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据报道,截至1月25日收盘,503家A股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占A股公司总数的12.08%,其中不少是2020年上市的次新股。随着A股全面注册制,破发股会越来越多,因为中小盘股的估值水平会持续下调。目前中小盘股20倍市盈率可能会被当作安全边际很高,未来可能10倍的中小盘股也无人问津。
现在的A股市场多少让人有些看不太懂,在上证指数不断创出新高的时候,却有500多家公司跌破发行价,同时交易所还暂停了500ETF基金的融券卖空,原因是累计卖空余额已经超过了可以交易的基金份额的75%。一边是优质蓝筹股的抱团取暖,一边是小盘股的泥沙俱下;一边是部分投资者感慨,现在的钱真是太好赚了,一边是部分投资者看着大盘天天涨,自己却天天亏钱。有人不禁要问:现在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
在本栏看来,随着A股市场更为成熟,蓝筹股的上涨和小盘股的下跌还将继续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大盘股由于公司风险小、业绩回报好,大资金会越来越倾向于买入并持有优质蓝筹股,而小盘股由于爆雷风险大、业绩不稳定,虽然有极少数的个股能够最终成长为优质蓝筹股,但是它们的占比太小,不足以弥补整个小盘股板块的风险隐患,所以现在的股价破发只是第一步,未来不排除出现发行困难、发行价格也越来越低的可能。
对于存量的小盘股,大股东也会不遗余力地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减持股份,并且不排除通过一些策划类的手段进行结构化减持、花式减持、刻意被动减持,这些都是股市成熟的阵痛,今后的股票价格将由概念驱动向业绩驱动转型,好公司的股价会越来越贵,而业绩不好的公司最终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退市。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认为现在的优质蓝筹股短期涨幅太大,不敢追涨,也没有能力去研发新的优质蓝筹股,那么可以选择买入公募基金并长期持有,让基金经理去动脑筋,投资者只要享受投资回报就好。
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打新盛宴可能也会在不久的将来结束,不排除有小盘新股上市即破发的可能性,而且一旦二级市场承接乏力,不排除出现短期大面积的新股破发,那时候发行人会不断调低发行价格,并鼓励基石投资者认购新股,那时候新股的光环将会褪去,老股的估值水平将会超过新股,这些变化都要投资者做好思想准备,未来的投机炒作风险将会远远大于机会,所以不仅仅是散户投机者不好赚钱,游资等大型投机者也会因为流动性的问题,要么放弃坐庄,要么只能火中取栗,未来价值投资终将成为中流砥柱。本栏认为,散户投资者自己炒股的成绩大概率跑不赢公募基金,或许股民转化为基民会是明智之选。周科竞
2月27日晚间,德邦股份(603056.SH)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德邦控股正在筹划与股权结构变动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2月28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此次德邦突然停牌,引发外界的猜疑和讨论。
实际上,在此次停牌之前,德邦股份曾传出将被收购的消息。而此次停牌是否与传闻收购一事有关?2月28日,红星资本局致电德邦快递相关负责人,德邦方面表示:以后续公告为准。
德邦股份公告
股票提前涨停
投资者质疑:“内幕消息?”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停牌之前,上周五(2月25日)德邦就提前涨停。德邦股份自2月22日(上周二)开始,股价就呈现了连续上涨趋势。2月25日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德邦股份开盘高开报12.1元/股,之后继续上涨报12.66元/股,封上涨停板。
“停牌前三天,交易量明显不正常”、“提前泄露了消息?”有投资者质疑存内幕交易。
德邦股份股吧里投资者讨论
而对于此次停牌,早在1月份就有消息传出,德邦将被收购,而此次停牌更是引发了市场的讨论。
德邦快递成立于1996年,以快运业务起家。德邦以大件快递为切入点,率先推出3.60特惠件、标准快递等产品,并*提出“大件快递”概念,被称为“大件快递创领者”。
与快递行业相比,快运企业承接了快递企业运力无法满足的大件商品,由于货品量无法装满整车,被视为“腰部市场”。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国内快运网络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加速成长,预计2020至2025年的货量增速为31.5%,增速较2015-2020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且整体的快运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5万亿增至2025年的2万亿,年复合增速超15%。
作为快运行业“老兵”,德邦的快运业务是传统强项。但近年来,大件运输领域竞争加大让德邦业绩承压。
根据德邦2021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快递业务上半年快递业务收入91.6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已提升至61.58%,而德邦快运2021年上半年业务收入52.8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35.46%。
今年1月份,德邦快递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报,公司2021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减少 37,813万元到 49,100万元,同比减少67.00%到87.00%。
