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股票(嘉实服务基金净值)

2022-07-23 18:15:25 股票 xialuotejs

华大基因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财联社7月20日

根据*披露的数据,明星基金经理萧楠管理的易方达科顺二季度增持了贵州茅台,新进五粮液、古井贡酒、欧派家居为前十大重仓股,同时持有中国神华、兖矿能源、山西汾酒、泡泡玛特、扬农化工、神火股份的股票数量保持不变,一季度末重仓的招商银行、腾讯控股、平煤股份则已退出其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过去一段时间饱受业绩争议的邬传雁管理的产品二季报也悉数亮相,其管理的多只产品仓位较一季度末提升,但整体股票配置比例和组合结构上都相对稳定。以泓德远见回报为例,该产品前十大重仓股维持旧貌,仅对个股持仓进行了调整,对地产、新能源个股投资力度加大。“简单地讨论市场趋势,对于投资的长期收益目标既无意义,也难以得出一个令人相对满意的结论。”二季度,邬传雁试图理解投资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企业的价值评估。他认为,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去跟踪,才能对公司动态的价值创造能力所处阶段得出令自己有信心的判断。

今年上半年,百亿基金经理黄兴亮管理的万家科技创新、万家自主创新、万家经济新动能等多只产品业绩也不如人意。以其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为例,该产品二季度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82%。二季度期间他,增持了圣邦股份、思瑞浦、深信服;减持了安恒信息、兆易创新和比亚迪,其中比亚迪减持比例逾4成。同期,该产品持有华大基因、用友网络、晶晨股份、中微公司的股票数量保持不变。

今年业绩靠前的基金经理中,当有金梓才的一席之地。他和张胤共同管理的财通科创主题二季度增持了天邦食品和药明康德,减持了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宁德时代和北方华创。同期,该基金新进隆基绿能、大金重工、通威股份、天康生物为前十大重仓股。这一持仓,与一季度末逾半数重仓股保持一致,与2021年底重仓“猪肉股”的风格则已大不相同。从净值变化上看,该科创主题基金持仓与金梓才管理的其他产品也有较大不同。金梓才在二季报中透露,自己管理的多只基金基本维持了2022年一季度的行业配置思路,依然以生猪养殖板块和服务业持仓为主,财通科创主题基金持仓与这些产品有较大差异。

萧楠:增配贵州茅台等次高端白酒 减持港股互联网板块

7月19日晚间,萧楠管理的一只小规模产品——易方达科顺披露了二季报。二季度,该产品净值增长率为8.03%。截至二季度末,其股票仓位为90.34%,较前一季度末的89.01%略有增加。

其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贵州茅台、中国神华、兖矿能源、山西汾酒、泡泡玛特、扬农化工、五粮液、神火股份、古井贡酒、欧派家居。

二季度,萧楠在该基金的运作中增持了贵州茅台,新进五粮液、古井贡酒、欧派家居为前十大重仓股,同时持有中国神华、兖矿能源、山西汾酒、泡泡玛特、扬农化工、神火股份的股票数量保持不变,一季度末重仓的招商银行、腾讯控股、平煤股份则已退出其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易方达科顺2022年上半年末前十大重仓股

萧楠表示,二季度他借着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逐渐从悲观中走出的机会,配置了煤炭、油运等顺周期品种,并逐步买入一些成长性和治理结构都较为优质的军工企业,同时在次高端白酒上也有所增持。随着港股互联网板块的反弹,他还减持了一些业务压力依然很大且短期没有改善迹象的公司。

“未来我们会根据市场格局和企业竞争力的变化,继续优化配置,控制好整体的估值水平和弹性。”萧楠称。

邬传雁:“按兵不动”,试图理解企业的价值评估

7月19日,泓徳基金知名基金经理邬传雁管理的产品二季报出炉。二季度末,邬传雁管理的多只产品仓位较一季度末提升,但整体股票配置比例和组合结构上都相对稳定。

以泓德远见回报为例,该产品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93.73%,较第一季度末的93.40%有小幅提升。二季度期间,该产品净值增长了7.21%,规模则从一季度末的26.71亿元微降至二季度末的26.27亿元。

