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股票,口罩股票妖股排行

2022-07-28 11:56:57 证券 xialuotejs

口罩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口罩防护概念股道恩股份问鼎A股年内涨幅榜冠军。

春节以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口罩一下子成为紧缺产品,而生产口罩的上市公司也成了抢手货。延江股份、中顺洁柔、国恩股份、道恩股份、再生科技等均于春节后创下历史高点。

上市公司纷纷转产口罩

原先,口罩生产厂家主要供给国内市场,而随着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持续蔓延,海外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在国内外巨大需求的刺激下,一大批公司纷纷投入到口罩的生产链中。证券时报·粗略统计,A股涉及到口罩业务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百家,不少公司甚至跨界生产口罩。

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已“转身”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据悉,比亚迪从12个事业部的3万多名工程师中,抽调十分之一组成技术攻关团队。短短一周内就完成了口罩机的研发制造,不到30天建成了100条口罩生产线。目前,比亚迪口罩日产量已达到1500万只。除了比亚迪,广汽集团、工业富联、格力电器等企业也纷纷转产口罩。

受疫情影响,医用物资的原材料价格在春节后大幅上涨,口罩核心面料熔喷布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其价格由原来的两三万元一吨飙升至50万元以上,并一度创下近60万的天价。由于没有足够的熔喷布,许多口罩生产商面临原材料紧缺。在此背景下,广东从广州、佛山、东莞3地协调熔喷布,解决了18个市和澳门的熔喷布紧急供应。

除了口罩原料,口罩机同样也成为资本竞逐对象。一些上市公司通过改造生产线,紧急转产口罩机。经纬纺机官网20日发布消息称,经纬智能公司成功研制全自动N95高端立体口罩机后,连续与多家客户签订销售订单。为扩大口罩机产能,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经纬智能公司近日召开了口罩机扩能上量动员大会。

另一家跨界转产口罩的金太阳,早在疫情暴发初期便做出业务调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公司控股子公司金太阳精密自2020年2月开始应急研发全自动口罩生产设备并接受订单,在疫情结束,口罩设备市场需求恢复正常后,公司将对该项业务作出理性分析和判断,再行决定是否继续生产。

生产口罩机的上市公司金太阳曾因连续收获3个涨停板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此外,赢合科技、拓斯达等上市公司也纷纷跨界,盯上口罩机业务。

4只口罩概念股年内涨幅翻倍

需求的火爆引发投资者对口罩防护概念股的追捧,不含年内上市的次新股,今年以来口罩防护概念股平均涨幅为16.45%,比同期沪指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4股年内涨幅翻倍,分别是道恩股份、延江股份、泰达股份、江南高纤。

道恩股份累计涨幅261.46%排在首位,同时也是当前A股年内涨幅最高的股票。公司处于口罩产业链的上游熔喷料环节,即口罩用聚丙烯,属于口罩生产环节的源头。道恩股份作为熔喷料国标制定者,在国内市占率第一,在年初以来口罩供需两旺的行情中显著受益。疫情在海外快速扩散,熔喷料供应日趋紧张,道恩股份通过技改及新建快速提升产能,据公司4月16日互动易信息,口罩布熔喷料日产量已由135吨提升至400吨,公司已接到近千吨海外订单,涉及十余个国家。

不过在经过热炒后,口罩防护概念股出现了不同程度调整。数据显示,39股最新收盘价较年内高点回调30%以上,回调幅度最大的是延安必康,最新价较年内高点回调64.27%。

口罩业务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不一

疫情对上市公司的冲击显而易见,在口罩产能催化下,从事口罩生产的天华超净、奥美医疗、道恩股份、阳普医疗、蓝帆医疗和英科医疗均在一季度取得不俗成绩。统计显示,按照年报、快报、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11只口罩防护概念股一季度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50%以上。

净利润预计增幅最高的是欣龙控股,公司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0.4亿元至0.6亿元,同比增长10.28倍至15.92倍,主要原因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的医疗、卫生防护用品原材料无纺布市场需求增加。

延江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0.36亿元至0.39亿元,同比增长3.15倍至3.45倍。延江股份表示,当前市场上熔喷无纺布供应量有限,公司生产的熔喷无纺布在报告期内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成为本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部分公司由于口罩业务占比不大,短期内对业绩影响有限,一季度仍然面临下滑或亏损局面。如长荣股份,公司研发生产的口罩机带来了一定的业务增量,但短期内物流、人员返岗,以及跨省、跨境调试设备等方面均受影响,造成发机、验收等进度延缓,对公司一季度生产以及利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49.07%至66.04%。类似的还有卫星石化、科大智能、奥佳华、新纶科技、银宝山新等。

声明: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中石油客服电话

铁人先锋

956100开通啦!

