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深交所2021年10月21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联创电子因属于当日跌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联创电子当日报收17.22元,涨跌幅为-8.55%,偏离值达-8.39%,换手率4.78%,振幅10.09%,成交额8.91亿元。
10月21日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5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买二、买三、买四、卖四、卖五,合计净买入238.83万元,占该股今日总成交额的0.27%。除此之外还有斯达半导、常熟银行、良信股份等32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15家呈现机构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常熟银行,净买额为2.01亿元;17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遭净卖出*的为斯达半导,净卖额为2.91亿元。
今日龙虎榜单上出现了深股通的身影,占据了买一、卖一的位置,净卖出9.38万元,占当日成交总额的0.01%。除此之外深股通还参与到了国际医学、天音控股、良信股份等4只个股中,其中2家呈现深股通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国际医学,净买额为1.06亿元;2家呈现深股通净卖出,遭净卖出*的为天音控股,净卖额为3533.78万元。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之前发了关于白酒的概念股,现在在发一个关于啤酒的概念股!感兴趣的友友们建议收藏!!!
1、乐惠国际
公司亮点:啤酒酿造设备及无菌灌装设备两大产品体系,全球知名品牌
净利润: 0.19亿元 同比下降49.94%
宁波乐惠国际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液体食品装备的研发、生产和制造,主要产品有啤酒酿造和包装设备、饮料前处理和包装机械,以及乳品包装机械等。国内啤酒设备龙头,公司是全球少数具备啤酒厂整厂交钥匙能力的供应商之一,主要大客户有为喜力、百威英博等。
2、莱茵生物
公司亮点:全球植物提取行业的领军企业
净利润: 0.38亿元 同比增长78.44%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天然健康产品业务和建筑业务,主要产品是罗汉果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等天然植物提取物产品以及天然中草药提取物产品。公司新消费业务中的酒类产品为莱茵零界罗汉果精酿啤酒,添加罗汉果提取物,0蔗糖、0脂,目前通过莱茵生物旗下子公司优植生活对外销售。
3、兰州黄河
公司亮点:是西北地区*的啤酒及啤酒原料生产企业
净利润: -0.03亿元 同比下降139.46%
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区*的啤酒及啤酒原料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啤酒、麦芽、饮料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黄河”、“青海湖”系列啤酒和“黄河”系列麦芽等。西北地区啤酒小龙头,拥有知名品牌“黄河”,全年销量16.3万吨;新产品方面,推出了“青稞白啤”、“精酿青稞”、“高原青稞”、“青海湖α6”和“青海湖Q3”等新品
4、重庆啤酒
公司亮点:全球第三大啤酒商丹麦嘉士伯集团成员
净利润: 3.41亿元 同比增长15.33%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啤酒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山城啤酒、重庆啤酒等。在品牌组合方面,公司“国际高端品牌+本地强势品牌”的品牌组合更加强大。国际高端品牌有嘉士伯、乐堡、1664、格林堡、布鲁克林、夏日纷等,本地强势品牌有乌苏、重庆、山城、乌苏、西夏、大理、风花雪月、天目湖、京A等,能够满足消费者在不同消费场景和价格区间的消费需求。
5、燕京啤酒
公司亮点:产销量排名前列的国产啤酒生产商
净利润: 0.01亿元 同比增长100.8%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啤酒、饮用水、啤酒原料、茶饮料、酵母、饲料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公司啤酒的生产及销售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的90%以上。公司主要产品为啤酒、桶装饮用水、瓶装饮用水、九龙斋酸梅汤、燕京纳豆、饲料。
6、惠泉啤酒
公司亮点:福建省知名的啤酒*
净利润: -0.02亿元 同比增长56.8%
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啤酒。主要产品是惠泉一麦、惠泉纯生、惠泉欧骑士和惠泉鲜啤系列产品等,主要市场是福建、江西等地。惠泉欧骑士啤酒再获中国酒业协会酒类新品“青酌奖”。
分享不易,感谢点赞收藏关注,每天欢迎您回家看到第一手资料!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买卖,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联创电子(002036.SZ)在4月27日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加大与Tesla的合作,取得了四个新项目的定点,二个新项目进入量产,另外二个新项目通过客户认证,预计在2022年年中量产。蔚来ET7已经正式量产交付,其他新客户开发进展顺利。此外,公司与终端车厂蔚来、BYD等合作开发的多款高端8MADAS车载影像模组和DMS影像模组获得定点,并完成量产准备。
据了解,联创电子在车载ADAS镜头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目前在全球已经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地位;模造玻璃能力已经位居全球同行前列。4月25日,联创电子发布21年年报及22年一季报,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8%,首超百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33%。
