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快递股票股吧(常山药业股吧)

2022-07-27 0:28:20 股票 xialuotejs

申通快递股票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天天财经*,速关注

阿里巴巴近47亿元入股后,又要追加近100亿元控股申通快递。本来大家以为是利好,券商纷纷给予“买入”评级。

今日早盘,申通快递的股价却直线跌停了,上午收盘报26.68元,成交量6.3亿元,卖一还有3万手封单。

choice

剑指申通快递控制权

刚拿下申通快递14.65%股权不久,阿里巴巴又想追加投资了,这次直接剑指申通快递控制权。

申通快递7月31日晚间公告,德殷投资、实际控制人与阿里巴巴于近日签署《购股权协议》,赋予投资人或其指定第三方自12月28日起三年内(“行权期”)向德殷投资发出通知,要求购买德殷德润51%的股权以及恭之润***的股权或恭之润届时持有的16.1%的上市公司股份的权利(“购股权”)。在投资人或其指定第三方行使全部购股权的情况下,购股权的总行权价格为99.82亿元。

东北证券指出,按照购股权协议,阿里有望在行权期内获取德殷德润(持有申通29.9%股权)和恭之润(持有申通16.1%股权)的全部股权,在申通的持股比例将达到46%,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未来或继续收购申通快递股份,如全部行权可能导致申通快递的实控人发生变更。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阿里巴巴就已经“动手”了。

申通快递3月11日公告称, 控股股东德殷投资及申通快递实控人与阿里巴巴签订了《框架协议》,若阿里最终按计划入股完成,其将间接持有申通快递14.65%的股权。

四个月后,这纸收购协议最终完成,阿里如愿拿下申通快递约七分之一的股权。申通快递7月2日公告称,德殷控股已经将其持有的德殷德润49%股权转让给阿里并已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券商给予“买入”评级

二级市场却不买账

阿里打算控股申通,市场纷纷解读为“利好”。

中信证券指出,继上次阿里出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后,阿里又紧接着与申通签订三年总行权价99.8亿元的购股权协议,让市场再度审视快递作为核心资产对于电商平台的重要意义,有望抬升板块估值。

东北证券也指出,申通快递作为曾经的行业龙头,在经历发展波折后,不断改善经营。未来有望在阿里的带动下改善盈利能力,给予“买入”评级。国盛证券也维持“买入”评级。

资料显示,申通快递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成立较早的民营快递公司,2016年12月登陆A股中小板,现在是中国领先的快递物流企业之一,也是阿里巴巴的物流合作伙伴之一。申通快递今年6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17.69亿元,同比增长41.83%;业务量和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3月11日,申通快递宣布阿里将入股时,当天开盘申通快递直接涨停。然而,这次利好消息再次释放后,8月1日早盘,申通快递的股价却闪崩跌停。

有投资者很纳闷的在股吧问到:“阿里入主难道不是利好?咋还跌停了?”

股吧

对此,有人解读为利好出尽、高位股下跌,以及阿里折价入股。从5月9日申通快递股价低点至今,公司股价已经上涨32%。

微博

阿里集齐“三通”快递

事实上,马云的阿里巴巴已经集齐了快递产业的四大巨头, 非顺丰系的民营快递行业五大公司“三通一达、百世”中,仅剩韵达一家未接受阿里的投资。

*纳入阿里物流生态体系的是百世物流。这家快递物流企业在上市之前就获得了阿里系合计6轮融资。百世赴美上市时,招股书显示,阿里已成为百世的第一大股东,阿里系持股29%。

2015年5月,阿里联合旗下云锋基金投资圆通速递,持股约11%;今年一季报显示,阿里系合计持有圆通速递近17%的股份;2018年5月,阿里系向中通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目前,阿里仍为其第三大股东。

华创证券

阿里从2008年投资百世快递开始,通过菜鸟网络和云锋基金,共投资了超20家物流公司,可见其对物流的重视程度。早在2013年5月,阿里就联合顺丰、复星、三通一达等机构组建了菜鸟网络。