德邦方面称,业绩预减主要受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策略调整影响。外部环境方面,宏观环境整体景气度有所下降以及大件运输领域竞争加剧使得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且全年油价处于高位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快递巨头“跨界”快运
大件运输领域竞争加剧
近年来快递巨头们在加速布局快运业务。快运市场的厮杀和竞争也日趋激烈。
纵观2021年,国内快递市场上的头部快运企业动作频频。
此前2021年10月,百世集团(BEST.N)以约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国内快递业务转让给极兔,快递业务转让后,百世集团将集中力量推动供应链、快运、国际业务的深度融合。
2021年11月,安能物流(9956.HK)也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被称为“港股快运第一股”。
2021年12月,中通快运完成超3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后,将进一步加大信息系统研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速专业人才梯队搭建,巩固扩大良好发展态势。此前,中通快运于2018年6月和2020年5月分别完成A轮和A+轮融资,投资总额超1亿美元。
招商银行研究院分析,快递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确定,龙头快递公司出于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而布局与快递票重、运输性质相近的快运领域。此外, 大件电商渗透率提升、供应链大包裹的新机遇也吸引快递公司入局。
面对当前快运行业的变化莫测、跨界玩家不断追赶的背景下,德邦将如何探索自己的生存逻辑?传闻被收购一事是否属实?对此,红星资本局将持续关注。
红星新闻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原标题:突发!超级巨无霸暴跌900亿,近1000万手卖单排队逃跑!上市3天2跌停,公司紧急回应:跌破发行价要采取行动!)
今日早盘,A股延续昨日强势继续上攻,各主要股指均高开高走,上证指数收复3500点整数,创业板指开盘即站上3300点。
盘面上,有机硅,供气供热、锂电池、黄金等板块涨幅居前,军工、保险、家用电器、文教休闲等板块跌幅居前。北上资金净流入52.6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巨无霸”中国电信(601728)A股上市,在上市第一天大涨35%,随后2天连续跌停。两日跌停下,中国电信市值蒸发超900亿元。截至午间收盘,报4.95元/股,跌停板上994万手封单封死跌停,近50亿资金等待出逃。目前中国电信总市值4521亿。
根据中国新闻网,中国电信投资者关系部门徐先生表示,公司一直在关注着股价走势,其实上市当天表现还不错,刚刚我们发了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公司的经营没有任何问题,和过去同期相比是增长趋势。中国电信方面称,市场行为是无法预测的,买卖行为由市场决定。公司方面对于股价非常关注,一方面有“绿鞋机制”,如果股价跌破发行价会采取行动,此外我们也有一系列稳定A股股价的预案举措,如大股东增持、股份回购预案等。
事实上,如果明天再度跌停,中国电信就将跌破发行价。
另外,今日光伏板块大涨,隆基股份涨超6%,东方盛虹、协鑫集成等多股涨停,晶澳科技冲涨停,福莱特、阳光电源、通威股份等多股大涨
锂电板块再创历史新高
锂电板块今日连续第5日上涨,早盘板块指数一度放量飙升逾3%,再创历史新高。科隆股份20%涨停,壹石通、华自科技、诺力股份等亦涨停或涨超10%。在锂电板块强势的带动下,氟概念、钴金属、稀土永磁等新能源车上游产业链集体大涨。
在政策的持续大力支持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攀升,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7.8万辆,同比增长2倍,超过2020年全年136.7万辆的水平,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销量占生产企业新车销量的比重达到10.0%,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
由于上半年新能源车销售的火爆,市场机构纷纷上调今年全年新能源车销售预期,其中中信证券、川财证券、万联证券和乘联会将全年产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中汽协也将全年目标从180万辆上调至240万辆。
整车需求的高速增长打开了锂电池的需求空间,市场多家机构预计,至2025年全球锂电池总出货量有望达到约1135.40GWh,年复合增长率在35%左右。
上市公司的业绩,也直接反映出了行业的超高景气度。今日,天赐材料公告,预计前三季度盈利14亿元-16亿元,同比增长170.08%—208.66%。天赐材料表示,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解液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销量及价格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产品原材料自产率提升,毛利率提升。天赐材料早盘涨停并创历史新高。
