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盈精密(2021年全年天气预测)

2022-07-18 23:07:20 基金 xialuotejs

长盈精密



本文目录一览:



截至2022年7月14日收盘,长盈精密(300115)报收于9.83元,上涨4.24%,换手率2.26%,成交量27.03万手,成交额2.64亿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29.6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431.6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02.03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长盈精密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1520.43万元,融资偿还3060.31万元,融资净偿还1539.88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32.65万股,融券偿还53.55万股,融券余量341.42万股,融券余额3356.2万元。融资融券余额7.88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0.2。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2021年全年天气预测

连日来

我国遭遇持续高温天气

目前高温事件已持续超30天

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

今年6月

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

为1979年以来*

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频发

那么

近期我国及北半球高温极端性

究竟如何?

出现持续高温的原因是什么?

未来高温是否仍将持续?

我国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 影响超过9亿人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6月以来(截至7月12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陕西南部、河南、河北南部、山东中部和西部、安徽、江苏、浙江、湖北中部和北部、重庆、新疆中部和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高温日数有10至20天,其中河南东部和南部、安徽北部、湖北西北部以及新疆东南部等地超过20天,河南漯河(33天)、永城(31天)、舞钢(31天)、舞阳(31天)、沈丘(31天)、襄城(30天)和陕西华县(31天)以及新疆鄯善(36天)、淖毛湖(33天)等地高温日数都超过30天,新疆吐鲁番和托克逊达42天。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区高温日数普遍偏多5至10天,其中河南大部、湖北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中部和北部、山东南部、江苏西北部等地偏多10天以上。

△2022年6月1日至7月12日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单位:天)

△2022年6月1日至7月12日全国高温日数距平分布(单位:天)

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了今年*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截至7月12日,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覆盖国土面积达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

△2022年6月13日至7月12日全国极端*气温分布

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河北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0℃)和云南盐津(44.0℃)日*气温达44℃以上。

△2022年6月13日至7月12日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分布

受高温天气影响,6月13日以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7个省级电网以及西北电网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因温高雨少,浙江东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等地土壤墒情偏差,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7月以来,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死亡病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范围持续高温事件典型年份有2003年、2013年、2017年等。总体看来,今年的高温事件开始时间早于上述3年,持续时间和历史极值站数目前还不及这3年,影响范围和单站*气温虽也不及2017年,但已超过了2003年和2013年。

表 2022年高温事件与历史典型事件对比

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趋多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为1979年以来*,其中俄罗斯北部、欧洲西部等地偏高2℃以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等地的日*气温超过40℃,法国、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等国多个城市刷新高温纪录。日本东京连续五天气温超过35℃;美国中部和东部高温警报影响人口约1.25亿,超过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德国勃兰登堡州因极端高温加剧干旱而引发森林火灾。与历史同期相比,本次高温热浪事件在欧洲、东亚、北美多地同一时段*气温打破历史极值,影响范围广,但影响程度不及2003年高温事件。

进入21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渐频繁。2003年6至8月,欧洲大部地区先后经历了过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来罕见的高温热浪天气,高达38至45℃的气温造成近2.1万人死亡,仅法国就有近1.5万人因酷热死亡。

2017年6至7月,北美、欧洲及亚洲多国遭受极端高温天气。美国西部的凤凰城日*气温达47℃;葡萄牙、西班牙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因持续高温天气引发森林火灾;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遭遇持续高温热浪。

2019年6月10日,美国西部出现破纪录高温热浪,加州圣地亚哥局地气温高达45℃,打破当地高温纪录;北加州连续发生多起森林大火,美国西部约有4500万民众受到高温热浪影响。

2020年7至9月,美国西南部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热、最干燥的时段,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西部发生严重火灾,超过8500座建筑被毁,41人死亡;8月16日,死亡谷温度高达54.4℃;9月6日,伍德兰山温度达49.4℃,为洛杉矶地区历史*温度。

2021年6至7月,北美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其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周内连续三天刷新全国*温度纪录,致700余人死亡。

全球变暖是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6月以来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

今年6月以来,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具体到我国,目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为今年6月以来南方高温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条件,尤其是7月中纬度暖高压带发展加强,导致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根据统计分析,在多数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易偏北。今年6月下旬以来,副高北抬,特别是台风“暹芭”于7月上旬北上后,副高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大陆高压相结合,在我国上空形成稳定的暖高压带,进而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此外,由于副高携带的水汽使得我国中东部地区湿度较大,使得体感温度更高。

