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增强债券怎么样(明日上市新股)

2022-07-18 4:24:54 证券 xialuotejs

广发增强债券怎么样



本文目录一览:




导读:曾经有人问我,股票基金经理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做固定收益的基金经理似乎看不出太大差异。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认知误区。仅从产品类型的差异度,固定收益的产品层次更丰富,风险收益特征对比明显,涉及的细分资产类别也更多。因而,基金经理在投资策略和风格上的差异度也更大。比如,我们这一次访谈的广发基金方抗,就是一位很特别的基金经理。


方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与债券结缘已有13年。入行前5年,他先后在交通银行、南京银行从事授信管理员、债券交易等工作;2013年至2021年,他在中银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先后管理货币基金、一级债基、中长期纯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2021年5月,他加入广发基金债券投资部,目前管理中长期纯债、中短债等产品。


回溯13年的从业经历,2008年和2013年是方抗职业生涯的两个重要节点。2008年,他在入行时经历全球金融危机,2013年又遇到银行间市场罕见的“钱荒”。这两件事,深深影响了方抗,让他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因而,谈及自己的投资理念时,方抗强调要敬畏市场,顺势而为。这一点,和大部分相信均值回归的基金经理略有不同。方抗说,他相信周期的力量,但同时也认为顺势做右侧的胜率更高。


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挖掘基本面好、票息高的信用债是在投资圈备受关注的话题。对此,方抗给出的解释是“不用怀疑大家的智商,而是要怀疑自己的智商。”诙谐的表达背后,折射的正是他敬畏市场的投资理念。在其看来,高收益品种背后,基本面很可能有一些瑕疵。


谈及日常爱好,方抗也与其他人有所不同。除了跑步,他比较喜欢射箭。“射箭要做好,不是简单的开弓射箭。先是站立的姿势和握弓的高低,再到举弓时的直线连接,最后还需要极度专注的瞄准。整个过程,必须在一个很安静的状态下完成。安静不是表面的安静,还需要内心的宁静。”方抗说,这也是射箭和足球、篮球等运动的区别。


在投资上,方抗也像一名射箭手,在每一个动作上做到静心专注。他认为,如果射箭中总是盯着别人的成绩,会影响自己的表现。而且,若是在某一次出现比较大的失误,也会影响最终成绩。延伸至固定收益产品的管理,只要不犯大错,就已经赢在起跑线。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方抗的投资“金句”:


1.我的性格偏保守,从业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所以,我在投资上,也一直把风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2.(投资)要敬畏市场、顺势而为,这是最重要的。


3.投资是一场“赢得输家的游戏”,只要不犯大错,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4.纯债投资上,我会偏右侧一些,一方面确定性更高,另一方面心态也会更好。


5.有了风险预算之后,再细分到具体的资产,防范每一类资产波动带来的回撤冲击。


6.我觉得当一个债券的收益率明显比同等级或者同类型高出很多时,肯定是在某一方面有硬伤。不用怀疑大家的智商,只能怀疑自己的智商。


7.静下心来射箭,心平气和,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最终出来的成绩会更好。


8.从价值维度考虑,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做投资,可能短期表现不一定很出彩,但是放长看,大概率不会有特别大的失误出现。



从风控起步

深耕债市十三载


朱昂:你是如何走上固收投资这条路的?


方抗 2008年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交通银行的金融市场部,岗位职责是中台的三重风险管控,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交易对手的风险。可以说,我最早接触固定收益投资,就是从风险角度入门的,这对我日后建立对金融市场的看法,起到了很大影响。大家都知道,2008年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我属于刚入行就见证了罕见的银行违约和市场流动性危机。


2009年,我从交通银行跳槽到了南京银行,岗位从原来中台的角色转到前台,更加贴近投资。那时,南京银行已经建立大前台的概念,让我接触到了不同的固收品种,从资金、债券到同业、票据等都有全面的交易介入。那段经历,让我对金融市场的各种产品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三段经历是2013年去了中银基金,在那里工作了8年。在这8年间,我管理过货币基金、一级债基和纯债基金。比较巧的是,2013年5月,我刚去了中银基金1个月,银行间市场就出现了“钱荒”事件,这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亲身经历的又一次危机。当时,货币基金的规模在很短时间内出现大幅缩水,短端资金利率快速飙升。这一次经历,让我再次意识到风控的重要性。


