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深圳跨境电商明星“泽宝”为何急速坠落?
在界面新闻上一期报道中,
但界面新闻大湾区频道
超过5名泽宝和星徽的前员工都对界面新闻
截至发稿前,蔡耿锡拒绝了界面新闻的采访请求。
制造业与跨境电商,两套思维碰撞的裂缝
蔡耿锡今年56岁,于1994年在顺德北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星徽股份前身),主要生产滑轨、铰链等金属连接件。直到2015年上市前夕,星徽精密的税前营业额也不到2亿元。
蔡耿锡曾经坦言,完成了原始积累以后,自己也滋生了一些安逸享乐的思想,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打高尔夫球上。
后来,同样在北滘从事金属配件生产的精艺金属和他一个朋友的公司均成功上市,这两件事对他触动极大。为了加深对资本市场的了解,他去了长江商学院进修。
2015年6月,星徽精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蔡耿锡开始尝到资本市场的甜头,并在2018年通过发行股份和现金收购的方式,以15.3亿元收购体量超过星徽数倍的泽宝。
泽宝,深圳跨境圈的明星公司,与安克创新、帕拓逊并称“亚马逊三杰”,2007年由孙才金创立,主要业务在亚马逊平台上卖消费电子产品。
2018,泽宝被星徽股份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20年营收近50亿元。
但泽宝被星徽股份收购之后,就产生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实控人之争,双方核心人物之间,一度对簿公堂,目前已发生多起诉讼纠纷。
2020年8月11日,还处于三年对du期限内的泽宝原董事长孙才金与蔡耿锡签订了《交接协议》,随后离开他一手创立的泽宝,泽宝进入“蔡耿锡时代”,星徽管理层逐步接手管理。
但多位泽宝前员工向界面新闻大湾区频道
“老蔡(蔡耿锡)根本不懂亚马逊,他还是用传统制造业的那套在管理。” 泽宝的前员工吴刚(化名)说。
制造业行业的驱动力是抠成本,尽量把成本降下来,而电商面对的是用户,用户的喜好多元且多变,这就要求电商的产品研发能力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就不能往抠成本的方向走,而是要增加投入,增强跟前端用户的触角,研发出合适的产品,这跟传统制造的思维理念完全不一样。
从产品、采购到销售,蔡耿锡的管理理念显得与泽宝水土不服。前述员工回忆,有一次他在公司大会上阐述对选品的见解,他说产品哪里需要去开发,直接上美的的产品,他跟美的的人熟,直接去他们那里选现成的产品,然后发往海外去卖。
“凡是稍微懂一些跨境电商,都知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国外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跟中国根本不一样,直接拿过去卖肯定要收到大量投诉。”吴刚说。
此前,泽宝有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叫计划部,专门做库存周转的计划,这个部门的人要懂怎么备货,库存怎么周转,保证周转之后不会断货、滞销,这是跨境电商跟国内生意很重要的一个区别,“但老蔡接手泽宝后,计划部在公司便不受重视,老员工或懂一些的人基本都走光了”。
吴刚回忆,他当时负责的一个产品特别好卖,想要计划部多备3000单量,但计划部却担心产品滞销不肯配合,后来证明产品太火,存货不够,白白错失3000单。
逃离泽宝
“跨境电商最核心的资产是人才,人才的流失才是对泽宝最致命的一击。” 另一位泽宝前员工刘波(化名)强调。
2020年年底,在对du业绩完成之后,泽宝原来的核心高管团队相继离职。“原来的四个副总裁全部走了,接着是下面的研发总监、品牌总监。”
由于蔡耿锡按传统制造业的理念来管理泽宝,泽宝原有的一些高管因跟他理念不合等原因逐渐离职,而新的高管也缺乏跨境电商经验,导致整个团队的管理不到位,进而影响业绩,业绩不行影响员工积极性,大批老员工陆续离职。
根据公告,截至2021年9月30日,泽宝在职员工人数为757人,较2021年6月30日的958人减少 201人。据多位泽宝的前员工预计,如今泽宝团队,可能已经换血了90%。
“说白了还是人才问题,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和老大奋力一起干,现在老大走了,你(蔡耿锡)不仅削减我们员工福利,还恶心我们,我们还留在这干啥。”关于蔡耿锡,吴刚想吐槽的地方还有很多。
据了解,蔡耿锡上台后第二个月便开始拖欠、克扣员工提成,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公司的信心,而之前孙才金团队管理的时候,每个月的提成都是按时发。“虽然给了理由,但很多事情还是没说清楚,公司不像之前那样公开透明了。”
蔡耿锡甚至还犯过一些低级错误,比如给泽宝建了一个自称很*的仓库,但却不能放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移动电源,其业务规模占比达30%。因为他忽视了所有带电池的东西都有特殊的存放标准和要求。
