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美股份 股吧,丸美股份股票

2022-07-26 2:52:27 证券 xialuotejs

丸美股份 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近日,次新股丸美股份(603983.SZ)股价走势引人注意——两日来股价累跌超10%的走势可谓与上市四个月累涨216%%的表现大不相同。

具体而言,从盘面上看,昨日盘中丸美股份出现一波跳水走势,一度跌超8%,随后跌幅收窄于6.56%,报于67.54元。而截止今日发稿,其股价继续走低跌4.03%,报于64.82元,最新总市值为259.9亿元。而需要指出的是,该股价自7月25日上市以来,短短四个月的时间累涨来216%,算得上次新股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行情wind)

但令人意外的是,股价大跌的丸美股份,这两天都没有出什么利空信息。因此,根据丸美股份股吧的种种观点来看,目前市场更加倾向于“年底已至,机构要进行结算从而保住收益,而机构控盘多的个股则都会出现大跌”这一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丸美股份发布的三季报表现还算不错,获得了不少研究机构的看好。据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2亿元,同比增长14.77%;归母净利润为3.59亿元,同比增长52.26%。其中,Q3营收为3.97亿元,同比增长21.28%;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150.62%。

对此,华创证券表示,丸美股份定位眼霜品类,在国产品牌中竞品少,高端的产品和价格定位也区隔了消费群体。目前盈利水平佳,后续拓品牌、品类拥有相应空间,未来电商拓展、员工激励方面为潜在看点,因而继续维持“推荐”评级。

然而,虽说这两天明面上并没有什么利空丸美股份的消息和事件,但换个角度来看,上市以来股价一路飘红的它,此次股价下跌是不是意味着藏在背后的利空效应或许要“发威”了?

股价累涨216%的逻辑有哪些?

“弹!弹!弹!弹走鱼尾纹”,丸美股份凭借着这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不仅弹出来知名度,也弹出了市场。

据公开资料资料显示,丸美股份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主打眼霜品牌,旗下拥有丸美(眼霜)、春纪(乳液)和恋火(彩妆)三个品牌。需要指出的是,擅长营销的它,通过请鲁豫、彭于晏、周迅等一些知名明星代言,一举打响了市场的知名度。

2019年7月25日,丸美股份登陆A股,以每股20.54元的发行价格创下本土化妆品企业发行价新高。而上市以来,凭借着优质的赛道和不错的业绩,其股价自上市以来便一路飘红,截至今日股价累涨了216%。

而就目前来看,做为一只次新股的它,丸美股份股价能够累涨那么多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利好:

其一,在化妆品市场不断扩大之际,丸美股份切入了中高端眼霜市场,算得上卡位了优质赛道。

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规模从2010年的2,045.3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615.7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8.48%,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而随着化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消费者低龄化、消费高端化和新营销方式的推动,目前国内美妆消费者需求也呈现更多样、更具体的趋势,并且他们在产品用途、成分和品牌定位上的偏好也更为细分,而针对于眼部、唇部、脸颊以及颈部的细分产品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在这其中,丸美股份通过“丸美”切入中高端眼霜市场,在行业中占据了一定的先机。目前而言,该公司的眼霜在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其定价已经拉开了与国内竞争对手的差距,显示出了一 定的品牌溢价。与此同时,该公司也通过“春纪”和“恋火”打入了乳液和彩妆的市场,帮主助公司尽可能多的锁定更广阔的潜在消费市场。

其二,近三年来业绩维持稳健增长,其中高净利率、高周转,使得该公司ROE保持较高水平。

据财报显示,自2017年至2019年9月30日,丸美股份分别实现营收为16.81亿元、17.908亿元,13.43亿元,同比增长11.94%、16.52%、14.77%;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73亿元、4.74亿元、3.96亿元,同比增长34.34%、33.13%、52.16%。

(数据wind)

而分季度看,在产品、营销、渠道多维发力驱动下,公司19Q1/Q2/Q3收入同比增长8.88%、14.38%、21.28%,呈逐季加速趋势。其中,Q3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1.28%至3.97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6.91%至1.1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6.7%至1.02亿元,业绩超预期。