我的性格偏保守,而过往的从业经历也让我深刻感受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所以我在投资上,也一直把风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比如说,我做了那么多年投资,对信用下沉一直持偏保守的态度,更倾向于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做出一些超额收益。


另外,我始终对组合的回撤看得比较重,这和我的从业经历有关,属于对回撤厌恶度比较高的投资者。


朱昂:你是如何看待固定收益的投资?


方抗 相比于股票型基金,固定收益产品有类*收益的特征,持有人也更多是抱着追求*收益而来的,所以固定收益投资会从*收益出发,要让组合持仓的风险暴露和产品的目标收益相匹配。



两大投资原则:

敬畏市场,尊重常识


朱昂:你的投资框架是怎么样的?


方抗 首先要敬畏市场、顺势而为,这是最重要的。投资是一场“赢得输家的游戏”,只要不犯大错,已经赢在了起跑线。有些产品净值出现超预期的回撤,很可能在敬畏市场方面做得不够。


举个例子,2013年“钱荒”事件之后,市场整体情绪还是比较脆弱的。到了2013年四季度,经济基本面出现走弱迹象。这时候,做多债券的赔率是可以的,但由于市场情绪还处在熊市中,做多的节奏要顺应市场的情绪。


许多人或许只记得2013年5月的“钱荒”,事实上还有一轮比较快速的回调发生在当年四季度。当时M2和贷款增速已经出现下行,信贷的拐点已经出现,但资金面在年底再次收紧,导致债券收益率年底又出现了快速上行,债券收益率真正见顶是在2014年初。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市场情绪,仅从基本面出发去抄底,很可能扛不过2013年底的下跌而止损,从而导致净值会比较难看。


所以,在纯债投资上,我会偏右侧一些,确定性更高,心态也会更好。


其次要尊重常识,保持冷静。我举个例子,2016年前三季度,我管理的货币基金规模一直在持续增长,利率水平也很低,和最近两年的市场环境有点类似。当时由于委外扩容、社融增速低迷,资金面一直很宽松,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7%,甚至有人喊出零利率。


到了2016年四季度,随着社融增速逐步回升,以及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加大,央行开始了新一轮的货币紧缩周期,导致收益率曲线出现大幅上行。从常识看,当时实际GDP增速并不低,*利率水平和过去十年的利率中枢就不应该有特别大的偏离。许多人都会说,这一次不一样了。事实上,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要相信常识。


类似的情况近年来也有出现。例如,2020年疫情发生,二季度资金成本降到了1%以下的时候,我把组合的杠杆和久期都降到很低的位置,背后的逻辑就在于无论是疫情,还是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肯定不是常态。这个操作,也帮我躲过了三季度的市场快速回调。



从风险预算出发

构建完善的回撤管理体系


朱昂:确实,我看到你管理产品都有一个共性,*回撤都比较小,比如广发增强债券,在你任职期间*回撤只有0.88%,能否谈谈这是如何实现的?


方抗 我觉得,要想把产品净值回撤管理好,可以拆解为四个步骤:


1)根据产品的目标收益和回撤控制要求,设定风险预算,把风险预算作为组合的指导方针。比如说,假如产品的目标收益率在4%到4.5%之间,对应*回撤不能超过1.5%,那么1.5%就是这个产品的风险预算;


2)有了风险预算之后,再细分到具体的资产,预估每一类资产波动可能带来的回撤冲击。对于纯债资产而言,震荡市中收益率波动一般不会超过50bp,那么要知道收益率如果上行50个BP,会对组合带来多大的冲击,然后在纯债的久期上做好防范。去年三季度末,我就把转债仓位降到5个点以内。当时转债指数仍在上行通道,但整体估值偏高,而历史上每年转债指数的*回撤都在10%附近,这意味着如果给转债仓位的风险预算是回撤不要超0.5%,那么仓位*不要超过5个点。基于此,我主动调降了转债占比。今年以来,转债指数出现大幅回撤,但我管理的组合回撤较小。