在调研中,联创电子介绍,21年公司车载镜头及车载影像模组业务增速迅猛,同比增长615.39%,并且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发展势头良好。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与Tesla的合作,取得了四个新项目的定点,二个新项目进入量产,另外二个新项目通过客户认证,预计在2022年年中量产。此外,公司与终端车厂蔚来、BYD等合作开发的多款高端8MADAS车载影像模组和DMS影像模组获得定点,并完成量产准备,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后续产能有望持续释放。
联创电子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0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10.90%,光学业务同比增长103.79%。其中光学高清广角镜头和高清广角影像模组领域同比增长51.21%,光学车载镜头及模组业务同比增长1042.85%。关于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订单方面的进展,联创电子表示,蔚来ET7已经正式量产交付,其他新客户开发进展顺利。
开源证券称,联创电子在广角光学领域依托GoPro切入大疆供应链并在2021年实现出货量快速提升,成为警用执法仪公司AXON*供应商,并与华为在多领域合作。车载光学领域,公司获得四个特斯拉新项目定点并逐步量产,与英伟达等芯片公司,国际Tier1供应商,华为、百度等本土产业链供应商,和蔚来、比亚迪等知名车厂广泛合作。产品从镜头向价值量更高的模组延伸,卡位摄像头升级必备的高端产品。产能端,目前公司已经布局2400万颗汽车光学镜头及600万颗影像模组产业化项目,并计划于2025年底前形成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各5000万颗的生产能力,有望完美承接市场需求实现业绩腾飞。
有投资者注意到联创的研发费用增长了一倍多,对此,联创在调研中回应,最主要是车载光学项目的研发费用。公司去年在研的车载光学项目200多个,都是在为未来3-5年的产品在打基础,车载光学产品一旦定点成功,基本可以保证5-8年的稳定供货,但前期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触控业务和手机光学,这两块业务更多的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具体调研内容
一、联创电子2021年年报情况介绍:
1、整体情况: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8%,首超百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33%。
2、分结构看:公司主业收入增长良好,触控显示业务同比增长92.10%,公司核心光学业务发展顺利,光学业务同比增长70.58%。其中,光学高清广角镜头和高清广角影像模组同比增长81.63%。公司不断加强与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对GoPro、大疆、影石、AXON等知名客户保持良好出货。
1)车载镜头及车载影像模组业务增速迅猛,同比增长615.39%,并且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发展势头良好。公司与国际知名智能驾驶方案平台商Mobileye、Nvidia、Aurora、华为、等开展战略合作,持续发力汽车*辅助安全驾驶、智能座舱镜头的开发。与Valeo、Magna、Aptiv、Mcnex等国际知名汽车电子厂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车载系列镜头正在放量。报告期内,加大与Tesla的合作,取得了四个新项目的定点,二个新项目进入量产,另外二个新项目通过客户认证,预计在2022年年中量产。报告期内,公司车载光学业务从镜头端延伸到车载影像模组,与终端车厂蔚来、BYD等合作开发的多款高端8MADAS车载影像模组和DMS影像模组获得定点,并完成量产准备,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后续产能有望持续释放。
2)手机镜头和手机影像模组同比增长59.38%。公司继续保持与华勤、闻泰、龙旗等重要的手机ODM客户的合作,加强服务于中兴、联想、三星等品牌手机客户,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受市场不达预期、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尚需提升。公司后期将持续加强市场开拓、生产精细化管理等环节,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联创电子一季度财报情况介绍:
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20.0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10.90%。
分结构看:公司Q1光学业务同比增长103.79%。其中,光学高清广角镜头和高清广角影像模组领域同比增长51.21%,GoPro、大疆、影石、AXON等知名客户业保持良好出货,加强与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与华为在智能监控和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为大疆客户在航拍、智能避障开发的多个产品线已大批量产出货。光学车载镜头及模组业务同比增长1042.85%,公司与国内外知名智能驾驶方案平台商Mobileye、Nvidia、华为、Aurora等开展战略合作,持续发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载镜头的开发,8MADAS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研发成功并获得客户认可。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电子厂和新能源车厂合作开发的多款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分别被Valeo、Magna、Aptiv、比亚迪、零跑等知名客户定点签约。公司继续服务于中兴、联想、三星等品牌手机客户,还具有华勤、闻泰、龙旗等重要的手机ODM客户,手机镜头和手机影像模组的出货量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光学手机镜头和手机影像模组同比增长99.84%。
三、问答环节
问:公司怎么看待adas镜头这块SY未来的竞争?如何评价联创及SY在模造玻璃方面的竞争力?
