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油菜花海。
湖北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菜籽油罐装现场。
湖北菜籽油特色品牌。
春赏油菜花,夏榨菜籽油。湖北各大菜籽油加工企业内,一辆辆大小货车不时入内,忙得不可开交。
2021年以来,省粮食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的决策部署,与省农业农村厅建立链长领导下“双牵头”工作机制,结合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统筹推进湖北菜籽油产业发展,省粮食行业协会及菜籽油生产加工龙头会员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建机制、育龙头、创品牌、拓市场,开局良好。
省粮食局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油菜籽质量好于去年,市场价格也好于以往,油菜籽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3元至0.5元。
看种子——
不断研发高产量、
高含油量油菜品种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湖北在油菜育种上实现了全国领跑,眼下,正加速以一粒“湖北造”的油菜种子,捍卫国家的粮食安全。
今年,我省又培育出一颗好种子。4月,在襄阳市襄州区的油菜新品种示范基地,专家组对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进行现场测产,单产达到每亩419.95公斤,刷新了长江流域油菜的高产纪录。
“中油杂501”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经过11年攻关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优质、抗病、抗倒、抗裂角、适合机械化收获等优点,每亩地的油菜种植密度,从1.5万株提高到了3万株,株型更紧凑更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和收割。
地处世界油菜*产区长江流域的中心,湖北瞄准做强“一壶油”的目标,产学研紧密携手,产加销融合发力,从油菜“芯片”入手,陆续推出高产量、高含油量油菜品种,实现了油菜含油量从42%到50%的飞跃,为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湖北打造“双低”油菜升级版,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油酸菜籽油产业化开发。“双低”菜籽油的油酸含量一般约为60%,而高油酸菜籽油在“双低”的基础上,油酸含量超过72%,品质高、更健康。
看种植——
抓好高质高效示范
如果只重视油菜的含油量,而忽视种植技术,农户的收益很难保证,含油量再高的油菜品种也很难推广。研发科学种植模式,推广高效直播技术是关键。
我省围绕油菜扩面增效,不断强化措施。
着力落实油菜轮作、抓好高质高效示范。在78个油菜主产县市,大力推进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病虫防控和统一机械作业服务,注重抗灾技术应用,持续推广绿色高效“345”模式,稳定油菜生产。
稳步培育高油酸油菜产业。荆门市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及团队,开始推广高油酸油菜。
既能榨油,又能吃菜,还能赏花,顺便采蜜,种下一棵油菜,能收获什么?今年5月,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的一场现场观摩会给出答案:油菜也可以全产业链种植。
这场由油料所联合有关单位在湖北江陵举办的全国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暨湖北省科技服务油菜产业链“515”行动观摩会,现场展示了“三全高效”技术模式,为油菜扩面增产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油菜只用于榨油,相当于农民种一季只赚一次钱。江陵县马家寨乡油菜种植则显示,榨油、吃菜、赏花、采蜜、制肥,能让农民一季赚上五次钱。据介绍,油料所以高油高产多抗适机收的全能品种“中油杂19”为核心,在江陵马家寨乡建立了面积3万亩的综合示范区,全价值链挖掘了油菜“油”“菜”“花”等多重功能利用。推行“三全高效”模式的种植区,比不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模式的种植区的平均亩产产值高2倍至3倍,达到5040元。
“三全高效”模式是江陵县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湖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人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支持下,大力推行油菜全区域布局、全价值链挖掘、全产业链开发的新模式。该模式以高油、高产、多抗、适机收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9”“中油杂501”等为核心,集成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技术、全营养缓释专用肥及轻简施用技术、油菜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及无人机田间管理技术、油菜分段收获技术和功能型菜籽油产地绿色高效加工技术等国内油菜全产业链*科技成果,从油菜生产端和菜籽油消费端两头发力,充分挖掘、利用油菜的油用、花用、菜用等多种功能。
