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来源 | 赛柏蓝(未经授权)
撰稿 | 小春
01十三省集采结果公布,原研药企无一中选
6月8日,宁夏自治区医保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十三省药品联盟中选品种集采待分配量确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医保部门组织辖区内相关医药机构,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十三省药品采购联盟分量系统完成待分配量选择工作。
河南等十三省药品联盟本次采购的是第二、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的44个药品,作为早期被纳入国采的产品,临床用量大,十三省联盟的市场覆盖面也足够广,预计本次续约将对相关产品的市场划分造成较大影响。
依据宁夏发布的文件,分量系统开放时间为6月8日9时至2021年6月15日18时。
同日,山西省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中心也发布《关于开展十三省药品联盟中选品种集采待分配量确认工作的通知》,对相关医疗机构做出同样要求,且分量系统开放时间同样是6月8日9时至2021年6月15日18时。
河南等十三省药品联盟于今年4月25日发布采购公告,包含河南、山西、内蒙古、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青海、宁夏、新疆、新疆建设兵团等十三省(区、市、兵团)。
从四月发布公告至今,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就确定了拟中选结果,进入医疗机构分量阶段,河南十三省联盟的效率不可谓不快。
从中选结果来看,44个产品最终共127家企业169个药品中选,头孢拉定无拟中选企业,品种流标。按照招采文件,各级医保部门将整组流标药品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对其在定点医药机构的采购和使用情况加强审核和检查。
从降幅来看,本次集采平均降幅为35.84%。其中,阿比特龙出现本次*降幅,达80%,平均降幅40%;采购单一平均降幅35%,*降幅67%,采购单二平均降幅42.78%,*降幅80%。
从中选企业来看,齐鲁制药拟中选达10个,数量最多;其次是石药欧意、四川科伦,均有4个品种拟中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国采中,原研跨国药企因为投标、超限价等原因无一中选。国采中中选的外企,拜耳的阿卡波糖和上海勃林格殷格翰的美洛昔康片也没有在本次续标中中选。
02 高层强调,进一步推动药品耗材集采
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2年*医改任务,其中提及进一步推进药品耗材带量集采。除国采续约外,近段时间各大带量采购项目均在有序推进。
一、江西等四省药品采购联盟陆续执行
6月8日,湖北省药械集中采购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执行赣粤豫鄂四省联盟药品带量采购(湖北)中选结果的通知》,宣布6月15日起,参加本次集采的湖北省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统一执行。
赣粤豫鄂四省联盟药品带量采购从2021年9月末开始,参加联盟的四省分别是江西、广东、河南、湖北,由江西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联席会议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并具体实施。
本次集采涉及10个品种36个品规,分别是苯唑西林、丙泊酚、纳美芬、哌拉西林、乳果糖、生长抑素、头孢硫脒、头孢噻肟、头孢唑肟、胰激肽原酶。值得注意的是各省不是每个品种都参与,而是分别从10个品种进行挑选,形成各省目录。
其中,江西全部参与,10个品种,36个品规;广东参与5个品种16个品规(苯唑西林、纳美芬、哌拉西林、头孢噻肟、胰激肽原酶);河南参与3个品种12个品规(苯唑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湖北参与3个品种8个品规(生长抑素、纳美芬、胰激肽原酶)。
目前来看,四省中江西进展最快,已于5月20日零时起开始执行赣粤豫鄂四省联盟药品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目前已经进展到非中选企业价格调整阶段。
江西外,依据河南省医保局此前下发的通知,其也从5月30日起落地执行赣粤豫鄂四省药品联盟拟中选结果。
6月2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关于开展江西四省联盟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补充包装)价格确认的通知》指出,各有关单位应在2022年6月8日17时前进行价格确认。
如今,价格确认完成,预计不久之后广州也将进入下一步的落地阶段。
二、湖北等19省中成药集采逐步执行
按照国家医保局工作安排,湖北牵头的中成药联盟采购、山东将牵头开展中药饮片采购联盟被列为2022年拟重点推进的联盟集采。赛柏蓝梳理发现,目前湖北等19省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正在陆续落地执行。
4月30日,湖北省开始中成药集采的执行,采购周期明确2年期限。不久后,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首批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非中选品种信息申报和价格调整的通知》,开展19省中成药集采17个产品组同药品名称下已在湖北省采购平台挂网的非中选品种信息申报和挂网价格调整工作,填报申请时间为5月27日至5月31日,目前已经填报完成。
