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哪里看)

2022-07-24 15:14:12 股票 xialuotejs

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



本文目录一览:




日前,2022年一季度公募保有规模百强名单最新放榜,在公募基金代销渠道百强保有规模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券商渠道保有规模保持强劲势头。


其中,华泰证券成头部券商最大黑马,权益类保有规模为1230亿元,反超中信证券,成为券商代销保有规模新“一哥”,中信证券以1163亿元退居第二;在非货基金保有规模上,华泰证券则与中信证券并列第一,保有规模均是1316亿元。


此外,7家券商在2022年一季度新晋代销渠道百强名单,东吴证券的保有规模在券商行业中上升了13个名次,进步幅度居行业首位。



百强券商代销基金保有规模增长超20%



数据显示,百强基金代销机构中,股票+混合(下称“权益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环比下滑8.55%至5.91万亿元,非货币市场(下称“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环比下滑5.31%至7.88万亿元。


在百强保有规模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券商保有规模却逆势上涨。相比2021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券商在百强基金代销机构中所占席位上升至51家,环比增加了5家,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长21.02%至1.14万亿元;非货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长22.8%至1.25万亿元。


数据中基协


具体来看,在百强名单中,券商内部排名也出现洗牌。华泰证券基金代销在一季度发力明显,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为1230亿元,跃居行业第一名;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则与中信证券均为1316亿元,位列行业第一名。中信证券的权益类基金的保有规模也超过1000亿元,为1163亿元,居行业第二名。


广发证券则延续2021年四季度的成绩,稳居行业第三名,不过与前两名券商在规模上拉开了差距,权益类基金的保有规模为770亿元,非货基金保有规模为872亿元;招商证券则在一季度超越了中信建投,行业排名第四,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为612亿元,非货基金保有规模为650亿元;中信建投居于行业第五名。


银河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兴业证券继续保持优势,延续2021年四季度的位次,分别稳居行业第六名、第八名、第九名、第十名;平安证券由2021年四季度的行业第十二名,跃居至行业第七名。



7家券商新晋百强名单



从进出情况来看,代销百强的51家券商中,有7家券商是在2022年一季度升至百强的新面孔,分别是华宝证券、第一创业证券、民生证券、西南证券、中金公司、西部证券、粤开证券。而2021年四季度出现在百强名单中的财通证券、国都证券则在2022年一季度无缘百强名单。


从位次变动幅度来看,51家券商中除去无环比数据的7家券商之外,有16家券商的行业名次在2022年一季度实现上升;9家券商的行业排名维持2021年四季度末的成绩不变;19家券商的行业排名出现下滑。


东吴证券的代销保有规模排名则在51家券商中上升最多,由2021年四季度的行业第四十名升至行业第二十七名,前进了13个名次;中银证券、东莞证券分别上升了9个名次,分别位列行业第二十名、第三十名。平安证券和国海证券在2022年一季度行业排名均上升5个名次。


几家欢喜几家忧,也有不少券商代销基金保有规模排名出现大幅下降,华安证券下降13个名次,降至2022年一季度行业排名第四十九名;恒泰证券下降11个名次,上海证券、中原证券、信达证券分别下降10、9、8个名次。



各家券商发力代销



华创证券非银分析师徐康点评2022年一季度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排名表示,主要系基金代销口径调整,ETF基金二级市场净买入纳入保有规模之中。ETF大多为场内交易,券商与基金公司ETF合作较多,持有规模较大。华泰证券、华泰柏瑞具备较强的ETF业务优势,旗下股混型基金规模提升至行业第一。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财富管理转型的行业大背景下,基金代销也被市场认为是券商“含财量”的重要考核因素之一,多家券商在2021年年报中均表示将发力金融产品代销。


申万宏源日前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公司全面贯彻大财富管理的理念,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不断增加对产品业务的支持和投入,持续丰富产品线和策略线,持续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多层次的产品服务。


国泰君安也指出,2022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将继续重点聚焦富裕、高净值客户群体,着力提升客户体验,以金融产品销售为抓手持续提高优质产品的识别、获取和配置能力,体系化提升投顾队伍专业服务能力,加速推进数字化财富管理转型,在保持代理买卖业务收入领先的基础上,促进零售客户AUM、金融产品代销收入和投顾业务保有规模持续增长。


针对券商在基金代销中的优势,国盛证券非银分析师赵耀表示,整体看多元产品、分层严选、客户定制、综合服务是券商在代销方面的核心举措,但从不同渠道比较看,银行在体量上的优势以及第三方机构保有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样也给券商代销业务带来一定的挑战,券商相较第三方机构在客户质量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方面更高,相较银行在投研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因此也需要树立自身相对优势,提升客户体验。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哪里看

证券时报e公司讯,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跌0.58%。




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

2022-03-30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超,吕晨雨对第一创业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第一创业2021年年报点评:公募基金业务线高增长,资管业务支撑未来成长性》,本报告对第一创业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5.92元。

第一创业(002797)

业绩增长不及预期,资管业务支撑未来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7.5亿元,同比+4.3%/-8.3%,ROE5.3%,较2020年-1.8pct,业绩不及我们预期,主要系公司投行收入同比下降,投资收入增长不及预期。2021年公司资管和利息净收入同比+34%/+64%,表现相对亮眼。考虑到2022年权益市场波动对券商业务造成不利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6/9.1亿元(调前11.2/13.5亿元),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0.6亿元,同比+2%/+19%/+18%,对应2022-2024年EPS为0.18/0.22/0.25元。公司大资管业务优势较强,参控股基金公司AUM持续增长,支撑未来业绩成长。预计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PE31.8倍,维持“买入”评级。

