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89股票(天威保变股票)

2022-07-22 10:27:21 基金 xialuotejs

000789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万年青(000789.SZ)发布公告,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2022年5月31日,除权除息日:2022年6月1日。




天威保变股票

站5月14日讯 今日天威视讯开盘报9.04元,截止13:16分,该股涨10.03%报10.09元,封上涨停板。

昨日(2019-05-13)该股净流出金额55.1万元,主力净流出0元,中单净流入19.78万元,散户净流出74.88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天威视讯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天威视讯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深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维护和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集成、传输,以传输视频信息和开展网上多功能服务为主业。2002年,公司全面开始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向用户提供因特网接入及信息服务。

截止2019年3月31日,天威视讯营业收入3.71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0.1642万元,较去年同比减少4.8513%,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天威视讯隶属于,近三个月内,没有机构对其发表评级分析,关注度较低,请投资者谨慎处理。该股票受机构关注度很低,没有足够的研报支持评级,请投资者谨慎处理,可适当进行波段操作。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000799股票

今日午盘,截至13:15,白酒板块下挫。青青稞酒(002646.CN)跌10.01%报19.78元,迎驾贡酒(603198.CN)跌10.00%报45.7元,酒鬼酒(000799.CN)跌10.00%报225.53元,海南椰岛(600238.CN)跌9.98%报19.49元,金种子酒(600199.CN)跌9.97%报16.43元,舍得酒业(600702.CN)跌9.88%报189.1元,水井坊(600779.CN)跌9.87%报128.97元,山西汾酒(600809.CN)跌9.69%报313.18元。

列表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涨跌幅(%)*价
1002646.CN青青稞酒-10.0119.78
2603198.CN迎驾贡酒-10.0045.7
3000799.CN酒鬼酒-10.00225.53
4600238.CN海南椰岛-9.9819.49
5600199.CN金种子酒-9.9716.43
6600702.CN舍得酒业-9.88189.1
7600779.CN水井坊-9.87128.97
8600809.CN山西汾酒-9.69313.18




000769股票行情

喜欢君临,就点个关注吧

江西,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说法,乃“形胜之区”。

对于新中国而言,这个地方更加意义非凡。

我党独立领导的第一个工人运动所在地、我军诞生地、八一南昌起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都是在江西。

另外,长征的起点也是在江西赣州。

前些天,领导人就来到这里,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

同一天,还视察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有一个县叫龙南县,该地区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70%,被称作“中国重稀土之乡”。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来到长征的起点,又视察稀土产业,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

那么,稀土,这个中国重要的资源,在未来会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们今天就聊聊稀土故事。

1

磨人的小妖精

1787年的一天,瑞典一个炮兵中尉阿伦尼乌斯在一个叫伊特比的小村庄淘宝。

俗话说,不喜欢研究地质的化学家不是好中尉,这哥们虽是为军官,但在朋友的熏陶下,对地质和化学非常感兴趣。

所以他才会来到伊特比,这里一直都是长石的开采基地,他想看看能不能捡到有意思的东西。

这一天他果然发现一块黑黑的东西,跟其他的矿石不一样,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货,哥没见过,肯定不一般。

然后他就拿回家研究,但毕竟是水平次了点,研究了好多天啥都没研究出来。于是他就把这块石头给了一个化学家朋友,加多林。

作为专业人士,加多林就NB多了,然后一研究就是好几年……

终于在1794年发表了研究成果,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物质,他以小村庄的名字命名为钇,那些黑黑的东西就是氧化钇(Y2O3)。

因为那个年代,西方科学界习惯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都叫土,所以氧化钇也被叫做钇土,又因为当时的人觉得钇土很稀有,所以又被叫做稀土(Rare Earth)。

1803年,几个科学家发现了第二种稀土,铈土。

1839年,有个叫莫桑德尔的科学家发现,那些钇土、铈土其实是好几种氧化物的混合体,只不过他们的化学性质非常接近,难以区分,所以被误以为是同一种物质。

他从那些氧化物中分离出了其他几种稀土物质。

到1907年,科学家从最初的钇土和铈土中各自分离出了8种稀土元素!

