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18年6月26日,晴空万里,一阵巨大的轰鸣声过后,湖南农民赵德力驾驶的飞天摩托缓缓升上了半空。
只见他身穿黑色防护服,跨骑在黑色的飞天摩托上,稳稳地在空中飞了好长时间,然后,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四平八稳地落在了指定地点。
这是赵德力驾驶的“飞行摩托”第1564次试飞,也是国内*载人飞行摩托试飞成功。
大家一定好奇,一个农民,只有初中学历,却能造出如此高精的产品。底气何在?
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呢?
1978年,赵德力出生在洞庭湖的鱼米之乡—湖南常德的一户农村家庭,他从小喜欢拆卸东西组装。中学时学到的物理知识,更是让他的动手能力如虎添翼。
在家乡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喷洒农药的小飞机经常在天空中出没,每到这时,他总是想,等我长大了,我也能飞上天。
爸爸曾经问过他,长大了想干啥,他不假思索地解答,驾驶飞机上天。
可是,家庭的贫困不足以支撑他的飞天梦想。
在填饱肚子和坚持梦想之间,他无奈选择了屈从。
中学毕业,赵德力背起行囊,到了广东东莞打工。他曾经做过流水线工人,也卖过水果。解决温饱应该不成问题。
日复一日的生活像流水一样,无波无痕。
没过多久,他身上的不安分因子开始苏醒。
2008年,小型无人机在国内开始受追捧。
在公园里,赵德力看见一群年轻人,操纵着航天模型,在天上自由地翱翔。
他心里的梦想一下子迸发了出来,我也要玩这个。
想到这,他用自己的积蓄,从网上买了一架价值不菲的航模。
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拿出航模开始操纵。
可是,他太急于求成了,航模从空中急剧下落,掉到地上摔坏了。
看到自己的积蓄打了水漂,他顿时目瞪口呆。
哪里倒下,就哪里爬起来。
赵德力找来资料,自己开始买零件,动手修理。
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找电器方面的书读,上网也是在各大论坛之间无缝衔接,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芬芳。
开始的时候,他就是一只菜鸟,跟论坛的各位大咖们学啊,学啊。慢慢地,他也能解答别的菜鸟的浅显问题了。
这让赵德力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他常对妻子说,没上高中、大学是我一生的痛啊,没办法,学呗。我得努力赶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他居然无师自通,摸清了航模的工作原理,成了航模发烧友。
商机也在他的脑海中,如电光火石般呈现。
他还对航模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高端航模和低端航模的受众人群不同。
高端航模,不仅造价高,玩也是个技术活,只有航模发烧友才喜欢。
而低端的航模,才是大部分人的*。
于是,他开始对航模的外观、性能做对比,筛选出了一批性价比占优的航模,并做起了航模代理,依托电商平台,依靠梦想赚取了第一桶金。
后来,航模这一行业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产品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利润越来越低。
赵德力开始另辟蹊径。
既然别人能做出这款航模,我为什么不能自己造航模呢?
说干就干,凭着自己对航模的理解,他很快从网上买来原料组装,还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钱来,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
开始的研发并不顺利,他凭着自己的执着,每天跟研发人员泡在实验室,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专家,对航模的热情,无人能及。
2013年,赵德力研制出了70厘米的超微型燃油航模。当时市面上最小的航模是2米。
这款航模原来采用电力驱动,赵德力还改良了动力系统,改用燃油驱动。
此产品一经问世,立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销量一时间蹭蹭飙升。
赵德力团队又乘胜追击,研发出5款新型无人机。
至此,航模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时间风头无二。
机会总是稍纵即逝。2016年,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关停,他也因此背上了巨额债务。
公司倒闭了,还欠着外债,如何在泥泞中爬起来成了赵德力首先思考的问题。
不能放弃飞行梦,干自己擅长的东西。有个声音一直在他的耳边回响。
小时候,骑着飞行摩托的黑猫警长形象一下子蹦了出来。
一拧把手,虎虎生风的感觉,真是太帅了。
我为什么不能造*能飞起来的飞行摩托呢?