中信证券指出,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兼具上游化工行业的周期属性和下游制造业的长期降本诉求。短期需求爆发、供需错配下,未来1年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各环节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长期来看,看好产业链适度延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率先扩产深度绑定下游客户的一体化龙头公司穿越周期持续成长。
军工股逆势下跌
集采本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政策,但由于华北制药断供集采,被推上风口浪尖,股价大幅下跌。另外,此前医药股龙头恒瑞医药公布的半年报业绩,净利润同比仅微增加0.21%,这是恒瑞医药十年多来*出现利润增长停滞的情况。恒瑞医药在半年报中提到,自2018年以来,公司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平均降幅72.6%,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压力,恒瑞医药股价因此自高点也重挫逾50%,这使得集采在A股市场成为偏利空的负面词语。
近日,陆军装备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提出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
消息一出,引发市场热议,认为军品可能也要进集采了。有着医药集采的“前车之鉴”,军品倘若未来也进集采,产品总体降价或成为必然,这将对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受此影响,昨日还在攻城拔寨创多年新高的军工板块涨势戛然而止,早盘逆势低开,板块指数一度放量大跌逾2%,新研股份、安达维尔、中光防雷等多股重挫超10%。
虽然市场对军品集采持偏悲观的态度,但不少机构反而认为这是逢低介入的良机。中金公司表示,“降价”不是目的,只是在订单激增的情况下,需求和供给方之间新的平衡。公告中也明确提到“以高质量为前提的低成本”,所以对于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讲,降价不是风险。“降价”的前提是“大批量”,通过量的增长和规模效应,可以消化掉降价的影响。此次“降价”新闻更多还是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对行业实质影响有限,出现回调就是上车机会。
国盛证券认为,军品降价是客观存在的,某些大类军品放量集采降价也是在预期之中,关键是看企业在军工产业链上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及卡位,是否拥有成本转移能力,以至于不受降价影响。受降价影响比较大的企业是:竞争力差( 如渠道型企业)或者竞争格局差的企业,而且依赖于单一型号单一客户的企业影响或较严重。他们会受到下游的成本转移但是又不具备向上游压价的能力。而拥有备核心竞争力和卡位的企业更能充分享受到未来军品订单高增长的红利。
(
随着新股破发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使得新股申购不再变得炙手可热。甚至一些中了签的投资者最后都选择了放弃缴款。那么,如果很不幸中了一只上市后就破发的新股,而且也没有放弃缴款,在破发之后是否还能长期持有呢?
新股破发后还能持有吗?
新股破发后能否长期持有,得看新股为什么会破发。新股破发的主要原因,无非两个。
一个就是整个股市表现低迷,人气不高,愿意去买新股的投资者少。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大部分股票都在跌,股市的赚钱效应非常不好,此时自然也会降低投资者追捧新股的热情。如果新股的质量一般或者发行量过大,就比较容易破发。
另一个就是新股的质量太差或性价比不高。新股的质量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并未所有股票能上市的公司都是好公司,也有不少比较差的存在,这种情况在注册下表现得更为明显。
有些股票上市的公司虽然基本面情况还行,但因为发行的价格太高,性价比低,也会比较容易出现破发。
以上两个原因如果叠加在一起,出现破发的概率就更大了。
首先,如果新股是因为市场低迷的原因导致的破发,只要新股的质量没有太大问题,长期持有就没有太大问题。
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很多优质的股票会被错杀,新股也不例外,这是市场调节的一个弊端。不过真正的好股票能被错杀一时,不可能被错杀一世,其价格总有回归到其价值之上的时候。
另外,在股市低迷的时候,也正是股票估值较低的时候,只要股票本身没什么问题,等到市场回暖,大概率都能涨回去。
而如果是因为新股质量差或发行价格过高造成的破发,那就不太好说了。因为一只新股的质量差,仅仅是从当前来看的。而一只股票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
很多在初创期或成长期的公司,基本面情况可能看起来不是那么好,可如果未来能发展得好,也能从独角兽变成巨无霸。若是这类公司的股票,即便破发,未来仍然有机会涨回去,甚至获得丰厚的回报。
高价发行的新股也是如此。虽然当前看来股票的价格过高,性价比低,但未来公司只要能成长起来,股价未必就不能更高。
当然,一家公司未来是否发展得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便是公司自己都可能难以预料未来会怎样。而且处在初创期或成长期的公司最终能成为屹立不倒的公司只有很少数,所以想要从众多公司中找出这少数几家公司,不仅要有独到的慧眼,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
所以,对于这种质量差或性价比低的破发新股,与其去等一个不确定性的未来,还不如趁早认赔出局,去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股票跌破发行价意味着什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股票跌破发行价意味着什么、德邦股份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