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谁是A股回购之王?
5月26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告,公司拟以75亿-15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0元/股。这一回购规模,或将刷新A股史上最大单次回购金额纪录。
消息一出,股吧网友炸开了锅。有网友兴奋地表示,“明天涨停板”,也有网友遗憾地表示,“盘尾没全仓,唉”。
截至26日收盘,格力电器股价为56.19元/股。25日,格力电器刚刚创下年内新低54.70元/股。
有望成为A股史上最大回购计划
5月26日晚,格力电器发布的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的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并结合公司经营情况、主营业务发展前景、公司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等因素,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股份,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管理团队持股的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推动全体股东的利益一致与收益共享,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根据公告,格力电器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75亿元(含)且不超过150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70元/股,按本次回购资金最高150亿元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14亿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3.56%;按本次回购资金最低75亿元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为1.07亿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78%。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公司公告)
今年2月,美的集团启动上限高达140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当时被称为“A股史上的最大回购”。如果格力电器完成此次回购,将超越美的集团,刷新A股史上最大单次回购金额纪录。
消息一出,股吧网友彻底炸开了。有网友兴奋地表示,“明天涨停板”,也有网友失望称,“盘尾没全仓”。还有网友抱怨:“一直在回购,股价不见涨。”
截至2021年3月31日,格力电器股东人数为46.86万户。
格力频抛股份回购计划
此次回购,已经是格力电器去年以来的第三次回购了!
去年4月12日,格力电器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含)且不超过60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70元/股。
去年10月13日,格力电器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含)且不超过60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70元/股。
今年5月17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本次回购累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份1.01亿股,占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1.68%,最高成交价为61.9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6.46元/股,成交总金额为60.0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目前,公司该次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
争夺A股回购之王?
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两家A股家电巨头拿到了同样的剧本?
就在5月10日,美的集团也启动今年第二轮股票回购计划,根据公司公告,美的集团拟以25亿元-5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00元/股。按回购金额上限50亿元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不低于5000万股,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0.71%;按回购金额下限25亿元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不低于2500万股,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0.35%。
今年2月,美的集团启动上限高达140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今年4月,美的集团宣布此次回购方案提前实施完毕,累计回购金额为86.64亿元。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美的集团已累计回购198.76亿元股份。
除了回购股份,5月21日,美的集团还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美的控股一致行动人何享健计划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不低于8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格力电器的股价已经被美的集团赶超。今年以来,格力电器股价累计下跌9.28%,最新总市值为3380亿元。美的集团股价下跌14.33%,最新总市值为5941亿元。
2020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下降15%,归母净利润221.8亿元,同比下降10.21%。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1.9亿元,同比增长62.7%,但环比2020年四季度下降22.87%,实现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121%,但环比2020年四季度下降59.43%。
(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近期股价走势,Wind)
【乐从钢铁世界现货行情概况】
7月11日早市,乐从钢铁世界现货市场价格全面下跌,其中,冷轧卷板现报4650元/吨,跌130元;热轧带钢现报4160元/吨,跌120元;热轧卷板现报4130元/吨,跌140元;酸洗卷板现报4370元/吨,跌120元;中厚板现报4440元/吨,跌110元;低合金卷现报4310元/吨,跌140元;镀锌卷现报5430元/吨,跌110元;管、型材价格大幅普跌,跌幅均在30-150元之间。
基差方面:7月8日,乐从热轧卷现货主流价格报427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持平。热卷期货2205主力合约价格收报4206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涨4元/吨。本地热卷期现基差64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窄4元,近一个月基差均值为87.5元。
【期货情况】
7月11日早上收盘,国内黑色系期货价格全面下跌,其中螺纹钢主力合约跌4.98%;热卷主力合约跌4.65%;铁矿石期货跌4.5%;焦炭期货跌5.1%;焦煤期货跌4.36%,不锈钢期货跌1.01%。
