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前言:前面在《高镍三元正极系列一》中我主要从供需关系和产业链的角度简单聊了聊高镍三元正极行业的相关情况,本篇深入梳理一下高镍三元正极的行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情况。
本篇目录
1.行业现状
2.行业前景
3.发展趋势
4.相关上市公司
5.*核心提示
一,行业现状
1.高镍三元正极行业门槛较高
高镍正极具备技术门槛,在降低烧结温度同时保证烧结质量,则要增加烧结时间,一般相对中低镍三元需要多次烧结,进而增加了制造费用和降低了单线产能。烧结是正极制备的核心环节,烧结温度和烧结环境对高镍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质、粒度等产生较大的影响,更为复杂的烧结工序增加了高镍三元的制备难度。
高镍正极具备设备门槛,产线设备方面,三元高镍产线的环境湿度控制也相对中低镍三元要求更为严格。此外,高镍三元的窑炉控温精度要求更高,以保证多次烧结的产品一致性,同时需要对炉膛内衬材料进行升级,使其耐碱性环境和氧气烧结腐蚀。
2.车企、电池厂商和正极厂商纷纷布局高镍产品
车企端:高镍装机经过两年以上装机验证,主流车企认可高镍电池技术路线。特斯拉是最早搭载高镍电池的车企,松下NCA21700电池18年起镍含量提升至80%+,现代Kona EV LG811版本18年发布,华晨宝马X1PHEV宁德811版本19年上市;目前各大车企高镍装机已经过2年以上验证,各大车企高镍电池认可度提升。
电池厂端:头部厂商技术逐渐成熟,获得大量定点,预计22年大规模上量。日本主要采用NCA路线,国内高镍主要发展NCM811,韩国高镍发展兼顾NCA和NCM811。当前国内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高镍电池陆续量产,海外LG化学、松下、三星SDI 和SKI等企业也均有装机车型落地。
正极端:高镍正极产业链布局跟进,不断扩产,远期规划庞大。以容百为代表的高镍正极厂商积极扩产,此外巴莫、贝特瑞等厂商均加大高镍正极产能布局,下游电池厂指引超预期,远期规划庞大。
二,行业前景
1.超高镍进一步提升高镍三元竞争力
三元材料高镍化是指在三元材料中提升镍元素的含量,进而提升能量密度,并相应降低对钴元素的依赖。2021年我国高镍三元产量为15.2万吨,同比增长110.2%,占三元正极材料总产量的38.3%。2022年一季度,高镍三元产量为5.4万吨,占比提升至42.4%。目前正极材料企业已在逐步开发、验证和生产9系的超高镍正极材料,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解决电池轻量化问题,提升高镍三元竞争力。未来高镍三元仍将会继续成为长续航车型的主流应用之一,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2.高镍三元大势所趋
高镍为可识别路径中最成熟、接受程度*的技术进步方向之一,高镍三元为NCM材料体系内的技术更迭,镍元素有助于提高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钴有助于提高电导率和倍率性能,高镍低钴化使得电池比容量提高。目前量产8系产品较5系产品克容量提升30mAh左右,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显著,三元正极材料高镍发展趋势确定。
3.镍价下降+能量密度提升,高镍三元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高镍三元从成本结构上看,镍占比较高,是成本下降的潜在催化。在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之前,硫酸镍为高镍三元电池第一大原材料成本来源,占比电池总成本约20%;目前在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硫酸镍成本占比17%,位列第二,横向比较NCM523以及LFP成本结构后,镍价下降将带动高镍成本下降,考虑比容量优势,电池层面具备成本竞争力。
三,发展趋势
1.超高镍、四元成为主要方向
国内优势厂商均积极布局材料体系的升级,目前看几乎所有厂商均完成超高镍和NCMA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部分如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已经批量出货,性能天花板再次提升,另外镍锰二元正极也逐步成熟,后续有望替代中底镍和磷酸铁锂材料。
2.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制造工艺不断更迭
除材料体系持续升级外,其实目前高镍的实际比容量与理论比容量仍有差距,制造工艺的研究和精进是实现实际比容量的提升关键,同时也可以弥补高镍三元正极的短板,是高镍三元应用推广的关键。
3.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线设备优化
除了材料本身的性能提升,目前优势厂商已经向制造端布局,提升单线生产能力,降低制造成本,如辊道窑的装填方式优化,匣钵的摆放层数和列数提升以及新设备陶瓷回转窑引入等。以最核心的烧结设备为例,通过采用复合陶瓷内胆回转窑,从而提高了粉体物料的反应时间和品质均匀性。
四,相关上市公司
容百科技(688005):公司是国内三元正极龙头,公司于2016年推出第一代NCM811产品,2017年在国内率先实现NCM811产品的大规模产业化,建立了高镍正极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壁垒,长年稳居国内高镍正极材料出货量第一,2021年公司出货量中高镍占比达到90%。目前公司高镍9系前驱体和9系单晶正极均已实现量产,公司预计到今年年底扩产到25万吨,相对于年初的12万吨,增长一倍多。随着公司进一步高速扩张,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市场有望稳居全球第一。
当升科技(300073):公司是在国内率先量产车用动力高镍多元材料的公司之一,动力及储能用高镍多元材料牢固占据全球*高端供应链,大批量应用于国际高端电动汽车及储能市场。公司主要产品是三元正极,以出口海外为主。公司高镍产品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团聚型高镍快速放量,单晶型高镍进入多个车型评测,团聚单晶复合型高镍持续迭代,超高镍Ni95完成国际客户认证。
振华新材(688707):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所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018年开始,公司开始研发镍6系和镍8系产品。2021年高镍8系NCM三元材料产品出货量逐步提升,2021年一季度高镍8系三元正极材料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二季度4.68亿元,环比增长139%,三季度6.10亿元,环比增长30%。2021年全年,高镍8系占营业收入比例已提高至38.08%。此外,公司超高镍9系三元正极材料已于2021年开始向部分客户进行吨级送样。