和一季度末相较,该产品前十大重仓股维持旧貌,仅对个股持仓进行了调整,对地产、新能源个股投资力度加大。

其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万科、恒瑞医药、光线传媒、隆基绿能、广联达、视源股份、柏楚电子、豪迈科技、海天味业、卓胜微。

具体而言,该产品第一大重仓万科A被增持133万股,隆基绿能、柏楚电子、卓胜微分别被增持47.08万股、16.22万股、27.03万股;豪迈科技被大幅减持108万股,恒瑞医药、光线传媒、广联达、视源股份、海天味业分别被减持47.1万股、30万股、23.9万股、29.5万股、25.2万股。

泓德远见回报2022年上半年末前十大重仓股

“简单地讨论市场趋势,对于投资的长期收益目标既无意义,也难以得出一个令人相对满意的结论。”二季报中,邬传雁这样说道。对他的投资决策而言,有价值的支撑在于我们对股票市场内在价值创造规律的理解,还有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在面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冲击时的规律尽可能深入的研究,这是其在投资决策中能够得出令人信服的判断的前提。

二季度,邬传雁试图理解投资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企业的价值评估。他认为,相比较而言,获取价值的能力,更像是一种静态能力,它源于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之间的关系,后者是表现,前者是根源,长期来看是平衡的。

“脱离了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评价标准,孤立地去观察企业中短期价值获取能力,或者股票中短期的增值空间,而不在意这种能力形成的原因,以及是否可靠,那无异于舍本逐末,或许会在变化的市场中失去了投资的锚,而将我们的投资置于较大的风险境地。”

坚定了这一点,邬传雁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研究企业的动态价值创造能力。他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去跟踪,才能对公司动态的价值创造能力所处阶段得出令自己有信心的判断。

二季度,他管理的基金根据以上框架对持仓和关注公司重新检视,在此基础上保持了现有股票配置比例和组合的相对稳定性。

黄兴亮:增持企业云计算板块 大幅减持比亚迪

市场的风云变幻让基金经理难以一直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今年以来,明星基金经理之间的分化也在加剧。数据显示,百亿基金经理黄兴亮管理的万家科技创新、万家自主创新、万家经济新动能等多只产品,上半年亏损幅度依旧在20%以上。

以其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为例,该产品二季度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8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5.27%。此前的一季度,该基金净值已大跌23.34%。与之相对应的,是规模的缩减,该产品规模已从一季度末的112.51亿元降至101.13亿元。

持仓方面,该产品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94.35%,较一季度末的91.50%有所增加。其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思瑞浦、深信服、比亚迪、兆易创新、华大基因、圣邦股份、用友网络、晶晨股份、中微公司、安恒信息。

二季度,黄兴亮增持了圣邦股份、思瑞浦、深信服;减持了安恒信息、兆易创新和比亚迪,其中比亚迪减持比例逾4成。同期,该产品持有华大基因、用友网络、晶晨股份、中微公司的股票数量保持不变。

万家行业优选2022年上半年末前十大重仓股

黄兴亮在二季报里着墨不多,仅对持仓情况做了说明。他表示,自己管理的基金在市场下跌中增持了企业云计算板块的个股,提高了核心持仓的权重;同时新增了部分工具软件和创新药个股的持仓。截至二季度末,基金持仓风格偏成长。

金梓才:科创主题基金减持宁德时代等,多只产品重仓养殖板块

截至二季度末,金梓才和张胤共同管理的财通科创主题规模为13.96亿元,较一季度末的14.52亿元有所下降。规模略降的背后,是该基金在二季度净值下跌3.86%的现实。

从持仓情况看,6月底,上述产品股票仓位为74.61%,较一季度末的84.50%下降近10个百分点。其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隆基绿能、北方华创、通策医疗、爱尔眼科、药明康德、宁德时代、大金重工、通威股份、天康生物、天邦食品。