【南北热卷价差概况】
7月11日,乐从市场热卷主流价位报413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0元/吨,较天津热卷价格高90元/吨;较上海热卷价格高60元/吨。目前,南北价差维持在百元附近,套利空间一般。
【钢铁世界地磅指数】
2022年7月9和7月10日(即上周六、日),钢铁世界地磅出货指数录得83、67点,较上周同期涨14点,涨幅26.4%。钢铁世界地磅进货指数录得92、90点,较上周同期涨31点,涨幅52.5%。受本地疫情影响,周末乐从地磅进出货指数双双回落,出货量走低,市场成交受阻,交投气氛不佳。
【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动态】
1、进口铁矿石价格动态:
截至7月8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113.55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涨1.1美元/吨,月均值为122.6美元/吨。
2、上游动态:工信部:钢铁、炼焦、铁矿采选等行业水效领跑者遴选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2年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遴选工作。依据节水型企业国家标准,2022年度遴选对象主要是钢铁、炼焦、石油炼制、乙烯、氯碱(烧碱、聚氯乙烯)、氮肥(合成氨、尿素)、现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制合成天然气、煤制烯烃)、纺织染整、化纤长丝织造、造纸、啤酒、味精、氧化铝、电解铝、多晶硅、船舶制造、铁矿采选等17个行业工业企业,以及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具备统一管理机构的县级以上工业园区。
3、钢坯价格:
7月11日,唐山地区部分普碳方坯含税出厂价下调100元/吨,现报3820元/吨,与上月同期相比跌700元,跌幅为18.3%。
双休日,河北唐山方坯出厂价格累计下跌100元,报3820元/吨,较上周日下跌120元(秦皇岛卢龙累计下跌130元,报3800元/吨,周环比跌100元)。国内在营业市场建筑钢价普遍下跌,其中,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南部分钢厂降价,贸易商低价促销。
4、中钢协召开二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视频会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二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视频会议,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交流国家系列纾困扶持财税政策实施成效,把脉行业运行态势,研究应对措施和对策建议。座谈会就后期钢材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研判,交换了意见。企业代表认为,目前,全球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特别是焦煤、焦炭等价格大幅上涨,对钢铁生产成本的冲击较大,钢铁企业的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在国家稳增长的目标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复工复产的推进,钢材需求将逐步释放,基础设施建设发力将对钢铁需求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但由于适逢消费淡季,且房地产、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消费恢复仍有不确定性,钢材需求改善或将不及预期,钢材价格水平有望跟随需求有效释放震荡上行。
5、国家统计局解读PPI和CPI数据
6月份,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总体平稳。从环比看,受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疫情趋稳消费需求有所增加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继续上涨,涨幅为2.9%,比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6月份,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稳定,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由涨转平,同比涨幅继续回落。从环比看,服务消费有所恢复,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19.2%和1.2%,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15.0和0.8个百分点,宾馆住宿价格由上月下降0.7%转为上涨0.3%。
6、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7月10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7例(广州2例,深圳2例,韶关1例,中山5例,江门2例,茂名5例),含3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深圳1例,江门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例(广州1例,深圳1例,佛山10例,东莞2例,茂名1例)。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0例(广州2例,深圳5例,佛山3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佛山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广州1例,佛山2例,东莞1例)。
今日(6月25日)下午,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公司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被投资者问及是否考虑通过回购股票增加投资者投资收益时表示:格力电器发展到今天,坚持给股民更好的收益,回购也不是一个不可选择的方案,但她还是想继续谈谈芯片问题。
董明珠表示,网上的信息她也看了,甚至股吧里有人把她骂得很惨。但是如果没有技术来支撑,怎么保障投资者收益?董明珠称,格力也有一个底线,不会因为选择一个行业或一个项目而让企业垮掉。比如给员工配一套房子,“这不是我给他们房子,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企业让员工生活好,才让投资者收益更加有保障。总之我这个团队,每一个人都很优秀。”
董明珠还谈到自己的退休问题,她表示:“退休是必然的。在格力28年,我每一天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夜里工作到3点4点。我不会为格力的发展作出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
时代周报
市值近3000亿元、年营收超2000亿元,谁会接盘格力这头巨象,成为留给外界的巨大悬念。
自从愚人节当天,格力电器(000651)发布筹备股权转让公告后,短短7天,引发了市场的颇多猜测。4月8日,格力电器进一步公告,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总股本15%的股票。
这未能给外界解惑,反而引发了更多的疑问。“15%究竟是总股本的15%,还是大股东持股的15%?”这项“阅读理解”随即在格力电器股吧里吵翻了天。与此同时,“公开征集受让方”这七个字亦令人浮想联翩。
格力电器方面则向时代周报
由此,目前持股18.22%的格力集团决意出手格力电器已成定局,转让控制权事宜业已摆上台面,大股东放弃控制权,格力电器或将私有化。
事实上,多位格力区域公司及经销商人士均对控制权易主的消息向时代周报
但截至目前,就受让对象,格力电器方面未向时代周报
为何要卖格力?
