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猪排掉地上不洗就用、脏水投毛巾擦肉、消毒车间风淋系统损坏、员工不按流程消毒,就连工作服和鞋发臭了也不换……要知道,发生上述令人作呕事件的工厂,可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而是南昌双汇。
3月15日晚间,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就上述食品安全问题发表声明,不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处理,还对视频中掉落的共计310kg“冻猪寸骨A”批次产品溯源,全部封存管控。此外,双汇还表示深刻反思,并对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表示歉意。
事件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双汇真不是第一次了,瘦肉精才几年,屡教不改”、“以前在双汇火腿肠吃到异物,打电话说会派专员联系我,结果三年了也没接到电话”、“说句实在话,其他的小作坊可能更脏”。甚至还有人调侃道,“会不会有人,吃老坛酸菜面的时候,还喜欢放两根双汇”。
企查查显示,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生猪屠宰及加工,肉制品、速冻食品的生产及加工销售等业务,注册资本4亿元,为湖北武汉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及A股上市公司双汇发展的全资孙公司,而双汇创始人万隆,还是这家公司的董事。
3月16日,万隆担任董事长一职的双汇发展,开盘暴跌6.5%,但随着A股大盘的强势冲高,也最终收获微涨0.4%,报25.23元/股,总市值874亿元。不过,从今年年初高点的33.9元/股算起,双汇发展两个多月暴跌25.5%,蒸发300亿市值。
2021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实现营收510.44亿元,同比下降8.46%;实现归母净利润34.53亿元,同比下降30%。双汇给出的解释是,2021年以来,虽然猪价、肉价持续快速下行,利于公司肉制品业成本下降及生鲜冻品业务规模提升,但由于国产冻品及进口冻品库存商品随着猪价、肉价快速下降,销售出库产生亏损。
实际上,双汇发展的间接控股股东,是位于港股的万洲国际。截至3月16日*收盘,万洲国际大涨3.46%,报4.49港元/股,总市值576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0月发布的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居住地显示为河南郑州的万隆夫妇,以90亿身家排在第802位。
(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
华泰证券(06886)公布,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公司债券(10 年期)(以下简称 “本期债券”),将于 2022 年 6 月 6 日开始支付自 2021 年 6 月 5 日至 2022 年 6 月 4 日期间的利息。
债券简称“13 华泰 02”,发行总额为人民币 60 亿元,票面利率(计息年利率)为 5.10%,每手本期债券面值为人民币 1000 元,派发利息为人民币 51.00 元(含税)。
经济日报
一头头产自万东牧业养殖基地的长白猪、大白猪被运进屠宰场,经过标准化流程处理后,分割成二三百种产品类型向外销售。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屠宰车间一天就能处理一万头猪。
从一个小小的肉联厂发展成为*的肉类供应商,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认为,“双汇的发展得益于改革,成就于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双汇”。
在改革的浪潮中日益闪耀
双汇集团的前身是漯河肉联厂。1984年,万隆成为当时被选为改革试点的漯河肉联厂厂长。
当时,河南乃至全国1000多家国营肉联厂几乎全线亏损。漯河肉联厂也不例外,旺季每天出货量也就二三百头猪,淡季长期停工待料,连年亏损。后来,整个河南省只有3家肉联厂成功走到了最后,漯河肉联厂便是其中之一。
火腿肠在肉联厂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1986年,洛阳肉联厂从日本引进了一台火腿肠灌装机;1987年,*根火腿肠“春都”在洛阳诞生。因其食用方便、味道鲜美、口感好,迅速在市场走红。同时,郑州肉联厂也看中了火腿肠的广阔前景,购进了外国设备,于1990年推出了“郑荣”火腿肠。
受到洛阳“春都”、郑州“郑荣”的启发,1992年,漯河肉联厂第一根“双汇”火腿肠也走进了消费者的视野。
至此,河南肉制品产业初步呈现出以春都、郑荣、双汇3家企业为主的三足鼎立的态势。然而,三强并立的局面并没有保持太久。企业做大后,春都集团和郑荣集团都因跨行业经营,陷入“多元化陷阱”不能自拔。
