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本报告由大连估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完整报告参考公司官方公号:估股)
报告完整目录: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05月12日成立,地处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在浙江、江苏、安徽、香港、泰国等地拥有多家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光伏胶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光伏胶膜龙头企业。公司当前内销外销比例大致在8:2,仍然以国内市场为主。
公司以热熔网膜起家,创始人林建华是化工机械专业出身,1994年自主研发聚酰胺热熔网膜,打破日本垄断。2003年杭州福斯特成立,主营热熔胶网膜产销并实现国产替代,公司通过自主焊接生产设备和研制配方,成功研发EVA太阳能电池胶膜,并且达到*水平(曾一度被国外大厂胜邦、三井化学、普利司通、ETIMEX四家公司垄断,2008年,福斯特超过普利司通和ETIMEX挤入前三),正式进军光伏行业,一度成为全球*的光伏胶膜供应商,在此阶段积累了丰富的配方研发经验、工艺设计和设备制造能力。
之后公司持续打破了外国企业的垄断,跟进行业的发展,陆续推出白色EVA、POE等高端产品,2014年公司上交所上市,现如今公司主营业务仍然集中在光伏封装材料领域(主要为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市占率稳居胶膜行业第一梯队之首。
2015 年,基于已有膜类材料开发生产经验,公司切入电子膜类材料领域,开始布局感光干膜,推动国产化,已经形成光伏+电子+锂电池材料的多元化业务布局。2020年公司白色POE胶膜渗透率提升,感光胶膜有大客户突破,新材料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公司业绩构成来看,无论收入还是毛利,光伏胶膜具有*的主导地位,占比近九成,近年占比越来越高主要由于国内光伏装机量的上升,带动光伏胶膜和背板的需求持续上升。其他业务主要为太阳能发电系统业务和电子材料(感光干膜与 FCCL和软包锂电池用铝塑复合膜,属于技术向更为高端领域发展的衍生产品)等,占比较小。综上,以下分析主要对公司光伏胶膜材料业务进行重点介绍。
主营业务分析
光伏发电,即常见的成片太阳能发电板(光伏发电站),处于光伏产业链的终端。在此之前,首先要先利用硅料制成硅片,然后硅片制成光伏电池,但由于光伏发电站都是在户外,环境比较恶劣,加上光伏电池本身易损坏,必须要加各种组件将光伏电池封装保护起来后,才能用于最终的发电,目前晶硅组件主要采用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进行封装。
业务一:光伏胶膜业务
公司所处行业为光伏封装胶膜材料行业,光伏封装胶膜主要是指以 EVA 树脂(或 POE 树脂)为原料通过添加合适的交联剂、抗老化剂、偶联剂等助剂后,经熔融挤出,利用压延或流延制成的光伏封装材料。
由于光伏组件常年工作在露天环境下,所以光伏胶膜需要有在多种环境下的良好耐侵蚀性,其耐热性、耐低温性、耐氧化性、耐紫外线老化性对组件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再加上光伏电池的封装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电池组件的运营寿命通常要求在25年以上,而一旦电池组件的胶膜、背板开始黄变、皲裂,电池易失效报废。所以尽管胶膜等膜材在光伏组件总成本中的占比不高,但却是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寿命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晶硅组件主要采用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进行封装,光伏组件有单面和双面两种,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EVA 胶膜在表面的玻璃和电池片之间、电池片和背板之间各使用一层,即分为上、下两层,覆盖电池片上下两面,和上层玻璃、下层背板(或玻璃)通过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构成光伏组件。
注意:双玻晶硅组件(未来趋势)由两块玻璃压成,具有生命周期更高的发电量,玻璃耐磨性很高,适合用于居民住宅、化工厂、海边、水边、酸雨或者烟雾大的地区的光伏电站;单玻晶硅组件则由玻璃和光伏背板压成,适用于工业方面,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而且透水性低,成本高。总体来讲双玻组件要比单玻更有优势,这主要是由于二者使用的封装材料不同,但从工艺制作流程的角度来讲没有太大的差别。
目前市场上的光伏胶膜主要有以上三种:透明 EVA 胶膜、白色 EVA 胶膜和POE 胶膜。透明 EVA 胶膜因价格优势、加工性能优势成为当前市场主流封装材料,占比约为 52%; POE 胶膜由于其独特的抗 PID 性能,同时其电阻率高、不易水解,是双玻组件的主流封装原料。
