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行情,中国a股行情周期规律

2022-07-26 19:52:09 股票 xialuotejs

中国a股行情



本文目录一览:





1、股票市场
A股市场:本周(7月4日-8日,下同),A股震荡分化,三大股指涨跌不一。上证指数累计周跌幅达0.93%,报3356.08点;深证成指累计周跌幅达0.03%,报12857.13点;创业板指累计周涨幅达1.28%,报2817.64点。

资金方面,北向资金本周累计净买入金额达35.6亿元,连续6周净买入。从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来看,本周,天齐锂业、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中国中免等4只个股,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均超10亿元。另外,先导智能、赣锋锂业、明阳智能等个股遭北向资金净卖出金额均超10亿元。

表:本周(7月4日-8日)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交易情况:


周五,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15%报31338.15点,标普500指数跌0.08%报3899.38点,纳指涨0.12%报11635.31点。本周,道指涨幅0.77%,标普500指数涨幅1.94%,纳指涨幅4.56%。

周五,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1.34%报13015.23点,法国CAC40指数涨0.44%报6033.13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报7196.24点。本周,德国DAX指数涨幅1.58%,法国CAC指数涨幅1.72%,英国富时100指数涨幅0.38%。

周五,亚太股市主要股指收盘全线上涨,韩国综合指数涨0.7%报2350.61点,本周累计涨幅1.97%,结束四周连跌;日经225指数微涨0.1%,周涨幅2.24%;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45%报6678.00点,周涨幅2.11%;新西兰NZX50指数涨0.51%报11169.24点,周涨幅3.87%。

2、债券市场


周五,国债期货窄幅震荡收盘涨跌不一,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5年期主力合约接近收平,2年期主力合约涨0.02%。全周来看,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14%,2年期主力合约跌0.09%。

3、外汇


周五,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098,调升45个基点,本周累计调贬235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7051,较上一交易日涨22个基点,本周累跌45个基点。

4、大宗商品


周五,国际油价全线上涨,美油8月合约涨2.01%,报104.80美元/桶。布油9月合约涨2.39%,报107.15美元/桶。本周,美油8月合约跌幅3.35%,布油9月合约跌幅4.01%。

周五,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黄金期货涨0.07%报1740.9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0.24%报19.235美元/盎司。本周,COMEX黄金期货跌3.36%,COMEX白银期货跌2.2%。

周五,伦敦基本金属多数收跌,LME铜跌0.63%报7773.5美元/吨,LME锌跌0.74%报3087美元/吨,LME镍涨1.23%报21800美元/吨,LME铝涨0.04%报2443.5美元/吨,LME锡跌3.33%报25120美元/吨,LME铅跌2.33%报1925美元/吨。本周,LME铜跌幅3.41%,LME锌涨幅1.91%,LME镍跌幅0.11%,LME铝跌幅0.02%,LME锡跌幅5.74%,LME铅跌幅0.49%。


图片 | 站酷海洛 包图网

制作 | 张昕
审核 | 赵子强




普利特股票

7月7日盘中消息,13点29分普利特(002324)封涨停板。目前价格15.22,上涨9.97%。其所属行业塑料目前上涨。领涨股为普利特。该股为汽车零部件,碳纤维,石墨烯概念热股,当日汽车零部件概念上涨2.65%,碳纤维概念上涨2.01%,石墨烯概念上涨1.78%。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19.7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69.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50.29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普利特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普利特(002324)个股




中国a股行情走势

2022年上半年,亚太区域主要股市均以下跌为主。据

当中,虽然港股在上半年表现不尽人意,但6月数据已经有所回调。香港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在接受

但另一方面,从整个亚太地区来看,市场走势仍然波动。有数据显示,本季度全球资本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亚太地区净抛售400亿美元股票,其中,印度股票抛售达150亿美元,韩国股票抛售达96亿美元,均超过此前的水平。

迈入2022年下半年,亚太股市将如何走向,还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数据富途牛牛,