相比之下,双汇集团的发展突飞猛进,并把业务拓展到了国外。改革开放的进程犹如大浪淘沙,双汇集团犹如一块金子,在历史的浪潮中愈发闪耀。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发展进程中,双汇集团不沾沾自喜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推进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创新发展是双汇集团做大做强的根基。这个理念来源于1985年的一次机遇:漯河肉联厂投资了55万元对分割肉车间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为企业争取到50吨对外出口分割肉资格,打开了双汇外贸的道路。
之后,双汇集团在行业内率先引进冷鲜肉,结束了中国肉类生产没有品牌的历史。
所谓冷鲜肉,是指生猪经屠宰过后,放置冷冻库里低温冷却24小时进行排酸处理。不同于传统的冻肉和热鲜肉,冷鲜肉更为鲜嫩,而且产生的氨基酸多肽等风味物质更容易烹调加工,在安全性、营养性以及口感上都遥遥领先。如今,国内市场上对于低温冷鲜肉的需求十分旺盛。
但在万隆建议引进国内第一条冷鲜肉生产线时,集团内还有不少反对的声音。1998年,万隆了解到了国外的冷鲜肉技术,他敏感地发觉了其中的巨大市场,并为此召集董事会进行了5次讨论,当时很多人反对,但万隆还是力排众议引进了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投产第一年,赢利就近千万元,随后盈利不断增加。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双汇发展肉制品营收为114.22亿元,其中低温肉制品为41.92亿元,占肉制品销量的36.70%。
多年来,双汇集团努力汇集世界高科技、新工艺,先后从美国、德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国家引进*的技术和装备4000多台(套)。
万隆对
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30年来,双汇集团一直在向国际市场推进,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万隆说:“双汇要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自从1985年打开对外市场之后,双汇集团向外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1986年至1990年,漯河肉联厂生产的猪牛分割肉出口到东欧国家。这5年间,漯河肉联厂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发展成为大型出口基地,实现产值2.3亿元。
2012年4月底,双汇集团在香港成立了双汇国际公司,对集团公司进行控股,并在境外投资、融资。2013年,双汇国际斥资71亿美元并购全球*的猪肉食品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这一中国肉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使双汇国际正式成为国际性金融公司。
“海外并购只是双汇走出去的第一步,走得出还要站得稳,经营好、管理好、效益好,这对双汇来说仍是考验。”万隆说。
实践证明,双汇的这起海外并购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并购后不到一年时间内,双汇国际更名为万洲国际,偿还了并购的各项债务,并于2014年8月在香港成功上市。作为双汇控股母公司,万洲国际在国内外有100余家成员企业,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双汇已经成为叫得响的国际肉类品牌。
万隆表示,双汇要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发展壮大,“我们将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整合全球资源,开发全球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打造国际*的消费品牌”。(经济日报
今年“3·15”,各大品牌食安问题成为最受网友关注的话题,“土坑酸菜”让一众泡面爱好者“破防”了。
而“泡面伴侣”火腿肠近来也不太平:“3·15”当天,一家肉类加工企业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猪排掉地上不洗就用、脏水投毛巾擦肉、消毒车间风淋系统损坏、员工不按流程消毒,就连工作服和鞋发臭了也不换……
发生这些令人作呕事件的工厂,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而是双汇发展孙公司南昌双汇。
悉数双汇出圈事件,除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父子内斗”,似乎就是一次次的食安问题,负面新闻也造成了业绩下滑、品牌形象垮塌……
车间乱如小作坊
11年来食安问题屡遭曝光
就在“3·15”当天,南昌双汇被曝出生产车间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引起网友热议。
肉类加工车间,员工体检“走过场”,健康证都没有,肉类原料就上手;
工作服脏又臭,面对员工吐槽,后勤人员大吼“你又不是来换新衣服的!”