想到这个点子,他的热血再次沸腾
可是家里已经没有钱,供他搞研发了。
实验室卖了,科研人员也四散奔走。
朋友的车库够大,他把各种电器元件搬了进去,这里成了他梦想的孵化厂。
新型的飞行摩托,发动机要能提供足够动力、要有完善的控制系统,螺旋桨要足够承重,这些都需要自己现造。
没有办法,他只能把搞设计的朋友约了出来,照脑子里的零部件模样,先画出草图,再找公司生产。
他的零部件生产规模很小,没有厂家愿意跟他合作,他只得拉下脸皮,求爷爷告奶奶,央求人家帮忙生产。
实在不行,先赊账购买零部件。
妻子见他实在痴迷,毅然决然地把广东*的房子卖了,一家人租房住。
他拿着卖房的钱还了外债,继续研究飞行摩托。
开始的时候,研发并不顺利,每次他照着图纸把零件组装好,可是,等试飞的时候,飞行摩托往往撑不上几分钟,就栽了下来。
看到摔坏的零件,他心疼极了。
一个螺旋桨叶,是最贵的部件,摔一次,就要3000元
造飞行摩托的成本很高,一辆至少也要八九十万,几年下来,赵德力甚至穷到没有钱交房租。
可是妻子看他太痴迷了,就暗地里去央求朋友:赵德力就这一个爱好,我得支持他。朋友也被感动了,继续借钱给赵德力交房租。
看到妻子的支持,他无以回报,只能更用心地修改数据,重新组装零件。期盼飞行摩托早日成功,以平复一下自己对家人的愧疚。
他的飞行摩托曾经试飞了1500多次、摔了50多次。
曾经有一次,试飞眼看就要顺利落地了,可是飞行摩托突然失控,一头栽了下来,他的手被碰伤了,鲜血直流,他也只是去医院包扎了事。
像这样的小打小闹,都是常事。赵德力已经习以为常。
每次摔玩,他都会产生心理阴影,想着不要再碰飞行摩托了。
可是,第二天太阳升起,他又会准时出现在试飞现场。
在他试飞的草丛中,摔坏的零部件很多,每次一摔,就损失成千上万。
周围的朋友很不解,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偏要去搞什么飞行摩托,真不知道咋想的。
面对这样的冷嘲热讽,赵德力心里很坦然。
他说,这是我的梦想,现在的广东,交通这么拥挤,如果我的飞行摩托能成功,那就会大大减轻交通压力。我觉得我应该去做。
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一路走来。
后来,第一代飞行摩托终于造出来了。赵德力想到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就给它取名“筋斗云。”
可是,飞行器一旦载人,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承重的*量,稳定性,安全性,都是摆在赵德力面前的难题。
他常对妻子说,民航的试机都需要勇敢的人担任,我愿意以身冒险。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通过一次次试飞,分析参数,改良数据,他对筋斗云,倾注了他所有的热情。
一次次的失败,都在提醒他,你又败了。一次次的重新开始,都在告诉他,也许成功就在前方。
经过多次改良后,“飞行摩托”旧貌换新颜,主体采用四轴八旋翼结构,*承载100公斤,最快飞行速度高达每秒20米,飞行高度约为7米,*行程达到了30公里。
筋斗云操作非常方便,既可以手动驾驶,也可以自动驾驶、自动降落。
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了。
2018年6月26日,穿着一身黑色防护服,头戴红色五角星标志头盔的赵德力,在众人的注视下,跨上了筋斗云,摩托上还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他缓缓推动油门,一阵轰鸣声过后,筋斗云平稳地升空,飞行了一段距离后,稳稳当当地落在了指定地点。
在这一刻,他和妻子相拥而泣,这是胜利的泪水,也是心酸的泪水,在1563次失败后,赵德力终于成功了。
这标志着中国国内*载人飞行摩托试飞成功。
外国媒体也对此次飞行做了报道,并称他是“*飞行骑士”。
他说,飞起来,凌驾于万物之上,整个人很通透,很自由的感觉。
筋斗云的试飞成功,也成功地吸引了外来投资,北京的一家投资公司,一下子就投了两千万。
赵德力骑着摩托飞上天的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网络轰动,许多人都想一睹飞行摩托的风采。
他先后登上浙江卫视《制造将来》、湖南卫视《我是未来》、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天津卫视《非你莫属》 ,成为家喻户晓的“发明网红”。
同样注意赵德力的还有青岛奇异果创始人王谭,他来到赵德力身边,决定和他一起打造飞行摩托。
作为*设计师的王谭,首先对飞行摩托进行外观改造,现代感设计增加了,全机身改成全碳纤、抗冲击设计,增加了强度和实现轻量化。
通过外观设计改造,现在的飞行摩托,简直太酷了。
它由八根旋翼组成,还设有座舱和支架,很好地保证了飞行平稳。
这款飞行摩托被称为“旅航者T1”。
它身高2.18米,重230公斤,纯电动输出,充电3小时,可飞行30分钟,*承重量800公斤,最快飞行速度,每小时72公里,最远飞36公里。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 ,证明飞行摩托通勤的可能性。
2020年3月5日,赵德力驾驶旅航者T1从机场外围通道飞到机库门口草坪,模拟完成了从家到公司,两点一线的通勤路线,再一次通过事实证明,旅航者T1在未来空中驾驶的可能性。
2020年,赵德力同小鹏汽车联合成立公司,着手研发生产民用飞行摩托。
为了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过渡,赵德力和他的研发团队,选择在调整数据、增加试飞次数的路上,一直乐此不疲。
2021年9月15日,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赵德力对外宣布:旅航者X2飞行汽车最快2024年上线。
