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简介(数字货币受益第一真正龙头股)

2022-07-28 8:46:38 股票 xialuotejs

中芯国际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是中国大陆技术*进、规模*、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主要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业绩情况

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中芯国际2020上半年,公司合计收入约131.6亿元,同比增长29.4%;毛利率23.5%,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约13.9亿元,亦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倍;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57.6亿元,同比增长39.1%。详情


(截图来自于中期报告)


中芯国际人均创收、人均创利、营收总收入vs员工人数、净利润vs员工人数





董事会情况

公司董事会情况

(数据来源于wind)

高管薪酬

从wind数据中得知,公司高管薪酬*为490万元,领取人为赵海军,职务为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详情



企业集团构成


(点击可查看大图)


公司股权结构图


(天眼查)


中芯国际未来展望

今年全球宏观形势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仍将充满机遇和挑战。在近年来的改革基础上,中芯国际培养和储备了更有战斗力的管理、研发、运营和支持团队,加速创新和发展,成功开发和佈局丰富的技术平台,谨慎规划、逐步扩充产能,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产品结构。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抓住市场契机,中芯国际启动新一轮的资本开支计划,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不断成长。


本文所涉及的文字及图片由5G产业圈撰写及制作。




数字货币受益第一真正龙头股











中芯国际是外企还是国企

众所周知,过去的几年间,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是高速发展,特别是晶圆制造方面,目前已经有三大企业,进入了全球晶圆代工厂的前10名,分别是中芯国际、华虹集团、晶合集成。

而去年国内一共生产了集成电路3594亿块,同比增长37.48%,而出口集成电路3107亿个,同比增长19.59%,同时出口金额为15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1.90%。

这些数字,都是国内芯片产业高速发展的*的证明。

不过,大家在兴奋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外资们的努力,本土企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快才行。

如下图所示,这是当前国内10大晶圆厂(只说能制造芯片的企业,包括IDM,不含Fabless)的排名情况,这10大厂商是当前销量*,也是产能*,出货量*的十大晶圆制造企业,也最能代表当前的格局。

这10大企业中,有5家是外企,分别是三星、英特尔、SK海力士、TSMC、联芯。而大陆本土的企业也占5家,分别是中芯国际、华虹、华润微电子、西安微电子所、武汉新芯。

而大陆最牛的中芯国际,只能排在第3名,排在三星、英特尔之后。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销量额来看的话,这5大外资晶圆厂,占到这Top10企业销售额的70%+,本土的这5大晶圆企业,占比低于30%。

更值得大家注意的,在2016年的时候,Top10的晶圆企业中,本土企业同样是这5家,但这5家在当时的份额其实是占到44%左右,但如今低于30%了……这说明,外资企业的产能增长,其实是大于本土企业的产能增长的。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这些国际巨头们,在人才、技术、设备等上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增长速度很快,国内的很多芯片企业,经常各种被卡。

但与此同时,这些国际巨头,在大陆设的厂,都不是先进工艺,更多的都是一些成熟工艺,所以决定未来国产半导体行业的走向的,还是本土芯片企业,所以中芯国际等纯国产的芯片企业们,真的还得加油,你觉得呢?




中芯国际简介怎么样

3月30日晚间,中芯国际(688981,SH)披露2021年年报。自2020年12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以来,中芯国际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司仍录得良好的业绩表现。2021年,中芯国际营收356.31亿元,同比增长29.7%,归母净利润107.33亿元,同比增长147.7%。

作为国内*的晶圆代工厂,也是第一梯队实现FinFET量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代表着我国自主研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先进水平。因此,公司工艺制程发展方向备受瞩目。

中芯国际则表示,将有序推进成熟工艺扩产,稳步提升先进工艺业务。

视觉中国

先进工艺稳步推进

对比2020年年报“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一栏可以发现,中芯国际2021年*变化在于特色工艺。

2021年年报中,中芯国际介绍,在先进工艺方面,多个衍生平台开发按计划进行,稳步导入客户,正在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目标。

2020年年报中,中芯国际文字介绍更多的是先进工艺,当时详细介绍了第一代FinFET技术、第一代FinFET技术进阶版、第二代FinFET技术。公司第一代FinFET已经进入成熟量产阶段,第二代FinFET进入风险量产。

彼时,业界普遍期待中芯国际在梁孟松的带领下,重现“跳代”传奇,将先进工艺从14纳米发展到N+1、N+2。

然而2021年年报“在研项目情况”中,已看不到“第二代FinFET工艺技术研发”。之前的2020年年报中,“第二代FinFET工艺技术研发”已经进入风险量产,拟达到目标是批量生产。

中芯国际2020年年报截图

是已经完成研发了吗?

