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期货(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

2022-07-22 8:51:41 股票 xialuotejs

粮食期货



本文目录一览:



根据伊利诺伊大学农业经济学家Scott Irwin表示,俄乌冲突或将对全球粮食市场造成重大破坏——数千万英亩的粮食生产受到威胁,这将是“一生中*的”粮食供应冲击。

Irwin指出,世界“迫切”需要农民在2022年耕作更多的土地,但“短期内基本上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把粮食价格推高到足以限制需求的程度”。

乌克兰和俄罗斯合计占全球小麦贸易的四分之一以上,玉米销售占五分之一。由于担心供应中断,这些主要作物的价格还正在飙升,在此之际,全球粮食价格已经达到创纪录高位。

在俄乌冲突之前,食品通胀就已经困扰着全球消费者。极端天气使农作物种植变得更加困难,而劳动力短缺和运输成本上升则使供应链陷入混乱。世界粮食库存也非常紧张,因此俄罗斯或乌克兰的任何长期供应中断,都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扰乱市场。

全球第二、三大钾肥出口国均遭制裁

除了上述限制因素以外,在农民春季播种之际,化肥变得越来越难得到。现在,俄乌冲突给本来就紧张的农作物营养市场注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俄罗斯是全球所有主要化肥的低成本、高产量生产国,也是仅次于加拿大的世界第二大钾肥生产国。虽然制裁尚未打击到俄罗斯化肥公司,但更多的限制可能会出台。就在周三,美国表示将限制与能源行业相关的技术出口,以打击俄罗斯的石油行业,而石油行业又与化肥生产息息相关。

全球化肥贸易的中断将意味着全球农民的种植成本上升,进而在全球食品价格处于10年来*水平之际引发更多的食品通胀。

智通财经观察到,芝商所小麦期货自2月25日以来几近直线拉升,截至发稿,该期货价格上涨5.24%,报11.15美元/蒲式耳。

主要生产商CF Industries Holdings Inc.表示,在北半球夏季到来之前,库存将处于\"我们所见过的*水平\"。

化肥价格已经全面飙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欧洲的天然气危机,迫使一些生产商缩减或关闭生产。高运费、高关税、极端天气以及对白俄罗斯的制裁也是原因之一。

白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钾肥生产国,也是重要的钾肥出口国,根据USDA统计,2021年白俄罗斯钾盐产量约折合800万吨K2O,占全球钾盐总产量17.4%。2月25日,欧盟领导人举行特别峰会,就乌克兰局势进行紧急磋商,要求针对个人和经济的制裁须针对白俄罗斯。

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当地时间3月2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欧盟决定以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为由,对白俄罗斯实施制裁。制裁措施主要是禁止白俄罗斯的木材、钢材和钾肥等产品出口至欧盟国家。欧盟还表示,参与俄罗斯对乌军事行动的白俄罗斯官员也会受到制裁。

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几乎每种作物都需要适量施用钾肥。据百川资讯监测,因供应偏紧,截至2月21日,国内氯化钾市场平均价报3475元/吨,同比上涨70.85%,目前仍处于上涨态势中。分析师人士表示,由于白俄罗斯受到欧盟、美国制裁,导致钾肥货物流通暂停,有望进一步加剧钾肥供需紧张格局,预计2022年钾肥高气度有望维持。

粮食市场将在一段时间内波动。全球*农作物营养公司Nutrien首席执行官Ken Seitz称,随着价格上涨,农民可能会开始减少化肥的使用。此外,Corteva首席执行官Chuck Magro称,种子和杀虫剂等其他化学品的供应也“非常紧张”。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





在历经13年的颠簸后,首批出海的4只基金或将在本周内全部回归面值。





小编注意到,按照*数据,首批出海投资的4只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华夏全球股票基金、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净值分别达到1.241元、1.353元、1.139元、0.999元。这意味着只需0.1%的上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即可在本周内回归面值,那么,首批出海的4只基金也即全部实现净值翻红。



首批出海的4只基金早期将核心资产指向了银保、地产、能源,成为基金净值落后的因素之一。而将核心仓位指向科技股成为4只基金先后解套回本的原因,并呈现基金经理抛弃传统产业的思路越早、净值回归面值越快的特点。


撑了13年,这只出海基金有望本周回本


自2007年出海遇挫后,首批四只QDII基金一度长期亏损,受全球熊市调整因素,期间均出现净值腰斩,而回本的拐点均在2017年以后。


根据基金披露的信息显示,华夏全球股票基金在2017年8月*回归面值,南方全球精选基金是在2019年9月回归1元面值,嘉实海外基金则在2020年7月回本。截至目前,华夏全球股票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嘉实海外基金回本后的收益率,已分别达到35.30%、24.67%、13.90%。这一业绩情况,也是上述三只基金成立13年来的收益率。