更让刘波惊讶的是,公司不少新员工是“关系户”——蔡耿锡亲戚或朋友的孩子。而一些有能力的员工却因工资高而被HR变相辞退。
人才储备的不足,为日后泽宝遭遇亚马逊大规模封号,从此一蹶不振,迅速跌落,埋下隐患。
孙才金表示,去年4月份亚马逊就在大力整治刷单,事实上,泽宝出事之前,亚马逊给了多次风险警告,而当时的管理团队没有做好应对,没有改变策略,导致6月份亚马逊封站受损严重。
孙才金认为,他做跨境电商多年,经常遇到同类问题,但公司通过调整应对,很快就恢复过来。
言外之意,孙才金认为蔡耿锡及其团队缺乏跨境电商管理经验,导致泽宝元气大伤而且难以恢复,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而蔡耿锡反驳表示,公司经营不善和孙才金有直接关系,他接手时公司就采用违规刷单模式,违规开设太多小账号,孙要为此负责。
星徽股份与泽宝朴素迷离的未来
泽宝出事后,星徽股份在公告中称,公司采取了措施积极应对,包括成立专项应急小组,持续与亚马逊平台进行沟通,加快推进线上多平台经营策略,加大线下渠道推广力度等。
据悉,即使傲基、帕拓逊等在美国有更深厚资源的卖家也难以申诉成功,泽宝申诉解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星徽也在公告中称,目前亚马逊封号事件目前无实质进展。
至于泽宝加快发展其他线上平台业务,想降低对亚马逊单一平台的依赖,吴刚表示并不看好。“亚马逊占了泽宝电商业务的绝大部分,把其他平台做得再好,都不如把亚马逊一个平台做好,而eBay等其他平台都是之前被泽宝淘汰的渠道,业务体量很小。”
泽宝封号后,公司在亚马逊仍有非常多的库存,如果不及时清理,还要交仓储费、滞销费等,因此不得不割肉止损,清库存成为公司一项主要工作。
“那时候大家上下班都很努力地清库存,每天都要上报销售额,说白了就是低价、亏本甩卖。”清库存的主要途径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大幅降价进行处理,综合导致公司毛利率为负,进而产生大额亏损。
1月26日晚间,星徽股份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亏损12.4亿元至14.2亿元,公司拟对泽宝所在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6亿元,对泽宝期末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4亿元。
1月30日,星徽股份便收到了来自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说明包括上述商誉减值测试的详细过程,跌价准备计提金额、计提依据及其合理性以及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下滑是否具有持续性等。
根据公告,星徽股份2021年末,泽宝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28亿元,主要为亚马逊渠道存货计提了4.02亿元,计提比例73.13%,占存货跌价准备总金额的93.99%。
2018年7月17日,星徽股份披露重组草案,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泽宝***股权,随后公司股票连续三个涨停,可见当时资本市场对这笔交易的看好。
2020年年中,星徽股份股价创历史新高,*突破30元/股,孙才金出局后,原来的高管相继离职,团队解散,公司股价一路下行,截至2月28日上午收盘报6.79元/股,市值24亿元。
但对于星徽股份的实控人来说,这件事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就在2022年2月22日,在发布了最差业绩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星徽股份发布了一份关于持股 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公告称,持股5%的股东吴茂江拟减持不超过1%的股份。
“这位吴茂江,其实就是星徽股份董事长蔡耿锡的壳。”一位泽宝前高管说道。
距离上市还不到半年,全球*的前装充电器企业奥海科技(002993,SZ)可能没有想到,苹果会在去年10月14日发布*5G新机iPhone 12时宣布,取消附赠充电头和耳机。在苹果“首开纪录”后,作为Android阵营领头羊的三星火速选择跟随。随后不久,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宣布取消小米11随机附赠充电器(但提供两种包装版本)。这对目前主要依赖B端客户的奥海科技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目前,奥海科技的客户主要覆盖华为、vivo、小米、OPPO、LG、魅族、HTC、诺基亚、Reliance(印度)、传音等知名手机品牌商和Bestbuy(百思买)、Belkin(贝尔金)、Mophie(墨菲)等国际大型数码产品提供商,公司并没有TO C的基因。