就是这么传奇。

最后一种稀土元素的发现用了40年。

1942年,美国集结了当时西方除了德国之外几乎所有最*的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实施了一个大项目-曼哈顿计划,也就是制造原子弹。

为了得到高纯度的浓缩铀,人类最聪明的大脑找到了当时*进的分离技术。

1947年,正是在用这种分离技术制作浓缩铀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了最后一种稀土元素-钷。

至此,17种稀土元素被人类找全了。

从1794年-1947年,稀土这17个磨人的小妖精折腾了人类153年。

但在发现稀土的前120多年里,科学家并不知道它们能干啥,顶多当个低端的添加剂。

而且,前面讲了,稀土元素化学性质太接近,分离提纯难度很大,相关研究进展缓慢。

直到一战前后,以爱因斯坦为首的那帮大神们给光学、电磁学等学科带来飞速发展,科学家才发现,这些稀土元素的光、电、磁、热、催化等性能相当强悍。

于是对稀土的研究开始加速。

但在二战以前,大部分研究工作还是集中在分离提纯,毕竟这个真的很难,现在能掌握的国家也没几个。

第一个让稀土一鸣惊人的应用是在激光领域。

最早的激光器诞生在1960年,第二年稀土就被应用到了激光器中,从此激光再也没有离开过稀土。

然后,稀土在军事、冶金、石油化工、电子、机械等领域都大放异彩,可以生产荧光材料、电池材料、电光源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磁光存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等。

简单一句话,在高科技领域,只有人类还没发现的用途,没有稀土不能胜任的用途。

资料公开资料,君临整理

由于用途太多效果太好,所以稀土被称作“工业的维生素”。

2

一代神矿

1927年,*的地质学家丁道衡在内蒙古发现白云鄂博矿,他认为那是一座大型铁矿。

1933年丁道衡把矿物样本给了矿物学家何作霖让他进一步研究。

1934年,用仅有的偏光显微镜,何作霖在矿物样本中发现了两种新物质,他分别命名为白云矿和鄂博矿,再后来发现它们是传说中的稀土矿物。

何作霖大喜,中华大地,终于发现了稀土。

根据样本的稀土含量,他预测白云鄂博矿将是一座稀土大矿。

然而,战乱让中国的科研工作几乎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组建包钢,国家在1958年联合苏联组织了一支科考队,对白云鄂博矿进行深入考察,早已成为世界*矿物学大师的何作霖担任中方领队。

很快,研究成果验证了何作霖20多年前的预测。

白云鄂博不仅仅是个大铁矿,还是一个超级大稀土矿,稀土储量占当时世界已探明储量的80%。

白云鄂博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富饶的神山\",事实证明它确实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当时在白云鄂博矿共发现了150多种矿物,除了铁和稀土,还有大量的铌和钽等稀有金属。

白云鄂博无比丰富的矿藏让中央大为振奋,包钢也因此被共和国寄予厚望。

1959年10月,周总理亲自为包钢一号高炉剪彩,享受这一殊荣的,中国没有第二家。

包钢没有让白云鄂博的稀土继续沉睡下去,1961年建立了“8861”稀土实验厂。

中国稀土产业就此诞生。

1997年,以“8861”稀土实验厂为基础的稀土高科(600111)上市。

2007年,包钢把旗下所有的稀土资产都置入稀土高科,这就是*的包钢稀土。

2015年,在整合了内蒙、甘肃等地的稀土公司之后,包钢稀土改名为北方稀土。

一代神矿白云鄂博,不仅让北方稀土成为世界第一大稀土公司,也支撑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稀土产业,某种意义上也是支撑着全球的科技产业。

3

普天之下,莫非中土

从发现稀土有神奇特性的那天起,西方就把稀土当做战略资源,把稀土研究当做核心机密,对中国封锁技术。

但他们不知道,中国有句话叫“自力更生”。

从1961年“8861”稀土实验厂建成开始,中国就独立开始了在稀土领域的研究工作,而且很快就有了突破。

1962年,中国投产了601和602稀土装甲钢。

大家知道这两种产品的意义是什么吗?

1959年-1961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

特殊的历史原因加上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撕毁了几百份合同,我们举步维艰。

饭都吃不饱,工业更是孱弱。

当时我们自己生产的59式主战坦克刚刚问世,装甲材料本来是从苏联进口,却突然断供了,没有装甲,坦克无法制造。

饥寒交迫、忍辱负重,是那个年代中国科研人员的真实状态。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很快就让我们的稀土应用取得了开门红,也让59式坦克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成为我军的主战坦克。

​1963年,冶金部又成立了包头冶金研究所(包头稀土研究院前身)。

当年,我们还紧跟国际步伐研制出了掺钕玻璃激光器。

不过遗憾的是,在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那个年代,我们在稀土上的研究成果总体不多,关键的分离提纯技术遇到瓶颈。

