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互联网巨头腾讯23日晚间公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和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数据显示,腾讯年度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2248.22亿元,同比增长41%。不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腾讯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1237.88亿元人民币(Non-IFRS),同比仅增长1%,是近十年来增幅最低的一年。
另外,2021年第四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数实经济)板块的营收达到了479.58亿元,首度超越游戏板块,成为腾讯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
腾讯近期股价总体有所回暖,目前股价再度逼近400港元,市值也逐渐再次向4万亿港元靠近。
腾讯年度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
腾讯控股披露的业绩公告显示,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收入突破5000亿元,达到5601.18亿元,同比增长16%。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2248.22亿元,同比增长41%。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1237.88亿元人民币(Non-IFRS),同比增长1%,是近十年来公司净利增幅最低的一年。
2021年第四季度腾讯收入1441.88亿元,同比增长8%。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第四季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949.58亿元,同比增长60%,基本每股盈利9.957元,同比也增长60%;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第四季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248.8亿元(Non-IFRS),同比下降25%。这是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继三季度净利下跌2%后,腾讯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单季净利负增长。
腾讯在披露年度业绩的同时,宣布派发末期股息。腾讯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60港元。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面对行业挑战,公司积极拥抱变化,降本增效,聚焦重点战略领域,加强长期可持续发展举措。虽然收入增速放缓,但公司在业务上继续取得战略性进展,相信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在结构性地迈向更健康的模式,回归以用户价值、科技创新及社会责任为中心的本源。
此外,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亦对近期组织优化传闻首度回应。早前有消息称腾讯对外招聘计划正在紧缩,部分事业群开启“优化”。刘炽平回应称,“目前,互联网行业正在遭遇结构性的挑战和改变,腾讯作为其中参与者也会主动进行调整。过去,行业是竞争驱动型,投入较大;现在,相比短期收益大家更关注长线业务发展,更健康地投入,尤其是对营销成本、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优化。我们也对亏损业务进行了成本优化动作,以便保持更加健康的增长。”
刘炽平表示,腾讯一直以来都是一家积极拥抱变化的公司,公司一直秉持创业心态,根据社会发展和业务需求,持续进行组织优化。未来腾讯将以健康可持续为原则,聚焦重点战略领域,调配人员在具长远价值的业务,同时持续引进核心科技人才和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 预计2022年人员仍会增长。
腾讯数实经济收入首超游戏收入
2021年四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数实经济)板块的营收同比增长25%,达到了479.58亿元,占整体营收33%,首度超越游戏板块,成为腾讯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
2019年一季度,腾讯首次单独披露金额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收入数据,当季该板块收入217.89亿元,占整体营收25.5%,网络游戏板块占比则为33.4%。近年来,腾讯加大拥抱产业互联网,大力投入数字新基建,并在政务、金融、教育、交通出行、医疗、智慧零售、工业、能源等诸多领域,形成产业数字化方案,助力各行各业降本增效。
游戏方面,腾讯控股财报显示,增值服务业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同比增长10%至人民币2,916亿元。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增长6%至人民币1,288亿元,乃受《王者荣耀》、《使命召唤手游》及《天涯明月刀手游》等游戏推动,部分被《DnF》及《和平精英》的收入减少所抵销。腾讯称,已对本土市场游戏采取了一系列完备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而此直接地(未成年人消费减少)及间接地(研发资源专注於新措施的实行)影响收入增长。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增长31%至人民币455亿元,《PUBGMobile》、《Valorant》、《荒野乱斗》及《部落冲突》等游戏表现强劲。在视频号直播服务、视频付费会员服务以及自二零二零年四月合并虎牙带来的收入贡献的推动下,社交网络收入增长8%至人民币1,173亿元。