据各地医保局公告,5月15日起,湖北19省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在辽宁沈阳、鞍山等市落地;5月20日于河北秦皇岛、邢台、廊坊等市落地。
依据河南省医保局此前下发的通知,其从5月30日起落地执行湖北等19省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同时在河南省落地的还有第六批胰岛素国采、十四省药品联盟、赣粤豫鄂四省集采。
新疆卫视报道,5月31日起,新疆全面执行首批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6月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公布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资质审核结果的通知》。
湖北中成药集采联盟由十九个省(区、市)组成,涵盖17个产品组76种药品,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最终中选率达62%,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降幅82.63%。湖北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19省联盟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
随着19省中成药集采中选结果的陆续落地,其对市场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出来,或成为下一步中成药集采扩围的参考。
三、黑龙江基础输液集采落地在即
6月6日,黑龙江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黑龙江省基础输液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宣布将于6月27日起在黑龙江范围内执行本次集采中选结果,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做好库存消化工作,相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时向医疗机构供应带量中选药品。
上述文件指出,根据《黑龙江省基础输液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方案》,黑龙江省医保局组织开展了黑龙江省基础输液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目前集中带量采购结果执行相关工作前期已全部完成。
黑龙江省基础输液集中带量采购从2022年2月开始,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3个基础输液大品种共49个品规进行带量采购,首个采购周期为2022年6月27日至2023年6月26日。
本次集采共有39个品规中选,中选企业包括黑龙江省七台河制药厂、华仁药业(日照)、广西裕源药业、哈尔滨三联药业、黑龙江博宇制药等。
四、第六批国采执行时间基本明确
根据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2022年1月6日发布的工作安排,第六批国采从5月起将正式执行。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除上海因疫情影响有所延迟外,目前其余30个省市已执行第六批国采(胰岛素)专项中选结果。
6月6日,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国家集采第六批(胰岛素专项)未中选品种调整挂网价格的通知》,要求非中选药品生产企业自主申报该产品的现行全国*省级集中采购价格,并参照《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胰岛素专项)(GY-YD2021-3)》品种采购分组,原则上不高于同采购组*中选价。
可见,第六批集采进度已经走到非中选企业价格调整阶段,市场影响初步显现。相关企业在损失原有市场的情况下降价,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本次胰岛素集采共纳入二代和三代胰岛素,全年采购量达2.1亿支,涉及采购金额约170亿元,约占国内胰岛素一年用量的60%左右。最终共有11家企业的42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48.74%,*降幅73%。
目前,国内胰岛素市场仍然以进口产品为主,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三家占据市场近70%的份额。而第六批国采中,本土药企纷纷积极降价中选,获取市场份额。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第六批国采的落地,胰岛素百亿市场将洗牌,国产替代将加速。
五、第七批国采将启动
6月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当前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上海恢复正常秩序,逾期许久的第七批国采有望重新提上日程。
根据以往集采推进规律,集采从医疗机构报量到正式文件发布平均间隔时间在40天左右。然而,由于上海疫情的影响,第七批集采进度延迟,四个月过去尚未有新的进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有相关品种过评,第七批国采竞争格局也越发激烈。截至5月25日,第七批国采品种有234家企业满足条件,其中本土企业203家、外企31家。本土企业中,涉及品种数≥4个的有25家。
第七批国采纳入58个品种(208个品规),米内网数据显示,14个品种企业竞争数超10家。其中,最激烈的品种是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目前已经形成了27+1的格局,而根据国采规则,如果没有太大调整,仍然最多只是中10家,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国采一年两批,地方带量采购以省级和省际联盟为单位开展的趋势已经明晰。
