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近来金融圈的奇葩事中,有一件*让人们大跌眼镜:复旦研究生刘某在多家证券公司实习期间,假冒分析师,骗来一群实习生帮他写报告,有人春节还在加班,10个月写了百万字,多家券商紧急发声!
多名学生被骗后,求职都被耽误了,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呢,复旦这个研究生,真是“奇才”!
事件的始作俑者,刘某也正在为自己的不端行为付出代价。据了解,东北证券曾向刘某发出offer,不过在今年1月底获悉刘某存在不端行为后,就与刘某解除了就业协议。
辛苦实习10个月,最后发现是骗局,投票:你有过实习被骗的经历吗?
有网友指出:想走捷径的朋友,做人不能这个样子。金融是挺卷的,行研作为蛮累的一个工作,而且目前市场乱像,就业形势这么严峻,为了自己的私利,赔上别人的前途,是非常不可取的!
最后奉劝大家:实习骗局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前有大厂毁约校招生,后有行研小黑工招毕业生,维权难度大。
况且时不再来,毕业生找工作时得擦亮眼睛,*在正规平台求职,实习要做好两手准备。
大学生实习如何防止被骗?
1、在企查查或者天眼查先查一下公司是否在。
2、将工作内容跟朋友同学讨论一下,咨询一下其他人的意见。
3、网络搜索该公司的网站评论。
智通财经APP获悉,财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中免(601888.SH)国内免税行业龙头。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3/1304/16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173/208亿元,EPS分别为6.21/8.87/10.67元,当前市值对应业绩分别为52x/36x/30xPE。给予公司2022年40-50xPE,合理区间为354.8-443.5元,*覆盖,给予公司“推荐”的评级。
财信证券指出,依靠强大的国资委背景,公司是国内*一家拥有全牌照免税资质的公司。公司是国内免税行业龙头,剥离旅游业务后,现已聚焦于“中免+日上+海免”三足鼎立的免税阵容,构建了“离岛+机场+市内”三位一体的免税体系,疫情之后公司亦开展了线上业务,购物场景得以拓宽。近年来公司业绩亮眼,营收快速增长,高毛利免税业务占比提高,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呈上升趋势。
财信证券主要观点
行业黄金赛道东风既起,外流消费循道而回。1)引导国人境外消费回流是发展免税行业的政策动因,我国每年境外免税消费达到280亿美元,是境内免税消费额的3.7倍,具备较大的回流空间;2)离岛免税等新兴业态丰富了免税行业的消费场景,对传统的机场及市内免税店渠道的短板—购物时间和客户群体限制,起到了补充和发展;3)经营牌照、公司规模、议价能力构成免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免税企业在税负、流通成本以致终端价格等方面具备优势,有效触及*品等商品境外价差过大的需求痛点。
公司掘金免税抢占先机,规模扩张稳固地位。1)依靠强大的国资委背景公司享有得天独厚的政策红利,在国内是*一家拥有全牌照免税资质的公司;2)公司是国内免税行业龙头,剥离旅游业务后,现已聚焦于“中免+日上+海免”三足鼎立的免税阵容,构建了“离岛+机场+市内”三位一体的免税体系,疫情之后公司亦开展了线上业务,购物场景得以拓宽;3)近年来公司业绩亮眼,营收快速增长,高毛利免税业务占比提高,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呈上升趋势。
公司优势:多品牌+强渠道深化免税布局,高效经营加深护城河。1)公司的品牌矩阵日益完善,在热门香化类及高端精品类品牌布局上具有明显优势,公司多年来与品牌商合作紧密,且强大的规模效应使其对上游议价能力强,因此在下游定价空间广,由此对下游客群产生的品牌价值又反促公司和各大品牌商深度绑定,实现了良性循环;2)公司的渠道力强劲,近年来先后占据三亚、海口两地的先发优势,同时外延并购卡位北上广港等四低的核心枢纽机场,拥有极强的流量优势;3)公司供应链管理和门店运营能力强,在采购、仓储和物流方面实现了高效管理,且成功指导门店设计、营销等,顾客购物转化率持续提升。
未来发展:多元一体互补发展,全力吸引消费回流。1)离岛方面,免税政策升级叠加自贸港优惠政策在短期内有望利好公司业绩,品牌品类以及因规模优势带来的价格优势是公司的中期成长动力,公司自有免税物业的较高净利率水平将长期支撑盈利能力的稳定;2)机场方面,上机新合同引领机场租金扣点理性化趋势,机场店整体盈利能力或有转机,公司未来亦有望综合布局线上预订+回头购等电商业务,与线下免税协同发展,等到境外旅游恢复后,公司在机场免税上的区位优势将推动机场免税体量回升;3)市内方面,期待政策、客源、购物体验三者共同发力,且公司有望整合母公司旗下的市内免税业务资源,以获得针对国人的市内免税牌照。
风险提示:免税政策不及预期;免税牌照发放数量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线上直邮发展受阻;机场招标租金风险;汇率及宏观系统性风险;市场资金风格显著变化等。
8月13日晚,备受市场关注的“东北药茅”长春高新,较之前预告的中报披露期提前十天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春高新实现营收49.63亿元,同比增长26.71%;实现归母净利润19.23亿元,同比增长46.8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48%;基本每股收益为4.75元,同比增长46.60%。
经历了多重风波后,长春高新今年股价连续出现调整,截至*收盘,累计下跌了31.23%。
不过,今日长春高新股价大涨逾5%,收在300元以上,在半年报发布前夕,获得了投资者积极买入。
Wind
净利润增逾四成