在信达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方竞看来,“未来手机厂商取消充电器等配件是大势所趋”。可以预见,一旦各大手机厂商都取消随机附赠配件,手机配件产业将迎来新一波爆发,这将对奥海科技提出严峻挑战。
近期,奥海科技针对手机充电器零售市场开始布局差异化的品牌产品并推进自有品牌“AOHI”等,但在没有品牌效应的情况下,市场并不买账。事实上,奥海科技近期的股价持续下跌,截至1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为57.54元/股,相比高点(112.68元/股)接近腰斩。另外,与TWS耳机ODM不同,充电器的竞争壁垒并不高——技术门槛低,生产难度低。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奥海科技对品牌这块不在行,未来不排除奥海科技会给C端市场上做得好的品牌代工,但这样只能保持低端毛利。
分析师:手机厂商取消充电器等配件是大势所趋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时,5G带来的换机潮有望打开市场新缺口。根据中国信通院日前发布的数据,2020年1~12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为1.63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218款,占比分别为52.9%和47.2%。
5G产品占主流已成为明显的趋势。展望今年全年,Strategy Analytics预计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4.5亿至5.5亿部,至少是2020年(预计)总量的两倍。
不过由于5G移动通信支持更大的带宽、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等,这也对5G产品的功耗、续航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金证券在研报中称,根据测试,5G手机比4G手机续航时间缩短20%,120Hz高刷新率手机比60Hz手机续航时间缩短20%~30%。
为解决消费者的续航焦虑,终端厂商的手机电池容量持续提升:iPhone 12 pro Max电量为3687mAh,较iPhone 11 pro Max提升19%;2018年~2019年HOVM机型平均电量分别为3413mAh、3833mAh,同比提升12%。同时,快充方案也必不可少。对4000mAh的电池而言,5W充电器充满电需要近5个小时,而40W快充充电器充满电仅需约1小时。
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三方品牌充电效率不佳,加上国产厂商的快充技术持续迭代,当前安卓智能机的充电器仍以原厂为主。不过,市场担心,未来会有更多的安卓厂商或效仿苹果取消随机附赠充电器。
对此,方竞对
可以预见,一旦未来各大手机厂商取消随机附赠配件,消费端的手机配件产业将迎来新一波爆发。但这对奥海科技来说则意味着严峻的挑战。
技术门槛低、缺乏品牌效应
作为一家手机配件厂商,奥海科技从代工组装起家到自己研发和设计,再到IPO过会,无疑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遗憾的是,与不少手机配件厂商类似,奥海科技在技术路径上仍较为依赖于手机厂商,并且也没有像安克那般在To C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
在技术方面,对于快充而言,当前主流的快充方案包括 Quick Charge(高通)、VOOC(OPPO)、Pump Express(联发科)等,在券商分析师看来,奥海科技作为充电器代工公司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事实上,公牛、名创优品等都推出了自有的快充充电器,其中,公牛充电器还成为首个集成华为超级快充技术的第三方品牌。
而在品牌方面,奥海在C端并没有太多的品牌积累。与安克相比,其创新产品具备较强的品牌认知和明显溢价——价格高于竞争对手的同时仍保持显著的销量优势。
事实上,奥海科技的业绩严重依赖于充电器这一单品。根据公司招股书,2017~2019年,奥海科技充电器产品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9.03%、92.16%和91.26%。
与此同时,奥海科技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度逐年增大,2017年至2019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达55.64%、59.62%和72.19%。由于客户集中程度高,存在对大客户的明显依赖。
在大客户小米率先试水取消配送充电器的情况下,这将对奥海科技的业绩产生哪些影响呢?
