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煤炭期货实时行情,国际煤炭期货哪里交易

2022-07-21 6:10:27 证券 xialuotejs

国际煤炭期货实时行情



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观察报

宏观经济下行的前5月,煤炭的表现令人“意外”。1-5月,全国原煤日均产量超过1200万吨,创历史高位,成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5种工业品中产量增幅*的品种。与此同时,煤炭价格从今年1月至今稳步上涨,动煤价格从670元/吨涨至现在870元/吨。

量价齐升的煤炭背后,下游数据却是下滑的。中电联显示,2022年1-5月,国内发电量为32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其中,火力发电量为2271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

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中煤集团人士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电力需求不旺盛,同时水电及其他新能源出力较往年偏多,这使得煤炭发电量有所下滑,而国家能源保供政策则是煤炭产量创下新高的主要原因。至于价格高,其实主要体现在非电用煤行业,而国内几大家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则是按照国家价格政策规定执行。

多位企业和市场分析人士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为保障今年能源市场运行的稳定,针对煤炭的保供稳价,让2022年的煤炭产能得到了较大地释放,煤炭产量由此达到历史新高。

对于发改委等能源主管部门而言,去年引发海内外关注的拉闸限电似乎犹在眼前,而这样的“事故”已经不允许再一次大面积发生。

从今年3月至今,煤炭保供稳价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此过程中,政策工具箱被充分地调动。

根据今年4月国常会的要求,“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

前述分析人士由此认为,从供需层面来看,供给侧改革和煤矿技改的阵痛已经相对稳定,经过去年大涨之后,控价、放量已经是常态,煤炭的供应侧除非出现运输问题或安全问题,一般是不会再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从政策来看,进口通道持续开放,环保压力相对放松,也能够释放稳定保供的积极信号。

减少的进口煤、增长的国内煤

“进口煤的生意并不好做,价格高,在亏本。”7月7日,来自东莞的进口煤炭贸易商王津告诉经济观察报。

王津主要经营印尼煤,已经亏本了好几月,和从前生意好的时候相比,这几个月进口煤的量做不上去,一直在亏本。分析原因,王津认为主要是受国内煤的冲击,今年二者的价格差明显,国内煤比进口煤便宜不少。

2022年年初,印尼出台煤炭出口禁令。市场分析,这成为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印尼一直是中国*的进口煤来源国,该国禁煤导致的缺口让中国短期内难以通过其他进口煤填补。2022年前两个月,煤及褐煤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创近6年*值。此后,印尼出口禁令解除,中国进口印尼煤数量逐步回升。

不过,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中国进口印尼煤数量虽有增加,但仍处同期偏低水平。彼时市场分析认为,俄乌冲突影响下,部分欧洲国家转向印尼采购,印尼煤供不应求。同时,国际局势以及通胀也使得进口煤价居高不下,结果就是国内外煤价倒挂严重。

2022年前5个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出现同比下降。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9595.5万吨,同比减少13.6%,但进口金额977亿元人民币,却同比增长77.5%。

国内煤此时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象:产量不断创下新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前5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完成18.1亿吨,同比增长10.4%,全国原煤日均产量超过了1200万吨,创历史高位。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5种工业品产量中,原煤产量同比增幅位居第一。在工业品产量增速多数表现为负的形势下,显得很醒目。

与此同时,煤炭价格却从今年1月至今稳步上涨。期货市场上,动力煤价格从年初低位时的670元/吨稳步上涨,到7月价格涨至约870元/吨。

令人疑惑的是,和量价齐升的煤炭相比,煤炭的下游数据却是下滑的。以煤炭用量*的下游火力发电为例,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国内发电量为32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分不同电力类型来看,火力发电量为2271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

量价齐升背后

何以在下游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原煤产量却达到了新高?何以在产量大增,需求减少的情况下,煤价却一路上涨,即便是在美元收缩大宗商品接连下跌的情况下煤价依然坚挺?

