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25日晚,*ST绿庭(600695.SH)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4.93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281.37%;实现归母净利润2161.7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120.62万元。
财报截图
同日(4月25日),上市公司也收到了上交所关于《拟终止上海绿庭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告知书》称,“2022年4月25日晚间,你公司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的规定,你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此外,上交所也发出监管工作函,因退市相关工作对投资者影响重大,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管理人员以及控股股东、实控人应当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勤勉尽责,认真落实监管函各项要求,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对后续工作有何安排?4月26日,《》
被终止上市可能性大增
据公告,*ST绿庭主要业务为投资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2021年,*ST绿庭营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通过业务聚焦,不良资产业务收入增加,成为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归母净利润扭亏的主要原因是不良资产业务取得一定营业收入和利润;处置沈砖公路工业房产和部分申万宏源股票取得收益;上年同期对美国债权投资计提了较大金额的信用减值损失。
从行业来看,2021年,*ST绿庭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5.1万元,同比上涨31.66%;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710.42万元,同比上涨518.59%;租赁收入实现营业收入31.79万元,同比下降91.77%。
财报截图
*ST绿庭2021年的营业收入较2020年虽有所增长,但仍然没有超过1亿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第(一)款的规定,上市公司A股和B股股票(A股股票简称:*ST绿庭,股票代码:600695;B股股票简称:*ST绿庭B,股票代码:900919)可能将被终止上市。
根据相关规定,自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之日起,上交所对公司A股和B股股票实施停牌,并在公司股票停牌起始日后的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因此,在年报发布的当晚,上交所也就相关事项向*ST绿庭发出了监管工作函。
“曲折”的转型之路
从过往发展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自1993年上市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饲料生产、畜禽养殖、鸡肉食品加工是其三大主营产业。从2001年开始,上市公司\"一条龙\"产业链业务出现连续亏损。
为减少亏损,上市公司逐步剥离亏损较大的肉鸡养殖和屠宰业务,同时利用部分可开发闲置土地,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务。至2006年,食品、房地产、饲料及机械是上市公司三大业务板块。
2010年和2011年,上市公司相继退出饲料、房地产和机械等业务。从2012年起,上市公司主业专注于食品业务。
但2013年,国内宏观经济整体复苏缓慢,居民消费增速放缓,持续的禽流感事件使禽肉消费乏力,相关产业陷入低谷,给上市公司的生产和销售都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2014年,上市公司继续加大转型力度,向更有发展潜力的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转型,并按照投资控股型企业的要求,相继对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进行了变更。
2016年,上市公司基本完成了以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为主要业务方向,以不动产投资服务商为定位的重大战略转型。2018年,*ST绿庭在管资产规模基本稳定,但总体来说规模依旧偏小,管理费收入较低。2019年,上市公司投资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稳步开展。但2020年,上市公司又聚焦于不动产不良资产业务发展,加大在不良资产投资领域的投资布局。
转型的结果自然反映到业绩之上。纵观*ST绿庭近十余年的营收,2010年,*ST绿庭尚可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上涨5.51%。但在2010年之后,营收呈下降趋势。
2011年,*ST绿庭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24%。到了2016年,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更是从2015年的2.42亿元降至5022.35万元,之后营业收入一直未曾超过1亿元。
2020年,*ST绿庭的营业收入仅剩2563.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14%。从2021年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上市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的开展或许是有利的,但想要改变公司现状显然又是不够的。
端午节当天,爱旭股份(600732.SH)、通威股份(600438.SH)双双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均为“就媒体报道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两大光伏龙头企业同时被“点名”的背后,是一封在业内广为流传的公开“举报信”。
在近日举办的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上,爱旭股份自爆因原材料涨价,开机率下降到60%,指出行业现状实际上是部分企业刻意营造多晶硅、硅片严重短缺的假象,并将矛头对准了硅料市场的两大寡头通威股份和新特能源(1799.HK)。
对此,有股吧网友点评爱旭股份打出了一套“七伤拳”,“现在大家都知道4月开工率60%了”。实际上,与公开“举报”一并揭开的,还有爱旭股份所处的困境。
开工率60%,业绩承诺压顶
尽管技术之争、尺寸之争的两军对垒在光伏产业频繁上演,但如上述一般的“短兵相接”依然罕见。爱旭股份表示,公司2013年到2021年1季度均满产满销,今年4月份开始受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及硅料、硅片价格高频率、大幅度上涨双重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月内飙涨37.2%、硅片价格飙涨23.5%,公司开机率大幅下降到60%左右。