虽然期间亏损严重,且运作时间长达13年,但由于首批4只基金在募集阶段受到资金追捧,许多中国投资者和散户梦想通过购入这些可在海外投资股票的基金,分享“美国梦”、“欧洲梦”、“日韩梦”。


因此,这些基金最初的募集规模均高达300亿左右,虽因长期亏损导致的严重赎回,首批4只出海的基金规模,截至目前也均在30亿以上。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是其中规模*的一只,截至目前依然有41亿的资金规模,也是首批4只中最后一只即将回本的基金,目前其净值已达到0.999元,距离面值仅为0.001元。海外市场轻微的向上波动,即可令这只基金及其持有人见到曙光。


出海猛干传统行业,持仓方向偏离未来


首批出海的4只QDII基金,此前为什么会遭遇长期亏损?


“这与牛市高位入市有关,也与持仓方向偏离未来有关,”有华南地区的基金公司人士评价称,股票指数高歌猛进的阶段,散户资金入市兴趣越大,也意味着投资风险越高,而基金经理的持仓也偏离了全球市场中科技股崛起的主线。


2007年的二三季度,可能是人人做“股神”的快乐阶段,这为首批出海基金的资金募集提供了散户的基础,但当首批4只基金开始入市投资时,全球牛市已接近尾声。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全球出现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熊市刚刚拉开大幕,这给首批出海的4只基金蒙上了阴影。


此外,基金经理持仓的方向也偏离了主线。即便考虑熊市下跌因素,但若集中持有主流的科技股,13年时间依然可获得翻数倍的机会。


小编发现,首批4只基金在入市最初阶段,买入的股票清一色指向了传统产业,且主要是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国大型国企,而欧美大型科技、消费类的股票未能进入主流持仓。


比如在2007年第四季度,华夏全球股票基金的前十大股票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海外发展、中国神华、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南方全球精选基金的前十大股票分别是中国中铁、中国移动、新鸿基地产、中国电信、中国神华、中石化、中海油等。


显而易见的是,对地产、银行、煤炭、石油等传统产业股票的执念,极大地影响了基金的业绩表现。


因此调整股票持仓、基金经理换人成为回本的关键因素。随着上述4只基金将越来越多的仓位指向了科技股、互联网股票、医药股,基金净值回本出现曙光。2020年第三季度的基金信息显示,华夏全球股票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票包括特斯拉、亚马逊、苹果、微软、英伟达、阿里巴巴等。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在4只出海的基金中,成为第一只回本的基金,某种程度上与转变思路有关。在这4只基金中,华夏全球股票基金是最早将仓位从传统行业切换到科技互联网领域的基金。小编注意到,其他3只基金直到2019年依然有相当大的仓位,集中到银行、保险、地产、能源等传统行业,这使得其他3只基金的回本较华夏全球精选基金整整晚了两年。


直至2020年,以科技股为核心的持仓主线,才在首批出海的4只基金全面确立,这也成为上述基金净值加速上涨,乃至全面回本的重要因素。


调仓已成为回本的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这4只基金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是市场最为关注的一只QDII基金,它的回本意味着QDII基金的运作将一扫阴霾。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曾长期保持*认购纪录,其在2007年10月的牛市高位开始预热,发行阶段吸引了超过1000亿资金的追捧,这一纪录保持了长达12年,直到又一个大牛市出现。在2020年2月,睿远基金公司旗下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混合有效认购资金高达1223.8亿元,才打破上投亚太优势基金保持的纪录。


该基金的净值*时一度跌破0.33元,但在基金经理的力挽狂澜下,上投亚太优势基金的净值又从0.33元附近上涨到0.7元,此时在2017年的5月,相当于基金的净值从低位上涨翻了一倍。


华夏全球股票基金第一个回本,起码证明了这一点——及时从传统行业调仓到科技行业,是4只出海基金回本和净值上涨的关键。


根据上投亚太优势基金披露的持仓信息看,该基金在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逐步减少能源、金融、地产的持仓。而在2019年内,上投亚太优势基金的十大重仓股票中,有5只股票均为传统产业的股票。


小编注意到,上投亚太优势基金经理在2020年内的思路调整极为明显,2020年第一季度末,传统产业股票在基金持仓的十大股票中的数量减为3只,而从第二季度开始,传统产业股票的数量在前十大股票中已只剩下1只,比如在第二季度末,十大股票中的传统产业股票只有友邦保险。


第三季度末的持仓继续凸显了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对新兴产业的重视,截至2020年9月底,该基金十大股票中仅有的一只传统产业股票为印度信实工业。


印度信实工业在今年7月份市值超过了埃森克美孚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巨头。虽然信实工业以能源业务起家,但实际上业务涵盖复杂,该公司也是印度电信行业的主要玩家,并涉足了生物医药、5G研究、互联网电商等。在今年八月份,根据外媒报道,印度信实工业一度可能接盘抖音印度版,据称中国公司字节跳动当时在与印度信实工业进行初步谈判,为其短视频应用TikTok在印度的业务争取资金支持。


