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成飞集成(002190.SZ)发布公告,公司于2021年12月15日收到了控股股东航空工业集团出具的《关于减持成飞集成股票的函》,截至2021年12月15日,航空工业集团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5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
截至2021年12月15日,公司控股股东航空工业集团已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96.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已超过预期减持数量3%的一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近期,华西证券(002926.SZ)几次出现在地方证监局、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通报里,其业务合规问题引起投资者注意。
吃警示函与处罚单之际,这家公司综合实力在西部地区证券公司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券商市值正在持续缩水,掉队到券商股后头。
一季度成绩表现不佳的券商很多,华西证券也在该队列之中。马太效应加剧的券商赛道,华西证券如何突围,成为近12万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事情。故此,带着问题,《华夏时报》
屡被点名为何?
负面消息让华西证券阴云难消。4月12日,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对华西证券一前营业部员工出具警示函,原因为其尚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情况下,在2020年6月至11月期间,于新浪微博、小红书APP等公众媒体无证荐股,行为违反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20〕20号)第七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
据公开信息显示,该员工在华西证券任职时间未满一年,其于2020年1月27日登记为华西证券“一般从业人员”,同年12月23日离职注销,之前无券商从业经历。
而此前的2021年3月,华西证券收到两例处罚。3月23日,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监管措施决定,由于华西证券保荐的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可转债项目发行人在证券发行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中国证监会对华西证券保荐代表人任家兴、陈雯采取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同月30日,华西证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书面警示决定显示,华西证券作为宁夏远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发行18远高01等公司债券的主承销商、受托管理人,存在未对发行人抵押备案程序的真实性进行全面尽职调查、未持续跟踪并及时披露与发行人偿债能力相关的重大事项的违规行为,对华西证券予以书面警示。
公司为何频频被点名?合规管理出现问题?后续有无整改措施?如何将风控落实到位?截至发稿,华西证券并未回复
多次被点名的华西证券其合规问题值得关注之外,券商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容乐观,值得关注。在券商股一众下跌的浪潮下,华西证券正也处在股价下跌的趋势里。
截至5月13日收盘,华西证券报收9.23元/股,跌破9.46元/股的发行价。今年以来,华西证券股价跌幅达26%,市值缩水至242.29亿元。华西证券*显示的股东数为114943户,相比上一季度减少639户。
面对是否将采取回购或者股东增持等计划,华西证券表明尚未有这些方面的打算。华西证券在其5月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指出,股票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坚持认为稳健经营,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有效的合规风险体系,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等方面是公司长久经营的基础,也是维护公司价值,保护股东利益的坚强保障。
华西证券还表示,公司坚持认为稳健经营,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有效的合规风险体系,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等方面是公司长久经营的基础,也是维护公司价值,保护股东利益的坚强保障。公司将致力于做好各项经营工作,包括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运营,推动零售财富业务高效能发展;加快推进科技赋能与人才引进,推动投资管理业务联动化发展;重点推进内控体系和客户体系重构,推动投资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保持必要投入和合理节奏,推动机构服务业务融合性发展;聚焦主动管理和经验转化,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全面转型发展;做好风险管理和合规培训,推动合规风控管理提档升级;启动金融科技战略和革新计划,推动科技赋能提速增效;实施管理优化和服务提升计划,推动管理服务提质增效。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不过
一季度净利润下滑
华西证券业绩也让投资者担忧。据华西证券一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总营收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减少14.42%。
从具体业务来看,2021年一季度,华西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80亿元,同比增加14.83%;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24.62%。但利息净收入2.34亿元,同比减少17.61%。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765.34万元,同比减少19.1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82亿元,公告称变动原因为受一季度市场行情影响,金融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浮盈减少。
不过注意的是,就在收到警示函的同天晚间,华西证券披露了2020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创近五年新高。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46.83亿元,同比增长18.93%,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2.75%。
翻阅华西证券2020年年报,
据天眼查APP显示,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26.25亿元,是市场化运作的全牌照综合券商,于2018年在深交所上市。华西证券法定代表人为杨炯洋。蔡秋全现任华西证券董事、董事长,老窖集团副总经理,研究生学历。
从公司股权结构看,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华西证券第一大股东,持股18.13%;第二大股东为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持股11.34%;第三大股东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39%。华西证券实际控制人为泸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其控股比例由30.22%变动至23.44%,随后至今再未出现过变动。
纵观市场,券商业“二八分化”趋势正在加剧。华西证券董事长鲁剑雄表示,面对证券行业寡头化、国际化和重资本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坚定推动“325”战略落地实施,全力打造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以及投资管理三大支柱业务,成为驱动公司未来收入增长的“三驾马车”。围绕公司投研支持、机构销售、PB外包以及资管产品创设等跨业务关键能力打造机构服务和券商资管两大业务平台,与三大支柱业务深度协同,助力业务发展,做好各项经营工作。
值得一提是,公募赛道已成为券商的必争之地。华西证券目前正在回复证监会出具的公司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子公司反馈意见。
3月21日晚间,成飞集成(002190.SZ)披露2018年财报。财报显示,成飞集成去年营业收入为21.45亿元,同比增长10.45%;归属净利润亏损为2.05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1.08亿元相比亏损持续扩大,同比下降88.93%。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净利润连续两年都是亏损的状态,当天成飞集团同时发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表示股票将于3月22日停牌一天,证券名称变更为“ST集成”。
(行情富途证券)
据公开资料显示,成飞集成创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为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销售。2007年公司在A股上市。2011年,公司通过定增增资中航锂电,使得公司主营业务发生了变化。2016年,成飞集成锂电池业务占营收的比重达64.71%,锂电池业务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业绩频频亏损,退市“一步之遥”?