或受投资者担忧影响,奥海科技近期的股价持续下跌,甚至相比高点(112.68元/股)接近腰斩。对于澳海科技的投资者而言,这四个多月是他们的噩梦。面对公司未来发展,焦虑不安的投资者频繁在互动易上向公司董秘提问:“部分手机厂商不送充电器的情况下,对公司目前的订单情况表示担忧”、“公司是否有给公牛做代工产品”、“公司原装业务会不会下滑”……
2020年12月底,公司曾在互动易上回应称:奥海科技在有线充电器,尤其是快速充电器市场具备快速发展的市场机会。目前,公司(针对小米的情况)已为小米客户布局55W GaN、67W GaN、120W快充等产品,以满足客户标配(inbox)和零售市场需求。目前,针对手机充电器零售市场,具备研发并规模量产及供应链管理等优势的企业并不多,公司也是充电器零售市场企业的优先选择,公司已在TOC市场布局Mophie、Belkin和绿联等品牌客户。
奥海科技进一步表示,公司已经在布局差异化的品牌产品,目前已上线移速科技,推出了相应的充储类产品;自有品牌“AOHI”也在同步推进,公司的PD充电器、GaN充电器等品类产品,也将陆续推出,公司自主品牌也将迎来相应的市场机会。
但
在一位券商分析师看来,对于奥海而言,当前要尽快把C端建起来,但是开拓C端市场需要面临几个问题:首先,C端市场对品牌效应是非常看重的,奥海想从B端转型到C端,难度较大;其次,充电器的行业门槛不高,并且该市场的C端处于高度分散的情况,对奥海这样的企业来说,需要跟非常多的品牌竞争。最后,也不排除奥海科技会给C端市场上做得好的品牌代工,但这样只能保持低端毛利。
厂商纷纷发力充电技术
市场份额仅次于奥海科技的是领益智造(002600,SZ)旗下的赛尔康。
日前,赛尔康相关负责人对
公开资料显示,赛尔康的产品线覆盖了手机、平板、智能家居产品、个人电子产品等,主要客户为苹果、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2019年6月,领益智造收购了近年来连续亏损的赛尔康***股权。
虽然大环境将对充电器代工厂造成冲击,但赛尔康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已经有应对方案。“客户可能会收缩供应链,但从实际结果看,客户考虑到赛尔康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和项目开发的*表现,会保持甚至增加赛尔康份额。”不过,当谈及该客户是否为苹果时,对方回应:客户信息不方便透露。
与此同时,赛尔康相关负责人还介绍称,公司目前也在进行集团的垂直整合,提高自制比例,例如磁芯、磁性元件、胶壳、五金件等;拓展产品类型,例如TV电源及其他周边产品、TWS等。
另外,《》
海特高新(002023,SZ)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硅基氮化镓功率电子已经实现向客户批量供货,为国内少数具备批量供货能力的单位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手机快充、光伏逆变器等。
赛尔康上述负责人则对
北京6月20日讯 星徽股份(300464.SZ)今日股价上涨,截至收盘报6.27元,涨幅1.46%,总市值22.14亿元。
6月17日晚间,星徽股份发布《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预案显示,公司本次发行采用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方式,发行的对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谢晓华,其将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全部股票。本次发行的股票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
本次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为本次发行股票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即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为4.89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数量按照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000万元,含本数)除以最终发行价格计算得出,数量不足1股的余数作舍去处理,即发行数量不超过102,249,488股(含本数),未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最终发行数量将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5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偿还借款。
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谢晓华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
本次发行前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均为蔡耿锡和谢晓华夫妇。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星徽股份表示,本次发行可以有效提升公司净资产水平,改善财务状况,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增强偿债能力及抗风险能力。本次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有息借款,进而缓解公司的债务负担,显著降低财务费用,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此外,本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将进一步充实公司资本金,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净资产规模、优化资本结构,从而显著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有息负债的利息支出,提升整体盈利能力,财务状况亦将得到有效改善,有助于增强后续融资能力,保障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星徽股份涨停收盘,收盘价7.97元。该股于9点38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3489.74万元,占其流通市值1.4%。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249.3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7327.5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9.73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该股为跨境电商,氮化镓,无线耳机概念热股,当日跨境电商概念上涨3.05%。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星徽股份》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星徽股份、奥海科技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