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券商营业部业绩惨淡。
近日,深圳市证券业协会披露辖区营业部4月经营情况,利润合计仅2.28亿元,较上一月份大幅下滑64.48%。根据小编统计,前20家大型分支机构中,有19家在4月出现业绩滑坡,其中招商证券多家营业部利润环比减少逾40%。
如今,券商营业部或许不用再悲观。截至6月16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五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A股再度吸睛。有券商营业部人士表示,已感受到人气恢复。
深圳营业部利润下滑逾6成
6月13日深圳证券业协会公布4月深圳证券市场及辖区营业部数据,当月的深圳营业部股票基金成交总额为3.24万亿,环比减少26.75%。
据了解,今年4月主要指数大幅下跌,其中沪指一度跌至2864点,一时间市场风险偏好收紧。截至4月末,深圳地区营业部客户资产总额为6.38万亿,较上月减少7.95%。
从券商营业部盈利能力来看,深圳证券营业部4月营收9.16亿元,环比减少37.78%。利润总额2.28亿元,较上月大幅下滑高达64.48%。
对于市场此前关注的金融产品销售指标,深圳营业部4月金融产品销售额为664.42亿元。金融产品销售收入合计7.8亿元,相比3月的16.77亿元出现“腰斩”。
深圳一家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在接受小编采访时表示,进入二季度后,营业部卖基金难度上升,“市场低位时,我们觉得正是布局时机,但客户投资情绪很低,我们劝说客户买点基金实际上很困难。”
据了解,4月份基金发行续创新低。据方正证券分析师统计,4月新发基金(股票型+混合型)规模为37亿元,环比下降97亿元。
前二十营业部普遍滑坡
从深圳地区各营业部具体经营情况来看,4月只有7家营业部利润总额超过千万元,而在3月多达13家。
其中,4月利润总规模*的仍是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为3974.91万元。招商证券的招商证券大厦营业部排名第二,为3303.63万元。招商证券的另一营业部深南东路营业部为2358.52万元。平安证券深南东路罗湖商务中心营业部为2138.3万元,排名第四。
根据小编统计,在利润规模排名前20的营业部中,除瑞信证券深圳分公司4月利润总额较3月出现翻倍增长外,其余19家一律滑坡。其中,招商证券的益田路免税商务大厦营业部利润总额环比下滑达到50%,招商证券4家营业部(前海路营业部、南山南油大道营业部、福民路营业部、东门南路营业部)以及中金财富深圳分公司均环比下滑逾40%。
另有6家分支机构4月利润环比下滑30%以上,6家下滑幅度在20%-30%区间内。
万亿交易能否点亮券商曙光
不过,多名券商人士表示,当下市场热度已有所改观,预计二季度营业数据不会太差。
根据分析师统计,5月两市日均成交金额8372亿元,环比下降5%;两融余额呈止跌企稳态势。而到6月,A股大盘有回暖,10日-16日连续五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分公司总经理向小编表示,感受到人气有恢复。他谈到,5月大盘上涨势头已经出现,至今上涨一个月,部分存量客户已经重返市场。
市场升温亦带动券商股上涨。长城证券非银团队表示,行业生态重塑,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卓越的龙头部券商有望获得更高估值溢价;边际景气度改善较强的标的,在震荡行情中具有相对收益,关注一季度财报较好且二季度盈利景气度延续的标的。
山西证券分析师表示,随着防疫形势的不断好转,二级市场风险偏好不断提升,五月社融总量大幅改善。当前,证券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仍有较高的配置价值。居民财富配置多元化,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提升,券商打造丰富产品货架服务财富管理需求,同时市场机构化进程加快,做市业务、衍生品等业务均需要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建议关注财富管理及机构业务领先券商。
5月16日丨中恒集团(600252.SH)公布,近日,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子公司四川瀛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瀛瑞医药”)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的“纳米炭铁混悬注射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并取得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纳米炭铁混悬注射液(简称“纳米炭铁”)是在公司产品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基础上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纳米药物,以Fe2+作为抗癌有效成分,纳米炭作为Fe2+的载体,通过调控铁死亡通路发挥抗癌作用。纳米炭铁通过瘤内注射,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纳米炭铁是一种新机理抗癌药物,与相关化疗药物联合应用,预期在充分发挥各自抗癌优势的情况下使毒副作用保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联合治疗癌症的疗效。
目前,纳米炭铁已经启动临床研究,拟开发适应症为多种实体癌症,例如胰腺癌、结直肠癌等。根据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政策法规,I期临床试验的对象为经过标准治疗无效或者无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癌症患者。
目前,尚无纳米炭铁同类产品上市或处于在研末期,也未有涉及外源性直接给予Fe2+靶向铁死亡通路的药物上市。截至目前,纳米炭铁累计研发投入3618万元(数据未经审计)。
中国基金报
7月6日,深圳证监局发布2021年监管年报,对辖区内资本市场发展、履行监管职责、服务经济社会举措、投资者保护及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年度总结。
监管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72家,总市值居全国第二;有证券公司22家,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有上升。
此外,2021年,深圳辖区32家基金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16.44亿元,同比增长4成以上,其中,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的有7家,分别为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和前海开源基金。
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稳中有升