未来气温趋势展望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4天(2022年7月13日至7月26日),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多高温天气。13至16日,四川盆地、陕西关中、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多高温少雨天气,日*气温一般为35至38℃、局部39℃左右。17至20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沿江、华南西北部等地将出现降雨过程,高温天气得以缓解,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持续高温闷热天气。21日之后,南方地区高温将再次发展,范围扩大,福建、江西、浙江南部等地日*气温可达39至41℃。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未来15至30天(2022年7月27日至8月1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内蒙古西部、上海、江苏、浙江北部、安徽、江西北部、山东南部、河南大部、湖北、湖南北部、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西藏、陕西南部、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至2℃。上述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偏多,可能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7月28日至8月2日,华北、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部、西藏、新疆北部;8月5至7日,华北、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北部;8月9至11日,华北、华东大部),需防范高温热浪对人民生产生活和电力供应的不利影响。

来源 中国气象局

编辑 曾佳佳

流程编辑 刘伟利




长盈精密股票

消息●

苹果供应链企业长盈精密(300115.SZ)闪了一下腰,让市场大呼意外。

近日,长盈精密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1年实现的营业收入超过110亿元,同比增逾10%;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亏损5.79亿元,相较上年盈利6亿元下降接近200%。

二级市场上,去年底以来,公司股价也从22.25元/股跌至今年2月15日的11.69元/股,接近腰斩。近日,其股价小幅波动,3月3日报收11.85元/股。

有意思的是,去年,多家机构对长盈精密给予了积极预测,有机构给予的净利润预测竟然高达11.37亿元。最为市场诟病的是,今年1月24日,在公司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情况下,中金公司竟然给予25元/股的目标价。

针对2021年大幅转亏,长盈精密给出了5大原因,包括主要客户重点产品爬坡、芯片短缺以及自身原材料涨价。

公开信息显示,长盈精密的客户包括苹果、特斯拉等知名企业。

市场关心的是,今年,长盈精密能否扭转局面。

业绩暴增暴降稳定性差

大起大落,是长盈精密传递给市场的印象。如今,这一印象在进一步加深。

2021年,是长盈精密经营业绩十分惨淡的一年。

根据业绩快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47亿元,同比增长12.74%。其实现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79亿元、-7.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96.43%、-260.61%。

经营业绩大降,在去年三季报中就有迹可寻。去年前三季度,长盈精密实现营业收入73.66亿元,同比增长9.20%,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0.22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62.05%、93.59%。

扣非净利润降幅超过90%,可见其主营业务遭受的冲击程度不小。

从业绩快报看,四季度,公司经营业绩没有丝毫改善。

针对2021年的经营业绩,长盈精密解释称,有五大因素所致。一是主要客户战略产品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大,新能源零组件布局及研发投入增加,全年同比增加约3亿元。二是主要客户重点产品处于量产爬坡期,良率低。三是部分生产制造基地受疫情、客户芯片短缺、新能源部分产品线处于投产初期等影响,产能利用率未及预期、生产成本上升。四是公司主要原材料铜、铝等大幅涨价,短期内难以消化,加上汇率变动、人工成本上升等对毛利率均有一定影响。五是期末部分存货因上述原因存在减值情况,计提了减值准备。

从公司给出的解释看,前三条是客户因素,导致向公司采购量减少,第四条是外部环境影响及用工成本增加。上述因素叠加,导致存货增加,计提减值。

业绩大幅亏损,超出了市场预期。其实,经营业绩大增大降,于长盈精密而言较为常见。

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长盈精密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4.50亿元、6.84亿元,同比增长55%、52.02%;2017年、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5.71亿元、0.38亿元,同比下降16.49%、93.26%。

2018年,其扣非净利润为亏损0.61亿元。2019年,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0.84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为-2.27亿元。

202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亿元、扣非净利润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5.95%、311.08%,呈现爆发式增长。

当时,长盈精密解释称,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电脑类、智能穿戴类、新能源汽车零组件类产品有较大增长;公司对国际大客户销售持续增长;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显著变化对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只是,没想到的是,2021年,国际大客户的变化,直接导致公司业绩大降。

负债率58.72%升至历史高位

经营业绩不稳定,主要原因是对大客户的依赖。

2020年度报告显示,当年,公司向第一、二、三大客户销售额分别为23.76亿元、19.86亿元、10.82亿元,占比为24.25%、20.27%、11.05%,合计为55.57%,超过一半,其中,第一、二大客户占比为44.52%。

当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为69.03%。由此可见,公司存在对前三大客户一定程度的依赖。

长盈精密主营业务为开发、生产、销售电子连接器及智能电子产品精密小件、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及模组、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等。

去年5月,苹果公司公布了2020年供应商名录,长盈精密位列其中。公开资料显示,长盈精密是苹果MacBook金属机壳、iPad外置键盘和AppleWatch结构组件等产品的供应商。