二季度,金梓才增持了天邦食品和药明康德,减持了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宁德时代和北方华创。同期,该基金新进隆基绿能、大金重工、通威股份、天康生物为前十大重仓股。

这一持仓,与一季度末逾半数重仓股保持一致,仅持股数量上进行了调整,但与2021年底重仓“猪肉股”的风格已大不相同。从净值变化上看,该科创主题基金持仓与金梓才管理的其他产品也有较大不同。

财通科创主题2022年上半年末前十大重仓股

在上述产品二季报中,金梓才表示,自己管理的多只基金基本维持了2022年一季度的行业配置思路,依然以生猪养殖板块和服务业持仓为主(上述基金有所区别),其中前者仓位更重,服务业持仓侧重在酒店板块。

他坦言,在2021年四季度重仓养殖板块后,产品阶段性取得了较好效果。虽然生猪养殖板块在2022年4月中下旬出现了调整,但经过仔细的反复的研究和验证,金梓才认为生猪养殖整个行业去产能比想象的幅度大,甚至于很多上市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去产能行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数据的分析,以及对上市公司披露的每个月出栏量数据进行分析,他觉得这种结论显而易见。“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并未调整生猪养殖板块的持仓比例,继续在二季度坚定看好后续股价走势。”

对于服务业来说,疫情的反复扰动确实对其基本面演绎造成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故金梓才只会在股价性价比高的时候持有,且暂时仍不会把其调整为主仓位。在这其中,他尤其看好酒店行业的中长期逻辑,航空其次。“未来我们将视疫情走向以及政策导向等各个方面变化,来调整我们的持仓。”

他也在同步关注其他板块的投资机会,以期未来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回报。“我们将持续对其他板块基本面保持研究和跟踪,继续坚持以产业研究为基础,做好行业中观配置轮动,追求投资的前瞻性、可跟踪性和可复制性,在符合产业趋势的正确赛道上,投资较为*的公司,并保持密切跟踪,根据公司基本面的动态变化来做持仓的调整,在优质公司上做好大的波段,力争为投资者获取持续的超额回报。”




嘉实服务基金净值

nginx/1.22.0

07月19日讯 嘉实中证软件服务ETF基金07月18日上涨3.33%,现价0.75元,成交2629.65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0.7718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2.35%,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41%。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中证软件服务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18.02%,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软件服务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2.12%,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39%,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28.44%,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30.59%,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7718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田光远,自2021年06月0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7.89%。




华大基因股票代码多少

医药行业作为一众牛股的诞生之地,短期内虽有波折,但长期来看仍是“长坡厚雪”的好赛道,从历史情况来看,医药行业中的每轮变革都孕育了新机会。

站在政策的视角,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也愈加重视生命健康管理。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到《“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再到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一系列的政策指出了“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政策把主要目标放在“治未病”,相较于从前的“治已病”,以高通量测序、质谱等为代表的*检测技术,将推动个体化医疗实现新突破,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其中,*医学为疾病防治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而疫情期间进行的核酸检测,正是向市场推广*医疗强有力的范本。伴随世界各国对公共卫生防控的逐渐觉醒、以预防为主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医学的黄金时代已徐徐拉开帷幕。

后疫情时代:生物经济迎来政策风口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标志着生物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此前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对此,权威专家表示,生物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随着多元化的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的进入,新一代生物经济将茁壮成长,万亿级别市场有望快速发展。甚至有机构预计,未来生物经济的产业规模将达40万亿元,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重要增长点。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相关采访中表示,“生物经济涵盖了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众多领域,是具有创新活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经济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大、壁垒高和利润丰厚等特点,其市场规模将是信息经济的10倍以上,市场有望快速发展。”