去年5月,马云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表示,将投入千亿人民币建立全国智能物流骨干网“上千亿不够就投资几千亿,把阿里巴巴的大部分投资都投在这上面 。”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对中证君(ID:xhszzb)表示,阿里入股“三通”,投资百世快递,此举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菜鸟平台的线下支撑能力,以实现全网融合、虚实结合,从而增强阿里体系在快递物流领域的领导控制力。整个电商市场仍在扩展中,由此倒逼和带动物流业加速发展,阿里通过加强菜鸟平台建设发展节奏,提早战略布局,有望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新的需求。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对于阿里而言,当前是继续投资快递较为理想的时点。原因

其一,通达系整体已经构成成本护城河,龙头集中可尽享电商红利;其二,阿里的技术与生态赋能可以提高效率,通过进一步强化电商与快递的关联,增强自身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其三,不排除在进一步整合过程中,打造快递航母级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均衡价格关系。对快递以及整个行业带来利润率向上拐点。




常山药业股吧

常山药业这波操作神了!

在5月15日发布公告称,中国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约1.4亿人引起热议,股价连续两日暴涨后(5月16日涨停,5月17日涨9.6%),公司今日(5月17日)发布公告表示高树华、高会霞、丁建文、黄国胜等四名高管今日共减持1008万股,减持金额超8764万元。

根据常山药业2017年年报,高树华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并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持有36.41%的公司股份。丁建文为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黄国胜为公司副总经理,高会霞则是公司创始人之一。

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该公告发布后在社交媒体上引起激烈的讨论,常山药业股吧中,不少股民质疑称,常山药业编故事就是为了高管拉高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28日,常山药业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高树华、董事陈曦、董事丁建文、*管理人员黄国胜、*管理人员张志英拟在2017年10月28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减少近3000万股。而今天则是六个月期限的最后一天。

同时,常山药业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2018年5月16日、17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

常山药业称,公司目前虽然取得了生产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所需的相关审批文件,但该产品进行生产、销售均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能马上实现销售,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不会造成重大影响。新产品市场规模、推广进度和以及市场份额可能低于预期,未来产品销售情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目前市场销售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厂商主要包括美国辉瑞、广州白云山以及江苏亚邦,其中美国辉瑞仍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此外,国内尚有多家厂家准备生产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后期该产品的市场竞争面临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一直在拓展“伟哥”业务

5月15日晚间,常山药业(300255.SZ)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治疗ED的片剂产品获得GMP证书,产品可以上市销售了。公司在公告中称,有1.4亿中国人患有ED,产品市场广阔。

公开资料显示,枸橼酸西地那非也叫万艾可,中文简称\"伟哥\"。“伟哥”是英文Viagra音译,原是由美国辉瑞(Pfizer)制药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

在临床试验中,有人发现其治疗心绞痛的效果一般,却对治疗阳痿有特殊效果。这一意外发现,促使厂家干脆以治疗阳痿的药物申报。1997年3月27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该药作为治疗阳痿的专用药物。

视觉中国

自2014年5月份美国辉瑞公司的万艾可在华专利到期以来,国内超过20个厂家纷纷争取国内“伟哥”仿制药的批文,希望能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微信号:nbdnews)

2017年5月,常山药业公告称,为做好西地那非产品上市的准备工作,更好地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决定在公司销售部下设立西地那非销售事业部,全面负责西地那非产品的销售工作。

2017年10月,该公司公告称,收到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GMP证书》,认证范围为原料药。该证书的获得,说明常山药业枸橼酸西地那非原料药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可以正式投产并上市销售。

常山药业官网截图

而根据*公告,此次常山药业的全资子公司获《药品GMP证书》认证的车间为固体制剂车间,生产品种为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剂。这意味着,常山药业可以正式投产并上市销售的“伟哥”产品,从原料药“进化”到了片剂。

(注:原料药,是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着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病人无法直接服用,需进一步加工的物质; 而制剂,比如片剂、胶囊等,则是根据药典、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规定的处方,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

资料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

从公司关系上看,常山生化药业(江苏)有限公司为常山药业的全资子公司;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与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同属江苏亚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

1.4亿国人患ED,靠谱吗?