4月4日,一位熟悉董明珠的人士向时代周报
格力电器无疑是一只人人艳羡的优质“白马股”,甚至曾引来宝能系的举牌,为何格力集团会卖掉股份?
格力电器2018年三季报显示,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持股18.22%的股份,而格力集团由珠海市国资委100%控股;由格力电器核心经销商组建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8.91%;第三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86%。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则直接持有格力电器0.74%股份,为第十大股东。
从前十大股东结构来看,如果是在老股东之间进行股权转让,转让的比例达到5%就足以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格力的财务数据非常漂亮,其2018年半年报显示,账上放着1019亿元的现金,占总资产比例的46.54%。
此外,格力电器几乎年年大手笔分红,自1996年上市至今,格力电器一共分红过19次,累计分红418亿元,分红率达40.65%。
据最新业绩预告,2018年,格力电器预告实现营业总收入2000亿2010亿元,同比增长33%34%;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60亿270亿元,同比增长16%21%。
同时,据资料显示,2017年格力集团实现营收1517.89亿元、净利润223.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10%、44.41%。目前格力集团并未质押格力电器的股票,也不存在因急着套现而转让控制权的情况。
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则向时代周报
截至停牌前,格力电器的总市值为2840亿元,15%的股份,相当于要掏出426亿元,谁能有这么雄厚的资金?这也给新入局者划定了一个极高的资本门槛。
接盘者会是谁?
愚人节消息一出,外界对格力电器未来命运猜想不一,与此同时,坊间流传的格力控制器归属版本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首先,是让格力“升格”。即由更上一层的国资平台接手,比如珠海市国资委的股权转移到广东省国资委,或者是直接变身央企。但这种“改法”实际上对格力电器的经营、发展层面不会带来多大的变化。
其次,是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此前阿里、京东等一些原本被业界视为“符合逻辑”的战投对象,都已一一辟谣。
此外,更多人认为,掌门人董明珠会带着格力电器管理层以及经销商组成的团体,将接手格力电器。但是,董明珠及其一致行动人能否一举拿出426亿元入主格力电器?
当年的“格力模式”曾帮助格力在自建渠道上大获全胜,所向披靡。
一方面,格力与各省的大经销商联合成立区域销售公司,形成了深度的捆绑;另一方面,2007年,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时候,格力集团曾经有过一次转让股份给经销商团队的动作,格力核心经销商组成的持股平台“京海担保”,由此从格力集团手中承接了10%的股份,进一步实现了渠道反向持股上市公司,深度捆绑渠道利益的目的。
因此,“在董明珠执掌下引入战投”成为一种最容易实现的方案。目前董明珠个人加上京海担保,所持股份共计9.65%。由于格力电器持股7.86%、2.99%的第三、第四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中国证金公司基本不可能跑来争夺格力控制权,如果只考虑持股1.92%的第五大股东前海人寿的影响,只要再拿下3.64%的股权,董明珠方就足以稳坐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也就是说,董明珠一方,距离吃下格力,门槛大大降低,仅需筹集103亿元资金。
外界认为,董明珠同样有着拿下格力的想法。近年来,董明珠火爆的脾气,以及好斗的形象并外界所熟知,格力电器管理层与大股东格力集团不和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同时,董明珠新任到期日是2022年1月,届时年满68岁,比当年朱江洪退休年龄的67岁还长一岁,再次连任董事长可能性较低,也就是说,这大概率将是董明珠最后一届掌舵格力。
董明珠能否继续执掌格力,股权就是关键,而格力电器方面仍然未找到能够接手的“下一个董明珠”。
格力电器何去何从?
时代周报
有业内人士就此向时代周报
在外界看来,董明珠在各大场合都将自己跟格力深度捆绑,画上“等号”,如果失去一个国资背景的大股东在背后“撑着”,格力电器完全按照董明珠的个人意志发展,是否没有隐忧?与此同时,京海担保对于外界来说,仍然颇具神秘色彩,如果入主大股东,又是否会改变格力电器的公众形象?
格力电器方面没有向时代周报
格力电器4月8日晚间的公告,也作出了风险提示:格力集团后续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公开征集转让的具体方案,本次公开征集转让尚需取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权机构的批准,是否能取得批准及批准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格力电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格力电器股吧、热卷主力期货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