从上述信息看,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十大股票中,*的一只传统产业股票,实际上也披上了科技与互联网的外衣,显示基金经理的思路、持仓方向,较2019年及以往发生重大变化,这为该基金实现回本提供了条件。


截至*披露的季报,上投亚太优势基金的科技股主要指向了中国内地、中国台湾、韩国的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台积电、台湾联发科、三星电子、美团、药明生物等。


“由于超配在中国台湾、韩国的科技板块,低配东南亚,因此超赢业绩基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解释基金净值上涨的原因。小编也注意到,截至三季度末,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在中国台湾省、韩国两个市场的仓位合计达到33%。市场人士猜测,该基金投资台湾省、韩国的主要出发点在于,这两个地区的半导体公司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表示,继续看好整个东北亚的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将会受益于未来中国的半导体的崛起。另外也看好印度将在疫情高峰之后逐渐恢复正常。四季度市场核心变量是基本面,*的不确定性是美国大选带来的市场波动。综合来看,基本面上行趋势在强化,不确定性在弱化,国内外需求共振有利于市场进入盈利驱动的上行趋势中。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分享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粮食期货交易平台

5月下旬的第一个清晨,当村头靓妮家高大的梧桐树上传来“黄黄绿”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时,河南泌阳县赊湾乡马庄村60多岁的李庆广就知道,要尽快地把场院收拾干净了,麦收大忙时节与端午节就要来临了,家家户户要割麦子、包粽子、插艾草了,此时村外田野里的麦浪已是一片金黄。

目前,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自南向北陆续迎来集中收获期,率先收割小麦的“中原粮仓”——河南,到处一派繁忙的夏收夏种景象。去年秋冬季水灾比较严重,而且冬小麦普遍晚播、冬前苗情较差的“中原粮仓”将迎来一个什么样的收获季呢?未来我国大宗粮食如玉米市场供需关系又会因此出现哪些变化呢?

麦农喜悦溢满田间

“今年的收成好,麦子品相‘中’,这硬粒麦子打下来颜色就油亮亮得透明,咬一粒‘咯嘣’一声脆响,随后是全嘴的碎‘玻璃渣'。”5月31日,正在自家场院晾晒新收获小麦的河南泌阳县泰山乡下洼村农民张胜军告诉期货日报

正在泌阳县赊湾乡、双庙乡、泰山乡跑着看麦情的粮贩子赵岩告诉

李庆广告诉

“我家的麦子在大日头儿底下晒了两天了,你要给1.45元/斤的价。”在正阳县一个小麦收购点,

在正阳县忙着向河北、山东等地发运小麦的贸易商齐凯告诉

勇担粮食安全重任

“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更有‘中原熟,天下足’的说法。”河南郑州兴隆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王伟告诉

据了解,作为旱地高产作物,小麦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小麦播种总面积高达数亿亩,其中河南近年来的面积保持在8500万亩以上,2021年河南小麦总产量达760.64亿斤,无论是小麦种植面积,还是单产、总产均保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夏粮特别是河南小麦生产情况。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南阳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当看到小麦丰收在望时,习近平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今年5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河南实地督导小麦夏收等“三夏”生产工作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抓紧抓好“三夏”生产,确保夏粮丰收到手、秋粮播足管好,努力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产目标任务。

王伟告诉

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进入5月中旬以后,我就一直特别关注大连玉米、豆粕及河南部分生猪养殖企业的饲料原料价格变动情况,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新麦价格的涨跌趋势。”作为一名经营小麦和玉米仓储贸易多年的“老粮食”——河北衡水和平粮库总经理席景涛告诉

席景涛认为,当前我国大宗农产品市场已告别数千年来单纯一买一卖的“提篮小卖”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门类齐全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体系,为农民种植结构调整、进行价格预测等树起了风向标,并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价格大起大落和“谷贱伤农”的历史难题。

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率先叫响全球商品期现货价格的正是“郑州小麦价格”。2003年3月28日,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在郑商所挂牌交易,更是对作为全球第一大生产、消费国的我国小麦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随后的市场交易情况及所形成的社会效应表明,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对引导我国小麦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增强了我国小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王伟认为,作为小麦生产大省,经过多年发展,河南已由原粮输出大省转变成了食品加工与输出大省,市场对小麦及其制品的需求更是出现了多元化、个性化等变化。河南小麦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产业链的延伸、产融融合的不断深化等,正让小麦产业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年丰时稔穰穰满家

当前“中原粮仓”的小麦自南向北正在顺利收割,收获工作已推进到了南阳、驻马店北部、周口、漯河、平顶山一带。由于机收率特别高,再加上产区天气一直晴好,已收获的小麦质量特别好,而且水分也降低了很多。

