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突然闪崩几乎两个跌停之后,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海药业,600521)4月8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因缬沙坦杂质事件所引起的多起诉讼事项及山德士仲裁事项仍在推进过程中,案件尚未开庭,诉讼及仲裁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无法准确判断诉讼事件及仲裁事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华海药业还发布业绩预告称,一季报业绩预增10%至20%,扣非后同比下降15%到25%。
4月7日华海药业突然闪崩跌停,4月8日大幅低开后再度跌停,至收盘时距离跌停仅相差0.01元。连续暴跌之后,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有股吧消息称,“公司缬沙坦美国患者索赔8个亿,官司失败”。同时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华海药业的一季报业绩不及预期而触发了机构抛售。
美国诉讼始于2018年
4月8日晚间,华海药业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称,近日,公司在股吧上关注到有消息称“公司缬沙坦美国患者索赔8个亿,官司失败”。公司关注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开展了认真核实,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因缬沙坦杂质事件所引起的多起诉讼事项及山德士仲裁事项仍在推进过程中,案件尚未开庭,诉讼及仲裁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无法准确判断诉讼事件及仲裁事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华海药业所提及的因缬沙坦杂质事件所引起的多起诉讼事项及山德士仲裁事项始于2018年。2018年10月8日,华海药业公告称,此前一些美国市场消费者因在缬沙坦原料药的未知杂质中发现含量极微的基因毒性杂质(NDMA)事件,认为公司等众多被告存在欺诈性隐瞒、违反合约、疏忽、不当得利等行为,而陆续向美国各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该诉讼此前*的公告进展披露于2020年8月31日,华海药业公告称,公司绝大部分缬沙坦相关诉讼案件均已被合并为一个案件,由美国新泽西州联邦法院卡姆登法庭Kugler法官审理。根据律师函件的内容,对于合并的缬沙坦跨州诉讼案件,被告方已向法庭正式提出通过简易判决方式驳回原告诉请的动议(motion to dismiss)。就本案而言,如果原告无法提供必要的科学证据证明一般因果关系的存在,即缬沙坦中痕量的NDMA杂质足以导致产品使用者罹患癌症,则缬沙坦跨州诉讼案件可能在简易判决阶段就被驳回(即被告方的动议得到法院的支持)。但如果法院认为本案的主要事实存在争议,则被告方的动议将被法院驳回,案件仍将继续进行。
在4月8日晚间的公告中,华海药业称近日,公司在股吧上关注到有消息称“公司缬沙坦美国患者索赔8个亿,官司失败”。公司关注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开展了认真核实,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因缬沙坦杂质事件所引起的多起诉讼事项及山德士仲裁事项仍在推进过程中,案件尚未开庭,诉讼及仲裁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无法准确判断诉讼事件及仲裁事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一季度业绩扣非后下滑15%到25%
此前市场最关注的莫过于华海药业的业绩情况,*的公告显示,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在2.42亿元至2.65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增长约10%到20%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在1.48亿元至1.68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下降约15%到25%。
对于业绩预增,华海药业公告称,2021年一季度公司出售了参股公司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8597%的股权,预计增加公司2021年度投资收益约9000万元至9800万元(税前,此数据未经审计,对公司的影响金额最终以审计数据为准)。
同时公告称,2021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有所下滑,主要受原料药产品销售结构变化、美国制剂业务持续受FDA禁令影响以及公司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所致。
华海药业还披露了2020年业绩快报,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4.85亿元,同比增长2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6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81.38%;基本每股收益为0.64元。
对于2020年业绩增长,华海药业称,主要原因是国内制剂及原料药销售大幅增加影响:1.国内制剂方面主要是随着国家集中采购的推进,公司依托扩围联盟地区中选契机,产品市场覆盖率得以快速提升,从而影响国内制剂销售大幅增加;2.原料药方面主要因沙坦类产品CEP证书的恢复,带动公司原料药产品销售大幅增加;3.销售增长带动生产规模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摊薄了生产成本,影响利润增加。此外,因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华海药业2020年汇兑损失约1.4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华海药业是一家集医药制剂和原料药为一体的制药企业,在国内首家制剂通过美国FDA认证,并自主拥有ANDA制剂文号,是国内通过美国FDA、欧洲COS、澳大利亚TGA等国际主流市场官方认证最多的制药企业之一,是目前中国*一家能够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制剂生产及出口欧美市场的制药企业。公司实际控制人陈保华,2003年3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4月8日,华海药业一度跌停,收于20.22元/股,距离跌停仅相差0.01元,总市值仅400亿元。