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深圳证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证监会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抓改革、防风险、强监管、促稳定,深圳资本市场总体保持了稳健发展势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72家,居全国第六位;上市公司总市值91,634.9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较上一年91,183.13亿元略增0.5%,总体稳中有升。
按照上市板块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公司23家、科创板公司29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公司183家、创业板公司134家,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增量可观;按照行业分,制造业公司230家、房地产业公司17家、金融业公司8家、其他行业公司117家。
深圳证监局
2021年深圳辖区上市公司资产总额352,364.18亿元,同比增长10.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942.62亿元,同比增长13.08%;营业收入59,367.14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6.90亿元,同比出现8.74%的降幅。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情震荡的2021年,深圳辖区资本市场投融资活跃度也保持稳定。2021年,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实现融资资3,301.78亿元,较2020年微降0.91%。
其中,IPO公司39家,融资金额322.27亿元;上市公司通过股权再融资78家,融资金额723.13亿元;上市公司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112家,融资金额额2,253.12亿元;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3家次,交易金额78.09亿元。此外,北交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 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2家,融资金额3.26亿元。
新三板方面,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共有新三板挂牌公司347家,挂牌家数居全国各辖区第7。全年新增挂牌公司3家,转入北交所上市3 家,摘牌77家,其他辖区转入1家,转出其他辖区 5家。
上述新三板公司总市值值1,339.89亿元,产总额1,182.51亿元,净资产520.37亿元,全年营业收入668.00亿元,净利润32.52亿元,同比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深圳证监局
券商营收、净利分别上涨13.32%、23.68%
证监局监管年报显示,2021年深圳辖区金融机构资本实力稳步提升,经营业绩可圈可点。行业盈利状况在过去一年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与规模效应呈现同步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证券公司方面,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共有证券公司22家,证券公司分公司118家,证券分支机构574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驻深代表处3家。在2021年全国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有5家被评为AA级8。
2021年,深圳辖区证券公司资本实力平稳增长,经营业绩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证券公司总资产26,531.87亿元,同比增长19.49%;净资产5,627.95亿元,同比增长10.45%;净资本4,304.99亿元,同比增长14.74%。
在盈利能力方面,深圳18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4家证券公司亏损,21家证券公司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入1,246.53亿元,净利润504.86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13.32%、23.68%。
深圳证监局
深圳辖区证券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以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收入为主。其中,深圳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跟随市场活跃回升至较高水平,是盈利的首要来源。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入分别同比变动8.86%、 19.29%、13.65%、2.48%。
从业务结构看,深圳证券公司各类投行业务发展较为均衡,IPO、债券项目主承销金额占主承销总额的比例与全国数据接近,再融资项目占比高于全国数据,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
伴随着市场活跃,深圳辖区证券公司2021年末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代理证券交易金额持续上升,分别为4,698.52亿元、191.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6.09%、35.54%。
辖区证券分支机构成绩单同样亮眼。深圳辖区证券分支机构实现营业收入176.32亿元,净利润56.71亿元,全年累计代理证券交易额69.10万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5.08%、 7.32%、43.86%。
整体来看,2021年,深圳证券业整体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多项指标继续名列全国榜首,行业优势显著。
辖区基金公司净利润突破110亿同比大增42.82%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的资产管理总规模16.7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8.59%。