答:公司在车载ADAS镜头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目前在全球已经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地位;模造玻璃能力已经位居全球同行前列。
问:现在公司的车载镜头的主要客户进展?
答:加大与Tesla的合作,取得了四个新项目的定点,二个新项目进入量产,另外二个新项目通过客户认证,预计在2022年年中量产。公司继续深化了与Mobileye、Nvidia等国际知名*汽车辅助安全驾驶方案公司的战略合作,扩大车载镜头在国外知名汽车电子厂商Valeo、Conti、Aptiv、ZF、Magna等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也重视与地平线、华为、百度等国内*汽车辅助安全驾驶方案公司的合作,扩大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在蔚来、比亚迪等国内知名终端车厂的合作。
问:公司与合肥政府合作的车载光学产业园项目的产品全部都是ADAS吗?和车企的定点也全都是ADAS吗?
答:公司与合肥政府合作的车载光学产业园项目主要是车载ADAS镜头+模组产线,我们的定点的产品大部分都是车载ADAS镜头+模组。
问: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订单方面的进展?
答:蔚来ET7已经正式量产交付,其他新客户开发进展顺利。
问:公司毛利率下降比较明显,是因为手机光学吗?
答: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触控业务和手机光学,这两块业务更多的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问:未来终端的布局?
答:智能终端主要是给传音代工,除了代工费和政府补贴,他们的手机会用我们的部件,包括镜头、玻璃、面板。
问:除Mobileye、英伟达等方案商,新的平台方案有无合作?
答:还有很多。
问:整体订单情况,是以8MADAS镜头为主么?以后什么镜头产品占比多?
答:2M、5M、8M都有,预计2023年以后8M镜头的占比会大幅提升。
问:手机光学转ar、vr设备不用更换嘛?
答:通过一些设备改进可以达到要求。技术路径不一定相同,但一部分是通用的,我们有相关的技术积累。
问:为什么研发费用增长了一倍多?
答:最主要是车载光学项目的研发费用。公司去年在研的车载光学项目200多个。我们去年很多研发费用都是在为未来3-5年的产品在打基础,车载光学产品一旦定点成功,基本可以保证5-8年的稳定供货,但前期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问:专利是外购的吗?
答:专利都是自主的。
问:公司给蔚来提供模组还是镜头?
答:镜头+模组。
问:国外的大客户,如特斯拉、英伟达,公司与他们的合作进展如何?
答:Mobileye在2M以上的ADAS镜头里只有两个最主要的镜头供应商,公司是其中之一;英伟达目前的车载镜头战略合作伙伴只有联创电子一家。其中,给Mobileye供货必须要经过方案验证;英伟达是开源,镜头可以由整车厂自选,如果让英伟达推荐,英伟达方面对只会推荐联创电子的镜头,因为我们的产品性能经过标定,安全系数*。公司在2017年进入特斯拉产业链,目前已成为特斯拉重要的镜头供应商。
问:员工持股的公告已经发布,实施的*进展如何?
答:具体进展情况
问:公司车载领域产能是有瓶颈吗?
答:没有,合肥车载项目二期的新厂房已经在建,基本上可以满足未来的产能需求。
问:模造玻璃的产能大概情况是?
答:去年年底已经扩到4kk/月。
问: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可以做到多大的规模?