此外,财报显示,2021年年第四季,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同比减少88%,占本土市场游戏总时长的0.9%。未成年人总流水同比减少73%,占本土市场游戏总流水的1.5%。
研发投入三年翻倍 达518.8亿元
数据显示, 2021年,腾讯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33%,达到518.8亿元。
从历年财报可以看出,2019年开始,腾讯的研发开支一路走高,2018年约为229.36亿元,2019年约为303.87亿元,2020年约为389.72亿元,每年增速都在30%左右,到了2021年,更是一举达到了518.8亿元,实现了三年翻倍的高增长。
近年来,腾讯一直在自主创新领域加大投入,并在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底层能力上长期投入,力求实现国产替代,逐步完善自研生态。
在自研硬件领域,腾讯成立了首个硬件实验室——星星海实验室,面向产业互联网加速技术自研,已经发布了包括星星海服务器在内的多款自研硬件产品。腾讯云100G云服务器,是国内首个规模应用100G超大网络的云服务器产品系列。
作为网络安全的基石,操作系统一直是腾讯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2021年,腾讯对外发布行业首家全域治理的分布式云操作系统遨驰,单集群支持10万级服务器、百万级容器规模,管理的CPU核数超过1亿。计算正式进入亿级时代,助力各类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此外,腾讯已经研发国产操作系统发行版TencentOS 十余年。
2021年,腾讯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发布金融级全自研新敏态引擎,已助力20余家金融机构实现核心系统国产化。
音视频技术方面,腾讯自主研发的编解码技术全球领先,已拥有超100项新一代国际编解码专利,在2021MSU世界视频编解码大赛上的多个主流赛道上夺得第一。
基于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包括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企业微信在内的一系列Saas产品也成为腾讯自研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起从基础设施层到应用层的全链路自研技术体系,广泛触达企业客户,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逐步构建和完善。
2021年,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共发布两款移动机器人(Max、Ollie)和IDC运维机器人合计三款产品,作为腾讯的企业级机器人实验室,腾讯Robotics X未来还将持续深入探索三大通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步实现从基础能力到自研能力再到落地能力的突破,让机器人助力人类更美好的生产生活。
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回购潮涌
今年以来,包括腾讯在内,不少大型互联股公司和科技公司持续推动回购,进一步提振了投资者信心,近期这波回购潮更为明显。
就在昨天,阿里巴巴宣布将股份回购规模从150亿美元上调至250亿美元。这是阿里巴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回购计划。阿里巴巴公告称,董事会对公司未来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并已授权将股份回购计划总额从150亿美元上调至250亿美元。是次公布的股份回购计划有效期为两年至2024年3月止。截至2022年3月18日,根据早前公布的股份回购计划,公司共回购了5,620万股美国存托股,总额约92亿美元。
22日晚间,小米集团的公告也显示,2022年3月22日,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上述股份购回授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我们会在符合上市规则的情况下进行购回股份。小米集团公告称,董事会认为,于现况下进行股份购回可展示本公司对自身业务展望及前景充满信心,且最终会为本公司带来裨益及为股东创造价值。董事会认为,本公司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腾讯则在今年1月进行了一波密集回购,从1月5日至1月20日共计回购了11次,合计回购483.14万股。
之前的2021年12月29日,京东集团则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修改于2020年3月采纳的现有股份回购计划,据此,回购授权由20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并延长至2024年3月17日。
此外,还有一些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公司今年以来也在推动回购计划或进行回购。
比如明源云今年1月也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宣布,其有意行使于2021年6月11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的决议案授予董事的一般授权(“股份购回授权”)的权力,以购回最多192,714,999股公司股份(“股份”),即于2021年6月1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于2022年1月5日,董事会已决定动用股份购回授权,视乎市场情况,公司可能以总金额不超过等值于100,000,000美元的港元不时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建议股份购回”)。