行业发展初期,产品单一,组件使用的上下两层均为透明的同质 EVA 胶膜。随着组件技术的发展,下层胶膜趋向白色高效 EVA 胶膜,透明 EVA 胶膜在下层的应用量有部分被白色高效 EVA 胶膜所替代,但是依然以透明 EVA 占主导,该类产品也是公司目前的核心盈利产品。此外,受益于双玻组件提升,POE胶膜的渗透率预计会持续提升,POE胶膜是公司另一强势业务。
目前公司光伏胶膜主要包括透明 EVA\白色 EVA\POE\EPE,当前市占率高达58%,光伏胶膜龙头地位稳固。
白色 EVA 胶膜最早为海优新材于 2014 年推出,2015 年福斯特迅速跟上,推出相同产品, 此时尚处白色 EVA 胶膜行业发展早期(2018 年白色 EVA 胶膜渗透率才达到 10%)。后续公司不断针对白色 EVA 胶膜进行研发及性能优化,根据券商测算公司现已取得白色 EVA 胶膜行业30%市占率的领先地位。
而POE胶膜领域,福斯特布局最早。福斯特于 2015 年开始进行 POE 胶膜重点研发,2016 年收购陶氏化学烯烃薄膜资产,2017 年推出行业内* POE 胶膜产品。 与 2017、2018 年才研发并推出 POE 产品的其他两家生产商相比,福斯特在 POE 胶膜领域布局最早,2017 年切入细分赛道时 POE 胶膜下游渗透率仅 8%。后续公司凭借先发优势不断进行 POE 胶膜性能优化,已取得 70%以上市占率的领先地位。
另外,现有分布式光伏市场即便现已具备经济性但未能持续爆发的三大问题为:屋顶老化影响发电、商业模式复杂、融资较难经济性弱。而 BIPV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寿命一般在 25 年以上、与建筑物结合明确了收益归属、内嵌在建筑物中成本更低,是目前分布式光伏封装材料的*解决方案。 福斯特在 2019 年年报中表示将深入推进 BIPV 用光伏新材料产品,先于行业其他竞争者开始相关布局,有望奠定新赛道中的先发优势。
从业绩上来看,公司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五年复合增速为24.25%,是驱动公司增长的主力。毛利率受市占率持续提升带来的定价权优势、技术驱动带来的低成本、规模持续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三重影响得以持续提升,且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业务二:光伏背板业务
光伏背板是光伏组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流的背板结构由外层氟膜、胶粘剂、内层氟膜、PET 基膜(一种树脂材料)组成,可保护和支撑太阳能电池片。光伏背板能够使太阳能电池板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正常工作,其最基本的功能包括绝缘、阻水、耐候。
在分类上,目前市场上仍以有机薄膜背板为主流,2019年占比约为86.5%(包括KPK/KPF/KPE,以及TPT/TPF/TPE);玻璃背板为辅,主要用于双玻组件,占比约为13.5%。从趋势上来看,玻璃材质背板以及透明有机背板有提升趋势,虽然公司核心技术资源在玻璃背板上无优势,公司并未布局,但福斯特自2016年即推出透明CPC+透明绝缘条ECPC,应用于透明组件前板及背板封装。2019年,福斯特携手杜邦™全新推出适合双面电池封装的高透明TPC及网格+背板。在高透性能的基础上叠加网格技术,增加空隙光线利用率,提升组件效率。
背板从技术分类,主要包括基于 PVDF 膜为基础的 KPC 结构背板,基于含氟涂料的涂覆成膜技术,二者均有较大规模应用。但目前由于其上游原材料原因,PVDF膜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过快(是锂电池正极胶黏剂的重要原材料),相比之下双涂型含氟结构背板(CPC)由于不受上游原料供应限制,性价比更高。
长期来看PVDF技术并不会成为主流,因此国内许多背板企业(包括福斯特)采用涂覆型背板技术,生产成本低、性价比高。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累计出货双涂型含氟结构背板(CPC)超过 1.5 亿平米,使用客户超过 50 多家,累计安装了约25GW 的电站,福斯特的 CPC 背板经受住了青海和甘肃等地强紫外、多风沙及气候温差大的典型高原地区光伏发电项目的长期户外验证。
公司的光伏 EVA 胶膜和背板技术类似、需求相互重叠,多数客户采取 EVA 胶膜和背板打包采购的策略。近年来受 PVDF 树脂价格上涨影响,以前市场主流 KPC 结构背板价格大幅上涨,而以公司为代表的少数企业研发及较早布局的氟涂层 CPC 背板凸显性价比优势,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公司背板产品市占率从2019 年 6%上升为11%,验证其具备产品力。
业绩上,公司背板业务从2017年的5.0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7.26亿元,收入复合增速9.35%,相对慢于胶膜产品。
毛利率角度,由于下游组件的降本压力,近几年背板行业毛利率呈下滑趋势,但公司仍处于行业中较高位置。因此公司未来可借助胶膜细分赛道的龙头优势平台,逐步拓展背板新客户。同时背板与 EVA 胶膜类似,有一定技术壁垒且成品的客户检验周期较长。但公司背板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容易受技术路径变更影响。