附:
河南等十三省药品联盟中选结果
赣粤豫鄂四省联盟药品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湖北等19省中成药集采
黑龙江省基础输液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第六批国采中选结果
第七批国采品种企业竞争格局
深交所2020年11月18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智慧农业因属于当日换手率达到20%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智慧农业当日报收4.09元,涨跌幅为-5.32%,换手率22.07%,振幅5.56%,成交额11.98亿元。
11月18日席位详情
榜单上出现了5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一、买三、买四、买五、卖一、卖二、卖三、卖四,合计买入5811.34万元,卖出8675.80万元,净额为-2864.46万元。
买一、卖三均为招商证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营业部,该营业部买入1817.49万元,卖出1795.97万元,净买额为21.52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273次,实力排名第15。招商证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华峰铝业(净买额1394.15万元),金徽酒(净买额1050.13万元),山东玻纤(净买额-464.16万元)等8只个股。
买三、卖二均为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该营业部买入1316.28万元,卖出1818.32万元,净买额为-502.04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080次,实力排名第5。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金种子酒(净买额3334.37万元),厦门银行(净买额-1552.67万元),汇创达(净买额1202.43万元)等17只个股。
买四为东莞证券北京分公司,该席位买入1251.16万元,卖出70.46万元,净买额为1180.70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45次,实力排名第20。东莞证券北京分公司今日还参与了厦门银行(净买额2787.93万元),小康股份(净买额1959.26万元),华峰铝业(净买额-1498.50万元)三只个股。
买五、卖四均为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该营业部买入1108.48万元,卖出1744.13万元,净买额为-635.66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313次,实力排名第10。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金种子酒(净买额3262.06万元),华峰铝业(净买额-1505.49万元),汇创达(净买额1211.96万元)等9只个股。
卖一为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317.93万元,卖出3246.91万元,净买额为-2928.98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202次,实力排名第19。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华峰铝业(净买额2951.78万元),润禾材料(净买额-1821.05万元),青青稞酒(净买额1705.72万元)等8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19年9月24日中午,参与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招标的多家药企在上海完成了对25种入围药品的现场竞标。从报价结果来看,相较于第一轮“4+7”带量采购的药品价格而言,不少药企此次更是给出了更低的单价,部分药品的报价甚至下降近80%。
所有到场药企提供报价后不久,第二批集中采购的中标药企也随之出炉。其中,此前公布的竞标企业中,珠海联邦制药、安徽安科恒益药业、博瑞医药信泰制药三家公司未到达现场,放弃了此次带量采购的扩面竞标。
首批带量采购平均降幅52%,此次降幅更加“惨烈”
据了解,首批“4+7”试点城市集中带量采购入选品种在2018年12月公布,自今年3月份起至目前,全国11个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已经开始执行带量采购。如今,第二波全国药品集采也是蓄势待发,新一轮带量采购于今日上午正是在上海开标。
此次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原来的11个省市变成了25个省份。范围的扩大也意味着需要更多企业进入来保证产能,从而有效缓解药企在产能方面的压力。早在今年9月1日,全国药品带量采购联合采购办公室便在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了《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向全国药企发出了25个药品的“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邀请函”。
据《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显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城市正式扩围,此次集采扩面的城市包括山西、内蒙古、辽宁等25个地区,涉及第一批试点的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等25个中标产品。
