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纸诉状,使得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688026.SH,以下简称“洁特生物”)所涉的“口罩风波”再度发酵。近日,洁特生物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拜费尔”)遭到自然人周皓起诉,因未实际向其交付任何货物,周皓要求拜费尔返还600万元口罩货款,并解除双方于此前签订的《销售合同》。截至目前,该案件已立案暂未开庭审理。
不过,《中国经营报》
只是,早在周皓起诉拜费尔之前,拜费尔已与口罩设备供应商——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智能”)发生合同纠纷,原因在于所交付的部分口罩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拜费尔因此拒付剩余货款并起诉国机智能。但不到两个月后,国机智能反诉拜费尔,要求其履行合同义务。
至此,拜费尔已与供应商、客户均存在法律纠纷。而在洁特生物的规划中,拜费尔承担着开发公司未来新防护产品的重任,为洁特生物未来三至五年的成长作铺垫。2020年,拜费尔为洁特生物贡献了近40%营收。针对拜费尔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是否正常,以及其与另外两名已预收货款客户是否存在潜在法律纠纷风险等相关问题,
卷入口罩销售纠纷
公告显示,拜费尔近日收到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关于周皓起诉的《民事起诉状》《应诉通知书》等相关材料。
据了解,周皓与拜费尔签订《销售合同》,约定产品的名称为N95口罩,总价金额为1200万元。
其中,《销售合同》第十二条约定:“……如卖方在4月30日之前未能提供CE或FDA证书,或者进入美国或欧洲的清关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全额退款。”上述《销售合同》签署后,周皓在2020年4月3日至7日,向拜费尔支付货款共计600万元,拜费尔在收款后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但直至2020年5月底,拜费尔才将部分清关资料办理完毕。截至周皓向法院提起诉讼之日,拜费尔既未向周皓交付相关清关材料,也未实际向周皓交付任何货物。
周皓为督促拜费尔履行合同义务,于2021年1月21日向其发出《律师函》一封,函告拜费尔向周皓返还600万元本金并支付利息,拜费尔至今未予以答复。
对此,洁特生物表示,周皓诉求涉案金额为600万元(未含资金占用费、诉讼费等费用),占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19%、5.03%,“所占比例较小,本次诉讼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洁特生物亦提醒,存在需部分或甚至全部退还货款及无法收回剩余货款的风险。
除了周皓,截至2020年末,拜费尔还预收了金棒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凡翱实业有限公司的口罩款余款,分别为785万元、407.22万元。截至目前,
不过,就周皓与拜费尔之间产生的纠纷来看,似乎早有端倪。
就在2020年10月,拜费尔将国机智能诉诸法律。公告显示,2020年4月20日双方签订《买卖合同》,根据该合同,拜费尔向国机智能购买设备N95口罩机,总价3450万元;2020年4月21日,拜费尔如约支付了设备定金2760万元。
而2020年4月24日至29日,国机智能陆续向拜费尔交付部分N95口罩机,“但这部分口罩机在验收、调试、试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质量问题,被告(国机智能)经多次调试、维修、更换零部件等仍无法根本解决。”
拜费尔认为,其已如约预付大部分货款,但是国机智能的“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始终无法满足原告(拜费尔)的正常生产要求,也使原告错过了疫情高峰期短时间内急需设备的要求,原告的合同目的已经无法达到,原告提出解除合同并退款的要求,合理合法有效,得到了被告多次的同意确认。但是被告至今仍未退款,损害了原告的合法利益。”
对此,拜费尔请求判令国机智能退还预付款、资金占用费、口罩报废损失费用共计约2203.28万元。
只不过,约两个月后,国机智能反诉拜费尔,并称其生产的N95口罩机“符合技术要求,设备完善,满足生产要求,无质量问题”,其有权要求拜费尔立即提货,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货款和违约金。
截至目前,洁特生物方面并未对拜费尔与国机智能之间的诉讼纠纷作出*进展披露。
事实上,除了设备供应商,截至2020年末,拜费尔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亦存在约定的材料期末仍未完成交付的情形。年报显示,洁特生物期末预付款中包含了拜费尔预付给上海的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荣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材料款余额分别为1042.7万元和753.36万元。“由于其前期供货的材料质量不稳定以及后疫情期的市场需求下降等原因,导致约定的材料期末仍未完成交付,公司依据合同约定的供货价格与期末市场价的差额分别计提了减值347.45万元和345.59 万元。”
拜费尔与设备及材料供应商之间的交付情况是否成为其与客户之间产生纠纷的导火索,并且是否将再次发酵,目前暂不得而知。
曾“吹牛”自打脸
天眼查显示,拜费尔成立于2014 年,在个人防护口罩的研发、生产、销售领域已深耕多年,并形成了多项口罩相关的专利。
2020年1月22日,在洁特生物上市当天,董事长袁建华在挂牌仪式发言中提到针对目前国内的疫情,公司主营业务之一的防雾霾、防病毒口罩业务,“公司已下达1000万个口罩紧急生产任务,并表示刚接到广州市相关部门的200万个口罩订单。”
次日,洁特生物随即发布澄清和致歉公告披露,2016年~2018年及2019年1月~6月,拜费尔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从1.99%持续下降至0.11%,对公司经营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
此外,鉴于拜费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经洁特生物2018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将关闭拜费尔,彼时正处于注销公告阶段。注销后拜费尔的相关资产和业务将由公司承继,公司系以生产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为主,未来将会缩减或全面停止口罩业务。
而袁建华提及的“广州市相关部门的200万个口罩订单”仅为口头需求,双方并未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加上彼时口罩生产所需的相关原材料备货不足,拜费尔亦难以完成200万个口罩的供货。
只是,到了年后第一个交易日即2020年2月3日,事件再次出现反转。洁特生物公告称,撤回拜费尔的注销申请,并表示全力推动恢复口罩等防疫产品的正常生产供应。
2020年,洁特生物全年实现防护类产品销售收入1.96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8.38 万元相比大幅增长,其前五大客户中,新增了拜费尔的两名防护类产品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洁特生物防护类产品的订单不足,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的大量生产设备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期末存货库存增加。据此,洁特生物对拜费尔的有关存货、预付款项、固定资产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实施资产减值测试,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343.14万元。
2021年5月,洁特生物在其投资者活动关系表中提及,2021年第一季度,拜费尔防护用品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仅实现销售收入182.26万元。但在公司未来三至五年的成长路径中,拜费尔承担着开发新的防护产品职能,比如正压防护服、正压头套,负压担架以及负压隔离床等。
如今,拜费尔卷入口罩销售纠纷,其前景或又蒙上一层阴影。