其中,基金管理公司公募基金管理规模6.73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9.54%;基金管理公司非公募管理规模3.5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2.42%;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0.57万亿元,较2020年下降34.14%。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3.50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1.82%。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173.18亿元,较2020年增长70.25%。备案私募机构资产管理规模2.27万亿,较2020年增长15.14%。
作为资产管理业务的主体机构之一,2021年基金管理公司业务平稳增长,彰显出不俗的实力。
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共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32家。按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统计,全国前十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深圳辖区有3家,分别是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
从盈利能力看,2021年,深圳辖区基金管理公司实现净利润116.44亿元,较2020年增长42.82%,其中,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的有7家,分别为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和前海开源基金。与上一年相比,新进银华基金和前海开源基金,平安基金则退出。
深圳证监局
再来看私募基金,截至2021年末,深圳辖区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4308家,同比减少3.67%;存续基金产品19,783只,同比增加20.78%;存续规模2.266万亿,同比增加15.11%。管理规模大于100亿元的私募机构共计47家,同比增加6.82%。
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2021年,深圳证监局认真落实监管职责,维护上海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积极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并取得一系列良好成效。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年报提到,一是积极应对债券违约风险、持续压降上市公司风险、分类化解私募基金风险、有效处置行业机构风险。
同时,扎实开展日常监管,包括上市公司、新三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以及持牌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私募基金监管、会计监管、拟上市公司辅导监管。
加强稽查执法力度方面,主要包括案件查处和行政处罚及专项法律事务。2021年,深圳证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办、 国办《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 (以下简称两办《意见》),坚持“零容忍”方 针,依法从严查处各类证券违法行为,着力构建 证券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切实净化辖区资本市场 生态,全年共主办各类案件32件。
按案件类型划分,信息披露违法违规10件,中介机构未勤勉尽 责3件,私募基金违法违规3件,内幕交易7件,市 场操纵2件,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1件,其 他类型案件6件。此外,办理协查30件(其中涉外 协查7件),核查违法违规线索1件。
发挥执法能动性,审理质效明显提升。2021 年,深圳证监局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1份,涉 及主体41个,罚没款约2,224.50万元,同比增长 24.9%。自行政处罚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作出行 政处罚决定76份、市场禁入决定3份、取缔决定1 份,罚没款共计7,744.88万元。
深圳证监局
同时,年报还披露了2021年深圳证监局稽查执法典型案例,包括夏某某内幕交易“卓翼科技”股票案、方某某涉嫌联合黑嘴抢帽子操纵市场案、同洲电子信息披露违法案等等。
在切实推动打非清整、提升科技监管效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深圳证监局多措并举,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贯穿于监管工作的全流程、各环节。
其中,开展科技监管也成了深圳证监局监管工作的一大亮点。2021年,深圳证监局进一步理顺科技监管组织架构,多措并举,防范行业信息安全风险。
具体内容包括:以查代促,提升辖区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水平;防化并举,提 升辖区机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及时就敏感信息 泄露、代码执行漏洞等安全隐患进行风险提示, 妥善处置网络安全事件,累计处置各类网络安全 事件10起,推动辖区经营机构完善重要信息系统 升级变更测试,及时修复系统服务商软件固有缺陷。
四大举措服务实体经济
2021年,深圳证监局牢记初心使命,心系“国之大者”,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与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立足深圳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找准资本市场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具体包括以下四大举措。
一是全力落实注册制改革。2021年全年,辖区证券公司共服务全国127家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网友分享上市,全国占比31.36%;辖区39家企业网友分享上市,其中科创板11家,创业板27家,主板1家;辖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超8,000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资本市场促进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功能有效发挥。
二是助力深化新三板改革。截至2021年 底,深圳辖区共有北交所上市公司3家,在审企业 3家,辅导备案企业9家。其中,贝特瑞上市交易首日总市值达到866亿元,居北交所市值首位。