从前文公司收入构成以及上文分析可知,目前光伏胶膜业务是公司收入和毛利的核心来源,而光伏背板则是由于技术和客户有协同属于次主营,且其背板领域产品较为单一,毛利率下滑,行业地位表现不如胶膜强势,由此后文以胶膜分析为主。
(本报告由大连估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完整报告参考公司官方公号:估股)
站2月13日讯 今日新海宜开盘报4.5元,截止14:30分,该股涨9.96%报4.97元,封上涨停板。
昨日(2019-02-12)该股净流出金额1137.4万元,主力净流出695.79万元,中单净流出411.05万元,散户净流出30.55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新海宜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新海宜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软件与服务业务,以及LED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截止2018年9月30日,新海宜营业收入2.745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2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21.6931%,基本每股收益0.078元。
新海宜隶属于,近三个月内,没有机构对其发表评级分析,关注度较低,请投资者谨慎处理。该股票受机构关注度很低,没有足够的研报支持评级,请投资者谨慎处理,可适当进行波段操作。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4月25日晚间,海优新材(688680.SH)同时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度财务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5亿元,同比增长109.66%;实现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12.97%。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118.87%;实现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55%。
截至4月25日收盘,海优新材跌停,收于143元/股。
海优新材称,2021年公司销售规模和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产能的增加。2021年公司上海工厂、江苏泰州工厂、江西上饶工厂均有新增产能投入,公司全年产能规模得到明显提升。营收同比增长109.66%至16.24亿元,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中银证券认为,海优新材自2020年以来先后启动多个扩产项目来满足下游客户持续增长的需求。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公司投向江西上饶、江苏盐城、江苏镇江等地共4.5亿平米新产能,有望支撑公司市占率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一轮新冠疫情影响,海优新材于本月初宣布位于上海金山区的工厂临时停产。
公告指出,在封闭式管理下,公司正常生经营所需的原料、辅料运输受到一定限制,将延迟部分产品的生产和交付,预计会对公司的短期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告同时指出,公司在泰州、上饶等地均设有工厂,上海金山区域工厂的临时停产不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海优新材主营业务为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等高分子薄膜材料,主要产品为透明抗PID型EVA胶膜、白色增效EVA胶膜和共挤型POE胶膜等。
据2021年年报数据,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实现营收30.52亿元,同比增长108.91%;毛利率为14.92%,同比减少8.96个百分点。非光伏胶膜业务实现营收250.4万元,同比增长30.21%;毛利率为61.24 %,同比增加14.87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
就公司2022年扩产计划和胶膜规划情况,海优新材近日公开表示:“公司2021年三季度制定并经审议通过了2022年盐城和上饶二次扩产项目,将为项目所在地就近的组件厂配套提供胶膜。”
“从组件技术发展路径看,未来双玻组件的增长将明显提高,加之N型电池组件会更适合使用POE胶膜,公司在扩产产品的产能安排上,向共挤型POE(EPE)以及透明EVA胶膜明显倾斜,以满足未来这两类胶膜的快速增长。” 海优新材称。
在今年3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海优新材对2022年行业总量的增长表示乐观态度。“目前硅料产能持续增加,硅料2022年规划的供应总量较2021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22年行业整体需求有望达到200-220GW,相较2021年有40%-50%的增长,加上近期欧洲市场以及分布式电站的增长,都提升了终端市场的需求总量。”