旅航者X2是赵德力公司推出的第三代载人飞行器,它*采用封闭式座舱,外型美观,纯电动力设计,可搭载2位乘客,*载重400公斤。可自动驾驶,也可手动驾驶,整机还装有弹射降落伞、24小时监控系统等配置。
据赵德力介绍,这款飞行汽车可实现90%时间在路上开,10%时间在天上飞。
在赵德力的描绘下,飞行汽车很快就能面世,人类低空飞行不再是梦想,空中通勤不再是奢望。
终于,赵德力的飞天梦想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从一个高中都没读过的农民到“国内飞行汽车第一人”,44岁的赵德力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有人好奇,为什么一个农民敢于做出常人都不敢想的事情?
赵德力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人总是还得有梦想,就算到了四十岁。
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轻易去放弃它,撞了南墙不回头,再撞一下,把它撞穿,如果你有这样的魄力,你就一定能成功。”
40岁的人生,不应该是享受的年龄,更应该是彪悍人生的开始。
也许,你消失的发际线,是成功起跑线的开始。如赵德力一样,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才是人生最美的模样。
-END-
截止2019年10月31日深圳市基金公司有33家
一、主要经营地在深圳的基金管理公司有29家
序号 公司名称(全称) 注册地
1 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
2 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3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4 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5 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6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7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8 富荣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
9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10 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11 红塔红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12 红土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13 华润元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14 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15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16 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17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
18 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19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20 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21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22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
23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24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25 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26 东方阿尔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27 合煦智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28 同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29 博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二、注册地在深圳,经营地在异地的基金公司有4家
序号 公司名称(全称) 注册地
1 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
2 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3 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4 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还记得,那款能让你变「钢铁侠」的全球*飞行背包吗?
