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1年,中概互联遭重锤吸引了投资者大量注意力,多多少少给其它行业分散了火力,到今年开年,中概似乎有底部反转迹象,这时候,一些去年被锤、今年接着被锤的行业开始频繁被投资者“开会”,比如医药。
一、医药行业接连被锤,相关基金跌跌不休
去年的带量采购、集采先是锤仿制药,再是锤医疗器械,再接着是创新药,市场好不容易找到受集采影响比较小的方向: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较高的公司。利空又跟着来了:美国将3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未经验证清单”(其中就包括CRO龙头药明系上市公司)。
这下好了,原本的优势(海外业务占比较高)变成了劣势,受此影响,医药板块节后开盘如期大跌,首当其冲的便是CRO赛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CRO概念指数已经跌去了21个点,重仓该赛道的医药基金也是损失惨重。
万得CRO指数近一年涨跌幅表现:
(数据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2.2.9)
规模超50亿医药基金阶段业绩表现:
(数据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2.2.8;注:仅统计成立时间超1年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
可以看到,葛兰、赵蓓、吴兴武等知名医药基金经理,管理的医药基金年内跌幅都超过了15个点,个别甚至超过了20个点,这令不少持有他们的投资者感到不安,担心会不会持续低迷。
二、医药板块的主要问题在哪?
当前医药板块的低迷主要还是受集采和情绪面的悲观影响导致,而行业的长期前景其实一直没变,且估值也已经不贵了。
我们先说集采,多家机构认为经过了仿制药集采、高值耗材的集采和IVD的集采,市场的政策预期已经较为充分,市场情绪已经较为悲观,不会对投资构成太强的边际影响。同时,集采虽然会带来短期阵痛,但长期来看,将带来药品竞争格局的重构,有望加速进口药企占主导的品种的国产替代,为国内药品企业带来机会。
再说估值,一向被认为高估值的医药行业,在经历了轮番被锤后,目前估值已然不贵,甚至可以说便宜了。
以中证医药指数为例,该指数当前市盈率为29.86倍,处于近10年16.96%分位。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图上就可以直观看出,已经比2018年超半数的时间还便宜了。
中证医药指数近10年市盈率(PE-TTM)走势:
(数据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2.2.9)
不单单是中证医药,对比几个主流的医药指数,市盈率也一样处于近10年较低位置,且都相对*点跌去了一半以上的估值。
(数据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2.2.9)
三、持有医药基金的投资者该怎么办?
对多数投资者来说,继续拿着或许是当下比较合适的办法。尽管在外围消息面扰动下,医药行业短期仍可能受市场情绪影响而继续走低,但经历了去年以来大幅杀估值的阶段后,医药行业的几个积极层面凸显了其投资价值,值得被投资者重视:
1)行业增速仍在:1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大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坚持医药工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
2)政策边际影响减弱:目前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已常态化,医保支付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正在推进落地,除了医疗服务还需观察外,其他市场已充分预期;
3)很多龙头公司回调后进入性价比较高区间:部分细分板块龙头企业的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确定性高,随着年初至今的股价回调,目前已进入性价比较高区间,业绩为王。(资料Wind、德邦证券研究所,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
从行业发展层面,医药作为长牛的三大赛道之一,其价值已经在发达市场被证实过。未来老龄化提升、消费能力增强以及健康意识觉醒仍是支撑医药长牛的最关键因素,医药板块的长期配置价值依旧较高。
从市场层面,短期走势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情况灵活应对,仓位较轻的投资者,如果继续下跌,可以采取定投或逢低加仓的方式慢慢低吸;仓位已经较重的投资者,持有不动耐心等待即可。
总结