看收购——
政府企业形成合力
“今年油菜行情较好,预计菜籽收购量和加工量要比去年更多。”近日,宜昌枝江市20多万亩油菜喜获丰收,企业收购加工忙,预计收购油菜籽将近1.5万吨,全部用于就地加工,销售菜籽油5700吨,力争全年销售收入超1.1亿元。
油菜籽量价齐升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技术、管理等“多管齐下”。
政府企业形成合力——
5月19日下午,湖北省粮油集团在武汉启动了2022年油菜籽联合收购,将以旗下6家公司为主体,总投入10亿元,就近与武穴、荆门、随县、宜城、江陵等地油脂加工企业、合作社及新型农业主体建立一对一的合作关系,开展订单收购油菜籽20万吨,辐射油菜种植面积100万亩,推动湖北省菜籽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荆门市引导种植高油酸油菜,统一供种、供肥、机播、防治、田管、机收,企业订单收购高油酸菜籽时每斤比普通菜籽高0.66元,由区财政和企业各补贴0.33元。作为“一壶油”的龙头,荆品油脂通过示范引领、订单定心、种植奖补、收购补贴等,推动高油酸油菜种植繁盛。“十四五”末,发展高油酸油菜面积150万亩。
减损技术来帮忙——
减损也是增收。荆门市大力推广两段式机械收割。油菜七成熟时,先用割晒机割倒,就地晾晒几天,再用收割机进行捡拾脱粒。这种分段收割减少了触碰造成的损失,晾晒后成熟度基本一致,可以减少脱粒清选时的损失,而且没有了青籽,出油率也更高。通过分段收割、机收减损,湖北省今年多收油菜超过5万吨。
看效益——
菜籽油产业链总产值238亿元
在湖北省菜籽油产业链战略规划指引下,在湖北菜籽油公用品牌的引领下,湖北菜籽油企业坚持“双低高油酸、籽香油更浓”和“匠心楚味、滴滴醇香”的理念,推出了高油酸菜籽油、脱脂菜籽油、有机菜籽油、脱皮冷榨菜籽油、烤香原味菜籽油等新一代菜籽油。
湖北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优质菜籽原产地的区位优势,优选优育优收优加工,生产了系列菜籽油:纯正菜籽油、低芥酸菜籽油、一级菜籽油、浓香菜籽油等,其中“楚花香”农家小榨特香菜籽油被评为2021年度 “荆楚好粮油产品”“2022湖北菜籽油特色品牌”。
在全省合力推动下,油菜产业链不断拉长拉粗,产生的效益越来越大。
落实产业链建设项目——
我省发文明确将2021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的40%用于菜籽油产业链建设;制定了菜籽油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申报指南,安排菜籽油产业链专项资金5000万元,重点支持油菜籽就地加工转化和农文旅融合等项目,着力补齐加工不旺的短板,提升加工产值。
加大品牌推介——
第22届荆楚大地好粮油展示交易会,设置“菜籽油产业链”专区,组织260家企业携860多款粮油精品参展,开展了12场公用粮油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及科技成果推介活动,现场交易量达691吨,销售额703万元,企业签约总量突破17.7万吨,签约总额超10.8亿元。
各地大力延链强链——
“油用”“花用”“蜜用”“肥用”“菜用”“饲用”,靠着“一油六用”,荆门市沙洋县对油菜产业实施全产业链布局、多功能化利用,以70万亩油菜种植面积,拉动了近30亿元的全产业链。
荆州市监利市程集镇、松滋市洈水镇、江陵县马家寨乡建成7D功能型菜籽油产地绿色加工示范基地3个,打造了“金草帽”“滋富宝”“天助”等多个7D功能型菜籽油品牌。
武穴市围绕“一朵花、一壶油、一条龙”的油菜全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品种双低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品牌化,力争在2025年三产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
油菜满地金,花开动荆楚。高颜值的油菜花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
从2008年起,荆门市、沙洋县连续举办了14届油菜花旅游节,让农民种植的大田油料作物,华丽变身为湖北最美油菜花海。荆门油菜花节以油菜花为载体,与当地特色生态景观、农耕文明等文化产业相结合,开发出多种类的花海旅游田园综合体,每年吸引上百万人次前来踏青赏花。每年的油菜花节,全国知名农业和油菜专家云集于此,研讨推进油菜产业发展。节会搭台,经济唱戏,荆门以花为媒,开展农业招商引资,一批批知名农业产业化企业在油菜花开时节落户荆门。
截至2021年底,全省菜籽油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38.8亿元。今年,我省又组织评选“2022湖北最美油菜花海”和“2022湖北菜籽油特色品牌”,举办“湖北油菜产业高峰论坛”,做大“菜花”经济,推进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四个着力 加快推进菜籽油产业链建设
今年截至目前,全省收购油菜籽已达32万多吨,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3元至0.5元,促农增收效果明显。下一步,围绕做强菜籽油产业链,省粮食部门还将在哪些地方发力?
