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6月27日,长安汽车A股收于18.50元,刷新了2021年8月23日的前高17.21元,股价再创新高,市值达1836亿元。
作者丨张恒
出品丨汽车人传媒
6月25日,重庆车展上,长安深蓝SL03预售。同时,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发布、阿维塔11亮相。
6月27日,长安汽车股价创新高。
上证指数自4月底反弹以来,共计上涨了18%。在行业排行榜中,汽车类板块以累计62%的涨幅排位第一。其中,涨幅*的乘用车企就是长安汽车,从4月27日的6.40元至6月27日的18.71元,两个月时间涨幅1.92倍。
上周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共同出席重庆国际车展阿维塔新闻发布会,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手打造的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重磅发布,基于该平台的*阿维塔11也首度公开亮相。阿维塔11对标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唐DM等30万元级SUV,预计8月8日上市。
此外,长安深蓝SL03也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17.98万-23.18万元。
受该消息影响,次日早盘,也就是6月27日长安汽车股价跳空高开,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最终收涨8.76%,股价定格在18.50元,创历史新高。当天成交额达102.7亿元,是长安汽车上市以来的*单日成交量。
长安汽车上市公司剥离了长安SPA等不良业务后,盈利水平明显改善。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的规模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增长6.9%;扣非规归母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增长151%。2022年一季度,公司的规模净利润达45.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31%,业绩非常亮眼。
《汽车人》认为,当下的投资者高度关注中国汽车品牌的电气化转型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新能源车的头部车企,在股票市场上都获得了非常可观的估值。长安汽车无疑是第一阵营中的一个独特存在。
首先,长安汽车具有强劲的产品定义能力和品牌构筑能力。CS、逸动、UNI、欧尚等系列产品,在各自细分市场均显示出了极强的竞争力,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令整体销量稳步提升。而*发布的纯电深蓝、阿维塔,将引领品牌向上。
其次,长安汽车通过第三次创业,证明了自主品牌能够拥有强劲的增长力和盈利能力。2022年一季度报显示,通过规模效应,长安自主品牌净利润达到了21.6亿元,同比大增391%。如今,长安已步入到自主+新能源的全新发展阶段,公司加速推进自主品牌高端化,叠加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2018年长安启动第三次内部创业以来,截至2022年5月,市占率已经从当初的3.7%增至6.5%。2018年一季度到2022年一季度,单车均价从每辆6.3万元增至8.6万元。从股价表现来看,公司战略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再次,在研发投入上,公司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其中,新能源产品研发投入将超过400亿元,新能源专有平台打造投入将超过100亿元,动力电池领域投入将超过300亿元,共享充电设施和服务等领域的投入将达到200亿元。
近年来,股市的每一波上涨都有明星车企成为黑马,如2020年的特斯拉和2021年的比亚迪。2022年,作为本轮A股反弹*的一匹黑马,长安汽车能够在4000多只股票中脱颖而出,就已经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价值。【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分享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时代财经
“华帝是原告,胜诉后会得到赔款,对吗?”
11月2日上午,一位投资者在华帝股份(002035.SZ)股吧里询问。
此前有消息称,“华帝股份将吴亦凡经纪公司北京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告上法庭,案由为服务合同纠纷。”
华帝股份证券部一位人士向时代财经证实确有此事,“是一个正常的诉讼案件,起诉缘由是基于双方之前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
来源公司网站
截至11月2日收盘,华帝股份的股价下跌1.69%报5.81元,今年以来的跌幅已经达到32.83%,市值蒸发约24亿元。
起诉吴亦凡经纪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华帝股份与内蒙古凡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凡世”)、内蒙古潮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蒙潮廷”)、北京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凡世”)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新增开庭公告,开庭时间为11月22日,审理法院为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
北京凡世成立于2015年1月30日,法定代表人是吴林,公司股权结构为吴林持股99%、胡冰洁持股1%。内蒙凡世成立于2017年4月26日,该公司是北京凡世***控股的子公司。
天眼查截图
内蒙潮廷成立于2017年12月29日,法定代表人是胡冰洁,公司由星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持股。
有媒体称,吴林是吴亦凡的表哥,北京凡世是吴亦凡的经纪公司。
提及华帝股份与吴亦凡的关系,还有追溯到两年多之前。2019年12月6日,华帝股份宣布吴亦凡正式成为公司代言人。但是,2021年7月下旬,吴亦凡因涉事被刑事拘留,后被正式批捕。
时代财经注意到,华帝股份7月19日在官微上表示,“公司与吴亦凡代言合作已于2021年7月到期,相关宣传合作已完成及终止。”
华帝股份官微截图
缘何这次又有提起诉讼?