当前医药板块的下跌主要还是受集采和情绪面的影响,从估值看已经进入了较低的区间。随着市场预期充分,集采的边际效用减弱,对板块的影响也趋于越来越小,叠加行业增速仍在,部分龙头企业回调后已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以及老龄化、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健康意识觉醒,医药板块的长期配置价值依旧较高。手上持有医药基金的投资者,不妨放平心态,看淡短期波动,不要盲目“割肉”,可根据自身仓位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或简单的持有就行。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分享,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研习社
挖贝网7月7日,皖维高新(600063)近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000.00万元到98,000.00万元,上年同期47,968.71万元,同比增长91.79%到104.30%。
公告显示,业绩预告期间为2022年01月01日至2022年6月30日,预计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800.00万元到100,8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8,859.35万元到54,859.35万元,同比增长106.35%到119.41%。
报告期,面对新冠疫情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公司科学研判,*施策,充分发挥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优势,有效协调产业链上各产品的生产负荷、商品量、内外贸市场、价格政策等,坚持“什么产品赚钱多,我们就多生产销售什么”,取得了显著成效。
子公司蒙维科技充分发挥能源、资源及规模化优势,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子公司广西皖维深入推进生物质化工产业发展,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公司强化成本管控,稳步推进降本增效,企业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挖贝网资料显示,公司立足PVA产业链、做大做强主业,建成了化工、化纤、建材、新材料四大产业,形成电石—PVA—PVA纤维、膜用PVA—PVA光学薄膜、PVA—PVB—PVB胶片、废糖蜜—酒精—乙烯—醋酸乙烯—VAE/PVA、VAE—可再分散乳胶粉等五大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医药、建筑、木材加工、造纸、印刷、农业以及冶金、电子、环保等行业,成为品种最齐全、研发能力最强、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国内PVA行业龙头企业。
A股,港股,美股生物医药行业经历了一波超级大熊市,所有一级行业中,跌幅*最惨烈的,三地市场,生物医药行业都能排进前三甲。
最近生物医药行业在三地市场上都有点动静,开启了一波超跌反弹,多半不会再创新低,这个位置反弹一波,休整折腾折腾,差不多就确认底部区间,后市就可以陆续的布局。
马犇对于生物医药的机会,更多是配置,配置的第一步不是买具体的股票,而是首先配置ETF,等市场景气度彻底好转,走出底部区间,再考虑配置具体个股,做一个增强的配置。
今天来分享一下,马犇最看好的三只生物医药ETF,横跨,A股,港股,美股,其实跟踪生物医药久了,行业研究深了,就会发现,美股,港股无论是行业,还是个股,投资价值更高,当然有些时候A股的交易价值更高。
A股马犇跟踪,医疗ETF(512170),重仓股没有神药,CRO居多;
港股马犇跟踪,恒生医疗(513060),比A股医疗ETF价值更高,性价比也高,*配置价值;
美股马犇跟踪,标普生物科技LOF(161127),跟踪美股的ETF基金太少了,生物医药更是稀缺,但生物医药是创新型行业,资本,人才,市场相互成交,所以美股生物科技应该是*,但若不了解,知之甚少,则可退而求其次,港股,A股,这两者可以交易配置,可以投资配置,而前者只适合投资配置,不适合交易配置,一是溢价高,二是流动性差。
以上就是马犇的分享,对于生物医药现阶段的机会,中长期可以做投资配置,短期也可以做交易配置,投资配置自然是买买买,*的底部区间,而交易配置,则要注意节奏,低吸高抛波段。
如A股今天生物医药冲高回落,跟市场调整之后,低吸机会,就是配置和交易机会。
点击上方查看视频↑↑
市场真嗨了!
15日,大金融狂奔,沪指重返3300点,创业板指、沪深300、上证50等主要股指也创下反弹以来新高。
很多股民激动的发出感叹:牛市要来?
然而对于基民来说,又到了做艰难选择的时候了!
2022年上半年,“最惨基民”莫过于两类:一类是没买新能源的,另一类就是买了医药的。
同样是经历了一波大跌,新能源主题于4月底开始的起飞速度,简直不给基民上车的机会。
另一边,医药板块近期幅度不大的反弹下,很多医药主题基金虽有所“回血”,亏损却依旧严重。比如葛兰的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有基民晒出的*(截至6月14日)成绩单显示,仍亏超30%以上。
问题来了:以葛兰为代表的医药基金眼下到底值不值得继续拥有?面对仍亏损的主题基金,又该怎么办?别着急,本期3分钟一一帮你梳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医药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医药基金、皖维高新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