明源云彼时称,公司董事会相信,股份目前的成交价并未反映其内在价值,建议股份购回反映董事会及管理层团队对本公司业务发展前景的信心。公司现有的财务资源足以进行建议股份购回并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7月15日丨妙可蓝多(600882.SH)公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此次交易上市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交易对方内蒙蒙牛持有的吉林科技42.88%股权。截至预案签署日,此次交易的审计及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估值及定价尚未确定。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奶酪为核心的特色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也从事乳制品贸易业务和液态奶业务。此次交易前,上市公司已持有标的公司吉林科技57.12%股权,标的公司为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此次交易上市公司拟收购的标的资产为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不会导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此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吉林科技100%股权,从而可以进一步优化对奶酪业务生产销售流程控制,公司主营业务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此次交易前,吉林科技为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吉林科技分别实现净利润3869.15万元、9174.59万元。此次交易完成后,吉林科技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届时上市公司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等财务指标预计将有所增长,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的提升。
导语:腾讯遭大股东减持的真相
文:王雨佳
东哥解读电商
遭到大股东减持的消息一出,腾讯市值较前一日蒸发超过3000亿港元。
6月27日,港股开盘,腾讯股价重上400元大关,上涨4.12%,市场一度欢呼雀跃,谁知,当大股东Naspers的拟场内减持公告出炉,剧情急转直下。腾讯股价自涨4%跳水至跌0.68%,此后一度跌幅超2.3%。在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近5%的背景下,一向是恒生指数“定海神针”的腾讯,表现差强人意。截止6月30日,腾讯股价354港元。
图片:6月30日腾讯股价走势
自2021年1月747港元/股的高点至今,腾讯股价已经下跌超过50%,如今又遭到外资大股东减持。显然,对于腾讯股价未来的走势,市场充满了焦虑。
Naspers是陪伴公司成长多年的大股东,他何以选择减持腾讯呢?换一个维度,被称为“港股之王”,“股价永不跌”的腾讯, 何以被陪伴多年的外资大股东减持呢?
博弈中的腾讯股价
2021年的上一次减持腾讯,Naspers套现146亿美元,市场一片质疑,Naspers随即承诺三年内不再减持。然而,不到一年时间,Naspers就打破承诺开始减持,且腾讯和Naspers并未告知,Naspers这一波减持总计多少,持续多久。如此重大的不确定性,让市场对腾讯充满了焦虑。
Naspers现在持有腾讯28.82%股份,按照6月28日的收盘价算,对应市值超过万亿港元。开个玩笑,如果Naspers每天减持一个亿,10年都卖不完。
而2022年,腾讯也在积极回购自己的股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23日,腾讯共回购了1610万股自家股票,回购金额为64亿港元,回购最高价为475元/股,最低价为357元/股。
腾讯在港股市场一向以“厚待股东”闻名。显然,腾讯认为眼下股价已到低点,出面回购,稳定市场信心,这对腾讯股价是长期利好。
大股东Naspers一边减持,腾讯一边回购,腾讯股价已经形成了博弈之势。那么,Naspers何以打破承诺,非要减持腾讯不可?
大股东减持腾讯,回购股份
据腾讯公告,Naspers出售股票,主要用于一项长期、开放式回购计划,用以提高集团每股资产净值。
为什么Naspers要卖腾讯回购股份呢?
我们先从Naspers这家公司说起。这家公司被中国人所知,就是因为其在2001年以3200万美元从李泽楷、IDG资本和腾讯创始人团队手里,收购了腾讯46%的股份。这笔3200万美元的投资,巅峰期收益达7000多倍,堪称世界风险投资界的神话。
但是,除了腾讯,Naspers近些年的其他业务都表现平平。Naspers公布的2022财年业绩,营收仅79.4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Naspers通过投资公司Prosus持有腾讯股份,Prosus的利润,主要来自腾讯的股息。
平平无奇的业绩,让这两家公司二级市场市值表现不佳,Naspers当前的市值还不到其持有的腾讯市值的一半。而Prosus持有腾讯股票的市值超过1200亿美元,其自身市值只有900亿美元左右。
这两家公司和腾讯形成了严重的净资产倒挂,Naspers CEO在2017年就表示,公司市值与其持有的腾讯市值之间的鸿沟太高了。这种鸿沟,理所当然也引发了Naspers股东们的不满:既然Naspers股价无法真实地反映腾讯的持仓价值,Naspers应该卖掉腾讯股票,回购股份,缩小净资产折价,提升投资价值,回馈股东。
所以,在Naspers和Prosus的新闻稿中提到:Prosus和Naspers将开启无限期的股份回购计划,这一计划资金将来自通过定期出售少量腾讯持股获得的收益,从而有效地释放股东价值,提升每股资产净值。
简单来说,如果这两家公司的市值与持有的腾讯股票的市值之间的差距还在扩大,他们就会继续减持腾讯,回购自家股份,让股东们满意。
腾讯股价进入下跌周期?
