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三友化工*消息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7月11日在日内瓦发布了《自然多重价值及其效益的多元概念化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评估了大自然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多重价值,以及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未来的决策。
《报告》发现,决策者们在考虑自然价值时,重点仅是考虑短期的和经济上的增长,这直接导致了世界自然危机的加剧。报告还表明,只有5%的自然价值研究对政策决策发挥了影响。
IPBES是负责评估地球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国际性机构。新发布的《报告》由47个国家的82位*国际专家历时4年编制而成,并于本周在德国波恩举行的IPBES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
《报告》指出,政策可以推动变革。在政策中纳入更多样化的价值考量,可以刺激制度改革,从而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呼吁各国政府积极回应该报告的建议,不能仅从短期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待自然。
WWF全球倡导主任克莱尔·布兰查德(Claire Blanchard)表示:“IPBES自然价值评估报告的发现并不令人意外,但却是毁灭性的。全球范围内,对自然的不可持续利用正在加剧生物多样性危机,这是我们以狭隘的方式赋予自然价值所造成的。长期以来,各国政府主要从短期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待自然。这份报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除非决策者们在其政策,特别是经济决策中,开始考虑自然的多重价值,否则我们所有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将会持续衰退,并且我们的经济也会被摧毁。”
“我们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对于我们的粮食、住房和生计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气候危机所产生的影响正在加剧,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我们就会进入不可逆转的糟糕境地。我们可以也必须采取更多行动,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政策干预。”《报告》的联合撰写者、WWF“气候行动之声”项目经理芭芭拉·纳坎古(Barbara Nakangu)说。
WWF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周非指出:“当前,地球正遭受人类诞生以来最严重的自然危机,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正经历灾难性的退变。今年底将通过的一项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公约是一个关键机会,可以确保在政治和经济决策中适当考虑到自然的价值,并有助于我们在2030年之前实现自然向好。”
截至2022年7月11日收盘,三友化工(600409)报收于7.38元,下跌5.99%,换手率2.4%,成交量49.51万手,成交额3.69亿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485.5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605.8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879.68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三友化工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2861.5万元,融资偿还2028.06万元,融资净买入833.43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59.38万股,融券偿还9.89万股,融券余量264.4万股,融券余额1951.2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5.7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1.0。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每年2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世界穿山甲日,旨在让公众意识到穿山甲所面临的困境,同时呼吁停止世界范围内对穿山甲的捕杀行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近日发布了“做守法公民,拒绝食用穿山甲”的公益广告,由该组织的穿山甲保护中国推广大使撒贝宁出演。
本月早些时候,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的团队则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数据,认为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今年的世界穿山甲日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这场公共卫生危机敲响了警钟。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农村农业部和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已于1月26日发布了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
由于消费者对穿山甲的过度需求和不理性消费,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数据,2016年以来,全球已有超过50万只穿山甲被非法贩运和交易,其种群不但因此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同时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官方微信消息,近日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再次清晰地印证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以及森林、海洋、河流和气候带来的巨大影响。
报告指出,我们的海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论是近海还是深海,过度捕捞、污染和海岸带开发等压力是影响整个海洋的重要因素,而气候变化将持续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越来越多的影响。
报告从渔业、气候变化、土地污染、海洋污染、海岸带开发、外来物种入侵、海上基础设施、航运、海水养殖(海洋生物的水产养殖)、深海采矿等方面,指出了潜在负面影响,并列举了产生的生态后果。
渔业
潜在负面影响:过度捕捞,兼捕非目标物种,海底拖网捕鱼破坏海底栖息地,非法、不规范、不报告(IUU)的捕鱼,以水族馆展示为目的对海洋生物进行捕获。
生态后果举例:种群规模减少、生态系统重建和营养级联效应、渔获体型尺寸变小、本土和商业性的物种灭绝、渔具丢失或丢弃导致幽灵捕捞。
气候变化
潜在负面影响:海水变暖、海洋酸化、*含氧区扩大、极端天气频繁、洋流变化。
生态后果举例:珊瑚因白化而死亡、物种远离温度升高的水域、生态相互作用和新陈代谢的变化、物种改变其位置和空间利用从而改变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例如捕鱼、船只碰撞)、海洋环流模式和生产力的变化、疾病发生率和生态过程时间点发生变化。
土地污染
潜在负面影响:营养流失、重金属、微塑料和大块塑料等污染物。
生态后果举例:出现藻华并导致鱼类死亡、毒素在食物链中累积,误食塑料和其他杂物或被其绞缠。
海洋污染
潜在负面影响:废弃物处理、船只燃油泄漏以及排放、海上平台原油泄漏、噪声污染。
生态后果举例:对海洋生物产生生理毒性、噪声污染对海洋动物的行为产生影响。
海岸带开发
潜在负面影响:栖息地破坏、当地海岸线压力增大、污染和废弃物增加。
生态后果举例: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栖息地面积减少、沿海栖息地及生物体转移、迁徙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受限。
外来物种入侵
潜在负面影响:意外引入(比如通过压舱水)或故意引入的入侵物种;更多可能因气候变化引入的入侵物种。
生态后果举例:入侵物种可能会挤压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破坏生态系统并造成物种局部或全球性灭绝。
海上基础设施
潜在负面影响:海底环境的物理扰乱、设置栖息地结构。
生态后果举例:当地海底栖息地遭到破坏、为生物提供定居和聚集的结构。
航运
潜在负面影响:船只撞击、丢弃污染物。
生态后果举例:船只撞击对濒危海洋哺乳类种群规模的影响、污染带来的生理和物理影响。
海水养殖 (海洋生物的水产养殖)
潜在负面影响:水产养殖设施的实体存在、污染。
生态后果举例:可能造成养分积累和藻华、疾病、抗生素使用、圈养生物的逃逸以及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制作鱼粉饲料而进行的捕捞渔业产生间接影响。
深海采矿
潜在负面影响:破坏海底、海床上的沉淀物羽流、潜在的泄漏或化学品外溢、噪声污染。
生态后果举例:破坏自然栖息地(例如冷水珊瑚)和底栖层、沉淀物羽流可能造成生物窒息。
报告指出,人类健康依靠自然的健康。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立刻行动起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确保海洋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海洋,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一起加油、共同努力吧!(总台***
(编辑 李冬鸣)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三友化工*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