着力在培育领军企业上取得新突破。虽然我省培育了省级以上菜籽油加工龙头企业27家,但没有1家菜籽油加工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也没有1家菜籽油上市企业,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带动能力普遍不强。抓龙头培育,就是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下一步,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中粮、中化农业、省农发集团等大型企业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集中政策资金,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领军龙头企业,打造航母群,带动菜籽油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着力在加工增值上取得新突破。近几年来,受国家取消油菜籽临储收购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收购加工油菜籽利润微薄,企业加工意愿不强。2021年通过大力宣传和政策引导,加工量开始逐渐恢复。加工是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后,将坚持把补贴加工作为政策资金支持的重点,鼓励企业就地加工油菜籽,生产不同风味和特色的优质产品,搞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
着力在打响品牌上取得新突破。品牌是开拓市场的一面旗帜。省粮食部门将持续加大对湖北菜籽油公用品牌的宣传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品牌参与共建共享,加强标准建设,确保产品质量,深入实施荆楚粮油走出去行动计划,促进产销合作,不断提升湖北菜籽油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着力在科技创新和应用上取得新突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省粮食局将推动建立产学研联盟,积极探索粮食科技揭榜制,围绕菜籽油产业链建设的瓶颈问题和关键技术组织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开发新产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炒白银需要多少手续费 随着炒股票的盛行,炒白银也越来越流行了,你知道炒白银需要多少手续费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炒白银需要多少手续费吧。
炒白银需要多少手续费?
其实炒白银有很多品种,比如纸白银,天通银,粤贵银等等,每种所需要的费用也不同,所以下面,将为各位介绍一下每个品种的白银所需要的手续费是多少。
纸白银和白银td话费较少,一般几千块就可以搞定了。而天通银则需要10万元才能开户,粤贵银相比较天通银要便宜点。但是3-4万仍然是不能避免的。
1.纸白银:工行纸白银的*交易量是1g,按照当前的价格,只要6.39元就可以买一克白银;所以交易成本即为当前纸白银价格(如6.39元/g)乘以100g(假设买100g)就是交易成本(即6.39元/gx100g=639元)。
2.白银t+d:1000克/手(交易起点为1手);合约价值的18%(金交所会根据市场波动情况进行上调保证金率或者下调,做一手白银需要保证金约2000元,做一手黄金需要保证金约6万);白银交易的手续费率为万分之(十四到十八不等)。
3.天通银:天通银以价格7000元/每千克计算:每手占用保证金7000X15x8%=8400元,10万资金最多可以交易11手天通银。
4.粤贵银:粤贵银手续费=成交金额建仓价或平仓价*交易单位*手数*0.0008 其中粤贵银Ag9999和粤贵银ag9995报价为n元人民币/千克,粤贵银ag9999交易单位为1千克/手,粤贵银ag9995交易单位为15千克/手。