7月7日,中煤集团人士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华南气温不如往年高,电力需求不旺盛,同时水电及其他新能源出力较往年偏多,这使得煤炭发电量有所下滑,而煤炭产量创下新高主要在于国家能源保供政策,至于价格高,其实主要体现在非电用煤行业,国内几大家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则是按照国家价格政策规定执行。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发电量32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其中,火力发电量为22711.7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5%。全国发电量在上涨,而火力发电量却在下降,这使得我国发电结构中“火力发电量占比降至69.92,*跌破70%”。

与此同时,非火电占比在进一步提升。

华南一家煤炭交易中心分析人士7月7日向经济观察报表示,该交易中心煤炭交易量在前5月同比是减少的。对于国内的煤产量创下新高,该人士认为,这和进口煤的行情有关,进口煤价格贵且运价高,不仅印尼煤有缺口,澳洲煤也在限制当中,进口煤的减少和价格的居高不下,使得国内煤价格也降不下去。

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显示,到6月29日,北方九港煤炭库存为2545.8万吨,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

一位电力企业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年初时全社会煤炭库存非常低,3月份时社会存煤大约1.3亿吨,此后到六月底全社会的存煤已经达到了1.8亿吨,3个月增加了5000万吨,供应处于过剩的状态。不过,国内原煤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低卡煤,这种煤的洗出率会比较低,反映到精煤的供应量上,就没有这么大的量了。

其次,整个国际的能源短缺问题无法忽略。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长期在100美金的高位上,原油也拉动了国际煤价,在进口煤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国内煤价格也下不来。

“压舱石”和“工具箱”

经济观察报

这与中煤集团人士所言的“能源保供政策”吻合。今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立足我国国情,应对外部环境新挑战,抓住重点,强化能源保供,未雨绸缪推进条件成熟、发展需要的能源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会议指出,“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保能源安全,落实地方煤炭产量责任,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再开工一批能源项目。

此前,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称:“要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继续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5月份也建议,加大产能释放力度,尽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的目标任务,为疫情后能源电力消费需求快速回升做好准备。督促各地煤矿复工复产,对于未达产的煤矿和地区要进行通报。制定煤矿保供与弹性生产办法,优先组织满足条件的先进产能煤矿按一定系数调增产能,尽快形成煤矿应急备用生产能力。

能源矿业研究员张立宽就此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供应出现紧张态势,部分地区拉闸限电,此后结合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在国际能源价格急剧飙升的前提下,为使国内煤炭保量稳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了一批大型煤炭产能,旨在避免再次出现类似去年供应紧张和煤价飙升的情况,同时也为今年的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做好准备。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在7月上旬的介绍,“目前全国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总量已经超过全国煤炭需求总量的75%以上,高比例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对于稳定煤炭市场供应,特别是对于稳定煤炭市场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稳价方面,价格主管部门也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箱的作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监管政策,内容从限制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各环节煤炭价格,到禁止捆绑销售现货涨价、严禁不合理提高流通费用,再到动力煤品种热值基准的界定等。

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和《关于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的公告》两份文件,前者提出了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即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含税价格在每吨570元-770元之间,以期实现与燃煤发电“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过20%”电价区间的有效衔接,破解“煤电顶牛”难题,后者则明确煤炭领域哄抬价格行为的具体认定标准,为相关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提供指引。

张立宽分析,上半年,电煤中长协执行“三个***”,即发电供热企业全年用煤量签约***、电煤中长期合同月度履约率***、执行国家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政策***,使得煤价基本维持在相对合理区间。从国际上来看,随着国际煤炭价格不断飙升,我国进口煤量呈现同比下降、进口金额同比上涨的局面,这也使得国内煤炭供给长协煤进一步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在提高履约兑现率的同时,大型现代化煤矿弹性生产机制正在形成。随着智能化煤矿建设提速,先进产能的比重持续增加,全国煤炭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可以结合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变化、新能源发电出力情况,释放煤矿弹性产能,及时填补新能源供需缺口,有效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

所谓“弹性生产机制”,主要是通过智能化技术,结合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变化、新能源发电出力情况,收缩或释放煤矿弹性产能。

7月5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电煤中长期合同换签补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6月份以来发生的长协不履约案例,严格执行欠一补三的条款,但是7月份新发生的不履约的案例,要对所在省份实行欠一罚十。“欠一罚十”,就是要进一步强化长协合同的履约力度,充分发挥长协煤保供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张立宽认为,从当前形势来看,后期国家层面对长协煤保供的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强,而长协煤的“稳定器”作用也会更加凸显。基于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形势,尽管市场上有一定数量的民营煤矿。但在这么多国有大矿的长协煤约束下,市场价格会得到抑制。