《规划》部署了七大重点工程,其中在生物医药技术惠民工程中提出,“以高通量基因测序、质谱、医学影像、生物信息诊断等技术为主,重点开展肿瘤早期筛查及用药指导,继续推动耳聋、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等出生缺陷基因筛查,推动个体化医疗实现突破。”华大基因健康民生项目的战略前瞻可见一斑。

当前,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生物经济正在勾勒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医学服务作为生物经济的支柱产业,有望乘风而上快速成长。

华大基因,万事俱备,东风已至


在*医学赛道上,华大基因无疑是*代表性的中国企业之一。公司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强劲的竞争优势在该领域内大放异彩,并引领着中国基因行业的发展,让中国的“基因科技力量”绽放于国际大舞台。近期华大基因公布了2021年年报,我们不妨从公司年报中的业务、技术、研发等方面出发,探讨这家公司的真正实力。

首先,华大基因瞄准的是全生命周期和全临床应用领域的服务,其业务打造了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的布局闭环。

作为中国基因行业当之无愧的奠基者和引领者,华大基因本身在基础科研方面就拥有相当丰富的业务积累,并站位前瞻性的产业应用。

华大基因是基于全生命周期来布局旗下的细分业务板块,技术路径多元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了生育健康、肿瘤防控、病原感染检测等*医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能够满足不同领域以及同一市场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图一: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

资料公司路演材料

图二:华大基因的主要业务

资料公司公告,整理

其次,华大基因临床医学检测的底层技术具有协同效应,可延展性较强。

华大前20年完成的是底层技术的基础积累,那么而今的“火眼”实验室必将成为华大基因全球市场化的杠杆。“火眼”实验室作为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规模化和工程化的新型技术平台,规模经济效益已经实现了全球模式的成功验证。

华大基因这样的技术实力也加强了公司抗风险的能力,不会像其他押注单一产品的企业一样面临盈利后劲不足的困境。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华大基因拥有多个业绩增长点,丰富的产品管线将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

最后,华大基因高度重视研发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1年公司共投入了5.42亿元用于研发,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01%。2022年一季度公司更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投入了1.31亿元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40.99%。

在充裕的研发资金支持下,华大基因也在不断完善公司的“生育肿瘤感染”系列产品梯队,丰富产品种类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提升产品性能。近日,华大基因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产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且此前已获得欧盟和沙特的资质,该检测技术水平和注册门槛较高,属于全球行业内领先的产品和资质布局。

在肿瘤防控方面,华大基因从多组学技术切入,对适合分子检测的单癌种和多癌种产品进行布局,并基于大人群健康筛查项目的实施经验,通过对成本的*要求,使得全球范围内*普惠成为可能。

在感染防控方面,基于免疫、分子技术平台,强化感染防控相关的高中低通量产品研发,形成病原诊断、用药指导的全诊疗体系;检测性能优化、自动化升级及平台适配转化三管齐下,持续提升高通量产品PMseq®系列产品竞争力。

整体来看,华大基因在业务、技术、研发这三个方面拥有较强的优势,而这也成为了公司作为行业*的底气,未来公司将继续推动我国基因行业的快速发展。

坚守长期主义,打造真正价值内核


华大基因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公司自始至终以市场的需求为第一要义,用基因科技为人类谋福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能持续满足市场的需求,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基。笔者认为,像华大基因这样的公司,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完美诠释了何谓真正的长期主义。

回顾华大基因的发展历程,在市场亟需中国企业打破我国基因行业长期落后的局面的时刻,华大基因站了出来。从1999年为了祖国的荣誉不顾一切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基因测序研究起步,到如今在业内拥有较高的地位,甚至推动着“中国标准”走向全世界,向全世界见证中国基因科技的力量。

正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在基因行业中也是如此,谁掌握了世界标准谁将会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近日,华大基因牵头研制新冠病毒检测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也是ISO发布的全球首个专门针对新冠病毒检测的国际标准。在这一方面,公司还建立了华大基因标准认证评价体系——BGI-CSP,用标准占据全球*医学的“制高点”,成为行业标准的先导者,向全世界展示我国自主创新的硬实力。