港股下半年走势乐观

上半年,港股表现反复,恒生指数甚至一度低见18235.48点。随着利好政策释放,港股已经止跌企稳。

若以3月15日恒指在18415.08点,上半年的*点算起,截至7月4日,恒生指数已经反弹近20%;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也从低点3472.42点的位置开始反弹,至7月4日已经反弹逾40%。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资金增加了港股市场的活力。Wind数据显示,沪深港通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金额达2076.32亿港元。从月度流入情况看,截至6月底,南向资金已连续7个月净流入港股市场。

“今年以来港股的表现好于A股和美股。”嘉实国际行政总裁关子宏向

关子宏认为,随着疫情、监管等不确定性因素逐步消除,港股的向上动能逐步增加。“虽然欧美市场的动荡会对港股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这种相关性在逐步降低。因为当前港股的点位偏低,与中国经济的联动性比以前更强。”他预计,下半年港股走势将优于A股和美股。

从市场走势来看,港股确实呈现向好的趋势。数据显示,6月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录得涨幅,分别累涨2.1%和8.62%,均为2021年10月以来的*单月表现。对此,叶尚志向

板块表现同样引人关注。今年上半年,港股的能源和电信板块涨幅居前,而其他行业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跌幅*。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能源板块和电信板块涨幅分别为23.7%和9.41%,另外,医疗保健跌幅为20.1%,公用事业板块下跌16.49%,而工业、材料、金融和房地产板块分别下跌4.08%,3.58%,1.35%和1.1%。

就板块表现来看,关子宏认为新能源板块的优势较为确定,新能源板块不仅受益于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能源转型政策,且地缘冲突也推动了欧美国家加大能源转型部署。

近期,多家机构发布港股中期策略报告,认为科技股有望成为引领港股“下半场”行情的主角。截至7月4日,恒生科技指数半年累跌13.87%。叶尚志认为,这是科技股“挤泡沫”的过程,目前恒科指已经到了盘底行情的阶段,长线配置优质具成长性公司的机会已经开始浮现。

另一方面,中概股回归成为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的亮点之一。中金公司预测,未来三年,或有60家公司回港上市。

亚太区股市渐趋分化

亚太区主要股指均以下跌结束2022年上半年行情。具体来看,上半年包括日经225指数、澳大利亚S&P指数均跌逾10%,而韩国KOSPI指数和越南胡志明指数跌势更为明显,跌超20%。

除了股市下跌明显,更让人担忧的,是外资的流出。有数据显示,全球资本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净抛售400亿美元股票,达到2007年以来的峰值。具体来看,印度股票抛售达150亿美元,韩国股票抛售达96亿美元,也超过了此前的水平。

叶尚志认为,外资流出亚洲新兴市场主要是受到美联储加息,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而对于自主货币政策调控能力较低的地区,如韩国和越南,冲击力度将更为明显,资金外流的压力也会更大。

在亚太主要股指中,越南胡志明指数处于领跌的位置,但有分析预计其后续走势会相对乐观。叶尚志表示:“越南股市属于新兴市场,对于其后续的宏观经济发展,可持正面态度。”近日,日盛越南机会基金研究团队也预测,越南2022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9%,2023年起会维持6.5%至7%的长期趋势。该团队认为,由于第二季度企业获利增长乐观,再加上现阶段股市估值极具吸引力,及外资持续透过ETF流入股市,越南股市将获得有效动能。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上升,韩国股市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呈现波动下跌态势。此外,在美联储近期激进加息75个基点后,市场对经济衰退担忧加剧,韩国股市下跌加剧。有分析认为,引发韩国股市跌势的还有科技股抛售的因素,因为韩国股市基准的三分之一为科技股。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澳大利亚股市。出于对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以及经济衰退的担忧,澳大利亚标普/ASX 200指数的市值在2022年上半年蒸发了大约2500亿澳元(约合1720.5亿美元),约十分之一的市值。其中,跌幅最为严重的板块是科技股和银行股。

新加坡安本标准基金(abrdn plc)亚洲股票*投资总监Pruksa Iamthongthong预计,在当前背景下,投资者将对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和高估值市场保持谨慎,且由于衰退风险上升,全球科技行业的前景仍不确定。

就目前来看,尽管日经225指数受美联储加息的冲击较小,但走势仍然波动。瑞士百达资产管理策略师Takatoshi Itoshima认为,由于投资者规避风险,日经225指数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在25000至30000点之间波动。