值得注意的还有关税的调整。4月28日,国家财政部官网发布公告,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此前,最惠国税率为3%至6%不等。市场认为,此举有望促进南方及沿海地区加大煤炭进口力度。

不过,张立宽认为,以眼下大宗商品的形势,要跌到长协煤的底价570元/吨以下,还是比较困难,这也意味着,大型煤企要继续发挥兜底的作用。

前上海煤炭交易所产品总监蔡骏向经济观察报分析,从供需层面来看,供给侧改革和煤矿技改的阵痛已经相对稳定,经过去年大涨之后,控价、放量已经是常态,煤炭的供应侧除非出现运输问题或安全问题,一般是不会再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况。从政策来看,进口通道持续开放,环保压力相对放松,也能够稳定保供的积极信号。鉴于现阶段库存高位的情况下,下半年的煤价可能出现先抑后扬的态势,但是幅度可能不会很大。




捷顺科技股吧

捷顺科技(002609.SZ)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49亿元,同比下降18.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820.09万元,同比扩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5192.2万元,同比扩大;基本每股收益为-0.0754元/股。




国际煤炭期货实时行情2021.10.3

受乌克兰局势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升级影响,国际市场加剧了对大宗商品供应的担忧,国际原油价格显著上涨,也拉动了动力煤价格飙升。

3月3日,洲际交易所纽卡斯尔煤炭期货价格再创历史新高,达到每吨4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27.8元/吨),自2022年初以来已上涨超过***。该价格指数为澳洲煤炭价格风向标。

据中国煤炭市场网,3月2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现货价格指数报317.2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2005.02元/吨),单日上涨19.29%,一周累计上涨29.87%,创历史新高。

煤炭与石油、天然气互为替代能源,因原油和天然气供应缺口预期,煤炭作为替代品的需求也将扩大。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采取更多措施以保证能源供应多样化,并放慢了煤炭退出的速度。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表示,在短期内,德国可能不得不保持燃煤电厂的运转,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随着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加大,不少煤炭进口国开始寻找其他进口渠道。

2月26日,美欧实施投资禁令,将部分俄罗斯银行剔出SWIFT系统,使得交付货款变得困难。

新华社援引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卡斯滕·弗里奇观点称,受不确定性影响,大宗商品消费者越来越不愿从俄罗斯购买石油、液化天然气、煤炭、金属和粮食。

俄罗斯是重要的煤炭出口国,居全球第三,次于印尼和澳大利亚。据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俄罗斯煤炭出口总量达到2.23亿吨,占俄罗斯煤炭产量逾五成。该国动力煤出口量约占全球总贸易量的17%,焦煤出口量约占全球总贸易量的9%。

国盛证券研报分析称,短期内,俄罗斯以外地区煤炭供需失衡可能加剧,这将推高海外煤价,进而加剧国内煤价和进口煤价的“倒挂”,影响中国煤炭进口。

界面新闻自一位海外煤炭贸易商处获悉,目前俄罗斯从黑海输出的煤炭出货已受到影响。

俄罗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进口来源地,仅次于印尼。2021年,印尼及俄罗斯在中国进口煤炭总量中的占比增加。当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3.24亿吨,来自俄罗斯的煤炭约5700万吨,占比为17.6%。

俄罗斯塔斯社报道,2021年俄煤炭产品出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27亿吨,同比增长7.6%。

据《环球日报》2月22日援引俄罗斯能源部对外经济合作与燃料市场发展司司长谢尔盖·莫恰利尼科夫观点称,未来俄对华煤炭出口量可能增加至每年1亿吨。

近期,国内动力煤现货价格整体偏强运行。

界面新闻获悉,进口煤对国内市场供应量的补充作用有限,叠加山西地区环保检查再次趋严、汽运费上涨导致煤炭供应偏紧等因素影响,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主流报价处于1270-1350元/吨的高位。

国内动力煤期货价格也持续走高。

2月28日至3月2日,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连续三日上涨。3月3日收盘价小幅下跌,动力煤期货2205收于847元/吨,跌幅1.81%。

截至3月4日10时,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823元/吨,跌幅扩大至4.59%。

日前,国家发改委已连续几次调控煤价,并明确对于动力煤期货个别品种价格连续大幅上涨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将立即开展异常交易行为排查,并严肃约谈。

为给煤价降温,交易所开始加强市场监管。3月2日,郑商所发布通知称,自3月4日结算时起,动力煤期货2205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60%,其余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40%。