2015 年,喷气背包航空公司 Jetpack Aviation(JPA)推出了 JB-9 无翼喷气背包,*在空中绕着自由女神像飞行。
近几年来,JPA 一直都在深研「亲民」的飞行技术,其中就包括了能让人人上天的飞行摩托车。
就在最近,全球*喷气驱动飞行摩托车——Speede,终于来到我们眼前了。
全球*喷气式飞行摩托车,现实版的阿拉丁魔毯
这款飞行摩托车,名为「超速者」(Speeder)。
JPA 称其为「个人移动载具的*形态」。
一眼看上去,它的确就像刚从科幻电影里冲破时空屏障,突然开进了现实世界。
设计严谨而精密的外壳,锋利而冷峻的配色,人们只用坐在上面就能开到空中,无需任何外部防护罩——摩托车仿佛真的只是一个载体,人们已经拥有了随时飞行的超能力。
当然现实中,它的背后有着大量的技术作为支撑。
Speeder 搭载了 VTOL(垂直起降)技术,因此起飞和降落都只需要一个车位大小的地方。
通过 JPA 自行开发的机载软件,能够保证摩托车飞行中的稳定,让它能像直升机一样,在空中保持静止。
他们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来研究这个控制系统和软件开发,*的测试中,「超速者」已经可以垂直起飞、爬升、转弯,并保持稳定悬停。
摩托车内置的自主管理系统,能让初试飞行摩托的驾驶员,以及没有经验的大众消费者,也能大胆地骑摩托车起飞。
这些技术*的目的,首要都是为了保证安全。
Speeder 重 300 磅(约 136 千克),能载比机车本身重两倍的重量,*承载约 270 千克,可以坐两个人。
车身目前装有 4 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分布在摩托车身各处,可以监控并随时调整推力。据悉,最终生产版本可能会有 8 个发动机。
与 JPA 的喷气背包不同,实际驾驶中,你不需要做太多准备工作。
只用跨上摩托车,以一种近乎趴着的姿态坐在摩托车上,双手握住操控把手,就能开车了。
在手上的两个控制杆中间,有一块 12 英寸的大屏幕,内置了双向航空无线电系统,会显示导航、高度、速度、燃料、电池、安全状态等信息,随时指导飞行员飞行。
摩托车的飞行高度可达 15000 英尺(约 4572 米),产生 1200 磅(约 544 千克)的*推力。
这近 5000 米的高度,就问你怕不怕。就算它能飞,恐怕很多人都不敢坐……
还有一些细节方面,比如它可以在夜间飞行、在小雨到中雨的环境飞行、配备了导航系统和仪表灯等等。
实际上,2019 年 JPA 就公布了 Speeder 的原型概念,近几年一直在细化和改善,最近才完成了*飞行,通过了测试,接下来将使用更小框架和碳纤维车身面板,在没有系绳的情况下再次飞行。
▲ *飞行测试中,Speeder 成功完成其 1/3 比例原型 P1 *试飞。
这次,JPA *的动向是公布了他们商用的飞行摩托车,而且是两个版本。
一个是军/商用版(Military Speeder),需要驾驶员有个人飞行执照,飞行时速为 250 英里/小时,大约可飞 35 分钟。
一个是民用休闲版(Recreational Speede),不需要任何飞行驾照,只需要在 JPA 公司接受培训,飞行时速 60 英里/小时,可飞行 15 分钟。
作为民用休闲版,它是有史以来首个采用涡轮动力、完全稳定的垂直起降个人飞行摩托,相当于一艘「娱乐飞船」。
想想游乐园里的摩托过山车,大概也就比那个刺激几百倍吧。
而作为军/商用版,它的作用就广了。
Speeder 不仅可以运输载货,在船舰之间进行物品补给(比起直升机具有速度和成本优势),还能作为紧急救援工具,比如快速将患者送往医院、疏散受害者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地方是,最开始 Speeder 是使用喷气燃料、柴油或煤油作为飞行动力,但他们最近表示,所有喷气式飞行摩托车都不会带来燃料污染。他们已经和「普罗米修斯燃料公司(Prometheus Fuels)」达成协议,将使用 *** 零净碳燃料。
价格方面,民用休闲版的售价高达 38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46 万元,并不便宜,都可以买架小飞机了,而军/商用版价格还未定。
Speeder 将在 2023 年上市,现在已经可以预定。
飞行背包、飞行汽车、飞行摩托车,哪个上天更好?