剔除Naspers自身净资产倒挂的问题,从历史上看,Naspers的减持,确实是腾讯股价剧烈下跌的外在信号之一。
在今年之前,Naspers曾于2018年和2021年,分别减持了2%的腾讯股份。可怕的是,Naspers两次减持腾讯股票,腾讯都经历了一波下跌持续6~12个月,幅度都超过了50%,可算是腾讯股价的杀手。
2018年3月,腾讯股价在450港元高位,此后9个月股价反复下探,到11月,腾讯股价仅238元/股。2021年4月,腾讯股价在600港元左右,2022年3月,最低跌到300元以下。
我们先来看,2018年Naspers的第一次减持。彼时,腾讯的主要业务都面临强势对手的挑战,看上去四面楚歌:游戏市场的吃鸡大战,网易一度领先。腾讯最后反超,后面又遇到了游戏版号问题,新游戏发不出,吃鸡也没法商业化。
随后,腾讯陷入了“头腾大战”,在字节系的抖音一路猛攻之下,腾讯微视节节败退。腾讯的广告业务增长低迷,也被认为是腾讯缺乏创新能力,错过了短视频风口。2018年5月,《腾讯没有梦想》一文爆红,其中的金句是:
“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
“即便在腾讯定义为主业务的社交连接和数字内容领域,在算法时代面临头条和抖音的挑战时,也显得非常手足无措无法有效应对。”
这篇文章只是当时舆论的镜子:面对充满攻击性的字节跳动,腾讯似乎垂垂老矣,在功劳簿上“躺平”了,在社交和游戏这两个腾讯的引擎业务上,腾讯很可能被字节替代。Naspers的减持,似乎只是印证了这些舆论的合理性。
但是,到了2019年3月,游戏版号恢复。腾讯吃鸡游戏可以变现了。4月,腾讯股价就开始大幅回升。6月,理财通规模破8000亿,小程序电商突飞猛进,2020年1月,腾讯股价重回400港元。字节跳动没有取代腾讯,腾讯的微信视频号也被视为抖音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腾讯业绩的企稳向好,是股价向好的内在驱动力。凭借自身业务的韧性,腾讯安然渡过了这次危机。
而Naspers在2021年,以及当下这次的减持,同样被视为腾讯股价下跌的前兆。
有观点认为,Naspers减持腾讯是看到了腾讯的天花板。在过去的一年里,腾讯主营业务确实承压。
就2022年Q1来看,腾讯营收增速同比持平,净利润同比下降23%。分业务来看,腾讯的腾讯增值服务业务,同比增长1%;网络广告同比下降17.5%;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营收427.68亿元,同比增长10%;而关注度最高的游戏业务,腾讯本土市场的收入下降1%。
截止6月30日,腾讯股价354港元,依然在低位徘徊。
国际资本减持腾讯的深层逻辑
“不难理解Naspers卖腾讯股票。目前美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看起来风险很大。不管是内因,还是地缘政治,都让这些公司资产的不确定性增加。”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认为,腾讯股价下跌与公司基本面关系不大,腾讯目前的遭遇,只是身为人民币资产命运的剪影。
在内,有“遏制资本无序扩张”这只有形之手;在外,中美大国博弈、俄乌地缘政治让中国资产风险提高……等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中概股如在覆巢之下。手握微信、QQ两大金矿的腾讯,数次以超预期的财报打脸看空资本的腾讯,也难以置身事外。
回望2020年,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但腾讯没有明显利空。腾讯选择大量招聘了员工,员工人数一度超过了10万人。身在每天都在迭代的互联网行业,腾讯无远虑也有近忧,除了投资,自己不断地在多个领域创新试错,毕竟试错的成本,和腾讯的股价、手上的现金比起来,简直轻如鸿毛。
但是,今年上半年,关于腾讯多个部门裁员的消息就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夏天,又有消息传出:腾讯下半年会继续裁员,所有事业群至少缩减 10%。
显然,自从“遏制资本无序扩张”这只有形之手发挥威力,在流量红利不再的存量市场,和高企的资本成本面前,钟爱创新的腾讯也选择了“躺平”,收敛锋芒,如履薄冰。
一家公开躺平的公司,预期增长拉低,资本又怎么会买单?科技公司估值的关键,在于业绩好于市场预期,并持续提高未来的增长预期。
在年报中,Naspers提到,2021年腾讯受到了监管以及疫情的影响,导致增长放缓,而且需要面对较为艰难的宏观经济环境。