为此,爱旭股份建议有关部门关注多晶硅等光伏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问题,及时引导。值得注意的是,6月10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发文呼吁,建议抵制对多晶硅、硅片产品的过度囤货、哄抬物价行为;建议有关部门关注多晶硅等光伏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问题,及时引导。
事实上,不惜亮出自身堪忧的生产状况,也要挑开上游硅料、硅片的价格上涨矛盾的爱旭股份,正处于焦灼的时期。
爱旭股份成立于2009年11月,前身为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晶硅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大多数通过IPO抢滩A股的光伏企业不同的是,爱旭股份昔日“曲线”登陆资本市场曾经历不少波折。
2019年初,濒临退市的地产商ST新梅披露重组预案显示,爱旭股份拟借壳ST新梅上市。但彼时“531”新政余震尚存,且恰逢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政策出台较晚,光伏产业的融资环境算不上乐观。爱旭股份的估值与业绩承诺能否如期实现,频繁遭到监管层的质疑。
历经8个月的筹划后,爱旭股份借壳上市一案终于在当年8月敲定,ST新梅重组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意味着爱旭股份拿到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入场券。但“有条件”通过同时意味着监管层对公司尚有疑虑。
2018年净利润不足3亿元的爱旭股份,做出2019-2021年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5亿元、6.68亿元和8亿元的业绩承诺。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曾要求公司进一步披露能否保持现有毛利率水平和未来业绩的可实现性。
时至今日,恰逢业绩承诺的最后一期,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的担忧,似乎已逐渐照进现实。
即使在被称为光伏“大年”的2020年,爱旭股份距离其约定的承诺业绩依然差了一截。年报显示,当期公司实现营收96.64亿元,同比增长59.23%;归母净利润8.0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56亿元,与业绩承诺6.68亿元相差1.12亿元。
对此,爱旭股份将原因归结为疫情因素影响,并表示在今年3月审议通过了《关于 2020 年度业绩承诺实现情况暨业绩承诺部分延期履行的议案》,将原业绩承诺中的2020年度下调至不低于5.38亿元;未完成的业绩转接至2021年,即2021年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从不低于8亿元上调至9.3亿元。
据其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爱旭股份实现产能约22GW,产量为13.3GW。2020年上半年,在受到疫情影响,下游需求受制约的情况下,公司产能利用率为86%;下半年产能利用率恢复至99%以上,全年产能利用率为93.17%。但目前受到上游涨价的影响,爱旭4月份的开工率已降至60%,远低于疫情期间水平。
除了开工率受到影响,毛利率的下跌也成为爱旭难以回避的问题。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毛利率由2019年的18.06%下降至14.9%,其中上、下半年毛利率分别为9.6%和14.5%。对此,上交所曾于5月14日向爱旭股份下发年报问询函,公司曾于5月22日申请延期回复,目前仍暂未回应。
据*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9.7%,主要由于由于硅片、银浆等主要原材料涨价,而国内装机需求延后致行业开工率下滑,盈利能力阶段性触底。
400亿扩产在路上,资金压力何解?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受到原材料掣肘,电池环节技术路线的更迭,也是爱旭股份不得不面临的另一个命题。
随着单晶PERC电池技术量产转化效率接近极限,电池环节技术路线更新的拐点即将来临。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中来股份已拉开新一轮的军备竞赛,量产效率的记录不断被刷新。
在上海举办的“爱旭之夜”上,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曾在致辞中强调:“PERC技术带来的红利已经基本消失,全行业PERC产能大规模过剩的时代即将到来。”
目前来看,爱旭股份的扩产之路也走得相当“激进”。
去年8月,爱旭股份曾披露,公司与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总投资200亿元投建年产3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
其中,首期拟投资40亿元用于义乌第四、第五期年产1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采用210大尺寸的PERC技术路线。根据年报规划,2021年,爱旭股份将推动上述项目投产,实现36GW单晶PREC电池产能的满产运行。时隔仅半年时间,爱旭股份便在座谈会上自爆公司已拥有36GW高效PERC电池产能,意味着上述项目已完全建成。
今年4月23日,爱旭股份再度披露,公司拟与珠海市政府签订《关于爱旭太阳能电池项目的投资框架协议》,计划在珠海市斗门区投资建设年产26GW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该项目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总投资额预计高达180亿元,建设周期预计为5年。
与此同时,爱旭股份也进一步加码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公告日当天,公司披露拟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35亿元投入“珠海年产6.5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建设项目”与“义乌年产10GW新世代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第一阶段2GW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80亿元,建设周期均为1年,预计2022年底形成N性电池产能8.5GW。
连续宣布扩产彰显着爱旭股份的野心,但巨额资金的来源依然成谜。
爱旭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多渠道筹措的资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为14.44亿元,短期借款为13.61亿元,仅利息费用高达0.55亿元,占当期公司归母净利润1.01亿元一半以上。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为0.79、0.54,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此外,大规模的投资为爱旭股份带来更大的折旧压力,进一步压缩其净利润,而公司的折旧率也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根据年报,2018-2020年,公司固定资产期末余额分别为22.9亿元、37.91亿元、64.03亿元,主要为义乌、天津生产基地在建工程投产转固,其中以机器设备为主。2020年当期计提折旧4.61亿元,年折旧率约为7.44%,低于公司预估9.50-19.00%的折旧率。