第一财经
目前,国内的光伏胶膜企业已跨越了技术壁垒,EVA胶膜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
海优新材在年报中指出,在逐步解决EVA胶膜的抗老化、透光率等问题后,国产EVA胶膜凭借“价格优势”快速替代国外产品。国内企业在全球光伏封装用胶膜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上升,全球光伏封装用胶膜主要由我国企业供应。
4月25日晚间,海优新材(688680.SH)同时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度财务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5亿元,同比增长109.66%;实现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12.97%。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118.87%;实现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55%。
截至4月25日收盘,海优新材跌停,收于143元/股。
海优新材称,2021年公司销售规模和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产能的增加。2021年公司上海工厂、江苏泰州工厂、江西上饶工厂均有新增产能投入,公司全年产能规模得到明显提升。营收同比增长109.66%至16.24亿元,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中银证券认为,海优新材自2020年以来先后启动多个扩产项目来满足下游客户持续增长的需求。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公司投向江西上饶、江苏盐城、江苏镇江等地共4.5亿平米新产能,有望支撑公司市占率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一轮新冠疫情影响,海优新材于本月初宣布位于上海金山区的工厂临时停产。
公告指出,在封闭式管理下,公司正常生经营所需的原料、辅料运输受到一定限制,将延迟部分产品的生产和交付,预计会对公司的短期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告同时指出,公司在泰州、上饶等地均设有工厂,上海金山区域工厂的临时停产不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海优新材主营业务为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等高分子薄膜材料,主要产品为透明抗PID型EVA胶膜、白色增效EVA胶膜和共挤型POE胶膜等。
据2021年年报数据,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实现营收30.52亿元,同比增长108.91%;毛利率为14.92%,同比减少8.96个百分点。非光伏胶膜业务实现营收250.4万元,同比增长30.21%;毛利率为61.24 %,同比增加14.87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
就公司2022年扩产计划和胶膜规划情况,海优新材近日公开表示:“公司2021年三季度制定并经审议通过了2022年盐城和上饶二次扩产项目,将为项目所在地就近的组件厂配套提供胶膜。”
“从组件技术发展路径看,未来双玻组件的增长将明显提高,加之N型电池组件会更适合使用POE胶膜,公司在扩产产品的产能安排上,向共挤型POE(EPE)以及透明EVA胶膜明显倾斜,以满足未来这两类胶膜的快速增长。” 海优新材称。
在今年3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海优新材对2022年行业总量的增长表示乐观态度。“目前硅料产能持续增加,硅料2022年规划的供应总量较2021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22年行业整体需求有望达到200-220GW,相较2021年有40%-50%的增长,加上近期欧洲市场以及分布式电站的增长,都提升了终端市场的需求总量。”
第一财经
目前,国内的光伏胶膜企业已跨越了技术壁垒,EVA胶膜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
海优新材在年报中指出,在逐步解决EVA胶膜的抗老化、透光率等问题后,国产EVA胶膜凭借“价格优势”快速替代国外产品。国内企业在全球光伏封装用胶膜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上升,全球光伏封装用胶膜主要由我国企业供应。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海优新材》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海优新材、新海宜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