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7月27日消息 今日早间港股市场低开低走,截止午间,恒生指数跌1.51%,报20590.4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65%,报4520.57点;国企指数跌1.67%,红筹指数跌0.94%。
抗疫概念股普跌,山东新华制药跌7.37%,开拓药业跌4.83%,康希诺生物跌3.76%,歌礼制药跌1.98%。
新能源汽车股走低,理想汽车跌4.23%,据报道,理想L9交付前再出试驾事故,被曝“断轴”、主动刹车失效等问题,蔚来跌3.35%,小鹏汽车跌2.63%。
房地产及物业管理板块持续下挫,碧桂园服务跌18.66%,股价跌破20港元,碧桂园跌13.71%,拟折让约12.63%配售8.7亿股新股份,旭辉控股集团跌超11%,合景泰富集团跌7.81%,龙湖集团跌超4%,金科服务跌7.3%,融创服务、宝龙地产分别跌超8%、跌超9%。
有色金属板块走低,五矿资源跌9.06%,中国黄金国际跌超2%,万国国际矿业跌超3%。
汇景控股涨66.67%,于今日复牌,此前7月22日停牌前跌超88%,汇景控股公告称,控股股东所持3.15亿股被强制出售。
腾盛博药涨8.21%,腾盛博药公告称,美国FDA正在对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进行审核。
泡泡玛特跌近5%,股价一度跌破20港元,续创历史新低。泡泡玛特7月至今18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47%。
名创优品在香港跌逾10%,之前Blue Orca Capital发布报告称,它正在做空该公司的股票。该股势创自本月早些时候在香港上市以来的*单日跌幅。根据香港交易所公告,名创优品称Blue Orca Capital的沽空报告毫无依据,包含误导性结论和诠释。
华宝国际跌11.4%,华宝国际公告称,信丰县监察委员会决定对朱林瑶进行立案调查。
中国淀粉盈喜后倒跌14.71%,昨日公告预期中期除税前溢利显著增长不少于100%。
上交所2022年3月2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大理药业因属于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大理药业当日报收8.33元,涨跌幅为10.04%,偏离值达10.17%,换手率3.70%,振幅11.49%,成交额6529.79万元。
3月2日席位详情
榜单上出现了2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一、卖一,合计买入991.48万元,卖出422.16万元,净额为569.32万元。
买一为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该席位买入991.48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421次,实力排名第2。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通源石油(净买额5386.15万元),天迈科技(净买额4924.42万元),中捷精工(净买额-3777.74万元)等7只个股。
卖一为华泰证券营业总部(非营业场所),该席位卖出422.16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689次,实力排名第10。华泰证券营业总部(非营业场所)今日还参与了信安世纪(净买额-2677.39万元),红星发展(净买额2676.65万元),弘业股份(净买额1061.93万元)等6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I快讯,港股收盘,恒指收跌3.3%,盘中曾失守24000点,地产股、内银股、保险股集体重挫,中国恒大收跌10.24%。
港股的“请君入瓮”,超出了许多基金经理的预期。
在年初A股走跌之际,大幅拉升的港股成功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从而引出许多基金经理自信满满的逻辑:A股在2019年、2020年中,沪深300指数累计大涨73.10%,而同期的恒指仅上涨5%,A股相对港股的溢价指数已创新高。因此,2021年港股的吸引力远远大于A股,尤其是当年初两个月的港股大幅走强,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反转的可能。
更有金融机构高呼,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但是,谁也未能料到,这片“估值洼地”反令一批基金经理在今年“马失前蹄”。
港股基金在阴跌中艰难运作
11月30日,港股恒生指数盘中一度触及23503.99点,创出自2020年10月以来的13个月新低。
与此对应的是,重仓港股的内地基金经理在最近一年中损失惨重。Wind数据显示,华南地区一位网红基金经理管理的港股基金,已垫底QDII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排名,截至11月30日收盘,该网红基金经理管理的港股产品今年以来亏损达24%。
此外,另一在2020年成功实现业绩翻倍的港股基金中的顶流产品,亦未能抗住港股的这波杀跌潮,该基金今年年内亏损也达15%。
小编统计数据发现,以港股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公募基金QDII产品,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中,即便也存在一些幸运儿,但这些幸运的产品今年以来也仅处于刚刚盈利状态。
