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260,603260股吧

2022-07-17 2:22:45 股票 xialuotejs

603260



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开年,硅业巨头合盛硅业(603260.SH)将产业“触角”向下延伸,大手笔投资多晶硅。

2022年2月14日,合盛硅业抛出一纸投资公告称,将耗资175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

受此利好消息的影响,2月15日,合盛硅业大幅上涨7.79%,股价114.32元,*总市值为1228亿元。

01拟掷175亿元进军下游多晶硅

公告显示,合盛硅业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部合盛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内进行“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投资建设。

本次预估投资金额达175亿元,本项目建设内容为20万吨/年多晶硅装置,10万吨/年烧碱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项目建设期为2022年5月至2025年5月。

资料显示,合盛硅业是工业硅和有机硅的“双料龙头”。2021年上半年有机硅营收贡献比重为55.58%,工业硅营收贡献比重为43.21%。

据悉,多晶硅为工业硅的下游产业,是光伏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除了在光伏领域大规模应用外,还是集成电路硅衬底的主材,在半导体工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目前,合盛硅业拥有工业硅产能73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93万吨/年,均居国内首位。公司此番投建多晶硅项目,旨在向工业硅下游进一步延伸。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合盛硅业就一直走在“扩产的路上”。

2021年4月,合盛硅业投资建设80万吨/年工业硅生产及配套60万吨型煤加工生产(一期)项目,同时投建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投资。当前上述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前者已建设10%,后者已建设15%。

2021年9月,合盛硅业又发布了两项扩产计划,拟投建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40万吨工业硅项目、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

合盛硅业称,此次扩产落实了其向工业硅下游进一步拓展的整体战略规划,进一步拓展全产业链布局,有利于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合盛硅业还曾表示,多晶硅下游是未来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之一,后续将逐步启动多晶硅及电站等下游项目的建设,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02“火热”的赛道

合盛硅业作为龙头企业,持续大手笔扩产只是硅基材料市场火热行情的一个缩影。多家硅料巨头先后抛出融资扩产计划,包括通威股份、保利协鑫能源、信义光能、大全能源等。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过去十年我国工业硅行业快速发展,由于前期供给增速过快导致产能过剩,同时产能结构中存在大批规模小、能耗高、技术落后的产能,这部分产能正逐步被淘汰。再加上硅料的技术门槛高、投资金额大、扩产周期较长,因此行业出现短期供需失衡情况。

上述机构表示,当前硅料行业新增产能主要来自龙头企业扩产,其中前五名企业的合计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60%,行业集中度较高。

随着光伏行业蓬勃发展,硅料行业供不应求,价格也被不断抬升。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初,硅料8万元/吨,截至当前已突破24万元/吨,涨幅达2倍。截至2022年2月15日,国内有机硅DMC均价参考3.2万元/吨;工业硅市场价格约2.3万元/吨。

工业硅作为多晶硅的主要原料,原材料上涨,多晶硅价格也一路走高。2021年初的6万元/吨,升至年末的18万元/吨,全年涨幅达177%。

民生证券认为,从产业链的供需情况来看,进入2022年,硅料依然是主产业链方面相对供应最短板,但相较下,硅料的产能扩张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2021年硅料的供给格局,因此全年硅料价格下滑带来的产业链价格下降或成为趋势。

03量价齐升,2021净利预增超5倍

硅料涨价潮背景下,硅料厂商“躺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国内罕有的有机硅、工业硅双龙头,合盛硅业具备国内最为完整的硅产业链条、*的生产规模,进入2021年,公司业绩实现暴增。

据合盛硅业披露,2021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元至87亿元,同比增长505.28%至519.52%,扣非净利润85亿元至87亿元,同比增长531.08%至545.93%。

据悉,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1.15亿元,同比增长123.34%;实现净利润50.03亿元,同比增长596.08%。由此可推算,公司第四季度预盈34.97亿元至36.97亿元。

对于业绩大幅预增,合盛硅业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行业下游需求端强劲反弹增长及行业政策影响,公司主营产品工业硅、有机硅行业迎来强景气周期,实现产销两旺。同时,公司具备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原有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量价齐升驱动公司业绩向上。

群益证券表示,合盛硅业作为龙头企业,未来在行业景气提升的背景下,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该公司业绩成长空间广阔。

在二级市场,合盛硅业股价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自2021年初便一路攀升,在2021年9月14日盘中触及259.8元/股的历史高点,较年初股价低点32.55元/股涨超698%,随后该股却走起“下坡路”,截至2022年2月15日,该股收盘报价114.32元/股,迄今累跌51.6%。

结语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合盛硅业在建及拟建项目陆续进行,公司财务压力不小。合盛硅业本轮投资耗资175亿元,而截至2021年9月底合盛硅业货币资金仅为8.4亿,流动资产为78.29亿元,与上述项目投资额差距颇大。