3)左侧布局,对收益和回撤进行平衡。回到前面说的转债,这类资产的*优势是向下有债底保护,向上兼具正股的弹性,因此转债更适合在熊市左侧布局。一方面未来的收益率目标相对明确,另一方面转债的*下跌空间相对比较容易测算,在*价格偏低时配置的风险收益比较好,这个时候只要控制好加仓节奏,往往都会不输时间,为组合取得比较好的*收益贡献。


4)行业层面有所管控,严控个券集中度。行业偏离是信用策略最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我会做适当的行业偏离,但前提是要有足够强的基本面逻辑和可验证的定量数据来支撑,确保偏配的行业未来1到2年没有太大风险。从中观行业维度观测,*的不确定是行业政策的变化,因此,一旦政策出现比较大的边际变化,我会迅速调整相关行业的信用债配置权重。另外,即使不出现信用违约,由于各种事件冲击,个券的估值波动也是难免的,因此,在个券占比上我也会考虑集中度的问题。


朱昂:在纯债投资中,利率和久期是比较重要的收益来源,能否分享这方面的代表案例?


方抗 我在2019年底的时候,认为库存周期已经基本见底,后面新一轮经济修复的潜能是比较明显的。于是,我把组合的久期下调到2年左右,在债券基金中属于中性偏低的位置。


到了2020年春节,国内出现新冠疫情,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我当时无法预判疫情会持续多长时间,但这个突发情况肯定是把经济复苏的节奏打破了,于是把组合久期调整到3年以上。


我们无法预测疫情结束的时间,但有些标志性事件是可以观察的。2020年4月底,确定了当年“两会”召开的时间,意味着短期国内疫情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控制。所以,我五一长假回来,就把长久期利率债都减掉了,将收益落袋为安。事后看,随着疫情管控的放松,社融同比增速快速反弹,五月中旬开始资金利率也逐步上行,债券收益率也开启了一轮明显的上行周期。


加久期的操作,我以2020年12月为例。当时,“永煤事件”对市场情绪的冲击较大,地方国企融资短时间内大幅收紧,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短端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当时30年国债收益率回到3.8%以上,从中长期配置看投资价值也开始显现,因此我适度加仓了30年期国债,这块交易型的仓位对组合净值的贡献也很明显。


朱昂:许多人经常会谈到“个券精选”,找到有明显超额收益的个券,你是怎么做的?


方抗 关于这一点,还是回到我的投资原则上:敬畏市场。我觉得当一个债券的收益率明显比同等级或者同类型高出很多时,肯定是在某一方面有硬伤。不用怀疑大家的智商,只能怀疑自己的智商。


在目前这个*利率偏低的位置,挖掘信用利差的性价比是非常低的。这么多年,市场一次次用教训告诉我们这个朴素的道理。


比如说2016年*利率很低,通过挖掘票息高的信用债确实能在短期提供比较高的静态收益,但在随后两三年里,当时的所谓高收益债接连出现信用违约,最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教训还是很惨痛的。



投资如同射箭

少犯错误 积小胜为大胜


朱昂:工作之外,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方抗 没有疫情时,我会射射箭,每周射箭一两次。射箭是放松大脑很好的方式,要求专注度比较高,相当于给大脑一个放空期。另外,我也喜欢运动,每周都会跑步和游泳。


朱昂:感觉射箭是一个很特别的爱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爱好?