答:公司管理层将继续全力以赴,努力提高盈利能力。
[免责申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来源于企业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文字略有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原始纪录以及更多信息请参考企业相关公告。
这一卡脖子的细分领域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赛微电子(300456)今日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赛莱克斯微系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赛莱克斯北京”)代工制造的BAW滤波器通过了客户验证。据悉,该客户已同步签署试产订单,赛莱克斯北京启动首批BAW滤波器8英寸晶圆的小批量试生产。这也意味着,国内厂商目前逐步切入射频前端中价值量*的细分领域,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在BAW滤波器领域,国际巨头博通占有90%市场,国内需求端一直处于“卡脖子”状态。受此利好刺激,赛微电子今日盘中一度冲高15%。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赛微电子外,麦捷科技(300319)等国内厂商同样在推进BAW滤波器项目。随着未来陆续实现量产,国内厂商有望破除日美厂商垄断,分享行业蛋糕实现业绩爆发。
去年即为量产铺路
BAW滤波器(Bulk Acoustic Wave),即带谐振腔体声波滤波器,包括BAWSMR-固体安装谐振器和FBAR-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可以说,BAW滤波器是射频前端价值量*的细分领域,可谓射频前端领域金字塔顶端。
赛微电子公告透露,赛莱克斯北京代工制造的某款 BAW通过了客户验证,经过对该批次 BAW滤波器进行频段抑制、带内插损、电压驻波比等性能测试及高加速温湿度应力、高低温贮存寿命、机械及跌落冲击等可靠性验证,性能、良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要求,与国际射频巨头厂商的同类别产品指标相当。目前,该客户已同步签署试产订单,赛莱克斯北京启动首批BAW滤波器8英寸晶圆的小批量试生产。
资料显示,赛莱克斯北京是由赛微电子全资子公司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8英寸MEMS国际代工线项目公司。赛微电子方面持股70%,另外30%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据了解,赛莱克斯北京主要从事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的缩写,即微电子机械系统,简称为微机电系统)的生产代工业务。
回溯过去,赛微电子在去年便为BAW滤波器量产铺路。去年8月13日,赛莱克斯北京便与怡格敏思、武汉敏声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决定在“射频滤波器芯片”的 8 英寸晶圆代工领域合作投资,共同建设能够满足射频滤波器芯片代工制造需求的定制化专用产能。
赛微电子董事长杨云春在今年业绩会上也曾表示,BAW 及 FBAR 滤波器处于工艺开发及验证阶段,几款产品的开发验证都在进行中,预计今年陆续能出来。
市场被日美系厂商垄断
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全球手机端滤波器市场规模有望在2024年达到128.3亿美元,而应用于物联网设备的滤波器市场占比将会从2018年的10%增长至2024年的30%,相应的市场规模也将从 2018年的8.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55.0亿美元。合计来看,全球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在2024年预计达183.3亿美元。而在国内市场,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也有望将从2019年的26.1亿美元上升至2024 年的56.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16.8%。
值得注意的是,滤波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日美系厂商凭借先进技术形成垄断和壁垒,尤其在BAW滤波器领域,龙头公司博通的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90%。“滤波器国产化整体进程仍处于初步阶段,国内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领先厂商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滤波器产业的发展尚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大量需求仍依赖进口,”某行业内上市公司人士告诉
目前,能够涉足这一领域的国内厂商并不多。除了赛微电子和麦捷科技外,主要有中电55所、中电26所、天津诺思、*通信以及中科汉天下等玩家。
其中,麦捷科技一直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该公司在2021年与成功研发国内首颗可量产的Full B41 BAW滤波器的华芯无线团队达成合作,成立“麦捷瑞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 BAW 滤波器的研发与生产,麦捷科技出资55%。在今年业绩交流会上,该公司方面也表示目前BAW滤波器项目进展顺利。
方正证券一份研报预计,目前已有滤波器产线实现初步量产的厂商将在技术迭代中占据优势,有望领先其他厂商实现对中高端滤波器产品的技术突破,逐步缩小与美日厂商的差距。未来,随着产品在终端客户侧的验证导入,业绩有望率先实现爆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联创电子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联创电子股吧、重庆啤酒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