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600801
2022年度湖北*上市公司评选活动现场
近日,在2022年度湖北*上市公司评选中,华新水泥获评湖北*上市公司、湖北*投资者认可度上市公司、湖北*上市公司董秘三个奖项。
在此前支点财经
华新水泥始创于1907年,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这家百年企业在资本市场屡创第一:1994年,华新水泥A、B股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建材行业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1999年3月,华新水泥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定向增发B股股份的先河;2008年2月,再次成为首家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21年,华新水泥登陆香港交易所,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个B股转H股样板案例。
华新水泥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加快推进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及产能规模的拓展,不断深化和践行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让“百年老店”华新水泥不断迸发新活力,迈入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发展轨道。
资本市场助力华新发展
华新水泥与资本市场结缘,起源于企业迫切的发展需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华新水泥陷入产能、设备落后的局面,产能始终徘徊在100万吨/年,大量四十年代的设备仍在超期服役,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企业竞争力连年下降。华新水泥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生产工艺和装备的升级换代。
1990年,中国资本市场勃兴,上海证券交易所建成。1993年,华新水泥递交了上市申请,打算通过资本市场募资去购置新设备、建设新生产线。1994年,华新水泥A、B股双双实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彼时,如果一家企业想增发股票,必须满足“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硬标准,尚未达到该项指标的华新水泥另辟蹊径,开启了战略配售。具体而言,1999年3月,华新水泥采取定向募集方式,向当时世界*水泥制造商瑞士豪瑞集团发行7700万股B股,占股份23.4%,开创了国内上市公司*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先河。
资金解决了华新水泥的燃眉之急,使其成功突破发展瓶颈。“靠着先后从资本市场上募来的约5亿元资金,我们完成了生产线建设,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公司后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李叶青表示。
随着华新4、5号窑建成投产,华新水泥的生产规模顺利达到350万吨/年,一跃成为当时全国单厂产量第一的水泥企业,公司的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再次跃居国内前列。
时间来到本世纪,华新水泥开始走向装备、技术国产化的发展道路,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出从日产1000吨到日产14000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水泥装备系统,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不仅如此,华新水泥从一家只有单一水泥主业的公司,发展成为了一家主营水泥、混凝土、骨料、环保处置、装备制造及EPC工程、高新建材等业务的全球化建材集团,在全国14个省市及海外8个国家拥有270多家分/子公司。
技术进步势能转换成发展动能
新世纪以来,华新水泥的业绩呈指数级增长。2021年,华新水泥实现营业收入324.64亿元,归母净利润53.64亿元。连续多年总资产收益率达25%,这一指标在中国上市公司中位列前十。
一组数据能更直观地表明华新水泥的累累硕果:上市至今,水泥产能增长了115倍,营业收入增长648倍,营业利润增长743倍,总资产增长85倍。有意思的是,公司规模的大幅增长并非依靠制造原料价格的降低,而是来自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近三十年来,水泥的重要生产成本煤炭、电力价格逐年攀升,水泥产品的价格反而略微下降——1994年,煤炭价格不足100元/吨,电力价格约0.28元/度,2022年,煤炭价格达到1500元/吨,电价则0.56元/度。
“我们赚的是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钱。我们的增长倚赖技术进步转化成果、能源消耗的降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之带来的收益同时回馈给了社会、股东。”李叶青如是总结。
技术进步的势能转换成企业的发展动能,在数字化和节能减排方面,华新水泥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先锋。
去年6月,华新水泥首个全数字化智能工厂——禄劝智能工厂已经交付。工厂实现了业界最困难的“IT+OT”融合,涵盖营销、采购、物流、生产、一体化、人力资源、数字化管控等,实现水泥矿山开采、原料采购、生产制造、渠道流通全过程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有效提高生产运营质量和效能。
在先进工艺和装备的基础上,华新水泥积极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数字技术,成为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的排头兵。2020年,华新水泥在湖北黄石建立了一条日产水泥熟料万吨的生产线,该生产线也是目前世界上*的环保协同处置水泥窑线,燃煤替代率超过30%。今年6月30日,通过与阿里云合作,华新水泥在黄石“万吨线”研发应用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系统,全年再减碳排放6万余吨。
“上市近三十年来,华新水泥的核心理念是一心一意谋发展。上市不是为了圈钱,也不是为了套现,而是把资金用在发展上。”在李叶青看来,华新水泥能够实现稳定地发展,关键因素包括坚守实业报国的初心、*稳定的领导团队、前瞻性的战略思维、独立快速的决策制度、快速学习应用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等。
“持续为社会、股东、员工创造价值,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李叶青进一步表示,华新水泥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保证能源、资源、环境的*使用效率,持续满足社会对建筑、生活材料的需求。华新水泥将继续笃行不殆,蜕变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先锋公司,让百年华新在荆楚大地、中国大地继续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防骗大数据
最近,云付通发布了一份“系统升级”的公告:“为了更好的拓展海外市场,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司正在全面升级系统,解释个别会员账号的部分功能可能会短时收到影响,如调单等。”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正文共:699 字
阅读时间: 2 分钟
题图:相关公告
全面升级系统的结果是什么呢?很多会员发现提现被限制了。别的平台升级都是为了用户更好的体验,而云付通的系统升级,却是为了让投资者提现不了。
这一波操作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是的,下面这些崩了的平台也用过: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1、悦平台(悦花越有)曾在七月份发布了一份停服升级的通知,至今未开网。
2、Vpay平台曾以黑客攻击为理由把网一关,至今也未恢复正常...