方抗 也是机缘巧合,我家附近刚好有一家射箭馆,抱着好奇心去训练,发现这个运动对上手要求不高,不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就能上手。而且,这项运动能平抑自己的情绪。


射箭可以让大脑放松,对着靶子射的时候,尽量不考虑其他事情。


朱昂:你觉得射箭和投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方抗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戒骄戒躁,保持冷静,关注自己。


有时候旁边有个人跟你一起射箭,如果他射得很好,你老是想看看他、跟他做比较,反倒使自己压力很大,经常有可能脱靶。如果你不去关注别人,自己默默地一箭、一箭地射,心平气和,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最终射出来的成绩会更好。


另外,要想每局射出好成绩,一定不能有大的失误,如果有一发箭脱靶了,后面想追回来就很难。这和管理固定收益产品比较像,这类产品的属性决定了业绩弹性不会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少犯错误,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每一次的投资决策,积小胜为大胜。


如果心情比较浮躁时,一个人在射箭馆射射箭,可以平复自己的情绪。对投资来讲也是一样的,其实在市场狂热时,大家都觉得有泡沫,但为什么还有人往里面冲?可能是觉得想要把行情从鱼头吃到鱼尾,如果不吃,别人吃,就会落后很多。


如果我们能从价值的维度考虑,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做决策,可能短期在某个阶段会比较难受,但是放长看,大概率不会有特别大的失误出现。


朱昂:投资中有什么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吗?你又是如何面对的?


方抗 压力*的时候是2016年底面对的流动性风险。那时候管理的货币基金规模比较大,而且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当时,资金面在短期内迅速收紧,短端利率大幅上行,由此导致两方面的难题:一是资产的负偏离迅速上升,二是机构赎回对规模的冲击引发了负反馈。


那段时间,白天要结合机构的赎回安排各种交易,晚上计算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和风控等各种指标,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来保证产品的平稳运行。那是从业以来压力*的阶段,但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固收产品而言,精细化管理真得非常重要。