北京6月27日讯华秦科技(688281.SH)今日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254.16元,跌幅10.83%。
6月6日,华秦科技盘中创下了阶段性高点297.77元。随后该股持续高位震荡,并于6月24日达到了上市以来的*点299.00元。6月6日,华秦科技披露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结果暨股份上市公告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4股。本次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6月2日,除权日为2022年6月6日。
6月7日,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曲小溪、黄怡文发布研报《华秦科技(688281)公司简评报告:军用隐身材料龙头核心批产型号放量》称,华秦科技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23.7%;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50.6%;扣非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21.3%。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203.5%;实现归母净利润5929万元、同比+92.0%;扣非归母净利润4926万元、同比+371.1%。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7/6.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72/53/41倍,*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月13日丨华海药业(600521.SH)公布,近日,公司接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保华的通知,其质押给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股份2585万股已办理了解除质押手续。
继4月7日、8日两日跌停后,4月8日晚间华海药业连发5公告,其中包括2021年1季度预增报告、2020年业绩快报、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出售参股公司部分股权等。
业绩快报显示,华海药业2020年度营业收入64.85亿元,同比增长20.36%,归母净利润达到9.30亿元,同比增长63.24%。华海药业称业绩增长原因系国内市场原料药、制剂销售大幅增长所致。
市场传闻此次两日放量跌停与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海外诉讼、核心高管减持等相关,但华海药业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不存在涉及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377家基金重仓华海药业,合计持仓股数达3.08亿股,占流通股比例近21%。2020年三季报中,社保基金、险资等均出现在华海药业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此次放量跌停与机构抱团砸盘有关。4月7日、8日两天,华海药业卖出前五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超10亿资金出逃。
在业绩发布后,有市场声音指出,近几日大跌主要原因为华海药业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所致,而这一消息可能被提前泄露,引发资金提前出逃。
根据华海药业公告,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预计在1.46到1.68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下降15%到25%。值得注意的,如是采取单季环比与2020年第四季度比较,这一降幅可能会更大。
华海药业主要从事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化学制剂的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沙坦类、普利类原料药产品,海外市场是华海药业的重要市场,2020年上半年华海药业海外收入占比61.38%,国内销售收入占比38.19%。
2018年7月,因缬沙坦原料药检测出N-二甲基亚硝胺(NDMA)杂质,欧盟医药管理局(EMA)在欧盟各成员国召回所有含华海缬沙坦原料药的药品,后美国、日本及国内等监管部门也相继启动召回。
由于华海药业生产的原料要涉及到多个下游制剂企业,同年,国内重庆康刻尔制药、哈三联的缬沙坦制剂等均也需召回。召回当月,哈三联就曾发布公告表示,因供应商产品召回来带的经济损失,哈三联有权按照法律和合同采取相应法律措施。
而华海在之后也与多个下游制剂客户达成共识,进行赔偿。
但诺华旗下仿制药企业山德士的索赔仍未结束,2020年,华海药业发布公告表示,山德士向中欧仲裁中心提起仲裁,申请赔偿因缬沙坦杂质事件带来的直接、间接损失1.15亿美元。
此外,华海药业在美也遭遇来自消费者的欺诈指控,认为公司存在欺诈性隐瞒,需要赔偿消费者购买含有杂质的缬沙坦导致的经济损失。
诉讼或有进展也被认为是此次机构砸盘的导火索,有股民在股吧中称:公司缬沙坦美国患者索赔8个亿,官司失败。
但华海药业在公告中表示,因缬沙坦事件引起的多起诉讼及山德士仲裁事项仍在推进过程中,案件尚未开庭,诉讼及仲裁结果尚存不确定性。
截至发稿,华海药业股价持续走低,为19.63元/股,跌近3%。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海药业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海药业股吧、华秦科技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