在资本市场上,长盈精密除了拥有苹果概念外,还拥有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国产芯片、5G、智能穿戴等多个热门概念。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盈精密主要产品包括高电压连接器、动力电池结构件等。公司客户包括特斯拉、宁德时代、奔驰、宝马、吉利等。

市场上,有人士对比长盈精密前五大客户销售数据及客户名单认为,长盈精密第一大客户(含间接)为苹果,第二大客户为特斯拉,第三大客户可能是宁德时代。2021年经营业绩剧降,可能发生在苹果及特斯拉身上。

当然,这些只是猜测,并未得到长盈精密印证。

于苹果、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全球知名企业而言,长盈精密在产业链处于弱势地位,这可能是其业绩大增大降的主要原因。

其实,在去年三季度,长盈精密的经营数据已经反映,经营业绩有剧降风险。去年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公司存货余额高达45.96亿元,占当期94.32亿元流动资产的48.73%。相较上年同期,存货余额增长46.32%,远超营业收入9.20%的增速。

经营业绩剧降,长盈精密资产负债率明显攀升。2020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8.79%,2021年9月底为58.72%,上升约10个百分点,预计年底将进一步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机构曾给予长盈精密业绩及股价乐观预测。去年2月,广发证券曾预测其净利润为11.37亿元,招商证券、民生证券预测值分别为9.33亿元、10.19亿元。最为谨慎的当属中信证券,当然,其预测时点为去年10月29日,预测值为4.77亿元。

今年1月24日,在长盈精密已经预告全年业绩亏损的情况下,中金公司给予长盈精密的目标价为25元/股,当时,其股价为16.07元/股。

实际上,从去年12月22日开始,长盈精密的股价一路下探,今年2月15日探至11.69元/股。近几个交易日略有上升,3月3日收报11.85元/股,不到中金公司给予的目标价的一半。




长盈精密做什么产品

近年来,占据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的智能手机进入调整期,从2017年起出货量持续下降,虽然2021年较2020年略有回升,但并未形成根本性改善。

各大安卓手机品牌延续了“机海”战略,对供应链特别是定制件生产企业而言,则依然面临着单一项目生产周期过短且订单量不稳定的局面。虽然智能手表、无线耳机、智能音箱等产品的出现,对智能手机供应链产能起到了一定的消化作用,但从目前市场供应规模来看作用有限。

这种背景下,以长盈精密(300115)为代表的精加工企业,势必需要寻求新业务维持业绩增长点。如今持续大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被大量上市企业视为业绩二次增长的不二之选,长盈精密自然也未能免俗,只是介入新能源行业的时间节点似乎不太完美,反而公司用来反哺精密加工的新能源汽车零组件的工业4.0业务板块在2021年表现突出,有可能成为公司未来真正的增长引擎。

增收不增利

成立于2001年的长盈精密,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智能终端手机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集成的规模化制造企业。公司主要聚焦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智能终端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工业4.0。

具体来看,智能终端零组件原来以手机件为主,现逐渐转向非手机业务,目前笔电、智能穿戴等已成为该业务的核心产品;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产品围绕车身/汽车电子结构件、动力电池结构件以及电连接进行布局;而工业4.0主要为其他两大业务提供自动化支持,与前两项主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协同性。

回顾公司发展历史,长盈精密在2014年公司大举增加CNC机台及配套工艺的投入,2014年下半年随着大屏智能终端明确受到市场的追捧,金属CNC外观件在各个移动终端品牌的中高端机型中得到普遍应用。

伴随着OPPO、VIVO、华为等客户市场份额的增长,长盈精密在金属外观件等产品领域取得了高速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7年还成功切入三星金属外观件产业链,2018年切入北美大客户笔电外观件供应链,据市场人士揣测,2018年开拓的北美客户,应该是苹果。

但也正是2018年开始,长盈精密大规模开发众多国际客户项目开始反噬公司盈利能力,主要是因为国际客户产品研发周期较长,且部分国际客户的出货计划也有所延迟,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按扣非净利润算,2018年和2019年,长盈精密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6089.14万、-2.27亿。

在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长盈精密不破不立,及时降低手机金属产品占比,将运营重心转向笔电、可穿戴设备相关产品,同时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成,成为公司业绩主要增长引擎,带动长盈精密实现营收97.98亿,同比增长13.20%,净利润同比增长615.95%,达到6.00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11.08%,达到4.79亿元。

但在疫情好转的2021年,长盈精密把2020年的净利润全亏完了,当年净亏损6.0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66.23%,亏损7.96亿元,与净利润大幅亏损相反的是,公司当年营收同比增长12.74%,达到110.47亿元,保持2007年以来的14连涨。