上交所曾在问询函中质疑公司折旧计提是否充分,是否与收益和业务规模匹配,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等。
种种压力下,爱旭股份能否顺利实现其最后一期的业绩承诺,仍尚未可知。
文/李璐
4月25日晚,*ST绿庭(600695.SH)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4.93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281.37%;实现归母净利润2161.7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120.62万元。
财报截图
同日(4月25日),上市公司也收到了上交所关于《拟终止上海绿庭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告知书》称,“2022年4月25日晚间,你公司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的规定,你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此外,上交所也发出监管工作函,因退市相关工作对投资者影响重大,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管理人员以及控股股东、实控人应当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勤勉尽责,认真落实监管函各项要求,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对后续工作有何安排?4月26日,《》
被终止上市可能性大增
据公告,*ST绿庭主要业务为投资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2021年,*ST绿庭营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通过业务聚焦,不良资产业务收入增加,成为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归母净利润扭亏的主要原因是不良资产业务取得一定营业收入和利润;处置沈砖公路工业房产和部分申万宏源股票取得收益;上年同期对美国债权投资计提了较大金额的信用减值损失。
从行业来看,2021年,*ST绿庭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5.1万元,同比上涨31.66%;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710.42万元,同比上涨518.59%;租赁收入实现营业收入31.79万元,同比下降91.77%。
财报截图
*ST绿庭2021年的营业收入较2020年虽有所增长,但仍然没有超过1亿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第(一)款的规定,上市公司A股和B股股票(A股股票简称:*ST绿庭,股票代码:600695;B股股票简称:*ST绿庭B,股票代码:900919)可能将被终止上市。
根据相关规定,自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之日起,上交所对公司A股和B股股票实施停牌,并在公司股票停牌起始日后的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因此,在年报发布的当晚,上交所也就相关事项向*ST绿庭发出了监管工作函。
“曲折”的转型之路
从过往发展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自1993年上市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饲料生产、畜禽养殖、鸡肉食品加工是其三大主营产业。从2001年开始,上市公司\"一条龙\"产业链业务出现连续亏损。
为减少亏损,上市公司逐步剥离亏损较大的肉鸡养殖和屠宰业务,同时利用部分可开发闲置土地,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务。至2006年,食品、房地产、饲料及机械是上市公司三大业务板块。
2010年和2011年,上市公司相继退出饲料、房地产和机械等业务。从2012年起,上市公司主业专注于食品业务。
但2013年,国内宏观经济整体复苏缓慢,居民消费增速放缓,持续的禽流感事件使禽肉消费乏力,相关产业陷入低谷,给上市公司的生产和销售都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2014年,上市公司继续加大转型力度,向更有发展潜力的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转型,并按照投资控股型企业的要求,相继对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进行了变更。
2016年,上市公司基本完成了以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为主要业务方向,以不动产投资服务商为定位的重大战略转型。2018年,*ST绿庭在管资产规模基本稳定,但总体来说规模依旧偏小,管理费收入较低。2019年,上市公司投资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稳步开展。但2020年,上市公司又聚焦于不动产不良资产业务发展,加大在不良资产投资领域的投资布局。
转型的结果自然反映到业绩之上。纵观*ST绿庭近十余年的营收,2010年,*ST绿庭尚可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上涨5.51%。但在2010年之后,营收呈下降趋势。
2011年,*ST绿庭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24%。到了2016年,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更是从2015年的2.42亿元降至5022.35万元,之后营业收入一直未曾超过1亿元。
2020年,*ST绿庭的营业收入仅剩2563.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14%。从2021年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上市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的开展或许是有利的,但想要改变公司现状显然又是不够的。
10月29日丨*ST绿庭(600695.SH)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4.3996万元,同比增长4,543.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39万元,同比增长27.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3.0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129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st绿庭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st绿庭股票股吧、爱旭股份 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