36氪获悉,包钢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北方稀土重新签署《稀土精矿供应合同》,待双方履行相关决策程序后实施;北方稀土于2022年7月15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未能审议通过。
证券代码:688026 证券简称:洁特生物 公告编号:2020-005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基本情况
1、公司目前日常经营情况正常,公司系以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为主,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口罩业务以子公司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拜费尔”)为主体经营,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6月,拜费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6.93万元、217.49万元、33.19万元和10.2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99%、1.30%、0.16%、0.11%,对本公司经营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在疫情期间,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的口罩业务产能受材料供应的限制影响较大,产量恢复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口罩生产数量受限,预计对本年业绩影响有限。长远看口罩业务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公司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二、相关风险提示
1、截至2020年2月3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22.04元/股,对应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摊薄后市盈率为258倍。截至2020年2月3日,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公司所处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为26倍,公司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市盈率水平。公司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为公司指定信息披露报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为公司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
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0年2月4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
即将“知天命”的年龄,袁建华却更加“折腾”了。1999年,已经47岁的袁建华在广州踏上了创业路。如今20多年过去,他创办的洁特生物已经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书写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传奇。
“接下来,我们将大力‘走出去’,真正在欧美实现生产,对标国际领先企业,扩大国际影响力。”袁建华说,希望企业未来有更大的发展,为广州、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主研发打破海外垄断
2001年,袁建华在广州开发区创办了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生产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企业之一。“做生物实验室耗材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我想了10年。当时国内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的,很多高端关键技术和产品都被海外垄断。我希望能做中国自己的产品。”袁建华说。
80平方米的“小作坊”、十几人的团队,洁特生物就这样诞生了。2001年至2012年,洁特生物在生物实验室耗材领域崭露头角。2013年至今,洁特生物保持高速发展,用袁建华的话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2021年被纳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如今的洁特生物拥有14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有29项。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生物实验室高端耗材,打破了该领域长久以来的海外垄断局面,并促使同类进口产品价格下降约40%。洁特生物更是成为国内*掌握“3D细胞培养支架及细胞灌流培养系统”技术的企业。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与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袁建华是现场中小民营企业的发言代表之一。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了我们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自信,使我们更加努力勤奋地去拼搏。”袁建华说。
继续探索攻克技术难关
“洁特生物的发展,其实也是广州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缩影。”袁建华表示,“广州很早就在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播种的阶段比国内其他城市早10年,目前已成为全国的生物医药高地”。
对于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袁建华认为,最值得称赞的是广州优质的营商环境。“广州是千年商都,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这里是创业的乐土,充满活力和机遇。在这里,不会觉得是一个人孤立作战,背后有强大的力量在默默支撑。”袁建华说,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广州成为创业乐土,有了好的土壤,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和成长,形成很好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在我创业时,享受到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当时我们公司的场地租金全免,政府还为我们提供半价住宿公寓。这些政策对于很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来说,能大大增加存活率。”袁建华表示,近十年,广州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扶持政策更多、力度更大,仅他所在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就相继出台了“高端生物制药8条”“生物医药10条”“中医药10条”等多项政策。
“目前我们还享受到国家、省、市、区各种扶持政策,每年约千万元的资助,如技术改造、重大攻关项目、专利发明奖励等。”他说。
对于未来,袁建华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表示,未来3年至5年内,洁特生物将重点攻克更多技术难关,探索新的产品;同时,重点做好智能化、自动化的制造转型,实现仓储物流的智能化管理,生产线的全智能化等。(更多新闻资讯,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洁特生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洁特生物、包钢股份*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