同时,自3月3日当晚夜盘交易时起,动力煤期货合约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150元/手,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150元/手。




国际煤炭期货哪里交易

印度尼西亚的煤炭突然成了欧洲眼中的“香饽饽”。最近,一些欧洲国家纷纷向印尼提出了进口煤炭的想法,德国更是率先抛出了1.5亿吨的大单。 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这一来自非传统市场的巨大需求对印尼煤炭业无疑是一大利好,但却又并非那么简单。

长期以来,欧洲的能源主要依靠俄罗斯,在2020年的煤炭进口中,俄罗斯占比50.2%,其他依次是哥伦比亚17.1%、美国15.5%和澳大利亚8.4%。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加速能源“脱俄”进程,也导致能源危机频发,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欧盟理事会4月份宣布对俄罗斯采取第五轮制裁,从8月份起停止购买、进口或转运产自俄罗斯或从俄罗斯出口的煤炭。为填补包括煤炭在内的俄能源供应退出留下的缺口,欧洲已研究了各种可能的选择,包括从美国、中东乃至非洲寻找替代来源,以及重启核电或发展新能源等,但仍苦无良策。煤炭储量丰富的印尼因此成为欧洲国家的新目标。

根据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2019年数据,印尼煤炭资源量为1437亿吨,储量为388亿吨,可以持续开采到2091年或大约70年以上。 2021年,印尼煤炭产量达到6.14亿吨,而国内使用量仅为1.33亿吨,78%用于出口,是世界上动力煤出口量*的国家,主要销往中国、日本、越南和印度。

印尼积极回应欧洲提议。 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矿产和煤炭司司长里德万·德贾马鲁丁6月16日表示,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将确保国内产能在年底前保持相对稳定,并进一步提高拥有采矿许可证的煤炭公司的产量目标,以满足一些非传统国家的大量需求。他说,“我们的煤炭来源仍然充足,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有相当的储量。”

到目前为止,欧洲还不是印尼煤炭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一方面是因为运输距离较远,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欧洲市场对煤炭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发往欧洲市场的煤炭必须使用巴拿马型和好望角型货船。因此,印尼迄今对欧洲市场的出口仅有3%左右。

不过,印尼已经开始增加向一些欧洲国家的煤炭出口 。印尼煤炭开采协会执行董事亨德拉·西纳迪亚透露,这些欧洲国家包括 德国、波兰、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等 。

亨德拉还要求印尼政府在采矿设备方面提供支持,以增加产量,并确保所需的运输船只。亨德拉表示,欧洲的需求来得比较突然,近期上调的生产目标相对较难实现,因为今年一季度受恶劣天气影响生产天数减少。同时,受资金影响,上游煤矿的勘探活动也有所放缓。

有关数据显示,印尼截至今年年中的煤炭产量相对较低,只有2.7178亿吨 ,其中,出口9579万吨,内销7265万吨,另外还履行“国内市场义务”5403万吨。今年1月份,由于国营电厂库存告急,印尼实施了一个月的煤炭出口禁令,迫使煤企履行“国内市场义务”,以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每吨70美元向国家电力公司供煤。当前,国际煤价持续走强,在过去3个月里上涨51.17%。 纽卡斯尔洲际交易所6月17日数据显示,7月份的煤炭期货价格上涨0.41%,达到每吨346.4美元。

然而,印尼业界也并非没有“远忧”。他们担心,印尼为满足欧洲需求而大幅提高采煤产量可能导致近期一直居高不下的煤炭价格不稳定。 一些上游煤炭开采企业已经开始重新计算长期的市场潜力。

印尼矿业与能源论坛主席辛杰·维达多表示,为实现提产目标,煤企需要增加额外的基础设施投资和重型设备,因此,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市场状况,包括当前的高价位能持续多久,特别是出口德国市场的运输成本非常高。

同时,也不是所有的印尼煤企都能达到德国用煤的质量要求。辛杰称,德国当前对印尼煤炭需求增加,主要是因为南非、哥伦比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因基础设施老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导致供应不足,如果1.5亿吨的供货要求是在3年以上,从现在开始准备也是可以完成的,但很明显,“代用煤的质量比较高,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得到”。

(驻雅加达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际煤炭期货实时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际煤炭期货实时行情、捷顺科技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