参控股基金公司AUM提升增强未来业绩成长稳定性

(1)2021年公司资管业务收入9.2亿元,同比+34%,占营收比重28%,较2020年提升6.2pct,其中公募基金业务线收入7.7亿元,同比+350%,为主要驱动因素,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1.5亿元,同比-70%。2021年创金合信(公司持股51.07%)营收/净利润分别为9.0/1.5亿元,同比+77%/+60%,截至2021年末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8107亿元,同比+43%,其中专户AUM7416亿元,同比+40%,公募基金AUM682亿元,同比+81%,保有规模快速增长。(2)2021年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2.54亿元,同比+26%,主要为银华基金(公司持股26.1%)贡献。2021年银华基金净利润9.2亿元,同比+11%,2021年末银华基金非货AUM2461亿元,较2021年初+9%。

利息净收入与固收业务投资收益同比高增

(1)2021年公司经纪业务收入4.6亿元,同比+14%,利息净收入2.0亿元,同比+64%。2021年末公司融出资金规模75亿元,同比+30%,市占率0.44%,较年初+0.05pct,两融业务规模和市占率提升带来利息收入增长。(2)2021年公司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9.28亿元,同比-5%,自营投资收益率5.62%,较2020年-0.51pct,或受权益类投资收益下降影响。2021年末公司金融资产规模170亿元,同比+6%,其中债券134亿元,股票5.5亿元。据年报分部报告,2021年公司固收类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4.9亿元,同比+75%。

风险提示:股市大幅波动造成经纪盈利不确定性;公募保有规模扩容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东兴证券刘嘉玮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9.58%,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3.2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5.58。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65。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第一创业(002797)好公司评级为2.5星,好价格评级为3星,估值综合评级为2.5星。(评级范围:1 ~ 5星,最高5星)




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薪资待遇

  近日,第一创业公布了2021年年报数据。2021年,第一创业实现营业收入32.55亿元,同比增长4.32%;实现营业利润9.78亿,同比下降1.94%;实现归母净利润7.45亿,同比下降8.29%。

  2021年,第一创业提出“成为有固定收益特色的、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证券公司”的战略目标。在固定收益与资产管理业务的营业收入方面,第一创业均实现了正增长。

  财报显示,2021年,业务收入最高的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达到10.88亿,同比增长33.91%;固定收益业务收入达到4.03亿,同比增长13.17%。

  控股基金公司营收大幅增长

  在投资业绩向好的情况下,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规模与营业收入均呈现增长态势。

  年报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8,107.15 亿元,较 2020 年末上升 2,425.58 亿元,增幅为 42.69%。

  截至2021年年末,创金合信基金总资产为18.33亿元,净资产为6.28亿元;实现营收8.97亿元,净利润1.52亿元。

  第一创业指出,由于创金合信管理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基金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增加 39.48%,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76.96%、60.00%和60.11%。

  同时,创金合信多只产品业绩表现优异,收益率在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创金合信数字经济主题A”实现自2021年1月成立以来收益率68.10%,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二(2/555);“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 A”实现近一年收益率 54.56%,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九(9/541),“创金合信信用红利 A”实现近一年收益率 6.40%,在短期纯债型基金中排名第九(9/365)。

  高管年薪骤减

  在整体营业收入增长情况下,2021年第一创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年薪普遍大幅下调。

  在2020年,第一创业的董事长刘学民年度薪酬达到980.71万元,位居上市券商董事长薪酬的首位,总裁王芳薪酬则达到894.31万元;而到了2021年,董事长刘学民与总裁王芳薪酬分别为284.39万元、248.39万元,同比下降71%、72.23%。

  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创业高管与董事年度薪酬总额达到了5,781.62万,排在全国上市券商第6位; 2021年,高管与董事年度薪酬总额下降至2,176.16万元,同比下降62.36%。

  第一创业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构成,基本年薪根据公司《薪酬管理办法》确定;绩效年薪由董事会根据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奖励管理办法》和当年考核结果决定。

  根据《证券公司治理准则》及公司《薪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公司董事长、监事会主席、高级管理人员每年的绩效年薪40%以上应当采取递延支付的方式,且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

  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向董事长、监事会主席、高级管理人员发放往年延期支付报酬,具体金额为:刘学民先生148.67万元、钱龙海先生62.8万元、王芳女士175.73万元、马东军先生96.4万元、邱巍先生128.67万元、朱剑锋先生43.7万元、卢国聪先生65.33万元、何江先生13.2万元、尹占华先生144.8万元、刘红霞女士97.73万元。

  自营、资产业务营业利润均下滑

  虽然第一创业的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是营业利润却有所下降。具体来看,证券自营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营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49.13%、18.15%。

  2021年,公司核心业务资产管理的毛利率仅为26.83%,上市以来首次跌破30%;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7.08%,全年收入仅为3.56亿元。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 2021 年度经营数据》,截至 2021 年 12 月31 日,全行业共有 140 家证券公司;2021 年全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5,024.10 亿元,实现净利润 1,911.1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03%和 21.32%。

  可以看出,2021年整个券商行业仍在稳步的增长。2021年A 股市场交易相对活跃,两市成交额破万亿成为常态。因此,在自营、资产业务营业利润均下滑的情形下,营业利润连续亏损三年的证券经纪业务由亏转盈,迎来“新生”。

  2021年,第一创业证券经纪业务营业利润达到2.83亿,是其上市以来的新高。不过,证券经纪业务的转变却难以抵消自营、资管业务营业利润下滑所带来的冲击。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8.24亿,同比下降6.28%。

  虽然资管业务的营业利润有所下滑,但对于2022年经营计划,第一创业表示公司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继续坚持“成为有固定收益特色的、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证券公司”的战略方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哪里看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