新能源涨价压低盈利

长盈精密将公司近年来增收不增利归因于大幅加码新能源产业,同时还有消费电子行业方面的不可抗因素,比如芯片短缺导致的出货量下降。

根据IDC正式公布的统计数据可知,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548亿,同比增长5.7%,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51亿部,同比增13.9%。

若据此来看,长盈精密所说的手机业务营收下降,是因为手机行业因芯片短缺导致出货量下降的说法似乎并不成立,尤其是长盈精密确认合作的客户三星依旧稳居榜首,市占率20.1%,同比增长6%;可能合作的苹果第二,市占率17.4%,OPPO、VIVO等客户,2021年全球市占率分列第四、五位,市占率分别为9.9%和9.5%,同比增长分别为20.1%和14.8%。

可见,长盈精密2021年增收不增利另有原因。根据公司营业成本结构来看,长盈精密电子元器件、新能源产品零组件营业成本分别增长25.28%、147.91%,尤其是新能源产品零组件业务板块营业成本直接翻倍。

长盈精密2021年新能源产品零组件营业成本翻倍,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行业在2021年经历了大宗商品涨价,且长盈精密部分生产基地在2021年三季度末受“限电”影响,调整了生产计划安排,进一步推升公司运营成本增加。

同时长盈精密为满足新能源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2021年还动用募集资金约6.90亿元投建了宁德、溧阳及宜宾三个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但新生产基地的产能在2021年并未释放。

长盈机密在2021年报中披露,公司因上述原因,于2021年计提4.18亿元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据长盈精密2021年净亏损的69.09%。

尽管长盈精密在2021年困难重重,但公司并没有坐以待毙。根据公司2021年财报,长盈精密2021年智能装备制造营业成本同比降低40.26%,尤其是人工费用近一步降低79.18%,顺应工业4.0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与电子元器件、新能源产品零组件人工成本分别增长39.43%、188.39%形成显著反差,或成为公司下一个真正的增长引擎。

新能源在左,工业4.0在右

长盈精密2021年新能源业务营业成本大幅增长不具可持续性,今年5月29日,知名投资机构高盛就发文直言:钴、锂、镍这三种关键的电池原材料金属的牛市行情恐怕暂告一段落,在投资者过于迅速地扎堆进场之后,市场可能会在未来两年下滑。

而且长盈精密用来提升公司主业运营效率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务模块(工业4.0),具有确定性较强的高景气趋势。

今年5月24日,工信部对外公布《2022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包括此前新增14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共计28家工业互联网平台。

伴随我国工业制造水平逐步提升,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将进一步释放国内生产力,推动传统工业的数字化升级,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望持续受益。

至于长盈精密持续加码的新能源行业,由于过去两年处于超级周期中,大量机构认为高增长之后一定是迅速回落,但是按照“碳中和”的趋势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产业增速不会明显放缓,在具有明确需求的背景下,生产企业依旧会继续站在风口上。

据中信建投预测,2022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因疫情、战争等影响,导致供需产生矛盾,供给端产业链生产、物流、成本承压,需求端由车型和认知驱动催生的强劲需求无法释放。预计全球2022年销量930万辆,同比增加51%。

在此背景下,中信建投坚定认为锂资源未来需求依旧紧张,预计2022年锂价中枢维持45万元/吨高位,6月开始锂价恢复上涨趋势,涨幅取决于中游扩产及需求超预期幅度。所以长盈精密2021年投资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回本盈利预期较高。

长盈精密也公开表示,未来将继续针对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设备、服务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新需求,积极研发相适应的模组化和系统化的新产品。

表面看长盈精密研发设计范围较广,其实虽然涉及行业众多,但是研发方向较为集中,主要是在新材料方面,公司2021年成立的技术研究院,会在未来根据公司重点领域的产品发展规划,积极研发新型金属(复合材料)、以硅胶、橡胶为代表的亲肤类高分子非金属材料、应用于芯片封装的功能陶瓷、应用于可穿戴产品的高强度复合材料以及提升工艺良率、降低工艺成本的化工类材料。

同时在装备工艺方面,公司继续全面投入进行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对公司设备大规模联网进行大数据管理,在已有传统组装自动化、检测自动化、装夹自动化的基础上,增加物流自动化、调机自动化,综合提升生产过程自动化率、良率和效率。

为保证研发顺利进行,长盈精密近年来也做足了事前准备,截至2021年,长盈精密授权公告专利346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62件,美国10件;新增专利申请361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76件,PCT7件,美国4件,欧洲2件。

按下游应用分类,长盈精密2021年在动力电池盖板领域申请专利26件,其中发明11件;在可穿戴设备(主要是可穿戴设备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领域申请共34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若长盈精密2022年将上述专利充分落地,公司业绩有望重新回正,但这一切也只能交给时间验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长盈精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长盈精密、2021年全年天气预测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