贝特瑞(835185):公司是新能源材料的研发与制造商,主营业务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三大业务板块,是全球*的负极材料厂商、出货量领先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厂商。2020年末,公司剥离磷酸铁锂业务,专注于研发生产低钴、高能量密度和高性价比优势的高镍三元,形成了以NCA和NCM811为代表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品体系。公司高镍三元材料现有产能3.3万吨,规划产能已达8.3万吨。
厦钨新能(688778):公司是全球钴酸锂正极材料龙头企业,根据鑫椤资讯统计,21年公司钴酸锂产品全球市占率达到42%,同比提升8.5pct。三元正极方面,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中镍高电压6系产品,已经成功应用到续航里程超过1千公里的电动车上;高镍方面,公司8系多晶与单晶产品均已经量产,9系处于量试阶段。
中国银行2021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055.59亿元,同比上升7.08%;归母净利润2165.59亿元,同比上升12.28%;扣非净利润2172.89亿元,同比上升12.69%;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494.85亿元,同比上升9.4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30.36亿元,同比上升12.4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546.61亿元,同比上升15.06%;负债率91.2%,投资收益238.35亿元。
共有1股东增持,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5944.3875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0.36%;共有1股东减持,HKSCC NOMINEES LIMITED减持263.5778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27.8%;
【本周重磅】
汽车改装件厂商天铭科技成功过会:去年净利3594万元同比增长25.28%
7月6日,北交所上市委2022年第二十八场审议会议结果出炉:天铭科技(836270)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功过会。
犀牛之星APP显示,天铭科技成立于2000年4月,公司是一家从事绞盘、电动踏板及越野改装装备和改装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性能车用电动绞盘、可伸缩动力踏步装置、越野改装装备和改装件。2019年-2021年,天铭科技营收分别为1.4亿元、1.71亿元、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5.32万元、2869.1万元、3594.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5%。
新三板首单定向发行可转债成功发行
股转系统公告,7月7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昆山三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三景科技(430393)股票价格_行情走势_公司资料—犀牛之星)20万张定向发行可转债正式挂牌转让,标志着新三板市场首单定向发行可转债项目正式落地。
三景科技专业从事精密模具、精密电子组件等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及技术转让。公司本次实施的定向发行可转债发行对象为1名资管计划,发行规模20万张,均不限售,募集资金2,000万元。本单发行条款设计灵活,没有担保增信措施,不进行评级,不设受托管理人,约定了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和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充分体现了投融双方的自主博弈。
北交所成功转板第二家诞生!翰博高新将转至创业板上市
7月8日,深交所公告称,同意翰博高新转板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请公司后续做好转板上市证券登记等相关工作。根据转板上市有关规定,翰博高新由北交所转板至创业板,不涉及发行新股,老股东直接平移至创业板,中小股东均不限售,无个人所得税。
犀牛之星APP显示,翰博高新为半导体显示面板重要零部件背光显示模组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商,集光学设计、导光板设计、精密模具设计、整体结构设计和产品智能制造于一体。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7.79%,净利润1.28亿元。
上半年A股共有260家拟IPO公司上会 过会率87.69%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2022年过半,注册制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更多企业拥有机会步入资本市场。上半年,A股共有260家拟IPO企业上会,过会228家,过会率为87.69%,较2021年同期的89.75%有所下降。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企业主动“撤单”的情形有所增加。截至7月4日,共有127家拟IPO公司撤回了网友分享上市申请。仅6月29日一天,就有8家企业终止IPO,其中6家IPO撤回终止,1家终止注册,1家上会前夕撤回申报。就上市板块看,创业板“撤单”现象最为集中,年内已有67家拟IPO公司撤回上市申请,占比约为52.76%。此外,科创板、主板、北交所分别有21家、26家和13家“撤单”。
市场行情回顾(7月4日-7月8日)
本周(7月4日-7月8日)北交所整体小幅收跌,前期强势的光风锂电均出现小幅调整。居于涨幅榜首位的是三元基因(837344),本周录得2.66%的涨幅;通易航天(871642)、新安洁(831370)次之,涨幅分别为1.69%和1.58%,本周个股平均涨幅为-1.83%。
