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证券时报
倘若拆解新智认知出售新绎游船的交易,有不少谜团有待揭开:新智认知为何突然抛售“现金奶牛”?何以应对认知业务无法补位难题?为何公然关联交易?新绎游船未来运作路径又会如何展开……
证券时报
作为核心利润贡献主体,北海新绎游船有限公司(“新绎游船”)拟作价13.7亿元剥离出上市公司,新智认知(603869)对这份向来看重的资产忽然出现360度急转弯。
抛售新绎游船,一方面有利于新智认知聚焦主业,同时增加公司现金流和投资收益;但另一方面会使公司的可持续运营能力出现阶段性塌陷,给持续盈利能力带来不确定性。对于此项运作,新智认知在公告中披露了前者;而市场则更愿意从后者视角加以解读——自资产出售公告发布后,新智认知股价*跌幅超10%。
在交易所对本次交易的问询中,涉及必要性、评估定价、关联关系等多个方面。
据证券时报
交易方案所引发的市场涟漪也在扩散,新绎游船再度证券化的市场预期已然兴起,新归宿被定位于另一家A股公司西藏旅游(600749)。倘若这一运作路径成真,新奥系有望实现对新智认知“狸猫换太子式”运作,继而借道“左右手互倒”路径,将溢价红利装入腰包。
新业务补位难题
新智认知日前公告,全资子公司西藏博康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藏博康)拟将所持新绎游船***股权转让予新奥控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新奥控股),股权转让款作价13.70亿元。此举标志着新智认知对于新绎游船的态度出现急转弯。
新智认知此前对这一旅游业资产相当看重。在2018年年报中,新智认知表示,公司航线业务区位优势显著,涠洲岛、海南岛、蓬莱均属于国内优质景区,带动公司航线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在2019年年报中也明确,为满足北涠航线运力需求,公司新建一艘1200客位高速船舶,建设总额预计1.5亿元,船体建设已达下水条件,预计2020年二季度正式投入使用。
新智认知抛售新绎游船的动机之一在于改变双主业格局,聚焦认知产业。任职于某券商长期关注社会服务行业的分析师王可认为,这一剥离是符合公司战略布局逻辑的。“新智认知此前曾剥离旅游子公司股权,后来有将部分航线业务、港口码头服务、船舶修造业务相关资产和负债从母公司转移至新绎游船,可见公司产业优化一直在进行。”
不过这一交易也引发了股东质疑,核心理由在于近年来上市公司认知产业利润贡献快速下滑,难以保证新智认知的可持续经营。新绎游船去年净利润1.35亿元,占新智认知同期净利润的六成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0.21亿元,同期新智认知亏损1.54亿元。可见,剥离新绎游船这一“现金奶牛”之后,新智认知将面临认知业务难以补位的尴尬。
李毅是数年前新智认知重组时至今坚守在股东阵营中的持股较大的股东之一,也是反对本轮出售资产的典型代表。“前三季度亏损1.6亿元,却要把‘生蛋的鸡’抱走,这种运作在A股从未见过。”李毅表示,“多元化主业的公司剥离资产的前提是其他主业成长性无忧,新智认知反其道而行,倘若把‘现金奶牛’剥离,明年后年怎么办?未来上市公司会否沦为空壳?”