长春高新以生物制药、中成药生产及销售、房地产开发为主导产业,辅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等。
半年报显示,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37.88亿元,实现净利润18.59亿元;
子公司百克生物实现收入5.82亿元,实现净利润1.38亿元;
子公司华康药业实现收入3.04亿元,实现净利润0.23亿元;
子公司高新地产实现收入2.70亿元,实现净利润0.37亿元。
长春高新2021年半年报数据
公司公告
据了解,金赛药业是最早开发出生长激素的国内企业,长春高新持有金赛药业股权比例达到99.50%。
根据半年报数据计算,上半年,金赛药业给长春高新贡献了约76%的营业收入,同时也贡献了约97%的净利润。
长春高新表示,报告期内,金赛药业克服疫情影响,合理制定、及时优化调整销售政策,通过持续服务和全流程管理来提升患者满意度、加强患者管理,持续做好新患者开发工作,加大市场开发,扩大产品覆盖,有力提升了经营业绩。
半年报十大股东情况显示,长春高新股东金磊与林殿海进行了减持。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也进行了减持。
不过,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入前十大股东行列,此外,“顶流”基金经理葛兰掌管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在报告期内加仓了长春高新。
2021年半年报十大股东情况
通达信
此前回应生长激素的安全性等问题
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生长激素的安全性。作为国内生长激素龙头企业,长春高新自然备受关注。
长春高新在日前举行的电话及网络会议上表示,合规永远是公司生存的前提和基础。生长激素产品具有超过60年的使用历史,经过了国内外几十年临床应用,充分证明了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长春高新称,任何药品都必然存在不良反应,因此药品必须在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在医生的正确诊断和指导下,生长激素是非常安全、有效的产品。就目前生长激素产品使用的诊疗情况来说,国内外均有着一系列严谨的诊疗标准和流程,医生需进行一系列严谨的检测项目后方可进行处方,对确实需要治疗的患者并在患者本身自我接受的前提下进行治疗。
长春高新表示,正是在产品宣传和诊疗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合规要求的限制,使得目前对生长激素的认知率和诊疗率极低。按照相关诊疗规范,矮小症的发病率为3%,以现有适龄人口来算,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600万人至700万人。目前实际治疗率极低,这也使得产品未来市场潜力仍然较大。公司也将持续协助推进专科医生进一步系统规范培训,协助建立更加完善的诊疗规范。
在生长激素成人适应症方面,长春高新表示,该产品未来市场潜力较大。公司持续与*专家合作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积极拓展医疗机构和专家覆盖,增强专家和患者的认知。例如,重大的脑外伤、中风等有较大概率引起生长激素缺乏,通过相应合理治疗可以改善中风患者肌肉情况、提升运动能力等,改善其生活质量。后续,公司也将积极推进生长激素产品未来在大龄女性备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抗衰老、医美等方面的合规应用。
而对于市场关注的生长激素集采问题,长春高新称,从现有情况看,公司预计短期内生长激素产品不会进入国家集采。当前只有个别省份拟进行集采事项,相对来说影响较小。假设集采政策落地、产品价格下降,公司将努力通过提升用户体量等方式确保公司业绩。目前,生长激素水针产品只有三家厂商,暂未发现其他厂商申报相关产品,公司预计短期内市场竞争格局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三个月股价跌43%
股东、高管拟增持
长春高新在今年5月17日创下522.17元/股的高位后,受市场上生长激素带量采购等传闻影响,股价不断下挫,8月6日股价*触至264元/股,跌幅逾43%。
Wind
面对下跌的股价,长春高新8月6日晚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金磊,公司现任董事马骥、姜云涛、王志刚,监事赵树平及*管理人员李秀峰、朱兴功、张德申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同,计划未来6个月内以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3000万元、不高于5000万元。
6月1日,A股市场分化,个股表现活跃,近2800只股票上涨,其中91只涨停。汽车、建筑材料、煤炭行业领涨,消费板块调整。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13%,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21%、0.99%。两市成交额超8800亿元,其中沪市4024.20亿元、深市4829.29亿元。
中证金牛座APP
资金面上,Wind数据显示,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入12.46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3.12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9.34亿元。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54.82亿元,主力资金显著加仓汽车、电力设备等板块。