成交方面,本周北交所共成交1.53亿股,环比上周减少56.13%,成交金额为18.32亿元,环比上周减少47.27%。个股方面,成交额前三名分别是贝特瑞(835185)、吉林碳谷(836077)、恒进感应(838670),分别成交2.33亿元、1.76亿元和1.72亿元,3只个股周换手率分别为0.39%、3.08%、48.44%。整体来看,北交所102家公司平均周换手率为3.36%。
(7.4-7.8北交所成交金额前10的股票)
【新股上市】
恒进感应7月5日在北交所上市
恒进感应(838670)于7月5日在北交所上市,成为第101只北交所股票。资料显示,恒进感应拟IPO发行数量为1700万股,募资约3.4亿元,用于感应热处理设备制造项目(一期)、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恒进感应是一家从事中*数控感应热处理成套设备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在下游客户应用场景广泛,包括风电装备、工程机械、汽车制造、机床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制造、纺织机械以及航天军工等领域。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43.24%,净利润为5434万元,同比增长49.8%。
则成电子7月6日在北交所上市
则成电子(837821)7月6日在北交所上市,成为第102只北交所股票。资料显示,则成电子拟IPO发行数量为1500万股,募资约1.62亿元,用于则成电子智能控制模组建设项目。
战略配售环节,公司引入7家战投,包括公募汇添富基金,中信证券1家券商。网上发行环节,11.6万户投资者申购,有效申购倍数92.45倍,冻结资金142亿元。
则成电子主要从事基于柔性应用的定制化智能电子模组及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涵盖FPC制造、FPC模组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布局。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净利润3289万元。
【融资情况】
新三板本周10家公司完成股票增发上市,共募资6.15亿元
本周新三板10家公司完成共6.15亿元的融资,从行业来看,电子设备募资规模居首,其中本周安达科技完成3.54亿元的融资,投资方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鼎智科技(873593)完成8500万元融资,投资方为江苏常州东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
本周新三板共有6家公司披露定增预案,拟共募资4.1亿元。其中旺成科技(830896)拟募资2.6亿元,增发价格8.6元/股,公司主要从事齿轮组件、离合器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2021年营收为3.6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736.64万元。
亿鑫股份(836127)拟募资7918万元,增发价格8.48元/股,公司专业从事C5-C8类烷烃的生产与销售。2021年营收为13.9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95.94万元。
下周(7.11-7.15)重点关注事项
晨光电缆将于7月12日北交所上市
晨光电缆(834639)将于7月12日在北交所上市,同日从新三板摘牌。上市后,将成为第103只北交所股票。资料显示,晨光电缆发行价为4.3元/股,拟IPO发行数量为4666.6667万股,募资约2亿元,用于矿物绝缘电缆建设项目、智慧晨光智能互联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晨光电缆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专业生产500kV及以下超高压与高压电力电缆、中低压电力电缆、装备用电线电缆和架空绝缘电缆等。公司电线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北京APEC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多个重大工程项目。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为6057万元,同比增长21%。
科润智控将于7月13日北交所上市
科润智控(834062)将于7月13日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北交所变压器第一股”,保荐机构是财通证券。公司公开发行募资1.5亿元,主要用于扩产节能型变压器,优化产品结构。
科润智控是一家专业从事输配电设备、高低压成套、电力专用集装箱、变压器、新能源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力及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和产业链的完善,始终专注于品质的提升和科润品牌的建设,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同比增长13.98%,净利润为4294.34万元,同比减少15.22%。
挖贝网 7月2日消息,贝特瑞(835185)发布精选层公开发行公告,发行价确定为41.8元/股,对应发行后市盈率51.94倍。与停牌前收盘价45.91元/股相比打9.1折。7月6日进行申购,发行代码“889185”,保荐机构国信证券。
同时挖贝网注意到,贝特瑞在6月18日披露的“公开发行说明书报会稿”中预计募资规模在20亿元,7月2日*披露的发行公告中显示计划募16.72亿元,缩减16.4%。
(6月18日披露的公开发行说明书报会稿)
(7月2日披露的发行公告)
资料显示,贝特瑞此次计划发行股票4000万股。其中,战略配售800万股,由公募基金富国积极成长、招商成长精选在内的10名机构参与战略配售。网下初始发行数量为2560万股,占扣除初始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80%;网上初始发行数量为640万股,占扣除初始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20%。
根据发行公告,在剔除无效报价、*报价和报价低于发行价的投资者后,贝特瑞有效报价网下投资者为754家,管理的配售对象为929个,对应的有效申购数量总和为59,702.28万股,对应的有效申购倍数为23.32倍。
参与报价的各类投资者中,公募、私募报价较高,平均报价超46元/股。个人投资者相对谨慎,平均报价39.96元/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835185》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835185、中国银行年报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