上述华帝股份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与吴亦凡在合作之初签订了合同,“他的有些行为,我们认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因此就会有这个起诉的程序。”
那么,此前同样签约吴亦凡代言的良品铺子是否也有起诉?11月2日,良品铺子证券部一位人士表示,公司暂时还没有此类说法。
券商下调业绩预测
资料显示,华帝股份是2004年9月1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高端智能厨电、卫浴产品、定制家居等业务,实际控制人是潘叶江。
iFind数据显示,2004年上市至2020年,华帝股份的营业收入从7.67亿元增长至43.60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28亿元增长至4.08亿元。
10月27日,华帝股份披露2021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65亿元,同比增长33.37%;实现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1.88%。
但就单季度业绩而言,华帝股份今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3.06亿元,同比增长0.04%;归母净利润为0.38亿元,同比下降64.52%。
天风证券认为,华帝股份在今年第三季度因原材料成本压力毛利率、净利率承压,预计随着后续季度原材料成本压力缓释,以及终端需求恢复规模效应显现,公司盈利能力改善趋势将确立。
业绩下滑也直接影响了华帝股份的股价。11月2日,华帝股份以单日下跌1.69%报收5.81元,今年以来的跌幅已经达到32.83%,市值蒸发约24亿元。
华帝股份今年以来股价走势(来源东财截图)
和今年二季度末相比,华帝股份三季报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略有变化。原本重仓的中欧价值发现基金减持了259.32万股,尚持有1285.4914万股,位列第6大流通股股东;原持有637.488万股的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退出。
新进入者是持股598.96万股的毕盛中国A股投资基金,另外,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今年三季度加仓了1201.2765万股。
天风证券研报预计,华帝股份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78亿元、4.11亿元和4.43亿元(此前预测为6.10亿元、6.97亿元和7.65 亿元)。
由此可见,天风证券下调了华帝股份的业绩预测,2021年业绩的下调幅度达到38%左右。
对此,天风证券的解释是,“业绩预测下调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承压,且公司持续推新或导致未来销售费用的上行”。
2019亿元的市值,20.35元的股价——这是6月28日收盘的长安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里程碑时刻。6月29日早盘,长安汽车高开低走 ,临近上午收盘触及跌停,成交量创出历史新高,半日成交金额高达152亿元。
尽管早在1997年就在A股上市,但长安的股价从未触碰过20元的这一高点,而长安汽车的市值也一直停留在1000亿左右。进入2022年,当比亚迪市值突破一万亿,长城汽车站上5000亿大关,当后起之秀蔚小理这些新造车企业也纷纷达到3000亿以上的市值,让长安这个股价仍停留在10元以下的老将颇为落寞。
历史可以追溯到北洋时期的长安,至今已经160余岁。不过,造车的长安还很年轻。要说长安只能悲壮地喊出“尚能饭否”,还是略微有些矫情,但长安确实急需要一个爆发的机会。在2020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长安曾短暂地迎来过一段时间的风光期,长安的股价一直在稳定地上升,期间长时间处于15元以上。不过从今年开年到4月底,长安汽车的股价都在一路下跌。从2021年11月15日的16.65元一路跌到了4月27日的6.4元,直接回到了2年前。
长安汽车股价的下跌,显示了投资者对其缺乏信心。尽管在自主板块,长安销量早就超过一百万辆,但长安的体质与合资似乎有着天然排斥。在长安的合资历史上,长安铃木因为铃木退出中国而名存实亡,长安马自达虽然实现了南北二合一但销量却越来越低,还有长安标致雪铁龙,DS国产失败,工厂也甩卖给宝能,之后这家企业已再无下文。在长安的合资阵营中,仅剩下了长安福特。
长安福特曾经贡献了长安汽车绝大部分的利润,比如*时刻的2016年,长安福特为长安汽车带来90.29亿的利润,利润占比达到了87%。从2018年开始,长安福特陷入亏损之后,长安汽车毫无疑问也进入亏损状态。2021年,长安扭亏,其中长安福特贡献净利润22.83亿元占比超过六成。另外,马自达有接近8.59亿元的利润。如剔除合资板块,在2021年长安实际上处于亏损之中。不过这几年,长安越来越意识到,要依靠合资是不太可能的。
没有办法躺平,长安只能奋起。长安在自主板块的布局比较广,实际上长安最早也是微车起家,而后进入乘用车市场。相对于其他商转乘的车企来说,长安是非常成功的。这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长安这个曾经的微车老大,在收购昌河哈飞,仍败退给五菱之后,逐步选择放弃了这个市场。2014-2016年长安汽车连续三年夺得自主品牌销量*,尤其是2015年,率先实现产销量双双破百万,2016年更是卖出了128万辆的好成绩。