11月22日,

与原客服热线95504不同的是,956100客服热线不仅服务成品油销售业务,后续还将服务天然气、炼油与化工(包括化工产品、润滑油、燃料油及沥青)等主要产品销售业务,逐步实现客服电话业务的集中统一运营。中国石油客服热线的统一整合,有利于优化客户沟通机制,展示中国石油良好服务形象,倾听客户心声,提升服务质量,便捷满足消费需求;也将有助于加强集团公司客户服务管理,打造产业链供应链闭环运营模式,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工作,不断建立完善客户服务标准化体系。针对原客服信息系统相对分散等问题,集团公司专门成立党组成员任组长的客服电话统一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统一整合客户服务窗口相关工作,共享运营公司作为运营主体。

2020年年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完成956100客服热线号码申请。

在成立统一整合方案编制工作小组、内外企业调研分析等系列工作后,2021年7月,完成956100客服热线上线,与原号码并行使用。

11月12日,956100客服热线正式运行,原号码停止使用。

目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已经制定客服电话统一整合实施方案,按照“一个平台,多路共享”原则,依托共享运营公司,整合客服电话资源,着力树品牌、重体验、强智能、创价值,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标准化、智能化服务,建设与世界一流企业相匹配的集团公司智能型客户服务中心。

ID:jrtt




口罩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天永智能公告,与中科新世纪签订《智能制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开展新能源锂电池、储能电池及智能装备等多方面合作。为此根据相关数据,整理出以下信息。

口罩概念股涨幅排行榜

  以下是部分龙头企业简介

  格力地产: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高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珠海市微创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医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丰炎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合资成立了珠海高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口罩等医用物资,珠海高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70%。

  欣龙控股:公司于2020年1月2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可生产用于制作口罩高效无纺熔喷过滤材料,生产用于手术服防护的SMS无纺医用防护材料。公司研究成功新型功能性抑菌口罩滤材,已逐渐投入市场。

  精功科技:公司于2020年3月12日晚间公告,控股子公司精功机器人全自动一拖二平面口罩生产线已完成口罩生产线研发、试制各项工作,形成了小批量生产制造能力。根据2020年3月10日精功机器人口罩生产线生产现场整线调试结果显示,该生产线平均每分钟可生产一次性平面口罩100-110PPM,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截至2020年3月12日,精功机器人已累计签署口罩生产线合同89台(其中,已发货7台,目前正在客户单位进行整机安装、调试),合同总金额为4187.50万元(其中,已到账设备定金2850万元)。

  银宝山新:公司于2020年2月2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开发出用于生产医用口罩或普通防护口罩的2款平面口罩生产线。

  泰达股份: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科技人造纤维材料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大口罩滤布生产企业,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生产符合美国N95级和欧洲P1、P2级标准口罩布的生产厂家。

  华软科技: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省力菲克药业有限公司拟开展生产及销售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消毒酒精等业务。力菲克药业将利用原有10万级洁净车间转产医用口罩,现已采购5条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设预计本月底前陆续形成产能,满负荷生产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产能合计约为40万片/日,医用防护口罩(符合N95标准)产能约5万片/日;力菲克药业将利用现有10万级洁净车间生产医用防护服,现已购入医用防护服生产设备,满负荷生产后产能约为3000件/日;同时,力菲克药业也将开展消毒酒精的生产。

  以上就是为读者们带来的口罩概念股涨幅排行榜的相关信息,本文是根据有关数据及近期事件所撰写分析文章,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文属于非商业性文章)




口罩股票妖股排行

5月22日,搜于特(002503)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东莞市搜于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进展的公告》,公告称截至2020年5月21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医疗用品公司共实际订购108台口罩机,目前已到货并投入生产82台。

当日,搜于特股价收跌于2.76元,相比3月9日的高点5.68元,已经腰斩有余,几乎打回成为“口罩妖股”之前的原形。

市场为什么不再给“口罩妖股”搜于特面子?