2020年,中芯国际共有10项在研项目,至2021年,有5项仍位列其中。另外4项——即40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工艺平台、嵌入式闪存平台工艺(eFlash)、NOR Flash存储工艺和NAND Flash存储工艺项目,年报中表示已完成研发。

也就是说,只有第二代FinFET工艺技术研发,中芯国际未提及是否完成研发,也未解释为何从在研项目中被删除。

中芯国际2021年年报截图

从时间节点上看,2020年底,美国相关部门将中芯国际及其部分子公司和联营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被列入“实体清单”后,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的规定,供应商须获得美国相关部门的出口许可后,才可以向公司供应受《出口管制条例》所管辖的物项。对专用于生产10nm及以下技术节点(包括极紫外光技术)的物项,美国相关部门会采取“推定拒绝”的审批政策进行审核。

尽管受实体清单影响,中芯国际FinFET产能仍在稳步推进。对于关键节点技术水平,中芯国际表示完成了1万5千片FinFET产能目标,风险量产和规模量产稳步推进。另外,中芯国际董事长高永岗也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及先进工艺,他表示,在持续耕耘的多元化客户和多产品平台的双储备效应下,产出边际效益得到提升。

发展特色工艺

在先进工艺稳步推进的同时,中芯国际也在致力于高质量特色工艺技术平台研发及产能布局。

公司在“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一栏中,重点强调了特色工艺技术的研发进展,认为特色工艺“成绩斐然”。55纳米BCD平台进入产品导入,55纳米及40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平台进入风险量产,0.15微米高压显示驱动进入批量生产。多种特色工艺平台研发也在稳步进行中,将按照既定研发节奏陆续交付。

中芯国际认为,随着集成电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一些通过特色工艺制造的集成电路芯片,特别在电源管理、高压驱动、微控制单元、射频、图像传感等细分领域的需求依然持续向好。特色工艺聚焦于特殊功能的实现,产品类别广泛,并能形成特色集群优势,拥有各自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趋势,被认为是“摩尔定律”之外的重要发展分支。目前,全球的行业领军企业多有特色工艺布局,并持续规划研发投入。

简而言之,“摩尔定律”之外的芯片行业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物联网、新能源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成熟工艺需求大幅增加。比如2021年,汽车行业频繁因为缺芯遭遇停产、减产,面板显示驱动也一度价格暴涨。

目前,在特色工艺领域,中芯国际陆续推出国内*进的细分市场特色工艺,与产品客户深入合作,并切实了解终端和整机行业的诉求与发展,努力满足客户需求并缓解产业链短缺。

看点:三大项目发力

中芯国际是晶圆代工厂,决定其未来业绩的是晶圆的产量和价格。比如2021年营收增长,就是靠晶圆量价齐升。2021年,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为674.7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同比增长18.4%。价格方面,平均售价则由上年4210元增至4763元。

中芯国际的未来看点,当属中芯京城、中芯东方以及深圳三大项目。在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便表示,这三大项目满载后,公司总产能将被倍增。

2021年,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为674.7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中芯国际表示,12英寸晶圆数量换算为约当8英寸晶圆是将12英寸晶圆数目乘以2.25。因此,674.7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约为299.87万片12英寸晶圆,即中芯国际2021年平均月产量为24.99万片12英寸晶圆。

2020年12月4日,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中芯控股、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和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订立合资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资企业,即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中芯国际并未说明中芯京城产能,而根据北京亦庄官方微信,对应项目总投资约497亿元,将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计划于2024年完工,建成后将达成每月约10万片12英寸晶圆产能。

网页截图

随后,2021年3月,中芯国际签订由深圳政府于2021年3月12日同意的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和深圳政府(透过深圳重投集团)(其中包括)拟以建议出资的方式经由中芯深圳进行项目发展和营运。

依照计划,中芯深圳将开展项目的发展和营运,重点生产28纳米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和提供技术服务,旨在实现最终每月约40000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预期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

2021年11月12日,中芯控股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上海海临微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设立中芯东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中芯东方规划建设月产能为10万片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聚焦于提供28纳米及以上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三大项目中,中芯京城一期10万片/月,中芯深圳新增4万片/月,中芯东方新建10万片/月,三大项目全部建成后,中芯国际将拥有24万片12英寸产能。

相比之下,中芯国际2021年月产量为24.99万片12英寸晶圆。如赵海军所言,三大项目建成后中芯国际产能将倍增。

对于三大项目进展,中芯国际表示,2022年初,上海临港新厂破土动工。京城和深圳两个项目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底前投入生产。

需要指出的是,中芯国际也坦言当前设备交付周期进一步拉长,公司在新增产能的达产时间上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推后,但公司会与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努力按既定目标交付产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芯国际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芯国际简介、数字货币受益第一真正龙头股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