- end -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安 昀 | 鲍无可 | 贲兴振 | 薄官辉 | 毕天宇 | 曹 晋
曹 霞 | 曹文俊 | 常亚桥 | 常 蓁 | 常 远 | 崔建波
陈璇淼 | 陈 平 | 陈 媛 | 陈立秋 | 陈 军 | 陈觉平
陈文扬 | 陈 宇 | 陈金伟 | 陈国光 | 陈 玮 | 陈轶平
程 彧 | 程 洲 | 程 琨 | 崔 莹 | 蔡嵩松 | 蔡 滨
蔡志鹏 | 代云峰 | 邓炯鹏 | 董伟炜 | 董 超 | 董 梁
杜晓海 | 杜 洋 | 冯明远 | 付 斌 | 付 娟 | 费 逸
范 洁 | 范庭芳 | 方钰涵 | 方 纬 | 高兰君 | 刚登峰
葛 晨 | 顾耀强 | 谷琦彬 | 归 凯 | 郭 锐 | 郭 堃
郭相博 | 巩怀志 | 韩 冬 | 韩海平 | 韩 冰 | 郝旭东
郝 淼 | 何 帅 | 何晓春 | 何 琦 | 何以广 | 贺 喆
侯振新 | 侯 梧 | 侯 杰 | 洪 流 | 胡昕炜 | 胡鲁滨
胡宜斌 | 胡 涛 | 胡 伟 | 胡 喆 | 黄 峰 | 黄 力
黄立华 | 黄 波 | 黄 晧 | 姜 诚 | 蒋 鑫 | 蒋 璆
江 勇 | 江 琦 | 纪文静 | 焦 巍 | 贾 鹏 | 金晟哲
金笑非 | 金梓才 | 季新星 | 季 鹏 | 匡 伟 | 孔令超
劳杰男 | 雷 鸣 | 李德辉 | 李 琛 | 李晓西 | 李晓星
李元博 | 李耀柱 | 李玉刚 | 李健伟 | 李 建 | 李佳存
李 巍 | 李 竞 | 李振兴 | 李 欣 | 李少君 | 李 瑞
李文宾 | 李 彪 | 李宜璇 | 厉叶淼 | 黎海威 | 梁 浩
梁 辉 | 梁 力 | 梁永强 | 梁文涛 | 廖瀚博 | 林 庆
林剑平 | 刘 斌 | 刘 波 | 刘 辉 | 刘格菘 | 刘 江
刘晓龙 | 刘 苏 | 刘 锐 | 刘 平 | 刘 潇 | 刘 兵
刘 晓 | 刘开运 | 刘元海 | 刘心任 | 刘伟伟 | 柳世庆
柳万军 | 陆 彬 | 陆政哲 | 陆 欣 | 陆 航 | 陆 奔
罗春蕾 | 罗世锋 | 罗佳明 | 骆 莹 | 吕佳玮 | 吕越超
楼慧源 | 马 翔 | 马 龙 | 毛从容 | 莫海波 | 苗 宇
牛 勇 | 倪权生 | 彭凌志 | 潘中宁 | 潘 明 | 蒲世林
齐 皓 | 祁 禾 | 邱璟旻 | 丘栋荣 | 邱 杰 | 钱伟华
秦 毅 | 秦绪文 | 曲 径 | 饶 刚 | 任琳娜 | 宋海岸
石海慧 | 石 波 |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伟 | 是星涛
苏谋东 | 孙 芳 | 孙 伟民生加银 | 孙 伟东方红 | 孙轶佳
孙浩中 | 邵 卓 | 唐颐恒 | 唐 华 | 谭冬寒 | 谭鹏万
谭 丽 | 田彧龙 | 田 瑀 | 屠环宇 | 陶 灿 | 万建军
王大鹏 | 王东杰 | 王 刚 | 王君正 | 王 涵 | 王 俊
王 培 | 王 鹏 | 王 栩 | 王延飞 | 王宗合 | 王克玉
王 景 | 王诗瑶 | 王晓明 | 王奇玮 | 王筱苓 | 王园园
王 垠 | 王文祥 | 王 睿 | 王海涛 | 王登元 | 王 健
王德伦 | 魏晓雪 | 魏 东 | 翁启森 | 吴 星 | 吴 达
吴丰树 | 吴 印 | 吴 渭 | 吴 越 | 吴 弦 | 伍 旋
武 杰 | 肖瑞瑾 | 肖威兵 | 谢书英 | 谢振东 | 徐荔蓉
徐志敏 | 徐 成 | 徐 斌 | 徐 博 | 徐志华 | 徐习佳
许文星 | 许 炎 | 许望伟 | 薛冀颖 | 夏 雨 | 颜 媛
闫 旭 | 杨 栋 | 杨 浩 | 杨 瑨 | 杨锐文 | 杨 帆
杨岳斌 | 杨 明 | 杨晓斌 | 姚 跃 | 姚志鹏 | 叶 松
叶 展 | 易智泉 | 于 渤 | 于 洋 | 于善辉 | 于浩成
俞晓斌 | 袁 宜 | 袁 航 | 袁 曦 | 袁多武 | 余小波
余芽芳 | 余科苗 | 张丹华 | 张东一 | 张 凯 | 张 峰富国
张 峰农银汇理 | 张 锋 | 张汉毅 | 张 晖 | 张 慧
张金涛 | 张 骏 | 张 萍 | 张 帆 | 张延鹏 | 张迎军
张益驰 | 张鸿羽 | 张 弘 | 张 寓 | 张宇帆 | 张 堃
张仲维 | 张 勋 | 张 靖 | 章 恒 | 章 晖 | 章旭峰
章秀奇 | 章鸽武 | 詹 成 | 赵晓东 | 赵 强 | 赵 剑
曾 刚 | 郑澄然 | 郑慧莲 | 郑 科 | 郑 磊 | 郑巍山
郑 伟 | 郑泽鸿 | 郑 日 | 周应波 | 周克平 | 周 良
周雪军 | 周 云 | 周 杨 | 周 崟 | 朱 平 | 朱 赟
朱晓亮 | 钟 赟 | 朱 熠 | 左金保 | 赵 蓓 | 邹立虎
邹维娜 | 邹 唯 | 邹 曦




明日上市新股

今日上市股票 上市新股 2022年7月13日上市股票 上市新股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688353 华盛锂电

834062 科润智控
炒股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广发基金债券型基金


说起投资,大多数投资者都想收获稳稳的收益和稳稳的幸福,投资货币基金、国债或者存到银行可以实现,但是收益率又太低,一般约为2%-3%。那么有没有既能获得稳稳的收益,同时收益率又比较高的投资产品呢?