而在腾讯之外,Naspers一直在探索新的投资机会,正在不断加仓其他新兴国家的资产。Naspers已宣布,将以4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印度支付平台BillDesk,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
在Naspers看来,如今的中国市场和人民币资产不确定性增强,风险上升,他们心生退意。
写在结尾:腾讯还是腾讯
关于腾讯遭大股东减持事件,我们的观点是:
1、腾讯遭大股东减持与其基本面关系不大
腾讯还是那个腾讯,手握微信、QQ两大金矿,掌握着中国人的社交关系,根本不愁挖不出金子。截至今年3月31日,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12.88亿,预估12.7亿,QQ移动端月活跃账户数5.638亿,王者荣耀也持续蝉联全球手游畅销榜冠军。
图说:王者荣耀司马懿
而在“遏制资本无序扩张”的风向之下,腾讯的商业化早就在保持克制,保持低调。而如果腾讯真的想赚钱,空间和潜力远远超过一般人想象。
短期而言,大股东减持可能会短暂影响到腾讯股价。但是只要国内政策稳定,长远来看,腾讯依然是全球最优秀的科技公司。腾讯股价目前在低谷,主要原因都在外部。
2、Nasper减持腾讯,主要出于自身经营考虑
Naspers的减持,一方面是为了回购股份,缩小净资产折价,提升投资价值,回馈股东;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人民币资产整体的风险,确认成熟投资项目的收益,转而将资源投入到新的项目,试图在其他新兴市场挖掘下一个“腾讯”。
毕竟,腾讯在Naspers资产负债表中体量太大,已经制约了其向外扩张的能力,减持腾讯拿到现金,等于将资产盘活,让腾讯的实际价值释放出来。否则,腾讯股价再高,收益也只是也只是账面上的数字。
其次,公司所有价值都由腾讯一家支撑,抗风险能力太弱了,一旦亚洲市场出现风吹草动,Naspers的股价肯定会大幅波动。对于Naspers,分散投资,分散风险才是理性的选择。
3、Naspers减持腾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的态度
目前,以美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风险升高。国内对互联网平台经济松绑还不明显,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都让人民币资产的不确定性增加。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的谨慎,也是意料之中。
而对于外资大股东的减持,国内有观点认为,如果Naspers减持释放出一些空间,让更加理解互联网业务的国内资本进入,对腾讯长期发展,亦是好事,这也是目前国内的大势所趋。
临近年末,腾讯直接给员工发股票奖励。
1月21日晚间,腾讯控股(00700.HK)发布公告称,计划向不少于 22800位奖励人士授予合共8004807股奖励股份。根据腾讯当前股价,奖励股份价值38亿港元(约30.97 亿元人民币),受奖励者人均可获得价值16.7万港元(约13.61万元人民币)的股票。
腾讯表示,给予股票激励的目的,旨在嘉许奖励人士所作出的贡献并吸引及挽留集团持续经营及发展所需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挽留人才,腾讯今年以来继续做的一件事情是挽救投资者“信心”,2022年以来,腾讯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斥资2亿港元进行股份回购,累计耗资已经超过20亿港元。有分析人士称,根据香港联交所和证监会的要求,回购的股票将被直接注销。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腾讯股东来说,每天2亿港元的回购类似于“现金分红”,每天可分享2亿港元“红包”。
大手笔股票激励挽留人才
腾讯在挽留人才方面,毫不吝啬。
1月21日,腾讯控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董事会已决议向不少于22800位奖励人士授予合计8004807股奖励股份,以当日腾讯控股收盘价474.8港元/股计算,人均可获得约16.7万港元。
公告称,发行新股份的目的旨在嘉许奖励人士所作出的贡献并吸引及挽留集团持续经营及发展所需的人才。