直到1972年,中国稀土产业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北大教授徐光宪出场了。

那一年,他终于结束了在江西“五七”干校的养牛改造工作,回到北大化学系。

跟那个年代无数热爱这个国家的留美科学家一样,徐光宪在建国后不久就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

文革期间,他也跟无数留美科学家一样,被批斗、被下放到农场干苦力。

但无怨无悔。

回到北大后他了解到国家对稀土分离提纯很重视,但进展缓慢。

于是,他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进来。

仅仅三年后,他用西方人认为不可能的方法实现了突破,设计了一套傻瓜式的稀土分离提纯系统,并提出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随后,徐光宪开展讲习班,他的技术在当时三大国营稀土厂(包头稀土三厂、上海跃龙化工厂、珠江冶炼厂)得到普及。

徐光宪的这套方法和理论体系在后来帮助中国改变了全球稀土进出口格局,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稀土之父”,并且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原本我们只能卖稀土矿,那是真的当土卖,即便如此出口量也非常少,那时候世界第一大稀土出口国是美国。

由于徐光宪的存在,中国的稀土分离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到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澎湃不已,中国稀土也正式走向世界,而且我们输出的不再是稀土矿,而是稀土氧化物等产品。

到1985年,稀土行业又发生一件大事,国家实行了稀土出口退税政策。

这让中国的稀土出口再次爆发式增长,按照国内的说法,第二年中国稀土产量和出口量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一直保持至今。

不过君临在翻阅了历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报告后发现,至少在1990年和1991年,中国的稀土氧化物产量低于美国,但从1992年起,中国稀土开始制霸全球至今。

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在*的2005年,全球超过97.54%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

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从2001年-2009年,每一年的占比都在90%,平均占比占比超过95%。

现在每年依旧有7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

全球除了中国之外的绝大多数的稀土矿都倒闭了,美国也从原来的世界第一大稀土出口国“沦落”到有很多年根本就没有开采稀土。

除了供应量大,我们还是全球*一个可以供应17种稀土的国家。

真可谓:普天之下,莫非中土。

4

稀土之殇

然而,我们大量供应稀土的背后却是一段让人心酸的血泪史。

90年代前后,随着中国加大稀土出口,稀土成为一个暴利行业(从国家的角度,我们的稀土卖的很便宜,从个人的角度,稀土很暴利),开采和分离进入无序状态。

无数的企业纷纷转行做稀土,民间私建的稀土企业更是遍地开花。

很多国有稀土企业的技术人员自己带着技术办厂,也有不少人被高薪挖走。

当时但凡有矿的地方,私矿遍地。

10年前,身价一个亿在人口只有40万的赣州安远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有钱人。

即便是没有矿的地方,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也很多。

1987年,原本做耐火材料的江苏宜兴人蒋泉龙进入了稀土冶炼分离领域。

江苏本身没有稀土矿,但那个时候苏南却有很多稀土冶炼分离企业。

到1994年,蒋老板的身价已经到了1.3亿,比刚进入的时候翻了几倍。

1999年,凭借在稀土领域取得的成功,他的公司成为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

而蒋老板也一度位列中国富豪榜第39位。

2018年9月,震惊网络的40万天价饭局就是蒋家公子的杰作。

前些天,蒋老板的企业又因为股价一天翻倍而再次让人瞠目结舌。

他的那家企业就是中国稀土(000769.HK)。

蒋老板的故事是无数疯狂的稀土故事中的一个。

全民疯狂追逐稀土带来的结果,就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我们的供应很多年都是大于全球的需求。

美国之所以有很多年不产稀土,是因为从中国买比自己开采成本更低。

很多国家都是主动停止本国的稀土开采,转而购买中国的廉价稀土。

我们自己把宝贵的财富作践了。

稀土的产业链环节主要有:采矿——精矿——分离——功能材料——器件——实用商品。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只能做到分离,功能材料也是后来才做起来的。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低价卖了初加工的分离产品,然后用百倍甚至千倍的价格买回了深加工的器件或者商品。

更严重的问题是,在开采的过程中我们的环境被极大地破坏。

以南方地区流行的池浸工艺为例,每生产一吨稀土氧化物会破坏200平方米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地表土,消耗1201-2001吨矿石,产生尾矿1200-2000吨,沙化土地约1亩,每年造成水土流失1200立方米。

大地上的一个个稀土坑,都是我们给子孙后代挖的天坑。

5

艰难地改变

面对逐渐失控的国内稀土产业,政府很早就有过措施。

1998年开始实施稀土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并将稀土原料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然而,没啥用。