近2800只股票上涨
今日沪深两市上涨股票2750只,其中91只涨停;下跌股票1776只,其中12只跌停。此外北交所有45只股票上涨,今日A股合计近2800只股票上涨。
申万一级行业中,汽车、建筑材料、煤炭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10%、1.82%、1.55%;石油石化、农林牧渔、美容护理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22%、1.09%、0.98%。市场仍处激烈博弈之中,汽车板块持续上涨,其他行业板块轮动,前几个交易日活跃的大消费板块今日明显调整。
拖累上证指数下跌的是贵州茅台、中国石油等权重股。创业板指成份股中,贡献度居前的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赛道股,其中宁德时代贡献度占七成以上,盘中一度涨逾5%,市值超1万亿元。
通达信
汽车板块现涨停潮
昨日,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利好消息发布。今日,汽车板块继续领涨,成为市场中“最靓的仔”。该板块5月份累计上涨18.26%。
汽车板块中,北巴传媒、威帝股份、安凯客车、海马汽车、西仪股份、特力A、小康股份等十多只股票涨停。其中,“六连板”的特力A在2015年曾被投资者称为A股“老妖王”。
此前“十三连板”的中通客车今日上涨6.52%,盘中一度涨停,涨停价16.52元/股成交4.2万手,即有6938.4万元涨停价抢筹中通客车。
Wind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汽车板块的涨停股中,多数股票为直线拉至涨停。如北巴传媒开盘后直线拉升,在9:33触及涨停。威帝股份开盘后直线拉升,在9:35涨停。安凯客车从10:38开始直线拉升,在10:42涨停,仅用4分钟拉至涨停。海马汽车9:46开始直线拉升,在9:48涨停,仅用2分钟拉至涨停。
Wind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收盘,汽车行业总市值为3.6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67亿元。
消息面上,各地陆续发布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6月1日,上海市嘉定区发布“助企纾困、助长消费、助力就业”产业扶持政策。在促进消费政策中提及,要举办“缤纷夏日购物季”系列活动,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鼓励相关汽车厂商在区内开展让利于民的促销活动,鼓励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消费者在区内购车并在上海市内上牌的,给予购车补贴,车价15万元以下的给予1万元补贴,车价15万元(含)以上的给予2万元补贴。
对于汽车板块,中信证券认为,行业最差时间已经过去,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消费补贴等多种政策有望显著拉动汽车消费,行业销量有望快速修复,当前时点可超配汽车板块。
主力资金大举抢筹这些股票
资金面上,Wind数据显示,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入超12亿元,而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54.82亿元,1850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838只股票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申万一级行业中,汽车、电力设备、交通运输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为20.71亿元、17.59亿元、6.38亿元。农林牧渔、医药生物、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分别净流出31.37亿元、25.87亿元、24.26亿元。
今日行业主力资金流向情况
Wind
个股方面,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净流入6.48亿元、5.60亿元、4.85亿元;农发种业、天齐锂业、紫金矿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分别净流出8.53亿元、6.29亿元、5.17亿元。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前十股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前十股
Wind
对于6月市场,东北证券表示,海外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仍可能反复,短期反弹进入后半段,中期延续震荡筑底。行业配置上,6月主要关注中小盘成长和周期类的计算机、传媒、化工、建材、电新等。
银河证券表示,震荡反弹仍是主旋律,6月可关注底部修复机会。白酒、医疗服务、大金融等板块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当前已处于历史低位,具有较强的反弹动力。
图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北证券通达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北证券通达信、中国中免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