需要指出的是,高净利率、高周转,带动该公司ROE领先行业。其中,净利率方面,一方面由于主打产品眼霜本身毛利率较高并且产品定位相对更高,丸美的毛利率较同行具有优势。同时丸美在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上均较竞争对手更低,公司整体净利率在18年达到26%,明显领先竞争对手。

(数据wind)

而周转率方面,丸美股份库存控制良好,对供应商均要求先款后货,应收账款较少,整体周转健康,2016年至2018年其资产周转率均维持在0.85倍以上,因此整体来看,该公司一直在行业中保持着较高的ROE水平。

根据以上种种,不难看出,卡位了优质的赛道,以及稳健的业绩水平成为了支撑丸美股份上市以来股价累涨216%的重要因素。

“利空效应”要显现了吗?

当然,没想到的是,丸美股份股价这两天“无缘无故”的下跌引起了外界的警惕——丸美股份藏于深处的“风险”要逐渐显现了吗?

而说起丸美股份的风险点,还得从它一波三折的IPO路一一说起。

据相关资料显示,从2014年6月首次递交招股说明书算起,丸美股份一共递交了三次招股书,募资金额也从起初的14亿元缩减至5.8亿元。2016年11月,丸美股份首度上会遭发审委否决;2018年7月,临上会前一夜,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证监会取消对其审核。经历了多轮“折腾”后,丸美股份终于在今年4月底成功过会。

而丸美股份IPO路之所以屡遭挫折,就是被其“重营销轻研发”的运作模式给拖累了,而直到现在,“重营销轻研发”也一直是外界吐槽它的槽点。

据相关数据显示,丸美股份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分别为4.67亿元、5.35亿元、2.38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4.5%、33.9%、29.2%,在广告宣传费用上,2019年上半年支出为1.63亿元,占销售费用的68.5%。

而与占大头的营销费用相比,该公司的研发支出则是实实在在的低。2016年-2018年,丸美的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人民币0.25亿元、0.28亿元和0.3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05%、2.09%和2.15%。其中,2019年上半年为2.2%,虽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与同行相比而言还是比较低,2019年上半年拉芳家化的研发费用占比为3.9%,而御家汇也为2.3%。

当然了,根据其最新的三季报来看,30.18%的销售费用率和2.3%的研发费用率意味着其依然没有摆脱“重营销轻研发”的诟病。

而除了“重营销轻研发”的诟病之外,丸美股份也一直存有估值过高的风险。

就目前而言,丸美股份的静态市盈率为62倍,比行业中的老大哥珀莱雅的静态市盈率还要高出2倍。与此同时也明显比机构测算出的估值要高不少,其中银河证券预测该公司2019 / 2020 / 2021年将分别实现营收18.70/21.85/25.92亿元,净利润5.03/5.47/6.52亿元,对应PE为53/49/41倍。

除此之外,该公司上市之初也曾因估值过高,被监管层注意。今年7月份,丸美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发行价格为20.54元/股,此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为22.99倍和20.64倍,而该行业当时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才16.97倍,这意味着丸美的市盈率高于行业水35.47%。

不难看出,以上两种风险从丸美股份上市以来就一直伴随至今,虽然还没有出现一些导火索,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没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这个隐藏的“地雷”迟早会影响其股价走势。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风险点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对于护肤产品来说,产品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而研发投入处于薄弱状态的丸美股份,更容易在产品安全方面爆出一些不好的事件。

例如,2016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通告称,丸美股份多个产品批次防晒类产品实际检测成分和标注的成本不符,其中包括丸美激白防晒精华隔离乳、丸美防晒精华隔离乳、丸美生产的春纪美白防晒乳等明星产品。

2017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再次通告,丸美股份子品牌春纪美白防晒乳涉嫌假冒产品。同年11月,丸美生产的丸美激白防晒精华隔离乳和丸美嫩白防晒乳两款产品被当地食药监督部门现场鉴定为假冒伪劣产品。

因此可以看出的是,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问题,对于丸美来说也是一个隐藏着比较深的风险点。