做飞行背包、飞行汽车、飞行摩托车的公司都不少。
每年各类车展上,这些具有未来感的交通工具早已屡见不鲜。但是,很多也都停留在了概念机或者原型机阶段。
飞行背包早就在上世纪中期,已有贝尓飞行器公司发明飞行背包,后来被 Google X「承接」开始进一步研发,但最后因为燃料消耗成本和噪音问题等,最后放弃了。
近年来,英国发明家理查德·布朗宁、法国发明家弗兰克·萨帕塔、迪拜空中飞人文斯·里费特……都在积极地成为现代钢铁侠,然后「背包上天」。
新西兰马丁飞行器公司在 2015 年演示其飞行背包的「首飞」时,号称自己是「全球首家飞行背包生产者」,不过产品一直在测试,个人商用版预计要到 2030 年。
JPA 做的飞行背包,算是相对较为成功,也更接近消费者的产品。
市面上目前已有的大部分飞行背包,都采用汽油发动机驱动、火箭和水蒸气喷射来提供动力,JPA 研究了 40 年左右的飞行背包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动力来自于喷气式涡轮,以航空燃料或柴油驱动。
▲ 图片来自:digitaltrends
这让它可以飞到超过 1 万英尺(约合 3048 米)的高空,同时它又小而轻便,可以塞进汽车车厢,轻松带出门,但它的飞行时间也因此只有 10 分钟。
只是飞行背包太过「自由」的特性,终归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与自家的飞行背包相比,JPA 的飞行摩托车速度更快、载荷更重、起飞也更方便,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垂直起降,也就拥有极高的稳定性。
飞行摩托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类似飞行摩托的交通工具构想如 Hover Scooter,那时就已经被提出来,但因机身驾驶不稳定的难题,后来还是夭折了。
美国加州的 Aerofex 公司在 2012 年 1 月推出了飞行摩托的原型。2014 年,澳大利亚发明家 Chris Malloy 制造出了飞行摩托 Hoverbike,也称此为「世界上第一辆飞行摩托车」。
这辆飞行摩托车可以飞到 3000 米高,时速 160 公里,飞至 150 公里。现在它背后的无人机公司 Hoversurf 仍在不断推动飞行摩托车的商业化进程。
而比起飞行背包和飞行摩托,飞行汽车可能是更受大众期待和资本宠爱的领域。
关于飞行汽车的报道和新闻几乎每几个月就会出现一次,今年更是尤其多。
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就有人开始进行飞行汽车的实验,当时对于很多人来说,它还只在科幻电影里出现过。
▲1917 年,格·寇蒂斯展示了汽车飞机的新型交通工具,名为 Autoplane
2009 年 3 月,世界*飞行汽车——Transition 才*试飞成功,2018 年,全球*量产飞行车 PAL-V 开始接受预定。
▲ 图片来自:PAL-V
现在,据悉全球有超过 150 家企业正在研发飞行汽车,至少有 425 款飞行汽车正被研发。
从汽车领域的丰田、吉利、长城、大众、保时捷,到航空领域的空客、波音,以及互联网领域的 Google、Uber、腾讯、英特尔,还有新创企业 Lilium、Joby Aviation、Archer、Volocopoter、亿航等,共同掀起了一股飞行汽车之风。
近期小鹏汇天的电动飞行汽车,更是让飞行汽车一度成为热议话题。
▲ 2020 年 8 月,日本公司 SkyDrive 发布飞行汽车原型车*试验视频
事实上,这也是因为空中交通的前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
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预测,随着技术与资本投入状况的改善,2040 年自动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可能高达 1.5 万亿美元。
其实无论是飞行背包、飞行摩托,还是飞行汽车,他们的不同点,去掉前面「飞行」两个字来看,和在地面上差不多,但当他们都飞到了天上,就都面临着相似的第一道关卡。
▲ 2020 年 8 月,日本公司 SkyDrive 发布飞行汽车原型车*试验视频
比如安全,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首先要保持飞行稳定、可靠,还要防止交通工具失控掉落或发生事故,甚至各类恶劣天气下的影响,这对天上的驾驶员和地面的行人来说都是危险加倍;
▲ 2015 年,斯洛伐克公司 AeroMobil 飞车试驾时坠落,驾驶员跳伞逃生。
比如续航,现在 eVTOL(纯电动化+垂直起降)的方案是主流,可怎样的电池才容量大又不至于重量大,怎样的能源才能降低成本、载客更多、在都市大厦中延长飞行时间,都得继续探究。
比如噪声,离地面越近,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大,可能交通问题还没解决,噪音问题就足以让人逃离都市了。
比如价格,就目前来说,面向 C 端的飞行汽车随随便便就几百万,就没有普通人能轻易消费的,能买初代飞行汽车,不如买个成熟版直升飞机?