除了范围进一步扩大外,企业中标的数量也有所变化。相比于第一批的只有一家企业中标不同的是,第二批带量采购将允许有多家中标,若只有1家企业中标,则给予50%的约定采购量;若2家企业中标,则给予60%的约定采购量;若3家企业中标,则给予70%的约定采购量。若2家中标,实施周期为1年;若3家中标,实施周期为2-3年。
2019年9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633号建议的答复》,介绍了试点运行以来的药品降价幅度以及未来工作重点。其中,该答复提到近期研究制定了以“适度竞价、多家中标”为主要思路的扩大试点实施范围方案。
业内人士表示,提出“适度竞价、多家中标”的思路主要由于在第一批药品带量采购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过度竞价,而过度竞价造成的药价虚低也无法长期保证低价药供应。据了解,*药品集中采购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组成采购联盟,31个试点品种中有25个中选,药品中标价与2017年同种药品*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为52%。
然而,多家中标的思路从上午药业报价来看,似乎并没有缓解药价虚低的情况,反而更加激化了药企间激烈的报价竞争。其实此次报价低一些本是意料之中,由于本轮带量采购申报时要求所有企业以不高于“4+7”城市第一批带量采购中标价格申报,报价*的企业直接中选,因此之前的价格已经在那里,此次竞标价格并不会比此前高。但令市场意料之外的是,此次招标药品的不少品种,报价竟然远远低于此前,竞标现场可谓是相当“惨烈”。
第二轮带量采购中标企业随之出炉,上市公司不少
9月24日下午2时许,第二批带量采购的所有25种药品的中标药企也随之出炉。
中标结果表
从中标结果来看(如上表所示),此次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最终中标的为齐鲁制药、兴安药业以及乐普医药新东港药业。报价*的为齐鲁药业,其产品报价为1.68元/盒,平均0.12元/片,对比去年4+7中选价格0.55元/片,降价幅度超过78%。据了解,此次扩面阿托伐他汀钙量为25.2亿片(10mg),则对应的市场规模在3亿元左右。如果以2018年全国样本医院销量来统计份额,辉瑞、德展健康、乐普医疗分别占据68%、22%和2%的市场份额。而此次扩面,辉瑞、德展健康两大巨头均“折戟”, 阿托伐他汀市场恐怕将面临一次大洗牌。
抗癌药吉非替尼方面,齐鲁药业给出的报价也是“势在必得”。同样的药品规格,阿斯利康报价为54.7元/元的报价,维持上一轮带量采购中标价格,而齐鲁制药则直接降低到25.7元/片。据了解,齐鲁药业或是此次竞标的“*赢家”,公司共有5个产品成功中标,且在所有中标相关品种的报价中,齐鲁药业的报价都是*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018年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达到了8.64亿元,其中A股医药龙头恒瑞医药占据了81%的市场份额,恩华药业占据了约12%的市场份额,国瑞药业占据了约6%。然而恒瑞医药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却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不能参与此次带量采购竞标,从而扬子江药业成了此次该品种药物的*中标企业,未来将获得试点城市50%的市场份额。此外,中标的药企中还有多家上市公司,除了前面提到的齐鲁药业是*赢家,华海药业也中标不少,另外还是广生堂、科伦药业等上市公司中标。
此外我们发现在竞标名单中也有不少国外药企。药品氯吡格雷此次共有4家药企竞标,分别为赛诺菲、信立泰、乐普医疗,以及刚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石药集团,其中外企赛诺菲为该种药物的原研厂商。在上一轮带量采购中,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中选价格为22.26元,由信立泰中标。而此次竞标中,信立泰报价21.88元,相比此前略微下降,而赛诺菲则直接报出了17.81元的超低价格,比乐普医疗的20.85元还要低,相比于上一轮集采中标价格,降价幅度达到20%。
上一轮带量采购中大幅降价的阿斯利康,在吉非替尼这个品种上保持了此前中标价54.7元的报价,齐鲁药业则直接在此前基础上下调了50%,以25.7元的低价中标,由于该品种中标企业较多,阿斯利康仍然继续中标。
▍来源/赛柏蓝
▍作者/遥望
33个常用药,带量采购开始
33个常用药,开始带量采购
11月13日,湖北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湖北省首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通知》,正式披露了湖北*集采的品种。
据赛柏蓝梳理,湖北省的首批带量采购目录共纳入了33个药品——涉及多索茶碱、氟氧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替卡西林等。值得注意的是,这33个药品均是注射剂,且沙星类、西林类抗菌药占据了绝大部分。
在带量采购品种遴选办法中,湖北还指出,按照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市场竞争充分的原则,以上年度省采购平台药品交易金额和医疗机构实际使用金额为基础,按照药品通用名统计金额由高到低依次排序,金额排名靠前的药品分批次纳入拟带量采购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指出,根据区域用药特性,湖北省首批药品集中采购委托武汉市医保局具体操作,以后批次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可视情况委托其他具备条件的市州医保局具体操作。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和结果由省医保局向全省发布执行。