生产车间挂着消毒流程和标语,但洗不洗手全凭员工自觉;
猪排落地直接装袋入库,管理人员声称:“别让我看见就行。”
浑水洗毛巾,洗完擦香肠;
……
在事件被曝出第一时间,双汇发展发布了《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关于相关媒体报道内容的声明》,对此事做出回复称,公司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处理。并对视频中掉落的“冻猪寸骨A”批次产品进行封存管控。
3月16日,针对南昌双汇生产车间乱象一事,江西市场监管局发消息称,已责成赣江新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调查,检查组对南昌双汇公司生产车间进行了现场检查,查看了岗前培训、操作规程、投诉举报台账以及监督检查记录等一系列资料,现场抽取了样品送检。针对媒体曝光和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赣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已对南昌双汇公司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
受此事件影响,双汇发展股价3月15日开盘即下跌,当日收报25.13元/股,跌9.99%。3月16日开盘,双汇发展延续跌势,盘中最深跌幅达6.49%报23.50元/股。
就此次食品安全问题,
这不是双汇发展*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2011年“3·15”当天,双汇发展被曝出“瘦肉精”问题。据报道,双汇发展在当时号称有18道检验关,实际却形同虚设,任由河南省孟州、沁阳、温县等地的“瘦肉精”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瘦肉精事件曝出后,双汇发展仅半个月就影响销售额约15亿元。公司股价更在2011年后低位横盘了7、8年。
此后,在2011年至今的11年期间,双汇发展的食品安全问题屡有发生。
2019年8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19年第34期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南昌双汇生产的1批次里脊肉,被检出含有禁用兽药氧氟沙星、磺胺类(总量)药物使用超标。
2019年10月,广东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通报2019年第1期食品监督抽检信息,南昌双汇的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不合格。
2020年,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0年第35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湖北双汇生产的啤酒拍档香肠菌落总数不合格。
2021年12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2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南宁双汇生产的双汇老味道烤肠菌落总数不合格。
据了解,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此外,在黑猫投诉官网上,有1955条关于双汇的投诉。投诉理由不乏吃出异物、存在杂质、产品有霉斑等。
曾“父子内斗”闹出圈
发展难言乐观
双汇发展面临的不止食品安全这一个问题。
2021年,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与其子万洪建的内斗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根据万洪建当时曝出的内容,万隆携万洲CFO郭丽军“违规关联交易”,造成双汇发展8亿多元的损失;万洲国际没有实际的生产运营,实际为双汇发展与史密斯菲尔德的拼盘,通过各种财务手段、复杂的架构,将国内双汇发展的钱不露痕迹转出境外;万隆偷税漏税、包养情妇等。
《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文章截图
虽然后期万洲国际对于上述问题都进行了说明,但“父子内斗”还是对公司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父子内斗”曝出的第二天,双汇发展、万洲国际应声下跌。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8月18日收盘,万洲国际跌11.33%,市值已跌破千亿港元;双汇发展跌5.53%,市值为910.9亿元。
此外,根据万洪建公开的双汇发展2020年屠宰数量710万头计算,2020年的屠宰数为近五年*,甚至不足*时期2018年的一半。同时,2020年双汇生鲜产品生产量急剧下滑44.52%。因为双汇发展并未公开2020年屠宰数量,上述数据真假无从考证,但从其业绩数据来看,双汇发展的发展似乎不太乐观。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营业收入为161.16亿元,同比下降16.84%;净利润为9.16亿元,同比下降51.73%。
双汇发展将数据下滑归结于受疫情、猪价、肉价下降等因素影响。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双汇发展的各种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业绩的下滑、品牌受影响都和其近几年的负面新闻脱不了干系。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双汇发展总公司督查力度不足、地方分公司各方面管理不达标,内部质量内控体系混乱、企业操盘手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等,成为双汇发展食品安全问题、管理问题频发的关键。
来源丨 (
图片来源丨都市现场微博视频截图、 截图、双汇集团官网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双汇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双汇公司、华泰证券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