▲ 图片来自:Lilium 飞行汽车
还有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政策,目前全球各国适航标准以及空中交通法规都还未完善,因为它要改变的,是整个交通网络结构,进而会改变我们的城市形态、出行生活、居住方式。
还有更多,关于飞行汽车本身的设计、材料工艺、环保,以及更广的隐私、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多行业和部门一起来实现它。
各家企业都在跑马圈地,飞行+某领域的各个分支,未来想必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面貌,目前从运营模式、盈利空间来看,首先*发展潜力的可能还是飞行汽车。
▲ 图片来自:《西部世界》中的飞行器
市场和消费者,都在等待*具有标志性、又能真正落地的飞行汽车面世。
NASA 空中出行项目经理 Davis Hackenberg 曾判断过飞行汽车的商用进度——
2021 年:飞行汽车将「进入大规模的指定区域内部,进行认证测试或者操作演示」。2025 年之前:结合自动驾驶,飞行汽车可以在低密度空域行驶,并投入商业化使用,一个普通人可以进行短距离空中出行;2028-2030 年:飞行汽车将在中等密度空域进行商业化使用,飞行汽车也开始真正盈利。▲ 派拉蒙迈阿密世界中心的天文台计划改造成飞行汽车港口,供未来的飞行汽车起降使用。
我们已经见证了 2021 年的新改变。
当空中交通工具的新动作越来越频繁,它们普及的时间也会在翘首企足中不断缩短。
41岁的赵德力头戴头盔,身着黑色防护服,骑在一个飞行器的身上,伴随着8个螺旋桨的飞速转动,和轰鸣的马达声,飞行器腾空而起,底下草坪的青草被吹得向一边倒……
近日,老家常德汉寿的赵德力和他发明的载人飞行器“飞行摩托”火了。几段他坐在飞行摩托腾空而起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他本人也受到了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的关注。
做过流水线工人,开过饭馆,创过业,这个有些“霸蛮”的湖南人到中年时为了实现儿时的飞行梦想,倾其所有卖掉房产研发了一辆能够载人飞行的“黑科技”。在经过1500多次试飞后,赵德力写下商业计划书,希望能够受到资本关注,将飞行摩托实现量产。
“飞行摩托”受到媒体关注
在一块空旷的草地上,一名男子头戴头盔,身着黑色防护服,骑在一个飞行器的身上。伴随着8个螺旋桨的飞速转动,和轰鸣的马达声,飞行器腾空而起,地面上的落叶也被吹起在空中“乱舞”……
近日,这样一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受到很多网友关注。而研发这个载人飞行器的是一个湖南人赵德力,他于去年6月26日试飞成功,并将这个飞行器定义为“飞行摩托”,取名“筋斗云”。
据赵德力介绍,飞行摩托是纯电动动力,*起飞重量256公斤,*飞行高度3000米,最快飞行速度每秒20米(72公里每小时),最远续航里程30公里。
赵德力的朋友将他飞行的过程拍成小视频传到社交媒体后,引发了很多网友和国内媒体关注。
为实现儿时飞行梦卖掉房产放手一搏
为什么会研发这么一辆飞行摩托?赵德力说,这与他的儿时梦想有关系。
赵德力是常德汉寿人,从小生活在农村,老家背靠洞庭湖。那时候,洞庭湖湿地上种了很多芦苇,每到除虫害的季节,专门喷洒农药的直升机会飞过来,赵德力会从很远跑过来,看得津津有味,像黑猫警长一样坐摩托飞上天空成了他的梦想。但当他逐渐长大,却发现这并不那么现实。由于家庭条件,他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前往广东东莞闯荡。