3、还有大名鼎鼎的“云联惠”,在崩盘前,也是以系统维护为理由,把网给关了。
从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
第一、凡是以系统升级名义关网都是耍流氓。第二、凡是以黑客攻击名义关网都是要跑路。
因此,大胆在这里断定:云付通药丸!各位云付通的参与者们,你们做好成为接盘侠的准备了吗?像云付通这种拿不到支付牌照,靠多级分销来支撑的平台,狗带是迟早的事情。(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大多数平台跑路或者倒闭的借口,无外乎这几种:
1、黑客攻击;2、系统更新维护;3、支付限额;4、公司被调查;5、会员闹事;6、个别高层砸盘;7、年会...
其实对于会员来说,只要提现困难,基本上平台就会恐慌谣言四起。现在最主要怕的就是系统维护和开年会了,这两个借口基本前者还有一半的机会,后者开年会能存活的几率不到10%。
资金盘的套路,其实很简单,只要大家稍作深思便知道这是一种骗人的游戏,但很多人往往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自欺欺人,认为这是一种赚钱方式,结果便宜没占到,反倒赔了钱。这是由人性的贪婪,所导致的。你撸的是别人的羊毛,别人撸的是你的命!
内容防骗大数据(FPData)综合无路可套、反传联盟,特此鸣谢!
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华新水泥(600801.SH)盈利低谷已过,21年向上弹性可期。预期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9.5/78.6/89.5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1年9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29.88元,维持“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指出,公司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6.31亿元,同比下降11.22%。20年公司上半年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下半年随着需求恢复,业绩逐季好转,21年盈利向上弹性可期。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
全国水泥龙头,能耗及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3月26日晚公司发布20年年报,20年实现营收293.57亿元,YOY-6.62%,实现归母净利润56.31亿元,YOY-11.22%,扣非归母净利润55.54亿元,YOY-10.13%。公司20Q4实现收入89.45亿元,同比-0.25%,实现归母净利润16.06亿元,同比+7.19%。
20年水泥需求下滑导致价格承压,吨成本有所下降
公司2020年销售水泥和熟料7601万吨,同比下滑1.2%。天风证券测算公司20年水泥吨均价328元,同比下降26元,因疫情及洪水影响下,公司主要区域水泥需求下滑较多,公司成本管控继续加强,吨成本196元,同比下降12元,其中原材料、燃料、人工等成本均有下降,吨毛利132元,同比下降14元。公司主要销售区域为华中、西南地区,2020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9.8%/41.1%,随着水泥需求旺季来临,核心区域水泥价格或迎来上涨,同时公司海外水泥生产线有序推进,21年水泥主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骨料销量同比快速增长,多元化布局加快
公司持续加快多元化布局,20年长阳、渠县等7家骨料产线投产,新增产能1550万吨,全年销售骨料2305万吨,同比增长31%,天风证券测算吨毛利32元,目前在建骨料项目11个,建成后骨料年产能将达到2亿吨,同时混凝土、环保产能继续扩张,年内分别新增1000万方/46万吨。公司20年12月16日公告,拟在湖北阳新成立控股子公司,投资约100亿元建设200万吨/年活性钙及深加工产品生产线、1亿吨/年机制砂石生产线及20亿块/年墙材产品生产线,多元化布局可期。
费用率小幅上涨,杠杆率仍可控
公司20年期间费用率同比上涨1.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4/+0.5/+0.1/+0.4pct,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率上涨主要因收入下滑导致固定费用占比提升,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系研发投入增加,财务费用增加因汇兑损失增加。公司20年末资产负债率41.40%,同比上涨5.17pct,但整体杆杆率仍然可控。
风险提示:区域供给格局恶化、水泥价格下滑、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2022年度湖北*上市公司评选活动现场
近日,在2022年度湖北*上市公司评选中,华新水泥获评湖北*上市公司、湖北*投资者认可度上市公司、湖北*上市公司董秘三个奖项。
在此前支点财经
华新水泥始创于1907年,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这家百年企业在资本市场屡创第一:1994年,华新水泥A、B股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建材行业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1999年3月,华新水泥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定向增发B股股份的先河;2008年2月,再次成为首家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21年,华新水泥登陆香港交易所,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个B股转H股样板案例。
华新水泥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加快推进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及产能规模的拓展,不断深化和践行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让“百年老店”华新水泥不断迸发新活力,迈入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发展轨道。