常山药业在公告中称,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ED患者人数约1.4亿人,假设其中有30%接受治疗,人数将达4200万人,假设接受治疗的ED患者每年都能多次使用药物,未来中国潜在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元级别,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显示,2016年度,我国男性人口总数约7.08亿。倘若以此为基数,按照常山药业的说法,几乎每5名男性中就有1人患有ED——这还是在未剔除未成年男性的情况下。

部分网友在股吧对这一数据提出质疑。

对此,(微信号:nbdnews)

东兴证券

2017年2月,东吴证券一份关于白云山的研报称,我国ED患者人数约1.27亿。

东吴证券

2015年,平安证券的一份研报则称,中国ED患者数量为8000多万人。

平安证券

但也有人持更保守的观点。2016年11月14日,广生堂(300436.SZ)发布的一则获得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临床批件的公告指出,保守估计,全世界的ED患者约1亿人,其中我国的患者数约为2000万。




申通快递股票股吧

申通快递(002468.SZ)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陈德军作为委托人通过受托人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国通信托·紫金10号集合资金信托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国通信托”)持有1618.39万股公司股票(下称“标的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0572%)。

现因信托产品到期,陈德军于2020年11月2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将标的股票转让给磐耀通享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转让前后标的股票的*实际所有人均为陈德军,同时陈德军与磐耀通享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书》,双方形成一致行动关系。

本次股份变动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之间内部进行的转让,不涉及向市场减持,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的比例和数量发生变化。




申通快递股票股吧论坛

快递行业的竞争分为“时效网络之战”“价格成本之战”“末端密度之战”三个阶段。

2013年5月,菜鸟网络作为阿里巴巴生态内的物流技术平台公司,正式成立。

据公开资料显示,菜鸟网络是由阿里、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联合创建,其中天猫主投占股43%,其它几家各占1%。

马云说过:“很多快递公司已经上市,但我没有发现上市以后跟不上市有多大的区别……我对物流整合市场看好,但对快递公司的投入表示担忧。”

他的意思就是快递企业各自为战,没有人去整合大快递市场,菜鸟网络正是为此而来。

阿里巴巴2020财年第二季财报显示,菜鸟网络单季收入47.59亿元,同比大增48%,预计全年收入在200亿左右。这个水平,可以吊打A股的绝大部分上市公司。

2019年10月21日,胡润发布全球独角兽排行榜,菜鸟网络成为全球物流独角兽*。

从以上可以看出:“时效网络之战与价格成本之战”是通达系之间的战争,而“末端密度之战”才是阿里关心的核心战略。

解冻后等于释放


在快递行业,民营始创快递韵达与申通迎来了股票解禁期,韵达12月24日和申通12月27日,韵达股份和申通快递将迎来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分别高达15.75亿股和11.99亿股,解禁市值分别为513.8亿元和224.2亿元。这也是整个12月份,A股市场解禁规模*的两只个股。

虽然说整个快递行业关注的是股市市值行情,但是,快递行业真正要关注的是解禁后的申通会如何走,实际上申通快递解禁之后不再需要为每个月对du归母利润支付,申通快递 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7亿元、14亿元和16亿元,和2019年的近17亿。

解禁后的申通快递可以放手在价格战中争夺一席之地,从阿里决策申通以来,申通快递2019年的“航海计划”只是试试水的“手雷弹”,解禁后的2020年才是真正的“深水炸弹”时刻。