成飞集成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1.45亿元,同比增长10.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88.93%。而毛利率也较上年同期下降9.51百分点。
具体而言,在报告期内成飞集成锂电池业务收入11.42亿元,同比上升22.23%,主要系新能源乘用车订单大幅增加;汽车模具及零部件收入8.60亿元,同比下降5.44%,主要系汽车零部件受客户减产影响,订货量减少;数控加工业务收入9331万元,同比上升了21.08%,主要系数控加工业务订货量增长;其他业务4935万元,同比上升135.92%,主要系报告期处理废品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
对于亏损持续扩大的原因,成飞集成解释称,由于锂电池市场竞争加剧,电池单价持续下滑,且内部受生产线改造调试及产能尚未充分释放等方面影响,导致公司锂电池业务没有实现预期销售收入及利润目标。
事实上,成飞集成亏损扩大的状态是有迹可循的。
2018年1月,成飞集成发布公告:2017年需补提存货跌价准备8400.57万,预计减少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3685.66万。同时,公司对旗下固定资产及存货进行了报废处理,合计净损失达1780.42万,预计减少2017年度净利润890.31万。
结果,存货跌价准备和处置报废资产的动作真的让成飞集成陷入自2007年上市以来的*亏损境地,根据相关财报显示,2017年成飞集成实现营业收入19.43亿元,同比下滑13.47%;实现归属净利润为-1.08亿元。
至此,随着成飞集成2018年的财报出炉,连续两年的亏损成为挥之不去的“阴霾”,ST戴帽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成飞集成已发布“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戴上了“ST”的帽子,但其仍旧是止不住业绩下滑的走势。
在发布2018年财报的当天,成飞集成在还发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9年1-3月净利润为-5900.00万元~-46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2466.00万元,同比下降139.25%~86.54%。
对此,成飞集成表示,做出上述预测是基于公司业绩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锂电业务业绩下滑所致。公司预计锂电池销售单价同比下降,导致锂电池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同时,锂电业务研发投入量同比增长,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而以上种种,不难看出成化集成的经营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毕竟若无法及时改变现状,也许距离退市就是一步之遥。
补贴退坡,动力电池市场前路几何?
事实上,成飞集成的亏损固然有其本身的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行业环境也是导致它市场“遇冷”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2013年以来的补贴政策为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整个新能源车的产业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就拿动力电池产业为例,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50瓦时/公斤、价格1.2元/瓦时,较2012年分别提高2倍、下降70%。
不过,正如那句俚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补贴政策的退坡也是锂电池企业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底,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新能源汽车补贴2017—2018年将在2016年的补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贴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直到2020年财政补贴完全退出。
而在这个时间段,不止成飞集成业绩出下滑,其它一些明星企业也遭遇着同样的问题。比如,国轩高科,2017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销售毛利率为37.24%,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0.88个百分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财政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逐渐下降,整车企业必定会将成本压力嫁接到到动力电池行业上,致使这些企业不得不走出“温室大棚”,面对真正激烈的市场竞争。
其一,它们需要面对动力电池产品降价的问题。
国家的补贴政策退坡,对动力电池行业的价格一定有直接影响。整车厂要求电池厂家降低价格;而上游钴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电池生产成本增加,电池企业单位产品利润严重下滑;目前,生产电池的四大材料占近80%的成本,电池企业将控制成本的压力转向正极材料企业。
对此,成飞集成在披露2017年财报中便对其“产品减值”表示,就补贴新政按车型类别来看,对乘用车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客车的影响相对较大。目前,成飞集成的锂电主产品是磷酸铁锂电池,客户又以中通轻客、宇通客车、南京金龙、苏州金龙等新能源客车企业为主,因此锂电池业务受影响较大。
其二,市场竞争激烈将会加速淘汰低端落后产能。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业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明显,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整体利用率仅有30%左右,低端产能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而高端产能却供不应求。国家的补贴新政提高了补贴门槛,将低端产能排除在外,动力电池企业想要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做后盾,而技术提升并非易事,这必然会导致一批企业被淘汰出局。
而值得注意的是,产能过剩的阴影已经出现,行业集中度也在进一步提升。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动力电池有效产能110GWh,出货量为44.5GWh,产能利用率仅为40%,与此同时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前十家动力电池占比达到74%,其预计2018年部分中低端产能面临被进一步淘汰压力。
由此可见,在新能源补贴逐渐退坡,产能过剩“阴影”出现之际,成飞集成当前的状况也许并不是新能源公司业绩下滑的阵列中的个例。而至于成飞集成未来走势如何,还且看它的“造化”吧。
成飞集成(002190.SZ)发布公告,公司于2021年12月15日收到了控股股东航空工业集团出具的《关于减持成飞集成股票的函》,截至2021年12月15日,航空工业集团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5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
截至2021年12月15日,公司控股股东航空工业集团已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96.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已超过预期减持数量3%的一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成飞集团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成飞集团股票、华西证券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