今天为大家推荐三只年化收益率8%左右的债券型基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债券型基金呢?债券型基金就是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根据投资股票的比例不同,债券型基金又可分为纯债券型基金与偏债券型基金,两者的区别在于,纯债券型基金不投资股票,而偏债型基金可以投资少量的股票。

债券型基金并非*的保本型投资产品,如果债券违约,债券型基金的净值会下跌。但是好的债券型基金具有年度胜率高、控制回撤能力强、平均年化收益率高以及高波动资产占比不同等特征。例如以下三只基金。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鹏华丰融定开债(000345)

该债券基金成立于2013年11月19日,为一年定期开放型基金,今年开放日期为2022年4月25日至4月29日。成立以来8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均为正收益,2014-2021年度收益率依次为:10.54%、9.37%、2.92%、4.81%、16.79%、11.29%、5.80%、4.91%,平均收益率8.30%。近五年*回撤0.71%,近一年收益回撤比为14.72。2021年,可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51%,股票投资组合占比0%。

招商产业债券A(217022)

该债券基金成立于2012年3月21日,成立以来9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均为正收益,2014-2021年度收益率依次为:21.42%、11.85%、4.17%、3.02%、8.64%、6.71%、4.17%、6.50%,平均收益率8.31%。近五年*回撤1.39%,近一年收益回撤比为15.07。2021年,可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0.35%,股票投资组合占比0%。

广发纯债债券A(270048)

该债券基金成立于2012年12月12日,成立以来9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均为正收益,2014-2021年度收益率依次为:19.24%、15.32%、0.88%、1.79%、6.57%、2.63%、4.46%、5.72%,平均收益率7.08%。近五年*回撤1.87%,近一年收益回撤比为8.22。2021年,可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0%,股票投资组合占比0%。

祝大家投资愉快,收获满满!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仅为数据、内容等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广发证券债券销售

广发证券(000776.SZ)150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批复到期失效后,又有了新的“补血”方式。

【事件】

7月1日,广发证券(000776.SZ)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根据该决定书,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公司发行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核准额度自该决定书发出之日起1年内有效,有效期内公司可自主选择金融债券发行时间。

广发证券表示,拟将本次发行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向中小非银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投资信用债支持实体经济等。

【解读】

1、补充公司资本金,优化负债结构

2016年至2018年,广发证券净资本分别是668.19亿元、636.65亿元和585.63亿元,其中2017年和2018年净资本连降两年。净资本/净资产也在连年下降,2016年至2018年分别是93.22%、83.79%和77.20%。

净资本是券商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核心,尽管广发证券净资本/净资产仍在合理范围之内,但下降的趋势是不让人乐见的。

广发证券6月23日的公告还显示,公司待偿还短期融资券余额上限有176亿元。

广发证券急需融资补充资本金,优化负债结构。同时,广发证券表示,审慎运用募集资金增强市场流动性,助力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层问题的化解。

2、150亿元定增到期失效

此前的150亿元定增中,广发证券拟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和营运资金。其中,不超过65亿元计划用于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业务。

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业务均是重资本业务,如果定增顺利完成,广发证券将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压力。然而6个月期间,未完成发行,公司净资本依然承压。

3、转而寻求金融债券融资

定增受挫,广发证券不得已转而寻求以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来“补血”,尽管50亿元与150亿元有所差距,但也聊胜于无。

金融债券期限一般为3-5年,其利率略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水平。

使用定增股权融资,对广发证券来说,不必用现金回报股东,股东只需要以分红的方式分享企业利润。与此相比,发行金融债券这类融资,需要到期兑付本息,届时将存在一定资本压力。

4、拓展公司融资渠道

此次也是广发证券*发行金融债券。打通此渠道后,将丰富广发证券的融资品种,有利于公司拓宽中长期融资渠道。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广发增强债券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广发增强债券怎么样、明日上市新股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