快递行业以往的价格战打法逐渐会在阿里的价格战打法上处于被动,对于民营快递同质化的打法来说,对阿里的线上线下结合打法显然是陌生且一无所知,比如电商线上点单寄件,线下申通统一取件,等等,凭借阿里的一贯作风,意想不到打法才是阿里理所当然的打法。

大局需要价格战

自从阿里入主申通以来,申通快递上从总公司下至省区的管理模式已经迅速阿里化,从菜鸟的角度看快递行业的价格战,传统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是阿里所乐见的。

2020年的价格战正是阿里三鸟所乐见的,即丹鸟、溪鸟、蜂鸟;丹鸟主攻城市落地配送,溪鸟主攻县域快递共同配送,蜂鸟主攻时效性最强的即时配送。

可以这么理解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打到最后,每一家快递品牌公司都在帮阿里种韭菜,然后自己割好韭菜送给阿里。

讲简单了,快递行业自己把自己打倒闭,然后把自己卖给阿里,最后,快递行业才会正常回归行业正轨。

马云曾计划,在未来5~8年内,借助菜鸟物流来实现全国任意一个地区都可以做到24小时送达,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

凭借阿里的实力,朝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只是时间和时机问题,实际上阿里已经用“菜鸟裹裹的线上寄递,菜鸟驿站,菜鸟柜,丹鸟,溪鸟,蜂鸟”组成一张大网。

虽然说民营快递通过“价格战”正在制造“低价壁垒”与之对抗,毕竟,快递行业的入口之争是一个漫长的“烧钱”之战,耗到那一家品牌快递趴下才是阿里需要的“末端密度之战”的胜利。

网点储能实力强


在快递行业,真正的主战场仍然在国内,近期,有很多优质资本正在向海外移动,以此来逃避价格战陷阱,事实上是仅仅依靠东南亚的快递市场远远救不了国内,首先是杠杆规模不成比例,然后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讲简单了,国内的价格战太快太猛,国外的收益太慢太少,向国外发展,反而在国内价格战中成为拖累的绊脚石,因为时间与时机都不对。

那么,国内市场竞争的状态又会向那里发展。

作为阿里菜鸟系的核心支柱申通快递,是阿里未来搭建“新零售”的构建骨架,申通的网点因为规模较大,天然的在体量集中性上更易于植入智能化管理与融合,从传统快递看网点小化有利于时效管理与布设集包中心化。

但是,从长远看是收缩形的,申通的网点规模更适合直接供应链仓配中心化,因为“新零售”更需要频次与密度的中心点。

虽然说申通快递的规模优势建立在量化优化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申通网点一直有一个利益*化的传统,往往是总公司“你打你的”,网点公司“我打我的”,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申通快递的网点规模可以进行销售分层管理。

简单的讲,常规价,散件,工厂件,菜鸟裹裹,仍然占据着5%~9%业务收入比例,在利润收入上已经形成了“不慌不忙”的竞争风格。

如果申通从上至下再不改变,虽然是违背阿里在快递市场的“密度之争”战略规划的。

申通快递自2015年~2018年这四年以来,因为网点规模优势在价格战中反而获得了很大的储能优势,可以说网点公司有近60%在经营获益上反而比百世,圆通,韵达,更容易通过规模集中优化出利润空间,总体上申通快递呈现出“国穷民富”的倒挂状态。

在快递行业价格战逐渐打平市场的今天,在消耗战中,申通快递几乎与中通快递同时具备耗得起的储能优势。

结 语

从快递行业的三个竞争阶段来看,时效之战已经过去,圆通的B网离场。价格之战也进入了尾声,快捷国通离场。末端密度之战才刚刚开始,很显然,菜鸟,顺丰,通达系,呈现三足鼎立,从顺丰下沉电商看,顺丰在末端密度之战中已经处于下风。

可以说2020年,申通快递只有从上至下的改变,才会成为真正有实力的深水炸弹。

同路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申通快递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申通快递股票股吧、常山药业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