合盛硅业也在公告中表示,本次项目资源来源为自筹,将会对现金流及偿债能力造成压力,存在潜在的资金财务风险。




热卷期货

【乐从钢铁世界现货行情概况】

4月25日早市,乐从钢铁世界现货市场价格全面下跌,其中,热轧卷板现报5140元/吨,跌100元;热轧带钢现报5150元/吨,跌150元;冷轧卷板现报5670元/吨,跌50元;酸洗卷板现报5430元/吨,跌30元;中厚板现报5400元/吨,跌30元;低合金卷现报5320元/吨,跌100元;管、型材价格普跌,其中镀锌管、方管、焊管、工字钢、角钢跌幅分别为1.2%、1.4%、1.2%、0.9%、0.5%。

基差方面:4月22日,乐从热轧卷现货主流价格报524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跌50元/吨;热卷期货2205主力合约价格收报5074元/吨,较前一交易日跌78元/吨。本地热卷期现基差166元,较前一交易日扩张28元,近一个月基差均值为92.3元。

【期货情况】

4月25日早上收盘,国内黑色系期货价格全面下跌,其中螺纹钢主力合约跌3.13%;热卷主力合约跌3.17%;铁矿石期货跌8.48%;焦炭期货跌5.75%;焦煤期货跌5.17%,不锈钢期货跌4.17%。

【南北热卷价差概况】

4月25日,乐从市场热卷主流价位报514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跌100元/吨,较天津热卷价格高80元/吨;较上海热卷高140元/吨。目前,南北价差利润缩窄,套利空间基本关闭,北材难南下,而上海地区因为疫情管控,钢材流通受阻,短期内难以从上海提货。

【钢铁世界地磅指数】

2022年4月23和4月24日(即上周六、日),钢铁世界地磅出货指数录得90、89点,周末较周六跌1点,跌幅1%;较上周同期涨7点,涨幅8.5%。钢铁世界地磅进货指数录得97、60点,周末较周六跌37点,跌幅38.1%;较上周同期跌13点,跌幅17.8%。周末受乐从钢材现货价格略有下跌,进出货指数双双回落,出货量趋弱,市场成交不畅。

【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动态】

1、进口铁矿石价格动态:

截至4月22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150.5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5美元/吨,月均值为152.5美元/吨。

2、上游动态:今年我国煤电改造升级将超2.2亿千瓦

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今年我国将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改造升级煤电规模超过2.2亿千瓦,促进煤电清洁低碳发展。据介绍,目前,我国煤电的度电煤耗大约在305克,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水平,但还有约4亿千瓦在运煤电机组煤耗偏高,需要尽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

3、钢坯价格:

4月25日,唐山地区部分普碳方坯含税出厂价下调40元/吨,现报4750元/吨,与上月同期相比跌50元,跌幅为1.1%。

双休日,河北唐山方坯累计下跌40元,报4750元/吨,较上周日下跌40元;本周部分区域封控管理,多数在营业市场建筑钢价下跌,其中,华北、西南、华东、华南部分钢厂降价,市场交易偏弱,加之流通受阻,贸易商纷纷降价出货。


4、4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223.56万吨

据中钢协数据,2022年4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235.61万吨、生铁1956.14万吨、钢材2154.94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23.56万吨,环比增长0.52%;生铁日产195.61万吨,环比下降0.39%;钢材日产215.49万吨,环比增长3.20%。当旬末,钢材库存量1966.72万吨(是今年以来*点),比上一旬增加117.91万吨,增幅6.38%。比上月底增加304.72万吨,增幅18.33%;比上月同旬增加254.23万吨,增幅14.85%;比年初增加837.03万吨,增幅为74.09%;比去年同期增加375.77万吨,增幅为23.62%。比去年的*点(3月上旬1788.39万吨)增加178.33万吨,增幅9.97%。

5、发改委官员谈粗钢产量压减:有保有压,避免一刀切

23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表示,在粗钢产量压减过程中,将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用地等相关法律法规,将坚持区分情况,有保有压,避免一刀切,确保实现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021年,在钢材需求旺盛的背景之下,国家*提出要压减全年粗钢产量。这个被钢铁行业认为非常艰巨的任务在2021年底如期完成。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为10.33亿吨,同比下降3%,减量近3000万吨。

6、截至4月24日24时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4月24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为广州报告。全省新增出院17例(境外输入2例),目前在院257例(境外输入22例);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2例(境外输入29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01例(境外输入188例)。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1例,来自约旦;深圳报告1例,来自香港。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9例,广州报告5例,3例来自马来西亚,其余2例分别来自法国和老挝;深圳报告11例,9例来自中国香港,其余2例分别来自美国和韩国;珠海报告3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截至4月24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14085例(境外输入8906例),其中确诊病例6986例(境外输入3828例),无症状感染者7099例(境外输入5078例)。




603260合盛硅业股吧

想不到周五收盘了,合盛硅业的股东还要遭利空打击!

