、设计、采购、建造和运营一体化的知识密集型工程建设企业,是目前行业内资质最齐全、功能最完备、业务链最完整、知识技术相对密集的工程公司,业务领域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实业和现代服务业业务,工程业绩遍布全国所有省份和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筑工程业务(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


建筑工程业务是中国化学的核心业务,涵盖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力、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


中国化学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建设的“国家队”,在基础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上具备绝对领先优势,可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在国内外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公司发挥专业优势,在产业园区、市政、交运、电力、农田水利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多元化业务


中国化学在多晶硅设计、建造方面占有主导地位,拥有高纯硅产业核心技术,国内90%以上的多晶硅工厂的设计和建造由中国化学完成


实业及新材料


聚焦于高性能纤维、特种合成橡胶、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研发,主攻己内酰胺、己二腈、气凝胶、环保可降解塑料等“卡脖子”技术,拓展新材料行业高附加值产品领域


现代服务业


公司在 2016 年成立中国化学系统内第一家以境内外工程市场及客户为服务主体的国际技术贸易类公司,依托公司现有的各板块业务,进行产业链延伸,向上为工程总承包客户提供产品包销服务,为工程项目获取提供更多助推手段,向下参与产业基地原料产成品的供需购销,支撑、服务产业需求


营收权重方面, 化学工程业务营收占比接近8成, 毛利率9.5%; 基础设施营收占比1成, 毛利率7%; 实业及新材料营收占比5%, 毛利率17%; 现代服务业和环境治理占到剩余的5%营收, 毛利率分别为5%和12%, 都不算太高


境内营收占比近8成, 海外2成多



中国建筑财报数据


2021年营收18913亿, 过去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2%, 过去10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3%, 10年涨了3.3倍的营收, 2021营收增长17%,2022Q1营收增长20%, 增长趋势良好


毛利率而言, 2021年以前中位数为11%, 2021年毛利率也是11%, 非常平稳的业绩表现


2021年自由现金流183亿, 相比2020年的212亿的近10年小高点还是有些差距的, 因为研发费用巨大(2021年达到400亿), 我们这儿的自由现金流考虑了研发费用增量部分


2021年底金融资产4712亿, 金融负债5755亿, 另有长期股权投资1008亿, 全都是大手笔,


中国化学财报数据


2021年营收1379亿, 过去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9%, 过去10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0%, 2021营收增长25%,2022Q1营收增长41%, 2022年似乎要爆发的节奏


毛利率而言, 2021年以前中位数为13%, 2021年毛利率9%,, 毛利率的趋势不是太好


2021年自由现金流8个亿,乖乖, 相比2020年的72亿实在是差的有点远呢, 2016-2020过去4年间的平均自由现金流为35亿


2021年底金融资产533亿, 金融负债163亿, 是看到的央企基建股里面唯一一家金融资产大于金融负债的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20亿




02

中国建筑和中国化学估值


对于中国建筑, 我们以2021年的自由现金流为基数, 综合过往的营收和自由现金流增长情况, 假设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为13%, 估值如下:



对于中国化学, 我们以2017-2020年四年的平均自由现金流为基数, 综合过往的营收和自由现金流增长情况, 假设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为20%,, 估值如下:




解读:


中国建筑和中华化学, 除了都是央企基建股, 似乎共同点并不多, 从营收的角度, 前者是后者的10倍多, 也不在一个体量级别上, 放在一块写主要也是为了尽快完成这个基建股系列


从基建股的性质上, 2021年和2022Q1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良好的业绩增长趋势, 2021年分别增长17%和25%, 2022Q1分别增长了20%和41%, 所以我们分别给予了13%和20%的未来预估增长率


从估值基数上, 得益于研发费用的增量效应, 中国建筑2021年的自由现金流还不错,中国化学则差了不少, 所以我们只能采用2016-2020年的平均自由现金流作为估值基数, 但很显然, 中国化学的资本结构是更好一些的, 金融资产远大于金融负债, 导致其综合资金成本也远大于中国建筑


从建筑工程本身上, 两家总体上都占到总营收的8成, 毛利率也都在8%-10%, 还是有一定可比性的, 中国化学不足之处则在于, 业绩在飞速增长, 但毛利率也在走低


综合估值下来, 中国建筑在9元附近, 而中国化学则达到了25元, 坦白而言, 中国化学是第一次写, 写下来还是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貌似股性更活跃一些, 从估值的角度潜力也稍微大一些


至于基建股的发展, 则不再赘述, 应该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走走看


连续码字, 疲态尽显, 明儿暂停一天


老规矩, 个人研判, 不做投资推荐, 欢迎加关


孔东亮, CPA

2022/5/16




中国能建股票最新点评

9月28日消息 今日中国能建A股上市,股价高开16.84%,报2.29元,开盘后该股涨幅扩大至28.57%,触发临时停牌机制,目前报2.52元,总市值达1051亿元。

9月5日晚间,葛洲坝(600068)发布公告,中国能源建设(下称“中国能建”)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事项获证监会核准,本次合并将导致葛洲坝不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并被注销。依照规定,公司已于9月2日向上交所提交股票终止上市的申请并已获受理。若上交所做出同意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将在刊登股票终止上市公告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摘牌并终止上市,主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葛洲坝终止上市后,中国能建开始实施换股。全部交易完成后,中国能建实现A+H股上市。

根据合并双方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经除息调整后的葛洲坝换股价格为每股8.69元,经除息调整后的中国能建的A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96元,本次换股吸收合并的换股比例相应确认为1:4.4337,即投资者所持有的每股葛洲坝股票可换得4.4337股中国能建本次发行的A股股票。按照上述换股比例计算,中国能建为本次合并发行的股份数量合计为116.7亿股。

中国能建因本次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中国能建原内资股将转换为A股并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本次发行后,中国能建总股本将达到416.91亿股,其中A股占比77.78%,H股占比22.22%。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能建股票前景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能建股票前景怎么样、tcl科技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