之后,长安微车逐步发展成了长安欧尚,在2018年欧尚开始主打低价位的SUV乘用车。而长安V字标则在乘用车上不断发力。长安在SUV上集中发力,CS系列的SUV阵营不断丰富,成了长安提升溢价和乘用车市占率的关键性一步。从2018年开始的第三次创业,随后的成果接连发布,UNI系列成为长安在乘用车上进入第二春的标志性开端。此后长安对品牌的思考进入了新阶段。
2021年11月,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阿维塔正式宣告成立。这也是长安旗下的第一个新能源高端品牌。阿维塔的前身是长安蔚来,但由于蔚来当时缺少资金,该公司一直没有正式运转起来。2021年更名为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后,进行了增资扩股,并引入了宁德时代(300750)等知名股东。
随后,长安新能源宣布成立长安深蓝,在经过了多年的筹备之后开始独立发展。目前,长安汽车旗下的纯电深蓝品牌定位于30万元以下主流市场,而阿维塔品牌则定位于豪华智能市场。现在,长安的新品牌架构也随之成型,阿维塔、UNI、长安、长安深蓝、长安欧尚、长安远程等多品牌的架构成型。这标志着长安进入了自主的新阶段,也进入了另一个发展模式之中。
这个模式就是从燃油车切换到新能源汽车上来,这也被看作是长安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全面进攻。长安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着庞大的目标,也是转型最积极的自主品牌之一。早在2017年,长安就提出到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而按照计划,长安要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累计投入超过 1000亿元。长安汽车此前规划,长安汽车2025年冲击年产销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目标3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
从2022年开始,将是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大年。到2025年前,至少还要推出26款新能源产品。分品牌来看,在阿维塔品牌下,将会有4款车,基本上保证了一年*车的节奏,这和目前的新造车企业基本一样。如果*车的销量能直接进入3000辆以上,则保证了阿维塔可能在排名前十之中,这会使其成为一支新势力品牌。而长安深蓝今年C385、C673两款产品将上市亮相。长安汽车在调研中透露,到2025年深蓝品牌销量60万辆,目前共规划5款产品单车的销量目标是年12万辆。
目前,蔚小理三者的年销量均在10万辆左右,如果阿维塔或者深蓝能够达到相同的销量规模,这意味着长安的市值还有千亿级别的上涨空间。尽管阿维塔已经从长安报表中剥离,但对于长安汽车来说,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另外要提一下长安欧尚,该品牌已经推出了对标五菱宏光mini EV的糯米。UNI品牌未来的新能源规划还没有揭晓。不过,从品牌的架构来看,长安已经在豪华、高、中、入门等各个层级都已经布局完成,长安ALL IN的时刻已经到来。
这是否意味着,对长安市值的评估应该切换一种新的模式?从行业中来看,与长安一样拥有比较多的自主品牌架构的是上汽、吉利和长城,上汽已经有智己、飞凡、荣威、MG四大品牌,但上汽的市值表现令人失望。长城有沙龙、欧拉两大新能源汽车品牌,吉利则有极氪、几何以及专门换电的睿蓝。长安在整个品牌的层级上有着最为丰富的布局。真正意义上的ALL IN,这也是长安的一次豪du。或许正是这种决心,成为了长安近期股价上涨了近三倍的重要原因。
但长安的新能源依然面临着亏损。其中以长安新能源来看,该板块在2021年亏损27.72亿元。由于阿维塔已经不在长安汽车中并表,这种亏损并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但在其他品牌中,新能源是否会带来亏损呢?以长城欧拉为例,黑白猫虽然销量巨大,但出售一辆亏损基本超过了1万元,长安未来的业绩是否会受到这种转型的影响,背上负担呢?这也正是车企集团在转型中的难点——既要保持盈利的增长性,又要找寻到未来的着力点,让投资者保持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个月,长安汽车涨幅位于汽车板块之首,这离不开强劲的基本面支撑。2022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营收为345.76亿元,同比增长7.96%;归母净利润为45.36亿元,同比增长431.45%。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的盈利金额超过了2021年全年——当然,其中有阿维塔股份转让带来的收益。除了业绩外,长安汽车的市占率数据也有亮点。从2018-2022年前五月,公司在乘用车领域市占率从3.7%提升至6.5%,仅次于一汽-大众位居第二。这两点其实很难支撑其股价暴涨,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是投资者将长安的市值评估从旧体系中,纳入了一个新体系中。
打上新能源标签的长安汽车,能否在未来一飞冲天呢?这还要看其市场表现。比亚迪的万亿市值,来自于其新能源车超过10万辆的月销量,还有其排名第二的电池出货量等,那么长安在未来还有什么能给自己加持呢?