为“市值管理”口罩项目仓促起步

2月11日晚间,搜于特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东莞市搜于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当时距离武汉1月23日封城已过去20天,搜于特明显慢了好几拍。

搜于特位于东莞,与位于深圳的比亚迪近在咫尺,然而在口罩生产决策速度和推进速度方面却大相径庭。据报道,比亚迪生产的口罩在2月17日前后就已经量产出货,2月底口罩产能可达到500万只/天,如今比亚迪日产口罩达5000万只,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口罩生产商。

但是从2月12日开始,搜于特不断利用各种平台释放口罩项目的生产筹备、出口认证等积极推进信息,牢牢蹭上了口罩股这个热门概念。

2月20日晚,搜于特发布了2019年业绩预告,公司营收总额约129.6亿元,同比下降29.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2亿元,同比下降14.12%。

然而在搜于特蹭上口罩股热点的背景下,这则利空信息几乎被淹没,没有对搜于特股价构成任何压力,21日反而上涨,其后更是开启妖股模式,减持的股东也在高位套现。

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搜于特生产口罩是为了对冲业绩利空和配合股东减持的仓促决定,因为口罩股龙头泰达股份从1月20日就开始连续涨停板,搜于特可能是看到市场对医疗用品的狂热追捧之后才仓促决定投资生产口罩,以便进行“市值管理”,而不是像比亚迪那样在第一时间就看准了疫情带来的口罩商机风口。

疑似故意模糊关键信息

挖贝网早在3月5日就发表文章《这公司口罩未投产竟蹭成妖股:“蹭热点”式“市值管理”?》,文中就分析搜于特可能故意模糊投产时间和市场前景,给投资者造成误导,当时搜于特已经暴涨6个涨停板,如日中天。

2月20日,搜于特在互动平台回复提问称:公司医疗用品“预计三月中上旬可以投入生产。”

3月2日,搜于特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称,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口罩及防护服的生产工作,预计三月中旬可顺利投产。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进熔喷布生产筹备工作,目前为了应急口罩生产所需,暂时以市场采购熔喷布为主。

搜于特提供的预计投产时间从“三月中上旬”悄然改为“三月中旬”,这一字之差就意味着10天的延期投产。

但是搜于特3月3日发布的股价异动公告中却没有说明,而是言之凿凿地称:“公司未发现前期披露的信息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挖贝网当时就指出,随着国内疫情快速缓解和口罩产能急剧扩张,口罩市场价格已经出现下降趋势,此时的10天时间对于口罩生产商可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如果不尽快投产,项目收益将不及预期。实际上,此次参与爆炒搜于特的投资者可能因为这一字之差而被关在市场中进退两难。

现在来看,当时的炒作主力可能在发现搜于特生产进度滞后并疑似模糊关键信息之后,坚持再拉高了三个涨停板,成就了搜于特“妖股”之名,然后在逐级下跌中借搜于特发布的生产进展公告制造短期反弹,吸引散户争抢所谓“牛回头”,实现筹码分发,最终把大量散户套牢,自己则金蝉脱壳。

3月16日、4月2日、4月9日,搜于特先后发布了三次生产进展公告,主要内容都是描述公司订购口罩机等设备数量、到货数量、投产数量,但都非常诡异地没有提供产量数据,估计应该是产量不及投资者预期,丑媳妇不敢见公婆。

直到5月22日公告,搜于特才第一次披露目前口罩日产量为250-300万片。

在群雄并起争分夺秒的口罩市场,搜于特作为筹备长达3个多月的生产商,拿出这个产量实在不高,怪不得评论区的投资者一片骂声,A股市场连红盘都不给,更遑论涨停板了。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5月22日公告还称,口罩市场销售以政府部门收储和国内市场为主,尚未出口。

两个多月不能出口,意味着与处于上升期的国际口罩市场失之交臂,也不能享受国际市场的高利润和出口退税。

事实上,由于搜于特口罩产能滞后,对业绩贡献寥寥。4月27日,搜于特发布的2020年一季报,公司2020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13.49亿元,同比下降57.83%,服装家纺行业已披露一季报个股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7.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03.28万元,同比下降169.32%,服装家纺行业已披露一季报个股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5.07%。

可见,搜于特的基本面根本就支撑不起“口罩妖股”之名,是靠“蹭功”了得混了个名不副实。

不仅如此,搜于特忙于“蹭口罩热点”的结果是连服装家纺主业也被荒废,与同行业公司的差距急剧拉大,这是不是“偷鸡不成倒蚀把米”呢?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口罩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口罩股票、中石油客服电话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