2008年的一天,他偶然在东莞一个草坪上看到一群人手持着遥控在操作天空中的遥控飞机,这引起了他很大兴趣。回家后他立即上网自己也买了一辆航模,但由于不懂操作,买回来第一天他就将航模摔坏了。“自己想修都修不好。”赵德力说,自己之后又上网找资料,找一些*的航模“发烧友”交流。经过半年,他开始尝试做一些改装。他还针对市面上一些航模的缺陷,自己捣鼓了“一种超微型的燃油无人机”,并取得了专利。之后,他所幸将主业转移到自己的兴趣上来,在淘宝上销售自己发明的无人机,并成立了公司,还成为几家无人机厂家的代理商。不过,在2016年下半年时,他的公司因融资问题倒闭,遣散了所有员工,还欠下了两百多万的外债。
“当时我就问了自己,是否还要在这个行业待下去。”沉下心来的赵德力经过深思熟虑,还是不甘心放弃自己积累的经验,决心研发一种能够载人飞行的飞行器。但当他跟朋友们说起这个想法时,朋友们却一致反对。
“朋友们说,老赵啊,不要搞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还欠了这么多钱,不如踏踏实实开个餐馆。”倔强的赵德力却在反对声中开始了尝试。
由于这方面属于空白领域,没有资料,没有参数可以借鉴,赵德力就自己设计图纸,去找厂家定制。由于定制的量不是很大,很多厂家都拒绝了这一订单。赵德力给一些熟悉的厂家说好话,才成功取得了一些配件。在组装后,他开始第一次试飞,没想到就摔坏了,摔坏一次就是10多万元的损失。
从来报喜不报忧的赵德力不敢将这一情况告诉自己的老婆,便开始向一些厂家“求情”要求赊账购买配件。但没想到妻子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将房产进行变卖,支持他“放手一搏”。房产出手卖了两百多万,赵德力还掉了一些贷款和外债,其余的钱全部用于“飞行摩托”的研发。
试飞1500多次,摔了四五十次
在“飞行摩托”能够稳定运行后,赵德力开始往飞行器上加载负重进行飞行,再到2018年6月份,他第一次尝试骑上飞行器开始载人飞行。
第一次尝试仍旧是失败。飞行器飞了两米多高,螺旋桨近在咫尺,嗡嗡的轰鸣声让他听不到其他声音,赵德力从上面摔了下来,所幸自己并没有受伤。
此后很久,赵德力都不敢再次尝试。“但想到自己投入了这么多,不坚持根本没办法向家人交代。”在2018年6月26日,他经调试后再次起飞,终于试飞成功。
至今,赵德力已经进行了1500多次的试飞,载人飞行有500多次,摔机摔了四五十次。
赵德力说,按照他的设想,这款载人飞行摩托能够应用于交通执法、消防、植保、物流等各方面。目前他正在申请专利,也写下了商业计划书,想把这款产品进行量产。
在试飞成功后,也有人质疑,像他个人能做出来的东西,一些大公司也能做。赵德力却不置可否,他认为,自己具有飞行技术,无人机操作经验,不断修正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是自己在负债情况下“破釜沉舟”玩命获得的上千次的试飞实践,即使是大公司也不可能轻易取得的。
媒体和网友的关注也让他很感动。“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撞了南墙还要撞一下。我想告诉有梦想的人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要看自己多大年龄,只要有梦想,努力去追不要放弃,一定会实现。”赵德力说,目前飞行摩托的造型和操作手柄还不够科幻,但获得资本投入后,可以改进得更加科幻。
目前,赵德力还在寻找新的投资方,他将中国国旗插在飞行摩托的机身上。他希望真有一天飞行摩托能够广泛应用的时候,其中有*是他研发的“中国制造”。
潇湘晨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飞天摩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飞天摩托、深圳基金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