亚太区域股市中,表现较为坚挺的是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从年初至7月4日,该指数跌幅为0.11%。叶尚志表示,这或许是因为外资在当地参与率较低,因此该指数受外围因素影响较少。

“整体而言,在美联储处于加息周期的情况下,亚太区域股市面对外资流出的挑战仍未过去。”叶尚志向




中国a股行情周期规律

  在《上半年被忽视的热点数据与盈利密码》中总结了,2022年上半年热点的规律,那么,今儿顺着这个思路,扩大周期思考。对于投资者下半年博弈给予一些参考。7月*一个改变来自于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会有新的提法和管理层指示。从2022年来的动作来看,疫情冲击后,就业压力较大,宽信用和稳增长政策频频出现。
稳增长政策周期的意义
  经常会有股民说,A股是政策市,但如果深问一句,什么是政策市,政策市规律,以及热点特征等,大部分股民就说不出来了。稳增长政策:当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增长失速且距离目标较远时,管理层实施一系列货币或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逆周期调节,促使经济企稳回升。因此,政策是对冲外部因素的重要工具。回顾自2007年至2021年15年,我国共经历五轮稳增长周期,2022年算是新的一轮。而这些背后,都是经历了外部因素,如2008年次贷危机全球蔓延、2011年欧债危机、2014年出口下滑+地产下行、2018年贸易摩擦、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

   而实际上,我们看到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是并不同步的。因为市场底是非常复杂的,哪怕是2015年大量政策救市,国家队入场,依然跌破救市底,且幅度很大,至今也没有收复4300点区域。因为市场底的判断是一个不断被验证的过程,即便有政策因素,有经济数据底,也要资金因素,以及市场底一步步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其中任何一项被证伪都会导致跳水。包括大家应该记得2013年就有1949点,而2014年还是有1849点,这个过程一年多。

  自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增长,与前五轮基本一致,而国内疫情的持续扰动与海外流动性的超预期收紧,是当前相较于以往周期的*不同。疫情影响下,2022年宏观基本面的拐点应该会推迟,而且地产、基建等刺激效果也明显不如之前几个周期明显。这是需要投资者注意的的特殊因素。不过市场经历的几个周期的热点次序是相对清晰的。*的金融、然后是基建和地产、汽车消费、新能源等新兴行业,这个过程也是与政策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政策初期,金融地产与基建板块*异动,是因为市场在形成明显的政策预期后,这两个是受益因素最明确的;而随着政策加码,就会下沉至行业层面,这个时候,刺激经济的必要性让消费成为关键,以前的家电下乡,随后的汽车下乡等都是类似的;后面才是新兴行业等超跌因素反弹。但这个轮涨不会是一次,政策周期很可能经历几波,这是需要注意的。

稳增长时期的房地产行情启示:
  举例来说,以地产板块为例,我们看到2008年四季度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之后,基建和地产是受益*的,这一轮涨幅接近200%,持续了9个月。2012年一季度开始,央行放水,并执行宽松货币政策,同时各地房地产调控放松,持续了14个月,但涨幅仅40%,同期市场是下跌和调整周期。2014年这一波资金杠杆放松,不仅拉动了股市,对于房地产也是明显的刺激,这一波涨幅是比较大的,但随后经历股灾因素,回落较多,到相关政策周期结束,依然还是有60%的涨幅。

   不过这个周期之后,房地产行业经历的调控因素是比较明显的,相关政策刺激的因素也在降低,“房住不炒”的红线更加明确,行业转型也是一种必然。包括2022年3.16日这一波行情,也并不是以前那种逼空了,正逻辑的央企地产和反逻辑妖股炒作,都有自己的节奏。

  实际上,基建投资也在改变,之前对融资平台的限制放宽后,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均明显增长,且对基建投资的拉动立竿见影。但2014年43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规定》发布后,对融资平台的限制进一步收紧,2018年对融资平台的融资限制持续,因此“稳增长”对基建增速的提振并不明显。

  所以,我们看到基建也有转型,从之前的铁公基,再到中字头基建,妖股模式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注意,并不是说政策市,都是单一的模式。接下来,对于金融和消费板块,也有对应的规律和改变,供大家研究。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a股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a股行情、普利特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