李毅的这种担心并非没有根据。倘若新绎游船剥离,新智认知不仅会短期面临新业务的补位难题,而且中期还面临商誉减值风险。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商誉规模超过7.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重超两成,来源正是投资新智认知数据等公司时所形成。
张凯就职于北京某大型投行,操盘了不少A股港股公司的并购重组。他分析说,按逻辑推断,一家A股公司将资产剥离给大股东方,倘若标的为亏损资产,极有可能是大股东来承接标的负债,培育新的产业周期;倘若为优质资产,可能会提升新资产注入的市场预期。
有接近新智认知的人士也对
实际上,新绎游船的出售,预计会给新智认知带来13.70亿元资金净流入,并给完成交割当年带来3.11亿元的投资收益。这无论对于今年前三季度亏损了1.6亿元的新智认知而言,还是对于日后新智认知购买其他优质资产来说,都是有利的。
不过李毅认为,这种运作难上加难。“随着注册制的稳步落地,优质资产直接对标资本市场的通道日趋顺畅,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其他上市公司远比新智认知拥有更为充足的货币储备。新绎游船剥离后新资产的补位,不确定性太大。”
出让价格遭质疑
有股东向
在问询函中,交易所关注到本次交易的真实意图、主要考虑、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还问询了是否存在利益向大股东及关联方倾斜的情形。
由于交易对手方为新奥控股,新奥控股直接持有新智认知股份,且为公司控股股东新奥能源供应链的一致行动人,因此本次出售新绎游船构成关联交易,并由此牵涉到两大问题:产业低谷期运作以及交易价格否公允。
根据
“同样作为证券化资产,相较于渤海轮渡(603167)近40倍PE,存在太大差距。”在李毅看来,以如此便宜的价格卖给控股股东,本轮运作的“吃相”有点难看。
赵方是上海某投资公司操盘手,从新智认知(时为北部湾旅)变更实控人开始,由于看好新奥系的产业背景和资金实力,分批买入了二级股票,目前浮亏40%左右。在他看来,本次作价也较低。
“本次剥离,采用的是疫情影响下的非常态估值,而且特意抹去了航线特许经营权价值。随着新运力的投放,未来利润应该会增加不少。”赵方反问,“为什么不分拆上市以解决双主业问题?毕竟几千万利润规模的资产,IPO都能直接几十亿。为什么不通过竞标出让新绎游船?如果这样,必然会被竞标者以更高的价格抢走。”
13.70亿元作价是否偏低?王可接受证券时报
李毅是秉持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他从回款方式这一细节对
本次股权转让款分两期支付,自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之日起10日内,新奥控股支付转让价款的51%,即6.987亿元;待新绎游船工商变更登记至新奥控股名下之日起9个月内,再支付49%,即剩余的6.713亿元。
工商变更完成后仍需9个月支付第二期股权转让款,这究竟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李毅认为,这9个月的时间周期,就是在等待游船有了增量收入。“游船运营的利润贡献存在季度性波动,不排除新奥系选择在第四季度完成剥离并快速交割,待利润恢复之后偿还上市公司支付款。这相当于拿我的钱买我的东西,进行‘空手套白狼’。”
张凯分析说,在周期性产业低谷期,将资产剥离给大股东,通常有两大原因,一是为了减轻上市主体财务压力,利用大股东的资金等优势使剥离资产渡过低潮;二是有利于未来的进一步资本运作。对于新智认知本次剥离属于哪种原因,张凯表示,“不便置评。”
剑指西藏旅游?
“当晚看到新智认知剥离新绎游船的公告之后,次日我就重仓买入了西藏旅游。”赵方表示。他认为,新绎游船“低价出售”给新奥系只是运作的第一步,后续很可能会在估值回归后进行二度运作,西藏旅游则是很可能的重组目标。
新智认知与西藏旅游分属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却因为同属新奥系麾下而发生了联系。2018年新奥控股收购西藏旅游后,上交所曾质疑同业竞争问题。新奥控股实际控制人王玉锁当时承诺,股权完成过户后的三年内,将向西藏旅游董事会提交可行的资产整合或处置方案,并将同时向新智认知董事会提交相应的资产整合或处置方案。
这厢是西藏拥有旅游资源最丰富的企业,那厢则拥有往来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等运营资质,西藏旅游和新绎游船之间,存在不少业务往来。就在2019年5月,西藏旅游和新绎游船还作为联合主办方,在西安对西藏和广西北海旅游资源进行推介,当时双方的定位是“兄弟公司”。
一方面,三年期限越来越近;另一方面,西藏旅游也确实亟待优质资产补位。作为西藏*一家旅游板块上市企业,2018年新奥系接盘、借助运作实现了扭亏和摘帽后,今年前三季度再度陷入亏损。面临刚刚发布的*退市新规,西藏旅游可能会触发“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组合指标。
王可表示,市场预期新绎游船注入西藏旅游,或与此前新奥系的运作有关。在把新绎游船剥离出新智认知之前,新奥系曾将新绎游船划入西藏博康,成为同地公司。
张凯对
梳理来看,新奥系此前确实有过“左右手互倒”的先例。新奥股份(600803)此前筹划重大资产置换交易,通过资产置换形式置入王玉锁控制的港股公司新奥能源(02688.HK)逾32%股权,同时置出联信创投。对于这次实现了“A控H”的创新型交易,当时有市场人士指出,新奥系实控人借此获得数十亿元现金对价,并加强对新奥股份的控制,成为大赢家。