2022年第28周,(乘用车)整车板块股价平均下跌5.17%,市值蒸发2235.34亿元;其中仅ST众泰、长安汽车、比亚迪翻红。
具体来看,ST众泰上涨2.31%领涨乘用车板块,同时位列总榜第11;也意味着乘用车板块没有一家企业进入总榜TOP 10。截至7月15日收盘,ST众泰报3.54元/股,主要得益于7月14日涨停。
今年上半年,众泰汽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6亿-3.9亿元,同比减亏48.18%-65.45%;预计扣非净利润同为亏损2.6亿元-3.9亿元,同比减亏47.18%-64.79%。
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众泰汽车上年同期计提了大额的坏账准备,导致今年上半年亏损额较同期下降;其上半年整车业务仍处于停产状态,无整车销售收入。
除众泰汽车外,长安汽车和比亚迪分别上涨0.56%和0.06%。
消息面上,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0亿-62亿元,同比上涨189.14%-258.54%;预计扣非净利润为25亿-35亿元,同比上涨237.95%–373.13%。
比亚迪同样披露了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比亚迪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8亿-36亿元,同比上涨138.59%-206.76%;预计扣非净利润为25亿元-33亿元,同比上涨578.11%-795.11%。
半年度业绩减亏或预增,成为三支个股翻红的重要支撑。
跌幅方面,长城汽车H股下跌12.19%垫底,A股下跌4.03%,市值合计蒸发270亿。
长城汽车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3亿-59亿元,同比增长50.2%-67.2%;不过,其预计扣非净利润为18亿-23亿元,同比减少19.07%-36.66%,与净利润同比呈反向变动;非经营性损益预增的主要原因是汇兑收益增加。看来长城汽车的业绩貌似不是那么扎实。
另外,长城汽车拟回购公司A股股份不低于1000万股(含),不超过1500万股(含),回购价格不超过45元/股,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及/或股权激励计划;回购资金总额约4.5亿元-6.75亿元。截至7月15日收盘,长城汽车A股报34.5元/股。
上周,北汽蓝谷下跌10.25%,排名倒数第二,市值损失约40亿元。
上半年,北汽蓝谷预计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8亿-22亿元(去年同期:-18亿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8.5亿元-22.5亿元(去年同期:-21亿元)。
何时扭亏?难以预判。北汽蓝谷表示,其新能源汽车销量虽较同期有所增长,但尚属于爬坡阶段,规模效应尚未显现;同时其在品牌与渠道建设、研发投入上的成本持续增加。
上汽集团则以下跌9.48%排名倒数第三,市值损失约284亿元。
上汽集团目前尚未公布半年业绩,不过,4月的上海疫情预计将给上汽集团带来较大影响。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该集团表示到“十四五”期末,新能源车占公司全球销量比例将达32%;2025年上汽海外销量目标是150万辆。
立足2022全年,上汽集团坚持年初600万辆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10万辆,增速力争超过50%;全年海外销量力争超过80万辆,增速超过20%。
下半年,上汽集团将推出飞凡R7、第三代荣威RX5混动车型、纯电MG MULAN、纯电MPV荣威iMAX 8,上汽通用凯迪拉克Lyriq等新能源车型。
整体而言,第28周乘用车板块表现较弱,密集出炉的半年度业绩,将成为近期影响汽车股表现的重要因素。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长安汽车股票*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长安汽车股票*价、华帝股份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