就在2021年 12 月1日,腾讯控股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决议向不少于 25700 位奖励人士授予合共 4410829 股奖励股份。此次奖励股票的总价值约为 20.67 亿港元。按照 25700 位奖励人士计算,人均可获得超 8 万港元(约 6.5 万元人民币)。
腾讯控股表示,发行的目的旨在嘉许奖励人士所作出的贡献并吸引及挽留本集团持续经营及发展所需的人才。“奖励人士将包括雇员、 行政人员或高级职员、董事、专家、顾问或代理。”
动辄给员工发股票,增加员工“获得感”,提升人才的忠诚度,几乎成为腾讯的常规动作。2021年7月和11月,腾讯也曾给下相关人士给予股票激励,且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2月,腾讯控股曾在年终奖中,对有“特别贡献”员工发放每人100股奖励,这几乎是腾讯员工的“阳光普照奖”。按腾讯当日股价计算,100股腾讯股票市值在7.4万港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6.1万元。
除了直接给员工股票激励,腾讯在留住人才、加强员工福利方面,也是属于能够“卷死”其他互联网大厂的节奏。
可以说,腾讯在员工福利除了常规的提供心理咨询、健康咨询体检、多种商业保险、出行班车、节假日活动礼品外,比较有名的包括腾讯的安居计划。
2021年4月,腾讯宣布推出安居计划Plus方案,调整后,腾讯员工可从公司最高申请到90万元免息借款资金支持,用于个人工作地或社保地首套房购买。
对此,腾讯相关负责人称:“员工是腾讯最宝贵的财富,员工只有安居才能乐业。管理层在充分调研和考虑后,决定推出‘安居计划Plus方案’,帮助员工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实现员工和公司的共同成长。”
持续回购,修复信心
业内人士认为,腾讯持续加强员工的福利,留住人才,也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助力二级市场稳定表现。
实际上,腾讯2021年整体的表现并不够好,进入2022年才略有好转,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腾讯收于474.8港元/股,上涨0.68%,过去一年来下跌达到25.11%,2022年以来,腾讯股价上涨约7.09%。
小编注意到,腾讯2022年以来股价的回升,可能与腾讯从2021年以来累计发动数十次的密集回购有关。
其中,Wind数据显示,2021年内腾讯有27次股票回购记录,主要集中于8、9月两个月时间内,腾讯合计回购了558.18万股,耗资25.99亿港元。
进入2022年1月以来,小编注意到,腾讯除了在1月21日和相关休市日没有回购,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打出2亿资金“弹药”进行回购,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具体来看:
1月5日,腾讯斥资2.03亿港元回购47万股;
1月6日,腾讯耗资约2.03亿港元回购47万股;
1月7日,腾讯斥资2.04亿港元回购46万股;
1月10日,腾讯斥资2.04亿港元回购45万股;
1月11日,腾讯斥资2.02亿港元回购44万股;
1月13日,腾讯耗资1.67亿港元回购35.14万股;
1月14日,腾讯斥资2.01亿港元回购43万股;
1月17日,腾讯斥资2.01亿港元回购43万股;
1月18日,腾讯斥资2.02亿港元回购44万股;
1月19日,腾讯斥资2.04亿港元回购45万股;
1月20日,腾讯斥资2.04亿港元回购44万股。
值得一提的是,1月21日,易方达基金披露的四季报显示,腾讯控股晋升为易方达蓝筹精选、优质精选、优质企业三年持有等三只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这可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流基金对腾讯长期价值的认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腾讯股票大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腾讯股票大赛、60088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