三是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指导发布首份期货行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倡议书,辖 区证券公司助力发行交易所首单碳中和ABS、首批碳中和绿色公司债。
倡导价值投资理念,辖区基金管理公司全年累计分红1,229.88亿元;管理各类养老金1.21万 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2021年设立科创主 题、科创创业50ETF基金7只,规模78.13亿元; 成立专精特新、北交所主题基金5只,规模42.12 亿元;成立ESG投资理念基金28只,规模457.32 亿元。
四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突出金融科技“硬支撑”,推动成立行业首 家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委员会,扎实推进深圳资本 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着力打造包容审慎的金 融科技监管环境,促进形成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 新发展的良性生态。
(原标题:增速均超23%!沪深两地券商营业部数据出炉,深圳网点前五洗牌,这家收获“双料第一”)
回顾2021年A股表现,万亿成交频频出现,全年A股成交额已经创下自2015年以来新高,但市场风格分化,持续处于结构性行情。
近期,多地分支机构2021年的经营情况的数据陆续出炉。数据显示,上海、深圳地区的券商分支机构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277.22亿、147.06亿,两地区同比增速基本一致,在23%-24%区间内。
财富管理转型方面,根据小编推算,深圳地区营业部金融产品代销收入占比高于行业水平,显示出一线城市投资者更易接受产品配置投资理念。
在深圳地区营业部表现中,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去年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指标上获当地“双料第一”,但均比同期小幅下滑;招商证券多家营业部进步明显,收入规模翻番,进入前五。
沪深营业部收入均实现增长
2021年投资者入市热情不减。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截至去年末,证券行业为客户开立A股资金账户数为2.98亿个,同比增加14.89%,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期末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6%,客户基础不断扩大。
客户交易活跃,带动分支机构盈利能力的提升。根据近期上海证券同业公会披露的《2021年上海地区证券经纪业务分支机构经营情况分析报告》,去年上海地区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为277.2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4.52 亿元,同比增长23.47%。
从具体指标来看,2021年上海地区A股交易量为67.4万亿,占沪深交易总量26.1%,而去年上海地区的A股平均佣金率为0.28‰,以此大致推算,上海地区营业部佣金收入约为189亿元。
在深圳地区,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收集实际开展经纪业务的分支机构数据,2021年1-12月累计营业收入为147.06亿元,相比2020年同口径下的119.03亿元同比增长23.55%。在利润总额方面,2021年1-12月累计为48.34亿元,同比增长18.51%。
“金融产品代销”一直被视为衡量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指标之一,也反映投资者对产品配置型投资理念的接受度。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数据,2021年1-12月深圳地区营业部金融产品销售金额有9308.19亿元,其中以浮动收益类金融产品销售为主,全年累计销售金额8113.27亿元,占比87%。
个人投资者是购买金融产品的主力军,2021年1-12月深圳地区“个人买入”规模达8207.42亿元。
在这背景下,深圳地区营业部2021年1-12月金融产品销售收入为25.37元,以此推算该指标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约17%。而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全行业金融代销净收入占经纪业务收入13.39%。
深圳营业部前五格局生变
营业部表现各有千秋,截至目前仅深圳地区披露各家分支机构盈利数据,前五位有较大变化。
具体来看,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稳坐深圳地区“宝座”,2021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拿下第一,分别为7.91亿元、6.13亿元。但盈利规模相比上一年度出现小幅下滑,分别减少5.73%、6.31%。
但国信证券另一家营业部则退步明显。以机构业务为名的红岭中路营业部,2021年1-12月累计营收2.76亿元,同比减少19.45%,从第3名滑落至第7名;同口径下的利润总额为1.23亿元,同比下降36.16%,从第3名大跌至10名开外。
招商证券的两家营业部2021年表现实现大跨越,招商证券大厦营业部去年1-12月累计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136.77%,从第11位上升至第3位;深南东路营业部以营收4.11亿元进入第5位,上升一名,收入规模增长108.74%。
而在利润总额排行榜中,招商证券上述两家营业部分别以4.12亿元、3.26亿元排名第2、第3名,依次上升9名、4名,利润规模同样实现翻倍增长。
在营业收入前二十名内,进步较大的还有多家分支机构。中金财富证券深圳分公司2021年1-12月累计营收2.82亿元,同比增长139.5%,从第17名上升至第6名;利润总额7283.1万元,同比增加371.24%,排第20,上一年度该指标排名仅69名。
国泰君安证券香蜜湖营业部2021年1-12月累计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62.75%,从27名提升至15名。天风证券深圳分公司去年营业收入1.42亿元,增长超过3倍,从百名上升至第20名。
截至目前依然有不少营业网点亏损。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深圳地区528家券商营业部中,利润总额为负的有256家,占比48%,亏损具体数额未披露。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深圳证券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深圳证券公司、60025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