1999年,对多种稀土产品实施配额管理,并要求各地主管部门将出口配额给到出口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向国有企业倾斜。

还是没啥用。

2005年,国家又取消了已经20年的稀土出口退税政策,并压缩出口配额企业名单。

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没有改变沉疴多年的中国稀土行业,私自开采、违规生产的问题无法遏制。

忍无可忍的中国政府在2006年停止发放稀土矿开采许可证,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管理。

但尴尬的是,2006年中国的稀土产品达到了创纪录的13.3万吨。

2007年,政府又将稀土生产纳入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

中国稀土产量终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下跌,不过随后再次反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稀土行业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国家唯有继续放狠招。

2009年底,工信部审议通过《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要求未来6年,稀土出口配额的总量控制在3.5万吨/年以内,禁止出口稀土初级材料。

2010年5月,工信部又发布《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设置稀土准入门槛。

这套组合拳见效了。

国内舆论界也终于开始重视稀土的问题,保护稀土的呼声一浪接一浪。

很快,在2010年9月初,国务院发布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把稀土列为兼并重组的名单,并减少稀土出口。

恰在此时,中日发生了“钓鱼岛撞船事件”。

中国政府下令当即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

这成为中国稀土贸易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事件。

从那一刻起,国外媒体一直以来宣扬的中国稀土威胁论似乎得到了“最完美”的验证。

几乎每一个稀土进口国都开始害怕,中国会不会利用稀土来控制全世界。

美国的报纸就在那时发表文章《美国的国防不能由中国来决定》。

得了迫害妄想症的西方国家如坐针毡。

很快日本就联合美国等多个国家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不能控制稀土出口。

中国与全球的稀土博弈也真正开始。

任何国家都有本国资源的处置权,况且长远来看,我们大肆出口稀土对自己的弊大于利。

然而,全世界都被中国供大于求的廉价稀土惯坏了。

终于在2012年3月,中国收到美国、欧盟、日本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的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制问题的磋商请求。

这就是“美国诉中国稀土案”!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2014年3月,中国败诉。

到2015年5月,实行了16年的稀土出口配额管理制度也宣告终结。

6

尴尬的现实

就在世界感觉到我们的稀土出口政策可能威胁到他们的时候,“去中国稀土化”也悄无声息地进行。

原本需要用到稀土的东西,开始寻找替代方案;原本有稀土但不开采的国家,也开始开采了,比如美国就重新开采了国内的稀土,同时还加大了对稀土回收的研究。

我们本以为能够通过调整出口来让稀土价格上涨,但无奈的是稀土价格在2010年和2011年达到顶峰之后,迅速回落到几十年前的价格。

以我们出口量*的氧化镧为例,可查的数据显示,1994年的价格大约在8.75美元/千克,然后平稳增长,到2011年左右达到60美元/千克,2012年直接骤降到10美元/千克,接着是2-3美元/千克,近期的氧化镧的价格在12250元/吨,其实算下来还不到2美元/千克。

而且在我们败诉之前,我们的出口配额已经用不完了。

本身价格已经暴跌到令人崩溃,又卖不掉,国内的稀土企业陷入极大的困境。

数据Choice

看看稀土龙头北方稀土的营收走势可以知道,当时中国稀土产业受到多么大的重创。

这也是为什么在输了稀土的官司后,中国政府并没有实质性地抗争,并且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管理制度。

看着底下的企业活不下去,当家长的怎能不心疼。

所以,在稀土上,我们输了官司,也输了生意。

此外,即便我们把稀土价格弄上去了,但由于我们要进口终端产品,到时候终端产品的价格必然也会上涨,最后难说我们是赚是亏。

可怜稀土!

还有一个我们必须要承认的现实是,稀土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少,我们的稀土也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多。

铈的含量大于锌、铜、锡;镧、钇和钕的含量大于铅;甚至稀土中含量较少的铕,其含量也要大于银、铂、金。

稀土总量远大于铜和镍。

而且,很多我们常见的元素,根据现在已探明的储量,估计只能开采几十年到一百多年。

稀土却可以开采700-1000年,几乎是目前人类剩余能够开采时间最久的资源。

中国的情况呢?

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的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占全球比例为36.67%。

我们用全球三分之一的储量,支撑着全球绝大多数的产量。

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另外,根据国务院在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中国的中重稀土储量占比倒是非常高,但是随着多年的无序开采,储量已经大大降低。

所以,本身稀土很多,而我们的又没有那么多,加上多年疯狂开采,我们的稀土储量占比越来越少,国外由于一直在储藏稀土,反而是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控制稀土价格,谈何容易?