李毅将新奥系这次交易再度看作“狸猫换太子”和“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狸猫是博康,太子是新绎。新奥先通过剥离,把太子换走,但是上市公司控股权没变。继而在新智认知和西藏旅游之间进行左手倒右手,将套利和溢价装入自身腰包。”
张凯从二级市场的角度解析说,西藏旅游股价已经从2018年*点17元附近下杀到9元附近。股价下杀往往会为控股比例相对不高的控股股东通过资产注入拿下更多控股权带来良机,但上市公司会否重组、置入何方资产,目前只是猜测。
前述接近新智认知的人士对
股东大会成关键节点
按照流程,新智认知需要在12月16日前回复交易所问询,并于1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本次出售议案。倘若顺利,接下来便开启下一步的剥离实操。
按照规定,关联股东及股东代表需回避表决。根据新智认知三季报,目前新奥能源供应链、新奥控股等主体合计持有新智认知超40%的股份。在新奥系回避表决、监管问询、部分小股东反对声起的情况下,会否影响下一步的运作呢?
赵方称,“新智认知股权非常分散,而上市公司小股东往往又很难联合。”
截至今年三季度,除了新奥能源供应链有限公司持股35%之外,二股东张滔持股比例不足8%,且在不断减持以化解高比例股权质押。此外,上海慧添、章琦、周农等股东也相继减持了新智认知股票。
不过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新智认知的股东户数却不增反降。今年前三季度分别为1.7万户、1.5万户和1.3万户,同比下降比例分别达到1.7%、11.8%和14.1%。
李毅猜测大股东逢低吸纳了减持筹码。“我个人认为,明知需要回避表决,还推出低价出售的关联交易,新奥方面应该是有把握的。”
对于大股东减持和股东户数的背离原因,王可认为,虽然市场中此前也有借助减持公告以求散户交出筹码的情况,不过目前暂无证据表明控股股东低位吸筹。然而,倘若多数小股东皆认为新智认知的本次剥离不符合公司利益,那么当天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或许能对这一背离现象背后原因带来某些昭示意义。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就在股东大会召开前两日,张滔持有新智认知无限售流通股3890余万股一次性实现了解除质押,使累计质押股份变成为零股。这笔解质押资金从何而来?是否与新奥系和本轮投票存在某种隐秘关联,有待
张凯对证券时报
财联社7月13日
年初以来的市场震荡对于头部私募机构而言堪称“试金石”,不少百亿级私募净值都出了幅度不小的回撤,一些头部机构更是跌出百亿私募阵营。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91家有业绩记录的百亿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3.86%,跌幅较上月收窄5.74个百分点。上半年有29家百亿私募取得正收益,赚钱私募占比31.87%。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变化固然与市场周期性变化、自身策略适应性、核心团队稳定性等因素相关,且这些因素未来也将持续对私募行业头部机构竞争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谈及后市操作,不少私募维持中性仓位,最近已减持了部分高估的股票,降低仓位来应对市场震荡;也有私募认为回调给了好的上车机会,加仓优质个股,看好半年报业绩超预期标的。不过,从仓位水平方面反映出的私募整体态度上看,针对后市,看多做多仍是当前私募的主流选项。
百亿私募数量减至109家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百亿私募数量为109家,较此前*时刻的115家已经减少6家。
进一步来看,91家有业绩记录的百亿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3.86%,跌幅较上月收窄5.74个百分点。上半年有29家百亿私募取得正收益,赚钱私募占比31.87%。
事实上,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剧烈波动,百亿私募净值都出了幅度不小的回撤,不少头部机构更是跌出百亿私募阵营。历经至暗时刻后,股市自4月底开启反弹,虽然反弹成为主基调,但是依旧有不少百亿私募业绩深陷泥沼,上半年收益依旧为负。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数据,在有业绩展示的91家百亿私募中,上半年仅有29家百亿私募取得正收益,占比回升至31.87%。从上榜私募的核心策略来看,股票策略、债券策略、管理期货依旧占据前三,分别贡献了12家、6家、5家。其中,收益前五的分别是迎水投资、玖瀛资产、思勰投资、洛肯国际、少数派投资,上半年收益分别为19.09%、12.08%、10.06%、9.01%、7.31%。
迎水投资最早以打新在行业内知名,并迅速晋级百亿,近几年公司也是加大了对权益投资的布局。截至一季度末,迎水投资旗下共有52只产品进入4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旗下产品重仓持股市值达76.57亿元,持股市值*为智飞生物。