以上是金投白银网小编为您介绍炒白银需要多少手续费的内容,更多白银知识
市场评论—关注焦点
玉米
玉米价格窄幅震荡。主产区基层粮源基本见底。大范围降水使得玉米流通难度增加,在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前,玉米市场仍有一定缺口。7月份中国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供应市场进入青黄不接阶段。养殖及深加工需求总量将继续缓慢增长,但由于本年度增长幅度不大,所以供需矛盾总体上并不突出。由于7月份依旧是新季小麦大量上市时间,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力,预计7月上半月期间,玉米价格继续窄幅震荡偏弱走势为主,先弱后强,暂无大幅涨跌基础。
豆粕
因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缓解,中西部地区天气将变得炎热干燥威胁大豆作物生长,促使大豆市场重新建立风险溢价,CBOT大豆期货从周初创下的六个月低点反弹,其中基准期约收高2.3%。虽然7月份国内大豆到港量继续下滑,但前期拍卖的政策性进口大豆持续出库,进口大豆商业库存也处于常年正常水平,大豆供应仍然充足后油厂保持较高开机率,豆粕供应仍然充足。油厂压榨亏损持续后企业放慢采购节奏,生猪养殖利润强势回升及水产养殖旺季到来有助于豆粕的出库并为价格提供支撑。美豆陆续进入生长关键期,风险买盘对天气炒作抱有期待,美豆反弹后成本端支撑有所增强,预计豆粕延续震荡偏强的行情。
菜粕
7月11日,郑州菜粕期货低开,随后维持震荡走势。因马来西亚棕榈油重挫,芝加哥豆油继续下跌,加拿大产区天气向好,以及加拿大统计局上调油菜籽播种面积数据,导致加拿大油菜籽期货大幅下跌。国内下游提货不积极,菜粕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以及每周一次进口储备大豆的拍卖,均对菜粕的价格构成压力。不过国内水产养殖进入旺季,菜粕需求有望猪价,并且因油厂开机率连续三周下调,菜粕库存小幅减少,支撑菜粕价格。目前,沿海地区普通菜粕的价格在3520-3720元/吨,现货价格普遍上涨20元/吨,预计菜粕价格将继续维持震荡行情。
棉粕
棉粕总体持稳。近来油厂挺粕动力趋强,豆粕偏强震荡,利好棉粕市场。同时棉粕产量有限,以及成本高企提振棉粕。不过下游需求一般,抑制棉粕需求。离新粕上市时间仍久,未来参照豆粕期货、现货行情,棉粕在相对持价状态下进行调整。目前我国棉粕建议维持安全库存。
DDGS
DDGS偏弱。近期终端水产饲料需求低迷,豆粕行情下落,玉米酒精企业挺价信心不足,打压DDGS行情偏弱运行。
小麦
今日国内小麦价格稳中偏弱运行,今日小麦价格再度下跌,部分厂家直接一次2分、3分的落价,贸易商还没从玉米跳水的行情回过神,小麦又开始了,市场一片恐慌情绪蔓延。小麦阴跌的行情已持续20来天了,迟迟不见反弹,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倾向,据了解大部分贸易商囤粮成本在1.5-1.53元/斤,当前已跌破贸易商囤粮成本线,今年本就处于丰收年份,又没有粮库托市收购,市场余粮偏多,因此如无政策利好支撑,小麦反弹较为困难。
油脂
7月11日,上周五CBOT豆油市场继续收高,技术上升至五日均线之上,延续反弹节奏修正此前超跌。周五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继续小幅收高,经济衰退忧虑降温缓解棕榈油跌势,但印尼扩大出口和马来西亚6月棕榈油库存预期增加仍是棕榈油反弹的重要阻力。外部市场出现回暖信号,国内油脂市场止跌回升展开。现货稳中小幅上涨,今日一豆价格10100-10200,24度10700-10900,经历近期暴跌后,市场有反弹修正的要求。
蒸汽鱼粉
2022年中北部上季捕鱼配额为279.2万吨,于5月4日展开为期15天的试捕,据统计自试捕到7月7日捕鱼共计2074699吨,剩余配额为717301吨,完成配额的74.31%。近来秘鲁鱼粉厂家挺价观望继续,但是捕鱼量增加,个别销售心态松动,目前预售参考CNF1900美元/吨。国内方面看,港口鱼粉库存逐步下降中,持货商观望,价格波动有限,其中超级蒸汽级别鱼粉报价12900-13200元/吨左右,具体成交议价。短期鱼粉大概率持稳,关注后续秘鲁中北部捕鱼进展,以及国内鱼粉需求情况。