比如,华安香港精选基金就是一只主投香港股票的QDII基金产品,但在其他同类产品大幅亏损之际,该基金却实现了年内3.32%的正收益,尽管相对于许多A股基金产品而言,这的确属于微利。
不过,上述主打港股的基金产品能够实现正收益,也具有某些幸运因素。小编分析发现,根据已披露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及三季度报告,该港股基金能够实现3.32%的正收益,来自该基金去年就已重仓的港股大牛——龙源电力。
受A股市场题材炒作的影响,龙源电力实际上堪称港股市场的新能源龙头,在A股新能源股票大幅上涨之际,内地股票市场上新能源的炒作氛围也传导至港股,华安香港精选基金年初至今,在龙源电力上获得了高达96.66%的股价涨幅。
一只港股的新能源股票被基金经理买成重仓股,且被基金从年初吃到年尾,股价上涨接近翻倍,但基金年初至今的收益也仅3.32%,更是从侧面表面港股市场大幅下跌的现象——基金经理所重仓的其它大部分香港上市公司股票严重拖后腿。
年初预期画卷被现实跌没
如果说,港股QDII基金的契约明确要求基金经理需将大部分资金主投港股,此类产品因而不得不在2021年接下港股的飞刀,那么,对港股股票可投、可不投的“A股基金”,在港股投资上陷入被动,则更令基金经理颇为尴尬。
小编注意到,最近两年发行的主动权益类A股基金产品,大部分设置了港股仓位,这部分仓位可投可不投,基金契约中一般指出,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投资比例为股票资产的0%-50%。
在可投可不投的情况下,许多基金经理还是将相当比例的仓位,从A股转向了港股,这成为许多顶流基金经理今年业绩踩雷的核心因素。Wind数据显示,国内一位顶流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今年以来亏损约17%。除了该基金重仓A股消费赛道外,其在港股市场的仓位也是一大因素。
根据其披露的季报信息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该产品投资的港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高达30%。但在没有主打港股新能源的背景下,这部分港股投资在今年的市场中受到较大的市场冲击。
港股市场的连续阴跌,与A股市场的持续活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基金在A股赚钱也并非容易,但考虑到今年以来已有超过800只基金(按不同份额)的收益率超过25%,年内A股基金*收益高达120%,基金经理在港股市场的投资显然大幅逊色于A股市场。
但在今年年初,基金经理们对港股市场的想象又是另一幅画卷,相当数量的基金经理认为,A股在2019年、2020年中沪深300指数累计大涨73.10%,而同期的恒指仅上涨5%,A股相对港股的溢价指数已创新高,港股已是白马的价值洼地,因此,2021年港股的吸引力远远大于A股。
北方一位超大型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在年初就强调,从流动性看,南下资金有望持续流入港股。同时,港股盈利有望企稳回升,海外资金也有望持续流入。从市场结构看,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港股自身的行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深圳地区的一位基金经理年初也认为,“港股的估值洼地,正是布局投资的好时机。”这位基金经理当时指出,港股此前两年来的表现滞后于全球主流市场,呈现出“独立疲软”的情况,判断2021年的港股会逐步走出一波修复行情。
然而,悲剧在于港股在年初的大幅上涨更像是一个“请君入瓮”的钓鱼把戏,年初两个月的大幅上涨成为今年港股的绝唱,在昙花一现的强势行情后,港股市场开启连续阴跌,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恒生指数下跌约1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约22%,恒生科技跌幅约30%,同时期的A股大幅跑赢港股。
阴跌还会持续多久?
在2021年“请君入瓮”的港股,在2022年会否给市场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还是再一次上演超跌反弹后继续阴跌的把戏?
中金公司认为,港股目前的主要优势在与前期大幅回调提供了足够的缓冲空间,其中新经济明显低于可比市场,而老经济更是处于历史*底部。面对诸多宏观和政策变数,港股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没那么直接受损于全球增长回落以及价格压力、同时估值具有比较优势的稳健增长选择。
同时,中国香港经济稳定和发展方向明确,有利于提升港股长期吸引力和整体表现。香港政府在开发北部区域、大湾区融合、改善长期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努力有望明确香港当地的发展方向,也增强市场对于港股的信心。此外,港交所在上市制度改革和互联互通也将从中长期持续增强港股市场活力和对资金驻留的吸引力。因此,判断港股的比较优势和配置价值逐步显现。在上游压力缓解但增长持续回落的背景下,把握那些因为恐慌情绪重挫的修复机会。
而对于在港股已受过伤的基金经理而言,对港股市场的描述更多的使用了长期乐观这样的官方描述。“机会肯定存在,但港股市场可能还需要用时间来消化政策和盈利的不确定性。”华南地区一家基金公司如此表示。
券商中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恒生指数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恒生指数行情、通源石油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