省医保局指导,市医保局具体操作,这一地方集采的实践形式值得关注。此前,就市级集采的一些不规范问题,相关部门领导在讲话中也提到了为规范地方集采,省级平台需要统筹规划,加强领导所辖区内的集采工作,包括对地市的集采,联盟化的集采。
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常态化的同时,省级集采、跨省联盟、地市联盟在多地开花,国家、省、市针对临床用量大的药品均在开展各自的带量采购,三个层级的集采之间的联动、协同、有序值得关注。
集采药品,多类划分
此次湖北的首轮带量采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在同时发布的《湖北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目录分类办法》中,湖北将带量采购药品进行了多类的划分——有按通用名分类(化学药和生物制品,中成药和天然药),按剂型分类,按规格分类,按包装材质分类,其他共6种分类办法。
就按剂型分类的问题,有行业人士对赛柏蓝表示,如果改进剂型可以适当提高招采的价格,那么对于药企的研发也是一种动力。
此外,湖北还根据相应的条件将药企分为两个竞价组:
第一组主要是国家一类新药;过专利期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及参比制剂;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以及纳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的药品;国家保密处方中成药;国家中药一级保护品种。
第二组主要是其他通过GMP认证药品和其他进口药品。
此外,针对企业的行业排名、创新能力、产品产量、原料保障、临床疗效、市场占有率等,还将进行综合评价。
省级招采,区分不同竞价组
此前,
有分析指出,由于目前省级集采选定的品种以过一致性评价不满3家的产品为主,在这一分组方式下,容易出现原研组竞争药企少,未过一致性评价组竞争药企多,最终出现,原研组小幅降价即可中选,而未过一致性评价组的药企之间则厮杀激烈、大幅降价的局面,尤其是原研组的小幅降价会否影响带量采购降价效应的充分发挥值得注意。
可能是为了减少这个情况的发生,浙江省的集采文件有了创新性的规定——将报价企业分为A、B两组,A组为原研药或参比制剂,B组为其他仿制药。
浙江省规定,如A、B两组中任意一组流标,则该组约定采购量的50%归并至另一组的约定采购量,剩余50%作为约定采购量以外的剩余用量——有分析指出,这是为了给外企更多的降价压力。
应该分组吗?
就这一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赛柏蓝表示,在没有一致性评价之前,各地的招标基本都是原研和国产药品分开,原研药企的招标价格一直明显高于国内仿制药。随着国家针对过一致性评价满3家的品种开展带量采购,将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和原研药视为同一个质量层次,推动这两类药品同台竞技,才真正实现原研药的价格下降,并发挥仿制药的替代效应。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这一结果的实现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观点认为在没有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之前,国内仿制药和原研药还不能在同一个组别展开竞争,因为无法证明其质量与疗效和原研药是一致的。
北京盛世康来中药营销策划公司董事长申勇就对赛柏蓝表示,原研药企作为一个药品的第一家生产企业对于药品是最了解的,虽然过了专利期,但是在生产技术等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不过就这一问题也有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他向赛柏蓝指出,虽然外企普遍希望分组,但是有些省份是没有采取分组措施的,它们的理由是虽然一致性评价是一个质量标准,但是和需不需要分组没有直接的关系。
就省级集采竞价分组的问题,赛柏蓝特约撰稿作者码万祺对赛柏蓝表示,应辩证看待分组,将“应不应分组”、“分为多少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考虑。在其看来,应该分组,但分组不应过细。
总的来看,多省份不约而同采取“不同竞价组”的招采策略,更加印证了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是在认清市场供给、抓住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发展的。药品集采政策实现产品竞价不是*目标,促进*产品传承发扬、先进产品创新升级也是要务。
就像国家药品谈判以进口抗癌药等为构成主体,在国民经济“双循环”的新时期,经市场监管总局、NMPA和CDE认可价值的国内上市产品已经不少,对这一组产品,带量采购机制的作用是支持合理放量、合理报价,为另一组做比价的榜样。
到底分组还是不分组?分多细?目前来看,业内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不过有权威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在一次会议上,相关领导曾表示,有些分组规则,受利益集团的影响,有一定的倾向性,强调分组减少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保护了部分企业的既得利益,还降低了集采询价机制的作用。
本文版权归赛柏蓝(ID:Mic366)所有,未经授权,引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带量采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带量采购、智慧农业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