资本市场助力华新发展
华新水泥与资本市场结缘,起源于企业迫切的发展需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华新水泥陷入产能、设备落后的局面,产能始终徘徊在100万吨/年,大量四十年代的设备仍在超期服役,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企业竞争力连年下降。华新水泥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生产工艺和装备的升级换代。
1990年,中国资本市场勃兴,上海证券交易所建成。1993年,华新水泥递交了上市申请,打算通过资本市场募资去购置新设备、建设新生产线。1994年,华新水泥A、B股双双实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彼时,如果一家企业想增发股票,必须满足“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硬标准,尚未达到该项指标的华新水泥另辟蹊径,开启了战略配售。具体而言,1999年3月,华新水泥采取定向募集方式,向当时世界*水泥制造商瑞士豪瑞集团发行7700万股B股,占股份23.4%,开创了国内上市公司*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先河。
资金解决了华新水泥的燃眉之急,使其成功突破发展瓶颈。“靠着先后从资本市场上募来的约5亿元资金,我们完成了生产线建设,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公司后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李叶青表示。
随着华新4、5号窑建成投产,华新水泥的生产规模顺利达到350万吨/年,一跃成为当时全国单厂产量第一的水泥企业,公司的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再次跃居国内前列。
时间来到本世纪,华新水泥开始走向装备、技术国产化的发展道路,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出从日产1000吨到日产14000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水泥装备系统,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不仅如此,华新水泥从一家只有单一水泥主业的公司,发展成为了一家主营水泥、混凝土、骨料、环保处置、装备制造及EPC工程、高新建材等业务的全球化建材集团,在全国14个省市及海外8个国家拥有270多家分/子公司。
技术进步势能转换成发展动能
新世纪以来,华新水泥的业绩呈指数级增长。2021年,华新水泥实现营业收入324.64亿元,归母净利润53.64亿元。连续多年总资产收益率达25%,这一指标在中国上市公司中位列前十。
一组数据能更直观地表明华新水泥的累累硕果:上市至今,水泥产能增长了115倍,营业收入增长648倍,营业利润增长743倍,总资产增长85倍。有意思的是,公司规模的大幅增长并非依靠制造原料价格的降低,而是来自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近三十年来,水泥的重要生产成本煤炭、电力价格逐年攀升,水泥产品的价格反而略微下降——1994年,煤炭价格不足100元/吨,电力价格约0.28元/度,2022年,煤炭价格达到1500元/吨,电价则0.56元/度。
“我们赚的是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钱。我们的增长倚赖技术进步转化成果、能源消耗的降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之带来的收益同时回馈给了社会、股东。”李叶青如是总结。
技术进步的势能转换成企业的发展动能,在数字化和节能减排方面,华新水泥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先锋。
去年6月,华新水泥首个全数字化智能工厂——禄劝智能工厂已经交付。工厂实现了业界最困难的“IT+OT”融合,涵盖营销、采购、物流、生产、一体化、人力资源、数字化管控等,实现水泥矿山开采、原料采购、生产制造、渠道流通全过程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有效提高生产运营质量和效能。
在先进工艺和装备的基础上,华新水泥积极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数字技术,成为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的排头兵。2020年,华新水泥在湖北黄石建立了一条日产水泥熟料万吨的生产线,该生产线也是目前世界上*的环保协同处置水泥窑线,燃煤替代率超过30%。今年6月30日,通过与阿里云合作,华新水泥在黄石“万吨线”研发应用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系统,全年再减碳排放6万余吨。
“上市近三十年来,华新水泥的核心理念是一心一意谋发展。上市不是为了圈钱,也不是为了套现,而是把资金用在发展上。”在李叶青看来,华新水泥能够实现稳定地发展,关键因素包括坚守实业报国的初心、*稳定的领导团队、前瞻性的战略思维、独立快速的决策制度、快速学习应用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等。
“持续为社会、股东、员工创造价值,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李叶青进一步表示,华新水泥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保证能源、资源、环境的*使用效率,持续满足社会对建筑、生活材料的需求。华新水泥将继续笃行不殆,蜕变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先锋公司,让百年华新在荆楚大地、中国大地继续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0801》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0801、云联惠*消息8月8号重新开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