另从6月维度来看,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展示收益的91家百亿私募6月平均收益6.40%,83家百亿私募6月收益为正,超九成百亿私募成功抓住反弹行情。迎水投资、正圆投资6月平均涨幅超20%,泰润海吉、泓澄投资、金戈量锐、西藏源乐晟资产、林园投资、盘京投资、远信投资、佳期投资6月反弹力度超10%。
多重因素拖累业绩表现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不少新锐私募晋级百亿之际,也有多家曾经的*私募表现不佳。
例如,去年以近80%的平均收益率夺得*的冲积资产,今年上半年整体回撤超过20%;而去年亚军正圆投资也波动巨大,尽管在市场反弹中收复一定失地,但上半年整体回撤仍接近15%。
事实上,私募界向来也有“*魔咒”之说,即多数夺冠的私募在次年或者以后的年度,业绩表现往往会出现明显下滑。
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表示,“*魔咒”是正常的行业现象,原因在于A股市场每年的领涨风格和行业不同,而且往往当年强势领跑的风格和行业,在接下来一年里会陷入调整。*私募之所以业绩领跑,大多是因为自身风格与当年市场风格极度契合,一旦市场风格转换往往会出现较大回撤。
除了市场风格发生变化,规模激增也是拖累业绩的原因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业绩亮眼的冲积资产和正圆投资产品发行速度惊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冲积资产2020年11月才备案,2021年一口气就发行了47只产品,备案仅1年时间规模就突破百亿元大关。正圆投资登记备案时间为2015年12月,2021年发行了129只产品,管理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
后市关注调整幅度与性质
不难发现,从业绩表现上看,上半年私募整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而继周一大跌之后,周二A股再度回落。在此背景下,针对后市,主流私募如何看待?
宽远资产认为,周二大盘跌破3300点,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前期持续上涨引领反弹的新能源车、锂电池产业链、光伏等赛道短期反弹持续较多,已经较为充分的反映了近期这些行业潜在的利好,一定程度上有调整的需求;而作为反弹阶段的主要领涨板块,它们的调整对于市场整体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二是近期国内疫情有所反复,部分城市防控范围扩大,引发了市场对于有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4月27日以来的反弹中,不少百亿私募在底部加仓、增配成长类资产,尤其是新能源板块。
聚鸣投资表示,以运作时间较长的老产品为例,年初仓位在八成左右,成长类资产占比更高;但为了应对1月流动性的冲击,进行了组合均衡,增配防御型资产、卖出成长类资产;3、4月为了应对事件性因素,逐步被动控回撤、减仓至五六成。“5月初时我们认为,从全A的估值看,4月底的市场估值只比2018年底部高了不到10%,表明总体已处于底部区域,因此逐步卖出了防御性资产、增配成长资产,包括新能源车、电动化领域标的,在制造业中寻找阿尔法机会;近期仓位八九成。”
整体而言,来自私募排排网的数据就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2%,相较于5月底上升3个百分点。其中仓位在5成及5成仓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86.6%,环比上涨6.7%。其中11%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及加杠杆状态,环比持平;80%仓位以上的管理人增多,仓位在80%以上(不含满仓)区间的私募占比38.4%,环比上涨6.7%。
针对后市,竹润投资表示,未来将重点关注此次调整的幅度和性质,由于支撑6月份的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北向资金,而北向资金在7月份后节奏变化,市场的上涨缺乏动力。市场的持续调整也会对融资融券的增量资金逻辑带来较强挑战,市场的此轮调整何时结束值得思考。二季报业绩较好的行业可能有相对收益机会。“近期仓位有所降低。上周进行了部分减仓。如果市场再次出现比较充分的调整,会从业绩确定性较好的行业中选取龙头进行投资。”
新智认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1-6月盈利813.74万元至1220.61万元,同比上年减55%至70%。
公告中解释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在手订单增加,但受各地新冠疫情防疫政策影响,项目物流周期及交付周期相应延长,公司营业成本增加,造成短期内项目毛利下降;同时受政企客户财政情况及结算周期影响,半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情况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后续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加速推进项目交付、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新智认知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4亿元,同比下降16.11%;归母净利润181.63万元,同比下降84.55%;扣非净利润167.22万元,同比上升718.2%;负债率19.05%,投资收益-252.56万元,财务费用-450.77万元,毛利率41.18%。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新智认知(603869)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1.5星,好价格指标1.5星,综合指标1.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5星)