乳清粉
下游需求疲弱,2022年1-2月中国共进口乳清类7.03万吨,同比减少44.3%,近期乳清粉到港延迟,市场稳中略强。
赖氨酸
2022年5月,我国赖氨酸与赖氨酸盐及酯的出口量为9.986万吨,环比增6.12%,同比增幅为113.56%。原料价格高企,出口较好存支撑,不过新产能释放,国内需求不佳,近日有厂家下调98%赖氨酸报价9.5元/公斤,市场偏弱整理。伊品计划7-8月对宁夏和内蒙基地检修10-15天。6月14日起成福赖氨酸生产线轮换检修,将减产三分之一。万里润达宝清园区计划7月12日起检修15天。
蛋氨酸
蛋氨酸19.7-20.5元/公斤,原料成本上涨存底部支撑,6月9日市场称新和成蛋氨酸工厂计划于8月初开始停产检修6-8周。5月我国固蛋进口量为1.43万吨,同比减少10.7%,1-5月累计进口量为6.8万吨,同比降20%。7月7日市场称赢创提高国内蛋氨酸产品报价至22元/公斤,较此前上调2元/公斤。7月11日紫光提价至21元/公斤,市场购销好转,小幅反弹。
维生素A
VA市场125-135元/公斤,本周欧洲市场报价51-55欧元/公斤。新和成VA工厂计划于6月中旬开始停产检修10周。浙江医药VA、VE生产线7月中旬计划检修8-10周。VA市场已回调至六年来历史低点,德国天然气供应紧张,国内工厂现挺价意愿,市场购销好转,关注增加。7月4日市场称浙江医药VA产品停报。
维生素E
VE市场84-87元/公斤,本周欧洲市场报价9.9-10.2欧元/公斤。5月24日市场称新和成山东VE工厂计划于六月中旬开始停产检修8-9周。6月6日市场称北沙制药VE生产线计划于六月中旬开始停产检修7-8周。6月14日新和成VE报价提至90元/公斤。浙江医药VE计划于七月中旬开始检修8-10周,市场关注增加。
外三元毛猪
周末猪价再度大幅上涨,主要表现为周六价格暴涨,南北呈现通涨的态势,周日猪价持续震荡偏强,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小幅回调。规模企业控量出栏,散户惜售,局部地区供应紧张,屠宰企业收猪困难,屠企圈存减少,积极寻货,开始增加圈存,猪价再度上行。在7月4日“发改委约谈”之后,人为干预猪价走势的情况已经出现降温迹象,但周末猪价再度上涨。总体上说,尽管在发改委的干预下7-8月份期间猪价有回调空间,但7月份的价格重心相比6月份将继续上移(慧通数据统计6月份全国外三元月度均价16.75元/公斤)的可能性极大,7-9月份出栏大猪月度均价环比将总体继续上涨的大趋势很难改变。预计10月份猪价有望适度回调整理,11-12月份再度上涨;育肥效益方面,预判7-12月份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继续延续6月下旬以来的育肥盈利状况不变。但全年全国平均,年度出现亏损的几率依旧极高。对于个体养殖场而言,关键看年度出栏量占比重心是分布在上半年还是下半年。
鸡蛋
今日鸡蛋价格明显上调。随着南方天气逐渐“出梅”、北方雨水也暂停,库存去化形成库存低位,鸡蛋目前供应短缺,南方库存低位带动一波回补,华南主销区的到货量有所回升,产销区缺口缩窄,产区推力明显;上游供应的偏紧;再受外围带动,鸡蛋价格上涨明显。预计短期内鸡蛋价格仍有震荡偏强可能。
淘汰鸡
今日淘汰蛋毛鸡价格继续上涨。本周淘汰水平继续下行,养殖户信心仍存,延淘的情绪不减,当前淘鸡数量整体较少,预计淘鸡价格短期偏强运行。
白羽肉毛鸡
今日白羽肉毛鸡价格偏强震荡。学校陆续放假,团膳消费降低明显,家庭需求或将小幅增加,肉鸡屠宰企业产品库存降低,预计短期毛鸡价格或将继续小幅震荡。
白羽肉鸡苗
今日白羽肉鸡苗价格继续上调。当前禽苗对应的毛鸡出栏时间养殖难度和养殖风险有所减少,养户看好后市,补栏积极性有所提振,推动了种禽企业排苗计划加快,预计短期鸡苗价格仍有偏强震荡可能。
#2021年生机大会#现在的油菜籽价格达到了3.50元一斤,可以说在短短的两个月,油菜籽价格每吨上涨了1000元。农民应该高兴才对,如此高的油菜籽价格可以和种稻谷一样的效益了,但是湖北今年种油菜的农户非常少。“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荆门”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湖北的农民为什么不愿意种油菜呢?
