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概念股(北斗导航概念股票)

2022-07-17 8:01:42 基金 xialuotejs

北斗导航概念股



本文目录一览:



北斗,自古以来便“挺立”在浩瀚天河,宛如灯塔,为人类指引方向。如今,北斗织就“天网”,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除交通运输、农机农业、气象监测、共享经济、海洋工程等人们较为熟悉的领域外,在盲人导航、监狱应用、病患监护、灾害测报、居家养老应用、宠物位置监控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到太空,下到水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策利好不断

北斗导航是中国自主设计开发的全球导航系统,也是目前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

近年来,为进一步北斗产业发展,政府积极推动卫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行,打造全覆盖、可替代、保安全的行业北斗高精度基础服务网,推动行业北斗终端规模化应用,关于北斗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

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就明确指出了卫星应用服务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还发布了《遥感和空间科学卫星部、国防科工、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规划》,鼓励卫星操作单位加大研发投人,适应卫星系统向Q/V等更高频率演进的需求。

今年4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北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等12部门还联合印发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在关于投资和外贸外资政策中对北斗系统提出要求,启动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推动重大战略区域北斗规模化应用。

在政策法规方面,我国目前已出台与卫星导航相关的政策法规1000余件。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委会累计发布北斗领域国家标准32项、专项标准56项,有力支撑产品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作为新时代的“指明灯”,北斗也终不负所望。目前北斗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应用初具规模,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16.29%。

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2.28%,达1454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1%,增速高于上一年。

白皮书还介绍,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12亿台/套。2021年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超5.1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43亿台。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孙中亮表示,目前,北斗系统已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赋能各行各业并实现显著效益,正在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定位功能的标准配置。

与此同时,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突破9.8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北斗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能力提升,为北斗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表示,以平均每年20%增长率计算,2025年后北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相关产业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础设施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大部分组成。空间段涵盖卫星设计、研制及发射,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监控站和地基增强系统,上述两者的基础设施主要为国家政策支持。

用户段则是导航定位服务的最终落脚点,目前已形成了上中下游的完整的内循环产业链,并规模应用于测绘、农林渔业、交通运输等多个下游领域。

图表 1 北斗产业链

资料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上游基础部件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环节,主要由基带芯片、射频芯片、板卡、天线等构成;中游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下游的解决方案和运维服务提供众多行业应用。

海通证券认为,我国国防正向智能化加速迈进,对于卫星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信息化与智能化是我国国防必经之路,相关需求或持续释放,未来发展有望加速。

中信证券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凭借高精度定位技术与智能汽车实现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破局”,同时也将借力智能汽车完善其商业模式,实现“弯道超车”。建议从北斗产业链各细分领域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北斗高精度定位,推荐海格通信,关注北斗星通、中海达;时频基准,关注天奥电子;惯导及毫米波雷达,关注星网宇达、雷科防务。




国轩高科股吧论坛

7月11日丨国轩高科(002074.SZ)公布,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2022年1-6月份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资金合计人民币29380.19万元。




北斗导航股票龙头股

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会上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今日起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对此,太平洋证券表示,随着此次北斗三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北斗应用终端将迎来更换需求,同时会催生更大的卫星定位和导航应用新需求,北斗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再次升级也激发国防、民生和应急救援对其的需求,北斗产业链公司将充分受益。

有市场人士表示,北斗导航板块今年以来处于超跌状态,北斗开始服务全球的消息面,或对北斗板块近期表现形成明显刺激。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37只北斗概念股中,有27只个股年内股价表现跑输大盘(沪指年内累计下跌24.92%),索菱股份、盈方微两只个股年内累计跌幅分别为:61.44%和54.06%,四维图新、雷科防务、欧比特、海兰信、合众思壮、航天科技、旋极信息、四创电子和北方导航等个股年内累计跌幅均在40%以上。相反,超图软件和天奥电子两只个股表现出极强的抗跌性,年内分别逆市上涨21.54%、51.24%。