3月18日,小编了解到,今日早盘新智认知(603869.SH)开盘即跌停,截至中午收盘仍有近20万手封单。据悉,昨日新智认知开盘后即跳水,短短几分钟就跌停,截至昨日收盘,股价报10.52元/股,封单1.89万手。观其*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含5家投资公司。
又现“杀猪盘”,新智认知闪崩跌停
据悉昨日新智认知闪崩之后,不少投资者在相关股吧发声表示,疑似遇到“杀猪盘”,有人两天亏损逾14%。据悉,3月16日下午2点半之后新智认知出现明显放量,疑似大资金密集买入卖出。3月17日该股早盘大幅低开,不足十分钟左右时间即闪崩跌停。两个交易日,新智认知成交量超过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新智认知是新奥集团旗下数字产业核心企业,实际控制人为王玉锁,其在A股市场上还控制着西藏旅游、新奥股份两家上市公司,以及港股新奥能源其市值超千亿元。
*业绩预告显示,新智认知预计2020年公司扣非净利亏损2.85亿元至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2亿元,由盈转亏。
新智认知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套现2.0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新智认知发布公告,公司股东张滔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信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654.08万股,本次减持价格区间为9.65-14.17元/股,套现2.01亿元。
公告显示,减持前张滔、上海信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2,540,776股,本次减持后合计持有股份36,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7.14%。
据公司三季报显示,观其十大流通股东,有5位是投资公司。Choice数据显示,5家投资公司分别是北京亿恩锐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宿迁新毅德辉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新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新奥控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翼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翼丰长期投资1号私募基金,持股比例分别为6.15%、4.31%、3.70%、2.88%、0.95%。
据悉,上海翼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翼丰投资)于2020年第二季度新晋十大流通股东,排名第十;在2020年三季度所持股份有所下滑,但固定排名却上升一位,至第九。
官网资料显示,翼丰投资成立于2015年7月,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注册资金1000万。主要是一家专业从事量化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其自2007年起开始专注于国内的量化投资研究,2010年开始运用量化工具管理公募基金,2013年开始实盘管理量化对冲产品。曾管理诺德基金旗下37只量化对冲产品,资产规模合计36亿。
从去年开始,“杀猪盘”频现。据相关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嘉友国际、我乐家居、济民制药、盛洋科技、松霖科技等公司遭遇“杀猪盘”。对于此等情况,在2020年9月18日,证监会就表示,舆论反映“非法荐股”,“股市黑嘴”,“场外配资”等违法活动开始抬头,依托“黑群”“黑APP”展业,手段不断翻新,形式更加隐蔽,投资者容易上当受骗。针对上述问题,证监会部署派出机构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对相关黑色产业链重拳出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智认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新智认知、成大生物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