而且,华大基因始终以民生健康的切身需求为出发点,开发更多高性价比的创新产品。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端检测的需求,公司首创了各种普惠民生项目,包括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等检测项目,以基因科技的力量造福大众。目前,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能享受到华大基因的民生项目。截至2021年底,公司的民生项目筛查人次累计超1300万次。

此外,在新冠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市场对新冠检测的需求暴增。华大基因积极响应,为全球抗疫贡献一份中国力量,继“火眼”实验室走出国门后,公司旗下的抗原检测试剂盒也于海外和国内获批上市,帮助实现人群的快速筛查和分流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基因的抗原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公司新冠检测产品矩阵得以进一步丰富。公司此次采用的是荧光免疫层析法,这也意味着华大基因通过多平台的布局,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图三:华大基因的抗原检测试剂盒

资料公司官网,整理

小结


在*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华大基因拥有全产业链的产品布局,自身实力强劲竞争优势明显。不仅如此,公司兼济的还是天下之心,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打造出真正的价值内核,长期来看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华大基因股票怎么跌那么厉害

A股市场上近期一路高歌的新冠肺炎检测板块集体高位回调。

板块龙头股华大基因(300676.SZ)7月14日午盘跌停直至收盘。同日东方生物(600298.SH)跌幅8.85%,迪安诊断(300244.SZ)跌幅7.32%,热景生物(600068.SH)跌幅7.76%,迈克生物跌幅5.62%。

就在跌停的前一日,华大基因还有业绩利好消息传来。

华大基因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40亿元-43亿元,同比增长209.73%-232.96%;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0亿元-16.30亿元,同比上升672.83%-723.35%。

这是华大基因史上*业绩,其上市以来,近三年的净利润之和也才刚过10亿元。

在这半年中,华大基因一季度净利润1.40亿元,由此可得出,其二季度业绩区间在13.90亿元-14.90亿元。季度环比增幅高达10倍。

业绩的大幅增长与新冠疫情的防疫相关。

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市场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需求大幅增长,华大基因感染防控业务和*医学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了大幅增长。公司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海外发货已累计超过3500万人份。

除新冠检测试剂盒外,华大基因推出了“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火眼”实验室应用于各国应急抗疫场景,*日检测通量超过20万人份。

华大基因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000万元-4500万元,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和股权处置收益。

业绩预增7倍左右,市场都不买账,全日放量跌停,成交额45亿元,换手率超过10%。

盘后龙虎榜显示,深股通是华大基因“砸盘”主力,卖出2.35亿元,买入6670万元,净卖出1.68亿元。一机构席位净卖出7159万元,同时也有一机构席位净买入6048.89万元。

华大基因怎么了?其原因或与以下三大因素有关。

首先,二季度以来,虽业绩大幅增长,华大基因股价也翻了个倍。7月13日盘中*价达199.40元。二级市场的涨幅已预支了华大基因业绩利好的预期。此次业绩披露属利好兑现,也在市场预期之中。7月14日,A股市场的集体回调,也成了催化剂,加速了华大基因的跌势。

其次,上半年的盈利均来自新的新冠病毒检测业务,与此同时,华大基因原有的三大主营业务却未出现增长,或平或降。

其中,去年营收占比超40%的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占比超10%的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营收同比有所下降;占比四分之一的多组学大数据服务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同样有所下降。

第三,华大基因7月15日将迎来一批网友分享限售股解禁。

15日,华大基因有478.01万股网友分享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19%,以*收盘价计划,解禁市值8.43亿元。涉及股东包括深圳华大三生园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松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红土生物创来投资有限公司。

与发行价13.64元相比,当前176.40的*股价已让上述原始股东有着约12倍的收益。更何况作为原始股东,其持股成本更低于发行价。

虽然解禁规模不大,占比不高,但在股价高位之时的解禁,对市场的影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大基因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大基因股票、嘉实服务基金净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