现在的情况是:

我们自己的稀土卖不卖,我们说了不算;

别人买不买,我们说了也不算;

稀土能卖什么价格,我们说了还是不算。

7

未来之路

那么,中国稀土永远要在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吗?

也不是,永远不要怀疑中国政府对于改变稀土格局的决心和毅力。

应该是,永远不要怀疑中国政府对于做成任何一件事的决心和毅力。

虽然短期内,我们无法左右全球稀土市场,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我们对于整治国内市场还是有了些成效。

在中国政府制定的无数针对稀土的政策中,有一份意义深远。

那就是2011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史称稀土“国22条”。

这份文件立足长远,希望循序渐进地改变国内稀土乱象。

核心思想是遏制非法开采和销售、整合国内稀土资源、技术升级并提高深加工能力。

稀土产业也确实是在朝着这样的大方向发展。

2011年后,国家明显加大对稀土黑厂的打击力度,仅2013年在赣州地区就端掉200多非法矿点,一个个亿万身家的老板被抓。

在2014年,国家决定把国内所有的稀土产业整合到6家企业中,到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六大稀土集团:

中铝集团【旗下有中国铝业(601600),但实际上稀土业务并不属于中国铝业,中铝集团旗下的稀土业务主体是中国稀土(非前文提到过的港股上市公司),也曾准备上市,不过去年底已经终止IPO】;

五矿集团【旗下有五矿稀土(000831)】;

北方稀土;

南方稀土【旗下有江西铜业(600362),但主要的稀土业务不在江西铜业】;

广东稀土【旗下有广晟有色(600259)】;

厦门钨业(600549)。

2016年10月,稀土“十三五”规划明确2020年底六大稀土集团完成对全国所有稀土开采、冶炼分离、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整合。

这六大集团各自掌管一个省或者多个省的稀土业务,国家的目的就是要降低浪费,做大做强。

在应用领域,我们也在进步,中国现在实际上也是稀土第一消费国。

数据公开资料

以中科三环(000970)为代表的永磁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数据中国粉体网

不过在终端应用上,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走。

前段时间,中国稀土行业传出一个令人诧异的消息:

咨询机构Adamas Intelligence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了41,400吨稀土氧化物及氧化物当量,同比暴增167%,成为世界第一大稀土进口国。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2018年,中国成为至少七种主要稀土的净进口国。

背后的原因是,国内稀土无序开采的情况确实在改变了。

供给侧改革也好、环保政策也好、针对稀土行业本身的改革也好,都起了作用(南方很多矿处于停产状态)。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早已是全球稀土开采、分离、加工产业链最全的国家。

很多国家开采了矿石却无法分离提纯,或者成本极高,包括美国,他们只能把矿石卖给中国。

由于目前复杂的原因,云南海关暂停了缅甸稀土矿的通关,未来一段时间稀土进口量会降低,但是大的方向上,中国的稀土产业会走向合理化。

最后说说关于稀土板块的观点。

其实如果看完本文,应该可以明白,中国稀土产业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价格太低。

但是短期内这个问题恐怕无法缓解,前文说了,稀土不是稀有物质,其他国家也在加大生产,而且存货估计也可以用很多年。

而且虽然我们的产业竞争力在提升,但是主要还是在产业链的上游,附加价值低。

想要真正做强,前路漫漫。

基于以上,君临并不是很看好稀土板块能够走出独立上涨行情。

稀土承载了我们的很多希望,甚至大家也想把它当做我们与国际博弈的武器,但真的很难。

投资充满着风险,我们不能拍拍脑袋就能轻易做出的决定。

除了基本面的机会分析,还需要对财务风险、业绩确定性、业务竞争格局等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从年初至今,股市中5G机会不断出现,翻倍个股更是层出不穷,面对美帝的胁迫,我方从未屈服。

在商谈期间,期间股市风云变幻,中小投资者往往很难把握住行情,这时,你需要一位引路人带领你识别风险和机会。

君临集结*分析师团队,推出5G专栏:

1.深度剖析5G行情,带你看懂5G投资;

2.解读相关优质个股,看清机会风险;

3.长期持续跟踪,看懂政策与财报影响。

更多详情可关注头条君临,查看5G专栏,获取*5G机会与风险。

也可关注公号“君临”,获得更多投资信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000789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000789股票、天威保变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