结语

结合以上可知,在行业的发展空间以及不错的业绩因素下,丸美股份上市四个月以来股价录得了216%的涨幅。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股价一路飞涨,其不论是浮于表面的高估值风险,还会隐藏在水面下的“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风险都一一被扒出来了。

显然,此次股价下跌是市场对它的一场清晰认知,而随着估值过高的风险逐渐散去,股价跌回到合理的估值区间,丸美股份也算的上在次新股中表现不错的一只个股。




603533

掌阅科技(603533.SH)发布公告,王良先生为了偿还质押融资借款、加大对公司参股子公司北京不可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不可能科技”,原名“北京掌阅影视有限公司”)的资金投入等资金需求,计划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751.66万股(若此期间公司有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股份变动事项,应对该数量进行相应调整),即不超过公司股本总数的1.7126%。




603983丸美股份股吧

截至2022年7月1日收盘,丸美股份(603983)报收于26.21元,下跌2.2%,换手率2.59%,成交量2.0万手,成交额5272.85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27.3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35.8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63.22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8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7.54。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丸美股份股票

文 | 杨万里

从股民变股东,此乃炒股最悲哀的事。

6月2日,“眼妆第一股”丸美股份盘中跌逾1.4%。截至午间发文,该公司股价为22.83元,总市值为91.74亿元。

丸美股份于2019年7月份上市,在牛市催化下,其股价于2020年5月19日最高涨至92.15元。短短2年后,该公司已跌至23元以下,相比高点跌幅达75%,总市值蒸发超270亿元。

股价腰斩背后,可能与3点原因有关。

一是投资逻辑不坚固。

从行业看,国内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化妆品企业注册量增长至438.3万家。其中,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如雅诗兰黛、兰蔻、香奈儿、迪奥、欧莱雅等占据,而中低端市场以国内中小化妆品企业为主。

从公司层面看,丸美股份正处于转型阶段,但与同行公司差距较大。

由于疫情冲击+电商崛起,线上市场成为主流趋势。去年,丸美股份线上营收占比低于60%,而同行公司珀莱雅、水羊股份线上渠道的营收占比均超84%。

二是业绩低迷,无法支撑股价上行。

2020年至2021年,丸美股份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4.644亿、2.479亿,同比下降9.81%、46.61%。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6548万元,同比下降34.61%。若今年净利润再度下滑,将创下业绩三连降纪录。

反观竞争对手珀莱雅和贝泰妮,在净利润规模、业绩增速方面都强于丸美股份。

数据显示,珀莱雅2021年营收46.33亿元,同比增长23.47%;归属净利润为5.761亿元,同比增长21.03%。今年一季度,公司归属净利润为1.584亿,同比增长44.16%。

贝泰妮2021年营业收入40.22亿元,同比增长52.57%;归属净利润为8.629亿元,同比增长58.77%;今年一季度,公司归属净利润为1.46亿,同比增长85.74%

得益于业绩增长强劲,贝泰妮、珀莱雅在二级市场估值较高,当前公司市值分别超过800亿、400亿,分别是丸美股份总市值的8倍、4倍以上。

原因三是大股东频频减持,打击市场做多信心。

不完全数据统计,丸美股份第三大股东L Capital从2020年以来累计套现超过7亿元,间接表明了资本的谨慎态度。

由于股价跌幅较大,投资者们愤怒了。

今年4月末,股民怒怼丸美股份董秘,犀利提问称,“贵司股价头也不回的往下,是不是打算退市了?贵司管理层上市就是来套现的吗?”

上市公司回复称,“公司目前经营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股价表现受宏观环境、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

此前,在去年9月份,还有股民质问道,“孙董事长,善待股东善待投资者,不要说什么做最好产品啥的废话空话,市场已经给你反馈了”。

资料显示,孙怀庆为丸美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法定代表人、董事,薪酬为149.5万。王开慧为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薪酬124.3万。

上述两位高管年薪百万,管理的公司却业绩下滑、股价腰斩,不知他们是否安心呢?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丸美股份 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丸美股份 股吧、603533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