机构评级方面,共有16只个股近30日内被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四创电子(5家)、海格通信(5家)、中国卫星(3家)和航天电子(3家)等4只个股给予看好评级的机构家数在3家及以上,四维图新、海兰信、北斗星通、日海智能和耐威科技等5只个股给予看好评级的机构家数均为2家。其余机构给予看好评级的7只个股分别为:欧比特、振芯科技、中海达、旋极信息、移为通信、盛路通信和合众思壮。

进一步梳理发现,上述机构看好的个股中,已有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且业绩全部预喜。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30%,这6家公司分别为:日海智能(96.04%)、盛路通信(78.61%)、合众思壮(69.47%)、海格通信(50.00%)、四维图新(40.00%)和北斗星通(33.4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被机构看好、年报业绩预喜的6只个股中,合众思壮受到了社保基金的积极布局。该股三季报显示,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持有该股559.99万股,为该股第八大流通股股东。太平洋证券表示,合众思壮三季报业绩延续高增速,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公司自组网订单落地和公安业务拓展带来短期业绩快速增长,核心技术力不断加强,北斗高精度业务多领域布局将带来长期增长动力。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3.84亿元、5.06亿元、6.31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52元、0.68元、0.85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对于北斗产业发展及龙头股布局,中金公司表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迈出了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预计北斗导航应用/终端/系统/芯片等相关产品将在2020年之后定型批产,维持看好北斗导航产业的中长期前景。维持“高确定性成长 估值合理偏低”的逻辑主线,首推中航光电、中直股份、航发动力。




北斗导航概念股

据***网消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4月4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场,标志着北斗全球星座组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是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开展测试、总装、加注等工作,计划于5月份发射。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北斗导航概念周二快速拉升,有13只个股涨幅超过5%,占比39.39%。接受《证券日报》

东兴证券*研报表明,北斗芯片是我国芯片领域自主可控的代表。我国GNSS产业起步晚于美国,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自2013年起受国家政策影响和北斗系统逐步完善,不少厂商开始加大自主北斗芯片的研发投入,由此诞生出了一些*的北斗芯片企业。截至2018年年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突破7000万片,国产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和90%,部分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说我国GNSS芯片一直走在芯片自主可控的前列。

虽然,未来发展前景可观,但目前北斗概念公司业绩表现并不突出。《证券日报》研究部通过IFIND统计显示,已公布2019年年报的3家公司均实现盈利,其中,海格通信和航天电子实现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南京熊猫2019年业绩则出现下滑。而剔除已公布2019年年报的3家公司后,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有9家公司2019年业绩预增。

尽管,北斗概念股业绩表现一般,但机构投资者基于对未来广泛应用场景带来的收益看好而积极持股。统计数据显示,除路申科技外,其余32家公司在去年第三季度末均有机构投资者持仓。其中,中国卫星、四创电子、北方导航、凌云股份、移为通信等5家公司机构持仓占公司流通股本比例超过50%。

同样,评级机构对北斗概念股也相对看好。近30日内评级机构对11只北斗概念公司给出推荐评级。其中,海格通信获得机构8次的买入评级,7次的增持评级。此外,获得2次以上推荐评级的公司有4家,分别为:航天电子、移为通信、劲嘉股份、四维图新。

对于投资布局,夏风光认为可以从三个纬度把握北斗产业链的投资机会:1.卫星通信行业,如射频器件,传感器,通信组网公司;2.卫星平台和发射系统的公司;3.以及卫星通信运营端的公司。

民生证券则从六领域给出相关产业链的投资股票池,涉及16只个股。1.受益于主战装备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的核心主机厂:中直股份、中航沈飞、中航飞机、内蒙一机。2.保持稳定增长的军工上游电子元器件厂商:中航光电、航天电器、火炬电子、鸿远电子。3.国防信息化核心标的:景嘉微、亚光科技。4.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的材料领域厂商:光威复材、钢研高纳、菲利华。5.受益于国企改革带来的资产注入预期提升的标的:四创电子。6.太空互联网迎来发展机遇:中国卫通、中国卫星。

(编辑 上官梦露 策划 赵子强 张颖 吴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斗导航概念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北斗导航概念股、国轩高科股吧论坛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