“估计到6月中旬,河南小麦的收获工作将推进到新乡一带。在大量新麦上市之际,全国的小麦市场主流价格将会得到确认。”席景涛认为,由于河南小麦产量大、质量好、调出量近年来增幅高,河南小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特别是从近年来国内优质小麦种植、产量、需求及物流变化等分析,河南小麦地位不断得到提升。河南已成为国内*的优质小麦供应地,在当前我国进口小麦渠道减少,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屡创新高的情况下,河南小麦的大量上市及优质小麦占比的增加,将在国内大宗粮食市场形成有效的调控力量。

上海一家农产品期货投资机构负责人告诉

齐凯告诉

“5月31日下午,我找到货车,以1.45元/斤的装车价,发运近30吨小麦到周口一家制粉企业,最终在6月1日上午顺利完成交售,挣了数百元。”赵岩告诉

来自农业、农机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我国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超过两成半,日机收面积达1500多万亩。其中,四川麦收基本结束,湖北麦收扫尾,安徽麦收过四成,河南过三成半,江苏过一成半,陕西近一成,山东大面积开镰。去年秋冬季,虽然我国很多地方小麦晚播,后期部分产区还出现了干旱天气等,但仍实现了高产,如山东省创建了44个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预计6003万亩小麦总产比上年持平略增。从各产区已上市的新麦价格来看,小商贩收购水分高低不等的小麦价格在1.40—1.47元/斤,湖北、河南南部、河北、山东的制粉企业进厂价在1.48—1.65元/斤。

“距离新麦集中上市的时间越来越近,市场收购心态越来越理性了,并且自江苏产区向北部的河南、河北与山东蔓延。”一家跨国粮商河南区小麦采购业务负责人告诉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均出现了一些超预期变化,要想保供稳价就必须抓好粮食生产,尤其是以小麦为主的夏粮生产。粮价是百价之基,稳物价先要稳粮价。因此,“中原粮仓”小麦大丰收将夯实我国粮食安全与稳物价的基础,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粮食期货*价格走势图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四个月时间,俄乌冲突还没结束,但市场已经风云突变,国际粮价又跌回从前!涨的快,跌的更快!

随着海外各国央行提高利率以应对飙升的通胀,全球粮食市场陷入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之中,另外供应改善库存高企,国际小麦玉米最近暴跌。

6月份:芝加哥小麦期货在下跌18%,单月跌幅创2015年以来*;玉米期货单月下跌17%,跌幅为十年*;大豆跌幅稍好,但也达到13%。

7月1日:芝加哥小麦下跌4.3%,报8.41美元/蒲式耳,逼近2月25日盘中低点8.39美元,5月17日曾涨至12.85美元。玉米下跌2.6%,2月份以来新低;大豆下跌4.3%,创5个月以来新低。

今年2月底以来的俄乌冲突使市场普遍担心会供应紧张,最主要的是小麦和玉米两大谷物。其中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球小麦交易量的28%,全球玉米交易量的15%,两国均是全球重要的小麦和玉米出口国。

大宗农产品一度因为地缘政治形势而炒作跳升至历史高点,小麦更是突飞猛涨,连续四个月保持上行,年内涨幅*时一度超过70%。而恐慌情绪使得全球囤积粮食又进一步导致食品通胀恶化。俄乌冲突升级后,联合国食品价格指数在3月达到历史高位。

从哪开始终究还是要回去!

一方面全球供应正不断向好!美国农业部本周提高了对玉米种植面积的估计;作为全球*的小麦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预计今年将再次大丰收;北美地区的人们原本担心今年春天的恶劣天气会导致谷物和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但现在这种担忧也已经得到缓解。

随着北半球冬麦收割进度加快,全球小麦供应增加,施压行情走势。俄罗斯农业部周五表示,7月6日至12日,俄罗斯小麦出口税已定为每吨4600卢布(按当前汇率计为85.8美元)。6月29日至7月5日的税率为每吨146美元。

俄罗斯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国2022/23年度可供出口的小麦数量将达创纪录的4100万吨,较当前年度增加25%,出口的实际规模将受到包括俄罗斯受到的制裁、卢布走强、本国的出口税,以及不断飙升的货运和保险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充足的库存也抑制粮价的上涨势头。美国农业部6月季度数据显示,美国玉米和大豆库存均高于去年同期,也高于分析师的预测。截止6月1日,美国玉米总库存达到43.5亿蒲,同比增长6%;大豆库存为9.71亿蒲,同比增长26%。

俄乌冲突虽然还在持续,市场对于粮食短缺的担忧正在消退,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价格指数一度因为两大粮仓冲突在3月达到历史高位,目前已经出现回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粮食期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粮食期货、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