7月30日晚间,合盛硅业(603260,SH)公告,持股比例9.95%的股东富达实业因自身资金需求,拟6个月内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不超6%的股份。

减持计划内容显示,股东富达实业拟自本减持计划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1,483,311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拟自本减持计划公告披露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2,966,623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按照今日收盘价估算,上述减持市值合计约67.45亿元。

其中,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减持价格根据减持时的市场价格及交易方式确定。在上述减持计划实施期间,公司若发生送红股、转增股本、增发新股或配股等股份变动事项,富达实业本次减持股份数量和比例将相应进行调整。

公告还显示,截至本公告日,富达实业持有合盛硅业无限售流通股106,913,47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95%。

不过,上述减持计划一出,合盛硅业股吧网友们瞬间不淡定了,纷纷发表评论。有网友表示,“十几个点的利润估计没了”,还有网友表示,“刚进去就减持,我这点儿踩的”。

截至3月31日,该股股东人数为1.892万户,这部分持股者估计周末难眠了。

截至今日收盘,该股报104.66元,涨1.82%,*市值高达1124亿元,此外,受益于有机硅、工业硅等产品价格大涨,合盛硅业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200%,早早上车的投资者吃了一口“肥肉”。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四年,合盛硅业工业硅产能增加130%、有机硅产能增加741.27%。并且随着2021年公司石河子有机硅单体新增产能40万吨逐渐投放,云南昭通80万吨有机硅项目、以及年产20万吨密封胶项目也在推进。

今年一季度,合盛硅业营收32.76亿元,同比增76.21%,净利润9.01亿元,同比增261.30%,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数据显示,今年六月,我国有机硅DMC市场行情大幅上涨,整月涨幅达15%。截止7月8日,主流地区有机硅DMC出厂参考30500元/吨附近,6月24日,公司也表示,有机硅市场目前下游需求旺盛,订单饱满。

据报道,

合盛硅业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主要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光伏、建筑、电子、日用化学品、合金、汽车等下游行业。公司有机硅单体产能53万吨,并有40万吨产能即将释放,为国内龙头。

综合、上市公司公告、股吧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03260股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预计合盛硅业(603260.SH)20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91/182.86/210.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8/37.32/41.95亿元,公司作为工业硅和有机硅的双龙头企业,价格上涨盈利弹性大,PE分别为33.37/30.11/26.8倍,给予“买入”评级。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

产业链一体化的全国硅行业龙头,新增产能规模保障未来成长。公司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兼备工业硅和有机硅产能的企业之一。公司工业硅主要布局新疆,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和电力成本优势,打造“煤-电-硅”一体化产业链;有机硅主要布局四川、新疆和浙江,在西部利用园区资源优势,实现热电联产,在东部利用地理位置优势,贴近下游客户。2020年,公司工业硅和有机硅的单体年产能分别是73万吨和53万吨,均居*。根据公告,未来公司工业硅和有机硅单体产能有望达到113万吨/年和133万吨/年。

工业硅行业落后产能面临出清,光伏有望拉动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端,2020年,我国工业硅总产能为508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78%。我国工业硅的生产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主要分布在有电力优势的新疆、云南、四川等地。新疆和云南政府分别要求工业硅行业总产能不超过200万吨和130万吨,此外,新疆的工业硅就地转化率需达到70%以上。2019年以来,云南工业硅企业几乎已拿不到新建工业硅产能指标。而公司已与云南政府签订协议,计划在云南昭通新增80万吨工业硅单体,建设完成后,公司工业硅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新疆和云南将继续推进产能置换和落后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也有望进一步提升。需求端,有机硅、铝合金和光伏级多晶硅是工业硅下游主要需求,三者消费占比分别为41.80%、34.10%和21.20%。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我国光伏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从投产进度看,该行预计光伏对上游工业硅需求的显著拉动在2022年,届时将新增工业硅消费量约30万吨。

有机硅行业周期&成长兼具。供给端,2020年,我国有机硅产能的全球占比为60%。有机硅行业生产门槛高,集中度高,全国有机硅单体在产企业仅有11家。需求端,近年来,我国有机硅净出口量稳步增长,进口替代效应显著。有机硅终端应用广泛,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与人均GDP水平基本呈正比关系,目前,中国人均有机硅消费量还不到1kg,而北美等发达国家已接近2kg,有机硅总体消费量有望随经济复苏继续提升。在经历了疫情影响之后,目前有机硅行业的开工率处于高位(70%左右),库存低位(2万吨左右),价格有望维持强势。

产业链一体化构筑成本优势。公司在产能布局方面有难以复制的先发优势:工业硅的生产布局在新疆,仅靠自备电厂和石墨电极即可为每吨工业硅的生产节省3700元左右的成本(与外购电极+公网电相比)。同时,受益于产业链一体化,公司有机硅的毛利率水平也显著高于同行其他可比公司。政策对行业总产能的约束,可以有效阻碍新企业的进入,随着新企业进入门槛的提高和落后产能的出清淘汰,公司的资源卡位优势得到巩固。新产能如期投放后,凭借公司位于工业硅行业成本曲线最左侧的优势,合盛硅业营业收入和业绩中枢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产品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3260》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3260、热卷期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