湖北可以说是我国的粮仓、油库,他产的稻谷总量在全国名列第五,油菜在全国名列第一。湖北可以说是我国粮、油机械化程度*的省份。按理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油菜籽价格高,所以家家户户种油菜。除了水田和旱地全部种植油菜外,田边沟畔,房前屋后都是油菜。每年的三四月份,湖北可以说是油菜花海,满目金黄,形容“万亩花海,千里飘香”不为过。当年农民种植一季油菜,油菜籽卖的钱可以拿来作为一年的农业开支,也就是稻谷、油菜的种子、农药、化肥、浇水、请机械种收的费用,稻谷卖的钱是纯收入。湖北油菜籽一般都是双低油菜,出油率高,芥酸含量低,所以湖北油菜籽畅销,在我国具有定价权。
庞大的油菜种植量也让湖北成了闻名世界的第一油菜大省。但是如此庞大的种植量也催生了一个矛盾。在2012年之前,农民主要还是人工收割,利用牛、拖拉机或者收割机脱离,但是秸秆都是在田间直接焚烧。秸秆焚烧产生的大量烟雾是遮天蔽日,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交通安全,甚至引发火灾。有人大代表在湖北提出来搞秸秆禁烧,秸秆还田。所以湖北是*个秸秆还田禁烧的省份。
秸秆还田禁烧的最开始,老百姓不能理解,村、镇、县、市、省层层落实责任制,落实到组,到户,到田。农户要看管好自己的田块,自己不能燃烧,别人烧了你没有看管好也有责任。现在不管是油菜收割,还是稻谷收割,收割机不装粉碎机的一律不准下田。要么就是半喂入收割机收割稻谷,然后人工或者机器把秸秆打捆,把秸秆搬离田间。但是人工搬离秸秆费时费力,虽然一亩田收入300元左右,但是干的人很少。如果碰到连阴雨天气,秸秆霉烂,只能烂在田里,也耽误了农时。再就是政府虽然有秸秆回收,机器太少,只能收大田,交通便利的田地。还不能粉碎,田地要特别干,所以能够机械打包回收的田也不多。
油菜收割后插秧,对于秧的影响不大。主要是粉碎的秸秆通过拖拉机的耕整后和泥搅和在一起,在加上复混肥或者尿素中的氮肥可以补充因秸秆腐烂带来的供氧不足,腐熟的秸秆肥田且疏松了土壤。但是收割稻谷后,粉碎的秸秆厚厚的一层铺在田里,能够翻耕地农户很少了,都是利用大型拖拉机旋耕,这就造成在厢面上有一层秸秆,特是中间特别厚。撒上油菜籽后出苗不齐,就是加大了播种量,草上的出苗后也会被晒死。特别是今年,天气干旱,就是灌水后出的苗也不齐,加上播的迟,又碰上了早期旱潮,霜冻,可以说能够不缺苗的田很少。
多年的秸秆还田,不种的田地也没有通过翻耕来砊晒,田间野草杂生,第二年春天农民只有喷施草甘膦灭草或者请大型拖拉机旋耕,这就加大了农民的投入,并且使田地力下降,越种越薄。有的农民一算账,觉得还是种油菜划算,还有一个更大的坑等着他们。油菜根肿瘤病---油菜癌症,可以说无药可治。这是一种土传病害,就是 油菜种下去之后,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就诱发病菌的滋生,油菜五叶之后就会发现在根部长象姜一样的肿瘤,老百姓习惯性的称长萝卜。这种病瘤以前只在油菜和白菜的根部有发现,现在已经发展成在萝卜上也长了,这就是说它在不断变异,并且越来越严重。得了根肿瘤病的植物都是最后根部全部腐烂,油菜等全部枯死绝收,即使在根部又长了新根的油菜也是产量很低。
虽然国家推行长江中下游油菜战略,但是秸秆还田和油菜根肿瘤病严重制约了湖北油菜的发展。特别是湖北的高油酸油菜,在全国闻名,政府和企业合作,免费给农民发种发肥,有的甚至免费耕种。这都是真金白银,但是农民现在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今年江汉平原的重度干旱,可以说雪上加霜,肥料追不下去。有的无水可灌,当时就没有几根苗,霜冻死之后,现在可以说亏了肥料,种子和机械的钱。
四川和浙江的油菜在面积和产量上已经赶上了湖北。如果湖北继续实行秸秆还田,田地不翻耕或者种绿肥改善土壤酸碱度的话,湖北将永远失去油菜大省的地位。希望得到专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种植面积减少,明年的油菜籽价格一定不会低于3.50元,农户卖价有可能继续维持在3元左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